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女主人与乞丐》课堂实录及评析
   [标签: ]

 

 

《女主人与乞丐》教学纪实与评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从不同的人物身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2.锻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中国儿童教育网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从不同的人物身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2.锻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而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可就不一样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回顾课文,直入重点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女主人与乞丐》。上节课学的搬砖,还会写吗?

  师:(生板演。)这个“搬”字能写对可不容易,中间这笔不出头的横,很多大人都常常写错,看样字要写正确,注意易错笔画很重要。但字仅仅写对还不够,还要写漂亮,这就要注意结构。(师板演。)“搬”字三部分大小差不多。“砖”字是左窄右宽。你们再漂漂亮亮地写一个。

  师:(师出示词:乞丐。)这两个字你们认识吗?课文的另一位主人公是谁?能同时用“女主人”、“乞丐”、“搬砖”这3个词说句话吗?

  生:女主人让乞丐搬砖。

  师:这篇课文正是围绕“搬砖”写出了女主人和乞丐之间的故事,其间女主人还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打开书,谁来读读?

  生:砖放在哪都一样,而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可就不一样了。

  师:搬不搬,真的不一样吗?放声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生:搬不搬真的不一样。搬砖的乞丐最后事业有成,没搬的最终还是乞讨。

  

  二、深入探究,读中感悟

  

  师:搬不搬砖,为什么就不一样呢?再来读文,这次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至8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乞丐搬砖前后不一样的句子。

  生:搬砖前后乞丐的态度变了。搬砖前乞丐很生气,搬完砖乞丐对女主人充满感激。

  师:谁来读描写乞丐搬砖前态度的句子。

  师:(一生读,不够理想。)假如你就是右手臂断掉的乞丐,面对毫不客气的女主人,你感到——

  生:气愤。

  师:读出你的气愤。

  (生满怀气愤朗读此句。)

  师:搬砖后的态度,谁来读?

  生: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师:搬砖后乞丐不再生气,而对女主人满怀感激,可当初,当女主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只手同样可以搬砖的时候,乞丐怎样了?

  生: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女主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

  师:女主人做什么,乞丐怔住了?

  生:女主人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

  师:他很会学习,从上一个自然段找到了答案,这就叫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这为什么会使他怔住呢,自己再读读。

  生:女主人不生气,还搬砖,这让乞丐怔住了。

  师:从没有人用这样的方式回应他的乞讨,他怔住了,是什么样的表情?

  生:发呆。

  师:对,发呆的乞丐。女主人是怎么说的?

  生:你看,并不是非要有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师:女主人的言行再一次敲击着乞丐的心灵,他犹豫着,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女主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他对自己说——

  生:我用一只手能搬起砖来吗?

  师:他犹豫了。

  生:既然女主人能用一只手劳动,那我一定也能做到。

  师:他不服气了!

  师:最终他决定怎样?书上怎么说的?

  生:他终于俯下身子,用他那唯一的手搬起砖来。

  师:这应该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这更应该是值得我们为他骄傲的决定,我们一起读。(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

  师:从惊奇到犹豫再到做出决定,乞丐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我们一起再体会一下。

  (生满怀激情地朗读此句。)

  师:(引读。)乞丐终于俯身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读了这段文字,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乞丐?

  生:不怕苦的乞丐。

  生:坚持不懈的乞丐。

  师:边读边体会,这才是真正的读书。带着体会让我们再来读这段内容。

  (生再次朗读课文。)

  师:此时的乞丐,虽然满身疲惫,但他却感到——因为——

  生:此时,他感到他的手不是只能用来乞讨,而是可以用来劳动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乞丐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因为搬砖使他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板书:力量。)

  师:充满了力量的乞丐,感激地对女主人说——

  生:谢谢你。我不会忘记你的,这条毛巾也送给我作纪念吧。

  师:带着20元钱和白毛巾,乞丐满怀希望上路了, 他想了很多很多,他想——

  生:明天我就去找工作。

  生:我要靠自己的力量挣钱。

  师:当残疾的他,遇到挫折时,他对自己说——

  生:我一定要坚持!

  生:我一定行!

  师:搬砖的成功,使他无论面对

     怎样的情况,都对自己、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板书:信心。)

  师:靠自己的力量挣钱!此时的他,还是乞丐吗?变成了什么样的人?

  生:不再是乞丐,是一个真正的人。

  生:不再是乞丐,是一个懂得自尊自强的人 。

  师:女主人的言行触动了乞丐的心灵,改变了他对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乞丐变化了,由此可见,女主人的话,真的很有道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生读得很有味道。)

  师:面对同样的情况,那位双手健全的乞丐怎么做的?轻声读第9自然段找一找答案。

  生:他鄙夷地走开了。

  师:他为什么会这样?

  生:他瞧不起用劳动挣钱。

  师:瞧不起凭劳动挣钱,那也就只能乞讨一生。

  师:对比两个人的命运,我们再一次发现,女主人的话真的很有道理。一个而字将同一件事,不同的两个结果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了。小事情中常常蕴涵着大道理,记住这句话,记住事情背后的故事和带给我们的思考。

  (生齐背女主人的话。)

  师:女主人用自己的言行,赠与了乞丐信心和力量,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当独臂乞丐成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人时,他还记得女主人吗? 让我们读读若干年后的部分。能用一个词概括乞丐的做法吗?

  生:知恩图报。

  师:女主人接受了吗?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女主人?

  生:不求回报。

  

  三、总结全文,咬文嚼字

  

  师:这位女主人真是太了不起了,在她与乞丐交往的过程中,她想到赠与乞丐比金钱更可贵的信心和力量,从而唤醒他做人的尊严。也正是这可贵的赠与改变了乞丐的一生。

  师:一个“与”字将女主人与乞丐联系到了一起,一个“赠与”将他们之间的故事变得感人而发人深省,这两个“与”字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题目中的与是和的意思。赠与的“与”是给的意思。

  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做像女主人与乞丐这样与人为善的人。与人为善的与,又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回家查字典了解一下,能做到吗?

  生:(齐答。)能。

  评析:

  《女主人与乞丐》一课篇幅较长,刘老师在设计时注意到了把长篇幅的课文上得精短,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和课后题的要求展开设计,形成了清晰的教学脉络。

  授课伊始,教师便直奔重点,即用女主人的话展开教学。以“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为引,让学生在读、悟、想中分两次感悟女主人话中的含义。课堂上,当学生感受到独臂乞丐搬砖后的自信和力量,看到他搬砖前后的不一样时,教师再次让学生读此句,由于有了深入的理解,孩子们读的效果也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接下来,当学生再一次看到搬砖的乞丐成为了成功人士,而没搬砖的乞丐仍过着乞讨一生的日子时,学生更是对女主人的话有了充分的理解。以理解女主人的话为主线,感受、感悟、理解搬不搬的不一样为暗线,两线相辅相成,教学脉络的确很清晰。

[1] [2] 下一页

  朗读是十分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尤其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本课的教学主要通过朗读来揣摩人物心理,感悟搬不搬的不一样。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多种形式的朗读。

 

    语文不是无情物,其情意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因此,语文教学要让情感流淌,让课堂充盈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通过情感朗读、想象情境及音乐,在课堂上营造出浓郁的人文氛围。但其中也不免有遗憾,在体会搬砖后乞丐的变化时,教师一连安排了3次不同的想象,虽说起到了训练的目的,但学生感觉有难度,积极性就受到了影响,而且语言上有重复现象。这说明教师对3年级学生认知心理特点把握得还不够。

 

 

上一页  [1] [2]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