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2011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语文试题(包括加试题,附答案)
   [标签: ]

2011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胳臂/振臂高呼      纰缪/未雨绸缪[注: 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混浊/混沌初开

b.蹊跷/另辟蹊径      削弱/削足适履[注: 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吁请/长吁短叹

c.属意/缀字属篇      倔强/强词夺理[注: 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碑帖/俯首帖耳

d.累赘/危若累卵      解数/数见不鲜[注: 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门槛/直栏横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韩寒的新作尚未正式出版,粉丝们都翘首以待,幸而《独唱团》上提前发表了几节,所以大家还能管中窥豹[注: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略见这部新书的大概。

b.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择善而从[注: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c.在自主招生的面试中他充分展示了自己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出众的音乐才艺,评委们对一名90后能如此附庸风雅[注: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赞赏不已。

d.位于约翰内斯堡西南的索韦托曾是一座饱受贫穷、犯罪侵扰的小城镇,随着世界杯的举办,已成为南非最炙手可热[注: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的旅游景点。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全球首张水渗透性地图的意义。(不超过40个字)(4分)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汤姆•格利森和他的同事完成了全球第一张显示地表渗透性的地图。他们收集世界各地不同岩石的数据,通过每种岩石的渗透性信息计算得出该地区的渗透性。它显示出水通过地表向下渗透的容易程度,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系统,并能对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进行预测。格利森说,该图可以帮助计算出地下水从一片区域或含水层向其他区域的流动量,这对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重要的是,这些水资源在预测气候变化时并没有成为考虑因素。目前,我们并不能确定地下蕴含多少水资源,也不清楚这些水资源的分布。因此,地下水并没有成为衡量气候变化的因素。格利森说,这是个重大遗漏,因为地下水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区域气候。

4.仿造下面的示例,以“青春”为话题,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当。(5分)

青春是涨满的帆船,用热切的期望催动人生的航船。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

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豪姓杀人,久莫敢问,存至,按以州吏受赇,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治平中,入为国子监直讲。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

元丰元年,神宗察其忠实无党,以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时起居注虽日侍,而奏事必禀中书俟旨。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神宗韪其言,听直前奏事,自存始也。五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京师并河居人,盗凿汴堤以自广,或请令培筑复故,又按民庐侵官道者使撤之。二谋出自中人,既有诏矣。存曰:“此吾职也。”入言之。即日弛其役,都人欢呼相庆。有建议罢教畿内保甲者,存言:“今京师兵籍益削,又废保甲不教,非国家根本久长之计。且先帝不惮艰难而为之,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河决而北几十年,水官议还故道,存争之曰:“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卒辍其役。蔡确以诗怨讪,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确再贬新州,存亦罢,以端明殿学士知蔡州。岁余,加资政殿学士、知扬州。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召为吏部尚书。时朝廷朋党之论浸炽,存为哲宗言:“人臣朋党,诚不可长,然或不察,则滥及善人。庆历中,或指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为党,赖仁宗圣明,不为所惑。今日果有进此说者,愿陛下察之。”由是复与任事者戾,除知大名府,改知杭州。

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司马光尝曰:“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存至,按以州吏受赇          按:按照

b.而奏事必禀中书俟旨          俟:等候

c.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          薄:减轻

d.至其所守,确不可夺          夺:改变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存忠于职守的一组是

①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

②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

③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

[1] [2] [3] [4] [5] [6] 下一页

 

④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

⑤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

⑥今日果有进此说者,愿陛下察之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存从小喜欢读书,十二岁时就辞别亲人前往外地求学,他写的文章得到当地学术界前辈的高度肯定,显示了出众的才华。

b.王存不因私人关系和官位而影响对政事的看法,王安石执政时多次邀请他去谈论政事,意见不合,王存就推辞不再前往。

c.京城沿河居住的人家偷挖河堤来扩大住地,侵占官道,王存请求朝廷命令他们恢复大堤原貌,撤离官道,受到百姓的欢迎。

d.面对朝廷愈演愈烈的朋党之论,王存进谏时引用历史事实,希望皇帝明察进言,不要冤枉好人,却因此得罪了当时掌权的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

(2)神宗韪其言,听直前奏事。

(3)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登多景楼

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①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②杨炎正,南宋词人,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1)从全词来看,诗人“强呼斗酒发兴”的具体原因有哪些?(4分)

(2)“风露巧欺客”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坦荡荡,     ▲     。(《论语•述而》)

(2)风之积也不厚,     ▲     。(《庄子•逍遥游》)

(3)     ▲     ,决胜于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4)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

(5)     ▲     ,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且夫天地之间,     ▲     ,苟非吾之所有,     ▲     。(苏轼《赤壁赋》)

(7)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都江堰

余秋雨

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着青城山。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这里的水,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注: 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注: 睽睽:张目注视的样子。许多人争着眼睛看着。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

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

四川有幸,中国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

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

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三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400年后,也许三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继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20世纪70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锸。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

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观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11.第一段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12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第三段浓墨重彩[注: 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对都江堰的水流作了极为生动的描绘。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5分)

13.联系上文,说说你对“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这句话的理解。(4分)

14.本文写了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前的所见所闻所感,请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国学热”还能热多久?

徐友渔

①掐指算来,“国学热”在中国闹腾的年头也不短了,现在已经失去了方兴未艾[注: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之势。我是不希望它来无影、去无踪,很快就销声匿迹[注: 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的,那么自然要问,“国学热”还能热多久?

②如果我们真的想让国学(或者广义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正面作用,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③首先,我不得不表示我的失望,“国学热”的历程表明,它并不是一场有深厚根基的文化运动,更多的是表现为被媒体支撑和炒作的新闻风波,它吸引人们关注的,主要是一系列引起争吵的事件,比如关于少儿读经的争论、人民大学建立国学院引发的争论、关于祭孔和主张立儒教为国教的争论,以及关于于丹讲解庄子的争论和李零教授发表《丧家狗——我读论语》引发的叫骂,等等。

④我认为,像国学这样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注: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的传统文化体系,期望它有一个复兴运动,必然应该包含广泛、持久的正面文化建设、伦理道德建设,包含涌现一批国学大师,出现类似于费希特在法军入侵德国时发表《告德意志国民》讲演这样的历史性事件,但我们目前看到的,不过是电视台捧起来的三两个说书人式的明星,我们听到的,不过是明星们签名售书的新闻和码洋数如何高的利好消息。媒体上的小吵小闹和大吵大闹不能构成一场文化运动,喧哗声迟早会消失。

⑤“国学热”要能长期热下去,必须与当代生活发生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妨看一看当今的英语热、电脑热等等,它们不需要大力提倡,不需要推波助澜[注: 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一直高热不止,原因无他,对年轻人的生计、前途至关重要而已。我们当然不能期望国学热满足人们的经济和物质需求,但问题在于,它也没有满足当今的精神道德需求。当前的文化明星宣传两大主题,一是安贫乐道[注: 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与世无争[注: 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退到个人的内心生活,在社会分化和社会矛盾问题引起极大关注、社会公正问题急需解决的今天,这一剂心理麻醉药固然有少数人欢迎,但大多数人是不会买账的;二是乱世出英雄,纵横捭阖[注: 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借力打力的道理,这能引起少数政治家和商人的兴趣,但与大多数人的生活无关。对于现代化生活引起的困惑,社会急剧转型引起的焦虑,国学中不可能有现成解答,当今的文化明星也不想研究和讨论。

⑥国学作为安邦定国[注: 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的原理是早已过时了,现在谁会尊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呢?它的某些教诲可能在人们的日常人伦生活中有用,但这需要在真正的个人道德和意识形态之间作出区分。现在很多人还没有看清这一点,国学要发挥正面作用还不容易。

⑦人们可能记不得了,当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一次“国学热”兴起时,主流媒体上弄出的响动,并不下于这几年,但《哲学研究》杂志发表了一篇《国粹?复古?文化——评一种值得注意的思想倾向》,就使得它无疾而终。从根本上说,当今中国还没有多元文化的氛围(一些“国学热”的头面人物[注: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也不过幻想恢复“罢黜百家[注: 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独尊儒术”的局面),人们还没有想清楚国学在当代生活中应有的定位,真正的“国学热”还是来日方长[注: 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需要经历反复和曲折才能出现。

15.从全文看,作者对近年来的所谓“国学热”持什么样的态度?(6分)

16.第⑤段论述当前的“国学热”无法长期热下去,请简要说明其思路。(6分)

17.要想真正让“国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正面作用,本文作者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6分)

 

 

七、作文(70分)

18.请以“寻找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2)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1年无锡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语文ii(附加题)    2011.3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昔东坡尝闻余咏第一篇,叹日:“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

    (黄庭坚《跋刘梦得<竹枝歌>》)

20.请写出画线处提及的两位诗人的姓名。(2分)

21.苏东坡说“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这句话想要表达什么意思?(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关羽等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    曹操、单骑救主、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是用来表现关羽忠义的重要情节。

    b.《呐喊》多表现乡村农民和城镇劳动者在“吃人”社会中的种种磨难,鲁迅既对他    们寄予深切同情,又对他们精神上的病态进行了冷静严厉的批判。

    c.蘩漪是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敢爱敢恨,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格独立,与周朴园奉行的封建伦理格格不入[注: 格格:阻碍,隔阂。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封建家庭的压抑和束缚使得她心理扭曲,行为极端。

    d.《边城》中围绕翠翠出现的人物,无论是眉眼秀拔出群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的天保,还是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的傩送,都保持着做人的美德,信守着灵魂的纯洁。

    e.《欧也妮·葛朗台》以欧也妮的婚事贯穿全书,再现了19世纪初期法国外省的社会风俗和人情世态,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塑造冷酷、狡诈、贪婪、吝啬的葛朗台的形象。

23.简答题(10分)

    (1)“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红楼梦》中表现宝黛爱情的重要回目,请简述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情节。(5分)

    (2)《哈姆雷特》中雷欧提斯为什么会中克劳狄斯的奸计,答应和哈姆雷特比剑?决斗的最终结局怎样?(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

    最近相继召开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纷纷透出“幸福”信号,构建幸福城市、提高国民幸福指数被各地列为主要奋斗目标。它意味着不少地方从见物不见人[注: 只看到事物,看不见人。指片面强调物质条件,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gdp崇拜,逐步向见物更见人的“以人为本”转变。

    但如果把幸福感的提升纳入施政目标中,政绩考核需要对幸福进行量化,而幸福本身又很难被量化,这很容易让人怀疑,一些地方虽有建设“幸福××”的良好意愿,但这会不会和民众的主观感受形成“一个目标,两种表述”的割裂呢?现在就有一种倾向,认为只要富裕了,民众就幸福了。这等于把幸福矮化为财富指标。对于提升公众幸福感,如果政府和公众对幸福的理解有差异甚至有天壤之别[注: 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会不会出现政府所致力于提升的幸福,不过是强加于公众但实质上公众并不能感受到的“幸福”呢?

    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其实没那么难。评判幸福固然很难,但评判不幸福却很容易。比如说,机会不公平就是_种不幸福,不能给人以稳定预期人就会有不幸福感,等等。我们不敢肯定什么是幸福,但我们肯定有能力消除这些不幸福因素。当越来越多的导致不幸福的因素被消灭,幸福感必然会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对幸福感的评判权要掌握在公众手中。虽然有评判权的公众不一定能说清楚什么是幸福,但如果公众手中的权利无法约束政府的权力,那公众一定不幸福。

24.文章对地方政府把施政重点转向提升公众的幸福感持什么样的态度(4分)

25.文章认为政府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提升公众的幸福感?(4分)  。

26.“只要富裕了,民众就幸福了”,请简要分析产生这种倾向的社会原因。(7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1.d(3分)(a项,bei/bì miù/móu hùn;b项,qī/xī xuē yù/xū;c项,zhǔ jiànɡ/qiǎnɡ tiè/tiē;d项,léi/lěi shù/shuò kǎn/jiàn)

2.a(3分)(a项,“管中窥豹”比喻所见狭小,看不到全面;也指能从观察到的一小部分推知大体和全貌。b项,“择善而从”意思是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c项,“附庸风雅”,形容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追随于文化人,装出自己很有修养,文雅有风度的样子。感情色彩不合句意。 d项,“炙手可热”比喻权势极大,气焰极盛。)

3.有助于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研究地下水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4分,每个要点2分)

4.答案示例:青春是翱翔的雄鹰,用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空;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翻江倒海[注: 原形容雨势大,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每句2分,其中修辞、句式1分。用词恰当、语句有意蕴,1分。)

5.a(3分)(按:查办)

6.d(3分)

7.c(3分)(请求朝廷责令修复河堤的不是王存,原文的意思是王存为民请命[注: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解除了百姓的差役。)

8.(1)豪族贿赂其他官员改变他的案子,王存反而因为这件事被罢免离去。(“变”“狱”各1分,正确补充省略成分1分,被动句翻译恰当1分)

(2)神宗认为王存的建议有道理(答出“认为……对”或“认为……正确”,亦可),允许直接在殿前(面前)上奏事宜。(“韪”“听”“前”各1分)

(3)在万马奔腾[注: 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中能够停住脚步的人,大概就是王存了!(“驻足”1分,“其……乎”1分,句意通顺1分)

【文言参考译文】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从小喜欢读书,十二岁时,辞别亲人去江西跟从老师学习,五年才回来。当时的学者正崇尚雕琢文字,他独自做了几十篇古文,乡老先生看了,自以为不如他。

庆历六年,考中进士,调任嘉兴主簿,擢升上虞县令。豪族杀人,很久没有人敢过问这件事,王存来到后,以地方官吏收受贿赂为由查办,豪族贿赂其他官员改变他的案子,王存反而因为这件事被罢免离去。治平年间,进入国子监担任直讲。王存原先与王安石关系很好,王安石执政时,多次请王存来谈论政事,意见不合,王存就推辞不再前往。

元丰元年,宋神宗通过观察觉得王存忠直诚实不参与结党,让他担任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当时修起居注的官员虽然每日陪侍在皇帝的左右,如要上奏事宜必须禀报中书等候皇帝旨意。王存请求恢复唐贞观时左右史执笔跟随宰相进殿的旧例,神宗认为王存的建议有道理,允许直接在殿前上奏事宜,这是从王存开始的。元丰五年,升任龙图阁直学士,任开封知府。京城沿汴河居住的人家,偷挖汴河大堤来扩大住地,有人请求命令他们修筑大堤恢复原貌,又按照民房侵占官道的规定让他们撤离。这两个计谋出自宦官,已有诏令。王存说:“这是我的职责。”入朝上奏这件事。即日解除了劳役,京城的人欢呼庆贺。有人建议废除对京城内保甲的训练,王存说:“如今京师士兵逐渐减少,再废除保甲不加训练,不是国家的根本久长之计。而且先帝不怕艰难做这件事,既已就绪,无故废除不行,不可。”黄河决口而北流几十年,水官议论还归故道,王存争辨说:“故道地势已经很高,水的本性是向下流的,改回故道白白浪费财力,恐怕无法成功。”最终停止了这件事。蔡确写诗发牢骚表示不满,王存与范纯仁想减轻他的罪过,蔡确被贬新州,王存也被罢免,以端明殿学士的职衔任蔡州知府。一年多后,任资政殿学士、扬州知府。扬州和润州一水之隔,采用以前宰相的旧例,能够过年时回家上坟,王存拿出赏钱发给邻里乡亲,又准备酒食召会父老,亲自和他们敬酒应酬,乡党传为美谈。

征召为吏部尚书。当时朝廷朋党之论逐渐激烈,王存对哲宗说:“人臣朋比为党,确实不可助长,然而有时不加细察,就会滥及好人。庆历年间,有人指责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结为朋党,仰赖仁宗的圣明,没有被迷惑。现在有进言这种说法的,希望陛下审察。”因此又与当时掌权的人相违背,除知大名府,改任杭州知府。

王存生性宽厚,日常生活恭敬谨慎,不做欺诈过分的事,对于他的职守,坚持职守不可改变。司马光曾说:“在万马奔腾中能够停住脚步的人,大概就是王存了!”

9.(1)逢秋伤悲,客居异乡,山河破碎,报国无路。(每点1分,共4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2)拟人(或“比喻”,或“双关”)。(2分)对山河破碎,奸佞当道的深切忧虑;对报国无门,年华老去的悲慨和无奈;流露出寄情山水的归隐思想。(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满分4分)

10.(1)小人长戚戚(长、常皆可)(2)则其负大翼也无力(3)运筹策帷帐之中(有无“夫”、“于”、“策”均给分,帷帐、帷幄等同)(4)奉命于危难之间(5)布衾多年冷似铁(6)物各有主/虽一毫而莫取(7)一片神鸦社鼓(8分,每个空格1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11.首段写作者游都江堰前的心态,欲扬先抑(或“与游览后的震撼和陶醉形成对比”),(2分)既突出了都江堰难以抗拒的魅力,(2分)又使文章波澜起伏。(1分)

12.表现水的魅力,赞美水的强悍生命力,(2分)显示出都江堰水坝工程的神奇功效,肯定了都江堰的游观价值,(2分,写出都江堰的价值即可),为下文写李冰精神作铺垫。(1分)

13.都江堰这个古代水利工程体现的治水理念和经验(2分),以及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人身上体现的为民造福的献身精神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珍视和继承。(2分)

14.①歌颂都江堰,高度评价李冰从实践中总结治水经验的巨大作用,歌颂了古代水利科学的伟大成就;②赞美李冰为民做实事的献身精神,充分肯定李冰为利民、富民,既做官又做水利专家的政治道路;③称颂李冰父子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永世长存,并代代相传。(每点2分,共6分)

15.对近年来的“国学热”表示失望,认为它还称不上是真正的国学热;(3分)在冷静的分析和批评中包含着期许,希望国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能发挥正面作用。(3分)

16.①首先提出国学要能长期热下去,必须与当代生活发生紧密联系;②再阐述国学不可能像英语、电脑那样满足人们的经济和物质需求;③然后指出当前的国学热也不能满足当今的精神道德需求,因为只引起了少数人的兴趣。(6分,顺序不能前后颠倒)

17.①要有广泛、持久的正面文化建设、伦理道德建设;②要研究和讨论如何让国学来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道德需求;③要努力营造多元文化的氛围,要弄清国学在当代生活中应有的定位;④在真正的个人道德和意识形态之间作出区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18.参照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2010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19.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6分。6处以内,每断对1处得1分;超过6处,多断1处扣1分)

20.刘禹锡  杜甫 (2分)

21.刘梦得竹枝词超群拔俗,后人无法企及。(2分)

22.a  d(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多答不得分)

23.(1)春暖花开[注: 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之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被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黛玉发现;(2分)宝玉见是黛玉便把书交给她看,黛玉看得入迷;(1分)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黛玉嗔怒,(1分)宝玉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中的词句嘲笑了宝玉。(1分)

(2)他要找哈姆雷特复仇:他的父亲因为偷听王子和王后的谈话被哈姆雷特误杀;他的妹妹奥菲利亚因为受刺激变得疯疯癫癫,落水身亡。(答出“为父亲报仇”得1分,“为妹报仇”得1分,合计2分)决斗中雷欧提斯用涂了毒药的剑刺伤哈姆雷特,不明真相的哈姆雷特夺过毒剑刺伤雷欧提斯,双双殒命。(2分)哈姆莱特杀死叔父。(1分)

24.①肯定这是见物更见人的“以人为本”转变;②担心政府致力提升的幸福并不能使公众感受到(答出“政府的良好意愿与民众的主观感受割裂”亦可)。(4分,每点2分)

25.①致力于消除导致公众不幸福感的因素;②让公众掌握对幸福感的评判权。(4分,每点2分)

26.①gdp崇拜,政绩考核的评价指标单一;②社会的拜金主义倾向,以财富来衡量个人成功和幸福;③贫富差距拉大,助长民众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④中国人缺乏世俗生活之外的“超越意识”和“终极关怀”,一切以“身”的安顿为依归。(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给满分7分;其它答案只要分析合理,也应给分。)

 

点击下载本文件

上一页  [1] [2] [3] [4] [5] [6]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