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求知善读——《语文乐园一》教案
   [标签: ]

求知善读——《语文乐园一》教学设计  

武汉市育才小学  梁群  

〔教学内容〕   

本次语文乐园(一)承接了第一单元的“快乐少年”之话题,紧紧围绕着单元导读“让我们珍惜美好的金色年华,享受学习的快乐”而展开,四道习题各有侧重:第一板块“读一读,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积累表示借代的词语,体会古今用法上的差异,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第二板块“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表达的感情”,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由祈使句和感叹句组成的句子的特点,体会感叹号所表达出的强烈情感,强化语感的训练;第三板块“读一读,记一记”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积累经典古诗文名句,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第四板块“读一读”的内容是作家高占祥的有关德育教育随笔《求知善读》的节选,目的是引导学生读懂短文的意思,感悟读书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借代”这种修辞形式,积累词义相同、表达相异的这类词语,丰富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增强热爱之情。   

2、认识这类由祈使句和感叹句组成的句子的结构特点和作用,以便正确使用这类句子,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   

3、在反复诵读名言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理解意思,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诗句。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读书的作用,做到善于读书。   

〔教学重难点〕   

1、课前充分预习,收集相关的典故。在全部板块的学习中获得求知善读的快乐;   

2、用心体会板块学习的内容,运用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读懂《求知善读》这篇短文,正确认识读书的作用,体会句子情感,积累用于借代的词语和珍惜时间的名言。   

〔设计理念〕   

1、感受求知善读的意义。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地构建。在对教材的研读中,我不仅发现了短文阅读中的文本意义,还感受到了它对于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积极意义。短文中的读书是指的读课外书,读大量的名篇佳作,我则将之迁移过来,把它贯穿到对教材的学习中来。在读懂短文《求知善读》上下足了工夫,充分认识读书与求知的意义,为后面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求知善读打好基础。   

2、树立求知善读的信心。语文乐园强调自主感悟,自主探究,正好与求知善读的理念一脉相承[注: 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老师要引导学生课前积极求知,充分的收集资料,占有资料,并联系刚刚学过的第一单元课文,联系自己平时的学习状态,联系老师平时所渗透的读书方法……老师多层次、多角度的鼓励,让学生在课中敢想敢言,积极发现,并能灵活运用相关方法,触类旁通[注: 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相信自己能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3、获得求知善读的快乐。这个快乐来自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对四个板块的学习中,体现出这样的坡度:阅读短文,打下基础;   

一、二板块则突出求知方法的引导;学习名言,老师退至“幕后”,沿用平日里养成的良好习惯,让一个个学生沉浸于“我理解”、“我知道”、“我懂得”、“我会用”的自我表现[注: 显示或宣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突出。]中,充分展示出学生们的主动求知,善于读书。   

总之,本课的设计,载体,调整了原有编排的顺序,以求知善读的思想为灵魂,以语文乐园一为学习载体,设计教学的整体框架,使学科知识上升为学科思维,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激励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学生运用好读书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教学过程〕   

一、    预习交流,激发“求知善读”   

在学习今天的新课之前,哪些同学进行了充分的预习?   

请用一句话,简要的介绍自己是怎样预习的。   

再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预习收获。   

同学们主动预习,认真读书,积极思考,真可谓是“求知善读”   

二、充分阅读,学习《求知善读》   

1、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高占祥先生关于求知善读曾有过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请看语文乐园(一)中的短文部分。   

2、学生轻声自由的读短文,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   

3、反馈交流:要点1、书籍的内容;要点2、读书的作用。   

4、这篇文章是高占祥《求知善读》一文的内容精选,语言文字非常凝练、生动。咱们的课本在选编的时候,突出了两个方面:一、书籍的内容;二、读书的作用。   

请同学们把心放进去,边读第一部分边体会,你赞成作者的观点吗?   

5、指名读有关书籍内容的句子。请同学们推荐自己所读过的书籍进行补充说明。   

你同意作者对书籍内容的这些介绍吗?   

你们在读别人的文字的时候,不是不假思索[注: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的一味拿来,而是自己先思考,先判断,再吸收,这就叫“求知”,这就叫“善读”。   

全班同学一起来读有关句子吧。   

6、读书对我们哪些意义呢?谁接着来读。指名学生读短文后半部分。   

对于文中读书的意义,你有哪些体会?能举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去体会文章,这也是“求知善读”。   

全班同学一起来朗读文中“读书的意义”吧。   

现在,你对读书又多了哪些了解呢?   

能把自己的读书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7、关于读书,文中还有许多精彩的句子,你发现了吗?读给大家听一听吧。   

反馈要点:   

比喻句:   

书籍是时代的镜子,历史的化石,人类文明的阶梯。   

排比句:   

困惑时它给你启发,悲哀时它给你慰藉,得意时它给你清醒,低落时它给你力量。   

引导学生从以上句子中读懂书籍是知识的载体,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塑造人格的重要手段。正如培根所说: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不足。   

8、导读短文。   

生命需要求知,需要善读,作家高占祥用他人生的智慧向我们进行了引领。一起来读好这篇短文吧。   

师生合作读书:   

书籍是和人类文明与社会历史一起成长起来的。书籍记录了——   

记载了——   

描绘了——   

书籍可以使我们——   

在人生的不同时刻读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因为书籍是——   

读书可以使自己——   

只要选择了自己的的奋斗志向,就可以——   

那时你就会感到——   

小结:是啊,正如古人所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善读书籍,在书籍中求知,将会给正处于少年时期的你们奠定人生坚实的基础。   

过渡:你们会求知吗?你们善读吗? 我要来检验检验。   

三、逐题发现,实践“求知善读”   

第一题:读一读,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其他同学请认真听,看他读得准不准。   

3、同学们,你们留心到没有,“桃李”和“学生”本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干吗要放在一起呢?它们是一个意思吗?你怎么知道的?   

4、学生讲述或教师补充典故。   

春秋时期,魏国名臣子质开个学馆。这个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注: 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注: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当先生(老师)的就以“桃李”代指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了。桃李,从此后就指代为学生。   

5、你还知道哪些典故?   

布衣:语出《战国策~赵策》:“天下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莫不高贤大王之行义。”布衣,布制

[1] [2] 下一页

的衣服,系平民之服,后逐借用来指平民。    

桑梓:家乡、故乡。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用“桑梓”代称家乡。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   

鸿雁: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6、你们是从哪儿知道这些典故的?   

能主动的多方面的收集资料,这就是求知。   

7、这些故事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流传下来,渐渐的,人们就用这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这是一种新的修辞手法,叫做——借代。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书上这些表示借代的词语吧。   

8、你喜欢下面的哪种说法?为什么?   

学生满天下       桃李满天下   

七十年岁月       七十年春秋   

我是平民百姓     我本一介布衣   

小结:适当地将这些词语运用到我们的语言中,会增加语言的变化,增加文采。   

9、你还知道哪些常用的借代?教师可补充:   

巾帼不让须眉。    

(以「巾帼」借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以「黄发」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    

    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    

(以「白衣天使」借代护士。)   

过渡: 刚才大家能够发现词语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借代,并且能够联系自己收集的资料,去感受咱们汉语的源远流长[注: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大家在求知善读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接下来,咱们再来读读下面这些有意思的句子吧。   

第二题:“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表达的感情”   

1、同学们轻声自由的练读这两句,尽量读出句子中的情感。   

2、指名读句一:看!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   

你们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   

如果体会有困难,可以出示意思相同的一个句子来辨别比较。   

指名读改动的句子:你看,一只小纸船能漂得又久又远。   

哪句话的情感要强烈一些?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点津:从结构上来看,前面是只有一个字的、简短到极限的祈使句“看!”,后面是对看的内容进行的感叹。两者结合,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惊喜。   

3、自学第二句。在小组里交流。   

4、全班交流。   

点津:这句话结构与句一一样。充分表达出作者对于后花园的赞美。   

5、带着我们体会到的句子的情感,一起来读好这两句话吧。   

6、小结:同学们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读懂句子,读出句子的感情,真可谓是“善读”啊!   

7、你能够像这样说几个句子,也来表达一下你对某些事物的强烈的情感吗?   

过渡:善读现代汉语的你们,善不善读古文呢?   

第三题:“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请同学们来提示学习方法。自学。进行全班汇报:   

1、我会读。指名学生读: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我理解。指名学生讲解:   

古文一:东隅,日所出处;桑榆,高树名。落日余光照在桑榆树尖上。比喻初虽有失,而终得成功。后人便把年轻时错过了时光,比作失之东隅;把年老时也许能有所成就,比作收之桑榆。   

老师补充:唐王勃《滕王阁诗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就是这样的意思。   

古文二:不能等了,让少年头轻易地变白了,到那时只空有悲愤。   

能介绍一下你们理解古文的方法吗?   

3、我知道。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光武帝刘秀发诏书奖励冯异的一句话。   

1136年,岳家军第二次北上出击,收复洛阳西南险要之地,夺取烧毁伪齐粮秣,逼近黄河。因朝廷不供军粮,功败垂成[注: 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壮志难酬,填《满江红》抒怀。   

4、我懂得。指名学生说说自己从这两句名言中悟得的道理:   

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只要坚持努力,终会有所收获。   

不要让时间因循过去,等到满头白发的时候,再徒然悲伤。   

5、我会用。   

你会把今天所学的句子送给谁呢?   

你还知道哪些劝勉别人或自己珍惜时间的名言名句呢?   

四、回顾小结,感悟“求知善读”   

大家能够掌握和运用合适的读书方法,并且创造性的发现新的读书方法,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我真为大家感到由衷的高兴。求知善读,其大意,莫过于此。《少年旅行队》中,愿大家当一个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我也愿大家做一名长久的求知善读的读书人!    

五、布置练习,延续“求知善读”   

1、仿名句,创“佳句”   

例句: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是明灯,能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书是航船,能帮助人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2、课外找一找、读一读古今中外[注: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的名人求知善读的故事,并且留心他们求知善读方法,以供自己学习和借鉴。   

    

[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一)   

求知善读   

    

积极探求知识   

善于发现方法   

上一页  [1] [2]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