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2010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评析
   [标签: ]

 2010年高考山东卷历史部分,秉承前几年的经验,在平稳中求创新——厚朴而不失灵动,求新而不舍稳重。与以往相比,今年命题技巧更为成熟,试题更为深刻的诠释了新课程的内涵,不仅较好地发挥了高考的选拔功能,而且对高中新课程也必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托主干知识,突出基础性。
  ——历史基础知识是实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虽然高考试题强调能力立意,但能力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
  2010年的历史试题主要涉及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注: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太平天国运动、近代社会变迁、毛泽东思想、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建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近现代科学技术、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航路的开辟、王安石变法、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美国对外政策与中美关系等。它们均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山东卷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学科主干知识,考查重点突出,学科特点鲜明。
  ——2010年山东卷重视基础性,并非单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在对考生基础历史知识的考查中,它以知识为载体,更侧重于考查了考生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基本人文素养。例如:第14题对新中国成立后四个时期经济增长率变化的考查,它要求考生不但能真正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历史阶段发展的基本特征,而且还要学会能在政治模块和经济模块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
  ——依托主干知识,强调基础性,并不代表试题依赖教材,简单的照搬教材。这里所说的主干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历史课程的知识,而非单纯的教材知识。命题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近年新高考命题和答案制定反映出的一个鲜明特点。例如,第11题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考查,材料所给出的“阻断了中国近代化,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提出的政策是历史的倒退”等信息以及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这些都是当前教材中没有涉及的。但近代化史观是新课程标准确定学习内容的依据,现有版本教材的知识体系的构建都体现了近代化史观,所以,它并没有超出教材的范畴和考生的认知水平,考生只要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进程和《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关内容,就可以推理得出正确答案。
  2. 坚持能力立意,强调探究性
  山东卷历史试题延续了前几年的命题特点,以“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为指导思想,注重考查考生解读史学文献、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是否能灵活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科的13道试题对能力的考查全面覆盖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个层次的考核目标,较好的贯彻了2010年苏教版高中语文纲的要求。
  ——2010年的选择题以新情景新材料为载体,除了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外,主要考查了考生的四种能力。
  (1)正确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如第9题对墨子“兼爱”思想的理解,第13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等。它要求考生能准确解读信息,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
  (2)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如第9题墨家“兼爱”思想和儒家“仁爱”思想的对比;第16题“智者学派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潮”“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君权神授说与社会契约论”“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四组历史概念的对比。通过对比,让考生准确把握历史事物的特征。
  (3)正确理解历史发展线索和阶段特征的能力。如第10题,它要求考生把握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阶段特征和一般规律;第12题通过山西流传的一则歌谣,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特征;第14题通过四幅曲线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特征。
  (4)创新意识和历史探究思维能力。如第11、14题,试题给考生的是全新的信息,让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历史地认识历史现象,对历史事件做出综合的描述和正确的阐释,在探究推理中得出正确结论。
  ——对于非选择题的能力考查,试题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学习以及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把考查重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灵活迁移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放在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多元的思维层次去认识和理解历史事物上,放在对考生的历史态度、历史研究基本方法的考查上。
  例如第27题,它是一道学科内综合题,在整个历史部分中份量最重,最能体现试题的整体立意。通常这道题的命制思路是“一个主题古今中外[注: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一线牵”,它的优点是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但是,这种立意在体现综合性的同时,也存在以量取胜,面面俱到[注: 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也指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一般化。]之嫌。
  今年的27题以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为主题,“一个历史事件四面八方[注: 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立体挖掘”,重点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辩证地、创造性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三个问题“偶然与必然”“发现与相遇”“交流与发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历史观和整体历史思维以及综合运用学科方法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该题的设计实现了由原来的平面考查到现在立体考查的转变,实现了由原来的知识综合到现在能力综合的转变,这是对传统题型的创新和超越。
  ——在选做题的设计上虽然难度与去年保持了基本一致,但是也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例如第34题,第(1)题让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读归纳得出结论。第(2)题将近代的民主思想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让考生说明这一民主思想在辛亥革命中的具体体现。试题的答案完全摆脱了教材的叙述,避免了考生的死记硬背;并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鲜明的体现了《近代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这一模块的主题与特点。
  3. 重视创新思维,加强开放性
  新课程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创造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适应新课程的这一要求,2010年高考山东历史试题在设计上增强开放性、答案设计上体现多元化,把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能力作为考查重点,更加重视对考生创新品质的考查。
  例如,第11、14题就是给考生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要求考生能从一个新的思维角度,去解决新的问题。第27题第(1)题提供了三种答案,属于思维层次上的开放。第(3)题要求学生以“交流与发展”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需要考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原有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分析,最后形成自己的认识,其实质就是对历史探究能力的一种考查。同时,试题答案在制定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给考生发挥个性特长留有充分余地,有利于开拓考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 重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高中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基于这一理念,新课程在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同时,也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高考试题不可能象中学教学那样长效发挥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但是通过命题可以渗透这方面的教育,起到一种引领的作用。
  在纸笔测试的环境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育培养目标转化为考试测量目标确实不太容易,但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一无所成。有学者将情感教育目标划分为“接受(注意)”“顺应”“爱好”“信奉”“性格化”五个层次,结合认知领域、技能领域的测量目标,其前三者是完全可以在试题中得以体现和进行测量的。
  如选择题第9题,通过对墨子“兼爱”思想的考查,引导考生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非选择题第27题,通过对哥伦布远航美洲和新航路开辟的史实与史观的考查,引导考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第29题,通过滇缅公路修建中各族人民抗日救亡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的展现,引导考生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5.关注时代与社会,体现史学的人文性。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史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教育、思想引导、决策参考和社会改造等功能。同时,历史是已经发生的客观存在,但历史学却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2010年的历史试题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注: 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例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所指出,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应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第27题围绕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系列问题,就是以此为创意高度来设计的。它通过“偶然与必然”“发现与相遇”“交流与发展”三个问题,意图使考生牢固树立全球史观和文明多元发生、多样发展的观念,正确认识文明多样性,平等对待各种文明,正确认识人类交往和文明交流对于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第29题以西南地区秦朝和抗战时期的相关史实,体现了“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这一永恒主题,也讴歌了“民族团结”和“为了抗日救亡,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进入21世纪,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第33题,通过王安石变法历史场景以及王安石教育思想的呈现,凸显了人才选用和教育改革这一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主题。中美关系在当前国际关系中占有主导性的地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世界地位的提高,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将更为重大和深远。第35题以美国军费增减为切入点,涉及了美国外交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变化,反映了对当代国际关系格局及其走向的关注与重视。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今年的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却并没有刻意追求时政热点。试题所涉及的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都是在中国以及世界历史发展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既具有全局性,也具有长效性。试题巧妙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契合,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社会功能,使试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起到了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关心国家大事和人类命运的效果。
  除了考查内容的时代性以外,试题的设计也注意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凸显新的史学研究范式,社会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等在试题中也均有体现。
  6. 将新的评价观念引入了今年高考试题。
  新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建立了全新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强调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重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优点和潜能。而传统的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其对考生的评价通常是终结性的,是基于甄别和淘汰的一种命题方式,而考试成绩也只有单纯的一个功能——区分优劣。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考应该适时进行改革。2010年山东卷历史试题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如第27题第(1)小题,根据考生的思维层次,给出了三种赋分办法。
  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3分)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5分)
  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2分)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 (3分)
  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3分)
  这样就使每个能力层次的考生都会“有话可说”,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考试的分数不再仅仅是高考录取的一个依据,一个冷冰冰的数据。考生可根据答题的情况,对自己的认知、思维水平有一个客观明确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益的参考。
  以前考生的分差主要表现在作答知识点的多少上,考生答4个要点可能得8分,答出2各要点就是4分,带有明显的知识立意,采点给分的倾向。而该题3分、5分和8分的赋分标准,是按照思维层次来赋分的,淡化了知识,突出了能力考查。同时,也有效的区分了不同水平的考生,实现了高考遴选优秀人才的目标。
  7. 依纲不依本,重视新情境和新材料的创设和运用。
  情境是试题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是实现试题立意的材料和介质。新课程改革以后的高考命题重视新情境新材料的创设和应用,不但搭建了一个测试考生能力的平台,而且在教材多样化的局面下,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就成了当前解决多版本问题的最佳方法。
  2010年山东卷历史试题均不拘泥于教材知识点的具体表述,而是超越和突破教材,从崭新的角度和视角重新整合知识,由“新材料”来创设“新情境”。既使得卷面活泼生动,又突出了对考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等学科能力的考查。今年试题所选取的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试题材料来源广泛,既有文字资料,也有图片资料,包括名人著述、学生笔记、历史地图、图片、表格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2)材料的选取不单纯求新求奇,材料平实、典型,具有权威性。如材料来源主要有《墨子》、《续资治通鉴长编》、《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和谭嗣同的《仁学》等,具有很强的历史感。(3)材料信息丰富符合题意,同时文字简洁,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量,更有利考生能力的发挥。

  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试题,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与去年相比在知识点的覆盖面上有所降低,但是瑕不掩瑜[注: 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掩:遮盖;瑜:美玉的光泽,比喻优点。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2010年的高考试题在稳定中创新,在有效实现选拔功能的同时,也必将对以后的高中历史教学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点击获取更多考试成绩录取信息查询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