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梁思成的故事》知识强化学习
   [标签: ]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梁思成的故事》

一周强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之光”,有关于科学家事迹的纪实性文章,也有介绍科技知识的文章。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相比,前者求真,后者求美;前者多理性,后者多感性。因此关于科学的文章,往往显得“略输文采”。

  学习《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学习本文朴实的行文风格;学习钱学森高尚的思想境界。

  学习《梁思成的故事》,了解梁思成的事迹,品位梁思成的人格魅力;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理解寓情于叙的写法。

二、重点知识概述与讲解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1、钱学森简介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与钱学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他的卓越成就, 1991年10月,我国政府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1999年9月,又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给了他最高的奖赏。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大。大学毕业的钱学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由于他的聪慧和苦学,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戴上了硕士方尖帽。

  1939年6月,他同时取得了航空和数学两个博士学位,以其出众的才华震动了美国物理学界。接着,他留在该院任教,成为冯·卡门的亲密助手和同事。他们合作创造的“卡门——钱学森公式”,共同设计了美国的“下士”导弹,成为美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47年2月,刚满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195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当局的层层阻挠回到了祖国,投身于创建中国航天事业当中。

2、内容把握

  涂元季的《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是纪实性的文章,记载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事迹,文字朴实,却真实地表现了钱学森高尚的思想境界。钱先生可写的事迹很多,但是,不同作者,有不同优势,作为钱先生的秘书,应选择那些鲜为人知的事情。文章主要写了五件事:第一件,是不走后门,不坐享特权,拒绝变相的公费旅游。第二件事,拒绝美国方面的邀请。第三件事,是对世俗的金钱看得很淡,哪怕是自己的合法稿费,哪怕是己故父亲的补发工资,都拿来交了党费。第四件,是他对于官阶级别不但不计较,相反,还主动要求降低。第五件,是待遇问题,主要是住房,即使是按规定的,他也拒绝有关方面的主动分配。

  全文在写法上,在文字上,比较朴素,几乎都是叙述,没有多少描写和抒情。哪怕是最突出的事情,也只是叙述,最多是加上一点画龙点睛[注: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式的议论。

3、问题探究

(1)原载报刊题目为《钱学森为什么不去美国》,现在改为《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说说这种改动的理由?

  明明是五件事,为什么原载报刊要用“不出国”作为标题呢?这是因为报刊的标题特别要求鲜明。一份报纸,一本刊物,文章很多,要让读者在众多文章中选中这一篇,就要激起读者特别的阅读兴趣。为了“争夺眼球”,有时甚至要耸人听闻[注: 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从报刊来说,《钱学森为什么不去美国》这样的题目是好的,很有炒作技巧,文章的针对性很强。文章点明,在一般官员中,有一种“出国风”,而钱先生恰恰是拒绝出国。这正是新闻文体的特殊性。

  极端的、耸人听闻的材料,是新闻文体所刻意突出的,用来做标题,是理所当然[注: 按道理应当这样。]的。但同样的事情,拿到我们的课本上,用来做标题,则不但不全面,而且可能给人以不严肃的感觉。为什么呢?第一,因为文章的立意,不仅仅写这样一件事,而是通过一系列的事,来表现钱先生的高风亮节[注: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第二,文章不但突出事情的趣味,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钱先生的精神境界。过分强调事件的新异和趣味,可能淹没人物的思想境界。

(2)钱学森拒访美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钱学森拒访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当年美对他的政治迫害极大地伤害了他,极大地伤害了他热爱祖国的情感。其他原因还有:对当时的“出国风”尤其是对那些借考察为名行游玩之实的行径,深为厌恶;与一些崇洋媚外、盲目崇拜美国的思想相反,钱并不稀罕美国的奖赏,不稀罕那些外国的荣誉头衔;其坚定强硬个性的体现。

(3)你对文章所表现 的“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的理解?

  文章内容主要是通过反对“走后门”、反对公费吃喝旅游、反对“出国风”、捐献钱款、任职问题、住房待遇问题等几方面的事实,表现了大科学家钱学森始终如一[注: 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坚定强硬、毫不妥协地坚决抵制不正之风[注: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淡泊名利,严于律己,乐于奉献的高尚精神境界以及独特的思想个性。

  文中有一句“这就是钱学森和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可作为理解全文的关键句。具体为:其一,反对、抵制种种不正之风。其二,淡泊金钱、名利、地位,厌恶吹捧逢迎。其三,对自己所抵制、所不认同的事,定下原则,说到做到,毫不动摇,决不例外,决不妥协。坚决到不留任何情面,连最高领导人的劝说也不给面子的地步。其四,他所抵制的不正之风,就是当时,在一般人看来也是可以容忍的,但他决不苟且。他所认同并身体力行[注: 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的事,如多次将个人的巨额钱款交党费,资助他人,如死活不肯搬迁新居等,即使在当时,一般人也会觉得并非如此不可,但他毫不犹疑。以上都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其五,他作为这么重要的大科学家,包围他、影响他、有求于他的人太多了,但他决不松口,始终如一,这是他特别难能可贵[注: 难能:极难做到。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之处。所以,文中的主人公品质独特,境界高尚,感人动人。

4、语句品味

(1)钱学森自然不走后门,也不许别人在他这里走后门。

  写出了钱学森对走后门的坚定态度。“自然”一词用得很好,让人感到在钱学森那里不走后门是理所当然的。

(2)你别激我,激了也没用,他们说我架子大,我就架子大。

  对待不正之风,一向平易近人[注: 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的科学家也拿起了“架子”,可见钱老抵制不正之风的态度之坚决。

(3)钱老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

  间接引述钱老的话,通过对比体现出钱老的荣誉观。

(4)他把自己所得几笔较大的收入统统捐了出去。

  “统统”说明全部捐献,毫无保留,让人感到态度的坚决。

(5)你们别折腾我,把我折腾到新房子里,我于心不安,心情不好,能有利于健康吗?

  把换新房当成折腾,可以看出钱学森对待待遇的淡薄。

《梁思成

[1] [2] 下一页

的故事》

1、梁思成简介

  同学们都非常熟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它庄重、大气、明朗、富丽堂皇[注: 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象征着国家的神圣和尊严,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气魄和精神。大家知道它的设计者是谁吗?

    梁思成就是国徽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不仅如此,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还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梁思成是我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人之一梁启超的长子,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始人。

2、内容把握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赞赏拥有“建筑的灵魂”、富有胆识、执著保护文化遗产的梁思成的精神思想,肯定了重视人类文化精神、文化遗产的历史时代,感叹该时代在保护文化遗产上仍存的遗憾。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开篇点题指出了梁思成的历史地位及他只能属于这个世纪的原因。字里行间[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透露出作者的惋惜、痛心之情。

  第二部分(3—13段):以亲身经历叙写当年梁思成夫妇勘察山西应县木塔的经历,思索解读梁先生的建筑思想。

  第三部分(14—21段):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梁先生超越了民族仇恨,用实际行动保护日本奈良古建筑以及后来努力保护北京古城墙的经历,证明了他的文化价值观。

  第四部分(22—24段):写梁先生发自内心深处的无奈的感叹,令人深思。

3、问题探究

(1)你是怎样理解“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这句话的?

  这是对梁思成在这个世纪做出重大贡献的肯定,也是对梁思成以后中国古建筑、世界古建筑遭到损毁,再无可以来让他施展才能的古建筑而生出的深深遗憾。这种遗憾具体理解起来,(1)以后的历史条件变化了;(2)古寺古塔少了;(3)古都消失了,永远不再可能诱发出人们的历史激情和历史想象了。

(2)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建筑的灵魂”是建筑中所凝结的文化精神,科技智慧,情感意志等人类精神,所凝结的建造者的精神和生命。这句话突出了梁思成作为建筑学家精神境界的深邃。

4、 语句品味

(1)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

  “只能”,写出了梁先生与这个世纪的独特关系,是这个世纪造就了梁先生,还是梁先生只能在这个世纪有所作为 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吸引读者。

(2)曾令人惊奇而叹为观止[注: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的古都业已消失,永远不再可能诱发出人们的历史激情和历史想象了。

  “惊奇而叹为观止”是多么诱惑人的字眼。他给人多少无比兴奋的想象。而“业已消失”,“永远不再”又是多么的令人惋惜。整句话所表现的强烈的感情令人震撼。

(3)然而,梁思成想得更远,更深。他是一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

  “更远,更深”写出了梁先生超乎常人的远见,而“冷静”则更是他独特心态的写照。

(4)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

  人们没有意识古建筑的价值,辽代的古庙被拆,自己也不被人理解,所以梁思成发出如此感叹。

(5)一声感叹,世人谁能深深体味 ?

  是反问,更是遗憾和惋惜,也让人感到无比的忧愤。独立成段,令人思绪万千,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难点剖析

1、比较《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梁思成的故事》写作的异同?

  这两篇文章,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都表现当代学者的精神境界;其次,都以主人公的事迹为主。但两篇文章的作者在掌握的感性材料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涂元季是钱学森的秘书,与钱学森朝夕相处[注: 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对于钱学森的言谈举止、声音笑貌[注: 指人的言谈、表情等。]应该是很熟悉的,但是涂的文章却着重写事情本身,由材料本身来说话,很少有肖像、行动的描写,很少以华丽的形容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李辉和梁思成并没有多少交往,作者在1993年构思此文时,梁思成已经过世二十一年了,和他不可能有直接的交往,在这方面没有什么便宜,但是他的文章应该说比涂元季写得要精彩得多。本文写法上的不同主要有三点:1.情智交融,即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交错进行,紧密结合,比上篇明显得多;上篇主要是叙述,有时适当穿插些描写,发些议论。而本篇,比如应县木塔的故事,在叙述中不时穿插抒情性的描写,最后又来几段抒情性的议论。又如奈良古城的故事,“理性战胜仇恨”段是以抒情性的语言开头带出事实的叙述,“想得更远,更深”段基本上是以抒情的语言来叙述梁的思想,第19段梁说的话,“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既是事实的陈述又是借此发议论。再如,几种表达方式难解难分[注: 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时就出现了第10段“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副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这样的诗一样的语言,开头两段也是这样的诗一样语言的议论。2.不时出现合理的联想、想象,乃至合理的虚构,应县木塔的故事表现得尤为明显。3.不时用一些不确定的、限制性的语言,如“也许可以这么说”“恐怕再也难以”“是否还是”“我无法得知”“我不清楚”“我相信”等。其好处是,既增强了客观性,又使一些尚无十分把握的但又确需表述的说法、事实能写进文章。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