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2010年语文5位名师指点高考作文
   [标签: ]

 高考作文“取材有道”
 主讲人:喻旭初(金陵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讲座地点:无锡、镇江
 一、高考作文的审题
 近四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都是“提示语+题目”。虽然“提示语”也得认真分析,但最终还得围绕“题目”去写,从这个意义上说,“提示语+题目”仍然算命题作文。作为“命题作文”的题目有以下情况:
 (一)一个词做题目
 1、用这个词的本义。如上海题《忙》、北京题《宽容》。
 2、用这个词的比喻义。如辽宁题《肩膀》、福建题《季节》。
 题目的字越少,可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越大。正因为空间大,也很容易空。可以化大为小,变虚为实,这既便于落笔,也容易写得实在、集中。有个方法,不妨试一试:在这个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些字词。这样一来,也许就好些了。比如:
 醒:在“醒”前加:梦醒、觉醒、警醒、猛醒……在“醒”后加:醒悟、醒世、醒后是黎明……
 生活:在“生活”前加:学习生活、文化生活、多彩的生活、苦难的生活、我的精神生活……在“生活”后加:生活的瞬间、生活的磨练、生活的甜蜜、生活的感悟……
 (二)一个短语做题目
 1、联合短语。如江苏题《人与路》,虽然可以有所侧重,但“人”与“路”二者都必须写到。
 2、偏正短语。如全国题《心灵的选择》,要注意修饰语“心灵”,说明所作的选择不是随便、轻率的,而是严肃、慎重的。
 3、动宾短语。如湖南题《谈“意气”》,它规定了论述对象是“意气”,而论点可由自己确定。
 (三)一个句子做题目
 审题重点一般落在谓语上,如上海题《我想握住你的手》,围绕“握住”做文章:谁想“握住”,想“握住”什么,为什么想“握住”,“握住”以后怎么样。
 审清题意后,怎样才能始终扣题而不至于偏题、跑题呢?第一,不要贪多求全:不能把想到的都写进作文中去,这很容易造成内容分散而使主旨不突出。第二,不要节外生枝[注: 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写了一件事后,忽然写了一个跟题目关系不大的甚至毫无关系的事,那就偏题了。第三,不要转换话题:开头能扣住题目去写,但中途改变了原先扣题的那个话题,两个话题不是同一概念。第四,不要无限联想:恰当的联想是思考深入的一种表现,但联想太多,难免会出现一些联想偏离题意的情况。
 二、高考作文的取材
 许多同学都说没什么东西可写,其实可写的内容是很多的。
 (一)材料来源
 1、心灵世界:①自己成长的经历②自己写过的文章(主要是随笔)
 2、现实世界:①家庭情趣②学校生活③社会实践④城市建设⑤环境保护⑥文体活动⑦流行歌曲⑧网络信息
 3、阅读世界:①语文课本(诗文名句)②政治教材(哲学原理)③中外历史(名人故事)④课外读物(人文科技)⑤报纸刊物(最新材料)
 (二)取材原则
 多选亲身经历的,少选道听途说[注: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的;多选贴近现实的,少选古代历史的;多选正面积极的,少选反面消极的;多选独特个性的,少选大家熟悉的;多选含有细节的小故事,少选过于浮泛的大事件。
 严格审题,紧扣题目,取材鲜活,抒写真情,条理清楚,语句通畅,定能取得高考作文的好成绩。
 三、 高考作文如何求新
 (一)取材求新
 1、记叙文
 从现实生活中取材,通过一个普通人的变化反映时代的新风貌。从语文课本中取材,为一个文学形象编个新故事。从中外历史中取材,为一位历史人物编个新故事。要重视细节,倾注真情,力求生动。
 2、议论文
 用一两个事例作论据;用一组数据作论据。论据要新鲜、恰当,还得紧扣题目对论据作理性的分析。
 (二)形式求新
 这里的“形式”专指文章的外部表现形态。
 1、记叙文专用:①用好“三”:三个镜头、三处地点、三张照片、三次对话、三段时间……总之,不要平铺直叙[注: 铺:铺陈;叙:叙述。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②用倒叙:先写故事结局,再写故事的经过,最好有点波澜。
 2、记叙文、议论文都可用:小标题、日记体、书信体和访谈式。
 (三)语言求新
 这里所说的“新”是指语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或蕴含的意思很深刻,或形式很鲜活。要做到全文语言都新,很难;局部有新意,努力一下,还是能做到的。以下方法供选用:
 1、引用诗文名句;
 2、适量运用修辞;
 3、局部变换句式;
 4、穿插流行歌词;
 5、转引大众民谣。
 四、临考做些什么准备
 1、继续背诵古诗文名句,不仅要背得熟,更要写得对。这不光是为了应付默写,更是为了能在作文中引用。
 2、找十篇近三年的高考佳作认真看一看,不要背,主要是学学人家的构思立意和某些写法。
 3、搜索一点近一个月来报刊和网络上的信息,以便作为高考作文的鲜活素材。
 4、回忆一下自己常写错的字,好好写几遍,力求在高考时不再写错。
 5、好好练练字,高考时写清楚每一个字,如能做到端正美观则更好。这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求准、求新、求深、求丰

 主讲人:顾助东 (全国优秀教师、海门中学副校长)
 讲座地点:常州
 最后二十天的时间里,考生可以着重训练一下审题打腹稿的能力,培养每天审一篇作文对提高考场写作水平意义非凡。比如从近几年的全国卷和各省市的高考卷中选取题目,然后给自己限定时间打好腹稿,这样可以增强“临场感”的培养。考场作文“实战”时则需要求“准”、求“新”、求“深”、求“丰”。
 考场作文:求“准”对策
 千重要万重要,“符合题意”最重要!考场作文首先要分清题目类型,其次要整体把握文题,正确掌握命题者的意图。
 考场作文:求“新”对策
 ①选取新材,旧材翻新:时间上出新;分析问题的角度上出新;熟知事件的溯源与后续、次要人物出新;诸如此类[注: 诸:众多;此:这,这样。象这类的各种事物。]多角度审视。②立意新颖,发人未发:抛弃人人心中有的、熟知的普遍道理,从其一个侧面延伸立意;逆向思维、辩证思维出新等。写出对生命、人生、社会生活的自己的体悟。③体裁出新,出人意料:(独幕剧、四幕剧、小小说)电话留言;跟帖;书信;抗辩词;审判书等。
 考场作文:求“深”对策
 ①写法上求深:剥笋法——层层透析,逼近本质;以小见大——寻常琐事里照进时代的风云。②题材上求深:直面生活、直面人心、直面人性。生活里含泪的笑,人性也会暗中光辉。③立意上求深:“意”为文之魂。开掘事物深层意蕴,要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抓住结果追溯原因、剖析根源。④刻画人物上求深:沉重的生活、复杂而暖人的人性。⑤构思上求深:由点到面,由个别上升到一般,结尾议论升华。
 考场作文:求“丰”对策
 在自己的生活经历里拼接、组合、提炼,形成独特的题材;在同学或别人的作文里提取、嫁接;用好英模人物、行业代表性人物、本地杰出人物;整理近年来发生的热点事件,多角度分析积累;挖掘教材(政治、历史、语文),灵活运用教材内容;积累一些意蕴丰富、以一当十[注: 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的事例。
 考前20天,找准“短板”有效读写
 
主讲人:朱万成(淮安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副校长)
 讲座地点:宿迁
 在有限的20天时间里,要想将最宝贵的资源换取最高的分数,就得抓取最大最急最值得做的事,就是有为心态、有效读写、有效识记。
 一、有为心态
 常拥一颗平常心。平常就有“信心”,有它不一定能赢,没它一定会输;平常就要“专心”,头脑清醒、精力集中;平常就要“细心”,别因一两分名落孙山[注: 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平常就须“恒心”,出手不利也要坚持到最后一秒。
 二、有效读写
 强化读写,让阅读与写作成长为语文学习的双翼。
 对策之一:道术兼济。既晓命题之道,又擅答题之术。考生后期要看《考试说明》,读“题型示例”,感悟“命题之道”,感悟答案的生成过程及其表达方式,熟悉命题者常用的“埋地雷”的方式,这是获得高效成长的捷径。
 对策之二:长短相帮。
 突破复习的高原现象,应找准自己的“短板”。对照进入高三以来几次大考试卷,既要查找自己的过关点、拿分点、高分点,也要查找自己知识的遗漏点,能力的缺失面,思维的断层处。
 对策之三:知能互融。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注: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方是过关之策。如命题作文应注重审题,规范文体,提升立意。
 三、有效识记
 化繁难为简易,化大而全为小而专。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要记忆的静态知识如字音、成语、名句等毋易、毋难、毋超量,要少而精。
 高考作文要强化文体意识

 主讲人:王学东(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教师、如皋中学特级教师)
 讲座地点:盐城 
 高考作文中,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考生最常面对的文体。高考要强化文体意识,在这里我也给两种文体的写作提个醒。记叙文写作时要注意四点;一要设计波澜,最好是一波三折[注: 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二要设计结尾,最好是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三要设计细节,作者要躲到故事后面,让细节讲话;四要塑造人物,要让人物活起来,立起来。
 议论文写作很重要的一点则是要学会提炼分论点,一些考生觉得议论文难以写长,很大原因就是在分论点的提炼上出了问题;二要学会选择论据,特别要提醒考生要慎用古人。如果在举例中一再举李白、屈原、牛顿等例子,就容易落入俗套;三要学会阐释论据,同样的事例,表述方法变一变,效果大不同。
 考试作文一般比较合理的安排是,开头结尾各50字左右,中间一般分成三个段落,组成三个层次,层次间或者是并列关系,或者是递进关系,每个层次的字数控制在250-300个字左右。
 写好高考作文,我给考生十个提醒:审题要准确、开头要简洁、结构要清晰、立意要积极、选材要新鲜、古人要慎用、文体要分明、文题要反复、文中要有“我”、结尾要回应。
 梳理近六年高考卷考点

 主讲人:张曙光(南京一中,南京语文学科带头人)
 讲座地点:淮安
 距高考不到二十天,在这段时间里,同学们首先要做“减法”。围绕《考试说明》,紧扣近六年来的江苏高考语文卷,逐点梳理,做到眼中有试卷,脑中有要点。
 语文知识及运用板块。语言,侧重声母或韵母有差异的多音字和形声字。病句,侧重于“多头句”、“换头句”、“次要成分的残缺句”,遇见并列词组,要从“逻辑”、“词序”、“搭配”三个角度加以考虑。概括,侧重关键词、定义以及定向定点性的概括。仿写,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其他,要注意含蓄语句的理解,注意简明、得体、连贯等能力点。
 阅读板块。古文阅读,注重单选第三题“文意理解”,从“词意”、“任意引申”、“混乱”三个角度着手解题。古诗阅读,首先从题目、诗句或注解中抓住诗歌的情感“浓缩词”,把握诗歌基调。论说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单选题较为简易,细心比较则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第一道表达题侧重局部文意的概括,往往从原文中摘录关键词即可;第二道表述题较难,常常侧重含蓄语句的理解,同学们不妨对此类语句加以切分,再联系该文段的中心语意加以解答,做到方面全,要点准。
 写作板块。记叙文写作,内容要紧凑,细节要生动,行文要有波折。议论文的写作,要洞察时事,选例要鲜活,分析要力求透彻。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