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江苏省苏州市2012届高三(期初)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标签: ]

2012届高中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

语文

2012.9

一1.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阡陌/纤毫毕见   倨傲/龙蟠虎踞[注: 象龙盘着,象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偌大/一诺千金

b.罢黜/相形见绌[注: 形:对照;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烩饭/脍炙人口[注: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模特/装模作样

c.铜臭/遗臭万年[注: 遗臭:死后留下的恶名。死后恶名一直流传,永远被人唾骂。]   嗔怪/瞋目而视     角逐/勾心斗角

d.信笺/临行饯别   狡诈/令人咋舌     蹊跷/独辟蹊径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毋庸置疑,网络民意表达较之传统媒体上的民意表达更为直率、本真,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因为网络这面“镜子”的存在而增加了透明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b.中国经济能否渡过危机,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否及时得当,而且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问题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

c.美国《侨报》27日刊发社论指出,奥巴马25日正式提名骆家辉担任商务部长,是一个明智的也是最佳的选择。

d.本次“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外省个别不良生猪养殖户使用违禁“瘦肉精”喂养生猪,生猪经销者伪造检疫合格证逃避检验所造成的。

 

 

 

3.3.下面是小陈、小李、小张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健康”的”研究成果”,你是该小组的组长,请你归纳他们三人的观点,并得出本小组关于”健康”的解决措施。

成员

探究材料

探究结论

 

小陈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75%的水体受到了污染,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量已达世界第二位,致使有些地方逢雨必酸。

环境污染使生存环境恶化,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小李

张国荣的死亡所引起的震撼,到今日依然余波荡漾。

神经质、抑郁症、恐怖症、自闭症,或是颓废病人等等,成了威胁生命的重要杀手。

 

小张

约旦河两岸的战火依旧激烈,中东的局势依旧混乱,阿富汗的基地组织依旧猖狂,病态的社会秩序带给我们的只有无休止的烦恼。

社会的健康已经成了更广义的甚至是关涉到全球的一项重大政治问题。

 

(1)归纳:现代意义的健康应涵盖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个方面的内容。

 

(2)解决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达到一种和谐状态。

解析:三个人三个角度,归纳时要全面解决措施同样也要从三个方面去说。

 

4、山、水是自然界中的事物。而在我国文化中,它们的组合又常寓含着某种哲理,请依照下面的示例另举一个带“山、水”的熟语或名句,并写出它们所寓含的哲理。(6分)

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注: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又一村”,表现了世事有时一时陷入困境,经过某种机缘又出现新的转机。

参考答案: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表现了人对山、水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情趣和精神面貌。

“山不转水转”,表现了世事总在变动中,人和人暂时分离总有相遇的时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明一种事物,最重要的是它的实质和内涵。

高山流水[注: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表示情操的高远或知音的相遇。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明公恕斋尝为献县令,良吏也。官太平府时,有疑狱,易服自察访之。偶憩小庵,僧年八十余矣,见公合十肃立,呼其徒具茶。

徒遥应曰:“太守且至。可引客权坐别室。”僧应曰:“太守已至,可速来献。”公大骇,日:“尔何以知我来?”曰:“公,一郡之主也。一举一动[注: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通国皆知之。宁独老僧!”叉问:“尔何以识我?”曰:“太守不能识一郡之人,一郡之人则孰不识太守?”

问:“尔知我何事出?”曰:“某案之事。两造皆遣其党,布散道路间久矣。彼皆阳不识公耳。”公怃然自失,因问:“尔何独不阳不识?’’僧投地膜拜日:“死罪,死罪!欲得公此问也。公之为郡,不减龚、黄①,然微不慊③于众心者,日好访。此不特神奸巨蠹能预为蛊惑计也,即乡里小民,孰无亲党,孰无恩怨乎哉?访甲之党,则甲直而乙曲;访乙之党,则甲曲而乙直。访其有仇者,则有仇者必曲;访其有恩者,则有恩者必直。至于妇人孺子,闻见不真;病媪衰翁,语言昏聩,又可据为信谳乎?公亲访犹如此,再寄耳目于他人,庸有幸乎?且夫访之为害,非仅听讼为然也。闾阎利病,访亦为害,而于河渠堤堰为尤甚。小民各私其身家,水有利则遏以自肥,水有患则邻国为壑,是其胜算矣。孰肯揆地形之大局,为永远安澜之计哉!老僧方外人也,本不应预世间事,况官家事耶!第佛法慈悲,舍身济众,苟利于物,固应冒死言之耳。惟公俯察焉。”

公沈思其语,竞不访而归。次日,遣役送钱米,归报公日:“公返之后,僧谓其徒曰:‘吾心事已毕。’竟泊然逝矣。”   

姚安公曰:凡狱情虚心研察,情伪乃明,信人信己皆非也。信人之弊,僧言是也,信己之弊,亦有不可胜言[注: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者。安得再一老僧,亦为说法乎?                                  

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龚、黄:龚遂、黄霸,均是方正廉洁,政绩突出的好官。        ②慊:满足,快意。

         ③姚安公:作者纪昀的父亲,曾任云南姚安府郡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呼其徒具茶    茶:敬茶

b.尔何独不阳不识?阳:假装

c.庸有幸乎   庸:平庸者,普通人

d.易服自察访之   易:平常,普通

6.下列选项中不全属于老僧反对恕斋私访的理由的一项是(   )

a.一举一动,通国皆知之      太守不能识一郡之人

  b.访乙之党,则甲曲而乙直    访其有仇者,则有仇者必曲

  c.妇人孺子,闻见不真        病媪衰翁,语言昏聩

  d.神奸巨蠹能预为蛊惑计      小民各私其身家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员恕斋在输一件棘手的案件时,难下决断,便采取“便服暗访”方法。听到老僧的意见后,决定停止这次下乡的暗访行动。他能虚心求教,是一位良吏。

b.老僧明察秋毫[注: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见解独特,称赞恕斋是位好官,但是那种想通过“便服暗访”的做法来帮助断案的行为,是不可行的。

c.姚安公认为断案要虚心观察研究,听别人听自己的都不正确。恕斋听信老僧产生的弊病已有事实验证了。听信自己产生的弊病,应该也会有事实来验证的。

d.《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本文记述内容若真若假,暗示当官场腐朽昏暗好官难做,旁敲侧击[注: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地揭露当时社会人心贪婪、枉法循私现象的普遍。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夫访之为害,非仅听讼为然也。

 

(2)第佛法慈悲,舍身济众,苟利于物,固应冒死言之耳。

 

(3)水有利则遏以自肥,水有患则邻国为壑,是其胜算矣。

 

 

9.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注: 憎:厌恶。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诗所作。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而遭流放之夜郎,途中遇赦回到湖南,杜甫于是赋此诗。

(1)前两联“怀”李白的原因有哪两个方面?

(2)阅读这首诗,简要分析“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深刻内涵。说说这里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金色的飘落

毛时安

    ①初冬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夜。早上,起风了。我和妻子一起推着童车,带着快满周岁的外孙去街上散步。

    ②没想到,一夜的冬雨,竟像最伟大的艺术家,以大地为画板创作了一幅夺人心魄的作品。铺天盖地[注: 一下子到处都是。形容来势很猛。]金黄的落叶,在晨曦湿漉漉的微光中,层层叠叠,一直扑到了长街的尽头,铺到了很远很远高楼和大地交界的地方。这是银杏树的落叶,它不像白杨梧桐香樟的落叶,踩上去没有落叶枯萎沙沙的碎裂声。它很厚实,还带着刚离开树干母体的生命汁液。童车推过去,就像踱步在一片委婉抒情的黄地毯上。落叶的黄同样的耀眼夺目,感人肺腑[注: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但它的金黄,不是梵高笔下向日葵燃烧得令你疯狂的金黄,而是一种比白重一些的淡金、淡黄。有种若有似无,丝丝缕缕,沁入你心灵,让你的灵魂为之轻轻颤动的情调。宝宝睁大了新生儿才有的雪山海子般清澈明亮的眸子,眸子里也倒映着诗一般的金黄。

    ③宝宝来到这世界不久。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天光下有这么多树叶在眼前这么灵动而壮观地飞扬过舞蹈过。他没法理解落叶的意义,但出于本能,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能听懂自然、生命和季节的语言。两只鼓鼓囊囊的小手像枝桠伸向蓝天,不断地比划着挥舞着。小嘴不停地“吼吼”地叫着,……这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给新生儿的无言的童话。

    ④还依稀记得,初春我们搬来不久,嫩嫩的新绿在和煦的春风和清脆的鸟鸣声中,与晨雾一起欢欣地爬上枝头的动人情景。一片片染着新生嫩绿的银杏叶儿,沿着细细的枝条争先恐后[注: 抢着向前,唯恐落后。]地向天空涌去,把青春的梦想涂满湛蓝湛蓝的天空。还清晰记得,盛夏银杏叶儿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深绿,一路高歌,沉甸甸地压满整条大街。每到入夜时分,它们伴着温馨的街灯和漂浮着咖啡茶香的气息,彼此依偎,彼此摩挲。在月色星光下,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倾诉着夏日浪漫的情怀。没想到时间这么快地就让它们走完了一次生命的轮回。更让我惊愕的是,这生命的凋零竟会充满着如此恢宏壮观的诗意。

    ⑤风,时大时小。就在金黄落叶纷飞的瞬间,我闻到了不远处传来的熟悉的黄浦江的气息,听到了它粗狂而亲切的涛声。在这冬日生命凋零的博大中,杜工部苍凉浑茫的吟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穿越时空向我涌来。想到不久一场冬天的白雪将会彻底埋葬这一声声金色的叹息,一次次金色的飞舞和凋零,一阵忧伤袭上心来。

    ⑥不懂事的宝宝似乎并不认同我对生命的忧伤。他蹙着小鼻子,一只眼眯缝着,一只眼圆瞪着,作着让你忍不住要笑出来的鬼脸。两只小手各握着一片妻子递给他的银杏落叶。落叶就像两把精致的泥金折扇,熠熠闪亮。他不停地扇着晃着。一路上,就像两只快乐金蝴蝶在飞翔。似乎在和空中飘洒的落叶比试着什么。小苹果般红扑扑的脸蛋上,写满了兴奋。

    ⑦这时,不知谁家窗口飘来婉转的程韵: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新。挨过了眼前的残冬,再过二三个月,满眼的新绿重新会像放学的孩子涌出校门那样,争先恐后跃上蓝天。到那时,我们的宝宝也两岁多了,会满街蹒跚地走路了。

    ⑧我和妻子推着宝宝,相视一笑,一路穿过随风飘下的落叶,还有孩子手中两只快乐的金蝴蝶……

(选自2011年3月7日《新民晚报》,有删改)

11.第②段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银杏叶飘落的景象的?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本节从视觉、听觉、触角(或“内心感受”)多方面来描写银杏叶飘落的景象,(2分)这样描写,突出了落叶飞舞的灵动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注: 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的感受,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抒写对生命的感悟做铺垫。(2分)(4个角度答出其中的2个即可,3个目的答出其中的2个即可)

 

 

1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外孙“宝宝”,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结构上:宝宝是作者感悟生命的重要依托,描写宝宝的言行,显示出全文由落叶及生命(由物及人)的行文思路;(2分)

2)内容上:描写宝宝欢快的舞动和兴奋的表情,既衬托了金色飘落的美丽,表现了新生儿的活力和朝气,引发并深化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2分)

                                                                        

 

 

13.按照下面的要求,赏析本文的表现特色。(6分)

(1)第④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3分)运用了插叙的方法,(1分)虚实结合,将眼前落叶凋零的场景与对春夏时节银杏叶生长的动人情景的回忆交织起来,突出了生命轮回的短促,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丰富了文章的主题)。(2分)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3分)

2)(3分)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通过“争先恐后”“涌”“青春的梦想”“涂满”等词语,赋予初春银杏叶人格化的特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嫩绿的银杏叶在和煦的春风中的蓬勃生机。(2分)

 

 

14.请联系全文,探究文中蕴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哪几层感悟。(6分)

 

1)从金色落叶的飞舞和凋零中,感悟出对生命消失的忧伤。

2)从树叶由萌芽到凋零时间的飞快,感悟出对生命短暂的遗憾。

3)从落叶飞舞的恢宏壮观的景象中,感悟出对生命博大的惊叹(敬畏)。

4)从宝宝欢快活泼和银杏叶春夏蓬勃生机中,感悟出对生命美好的喜悦和礼赞。

5)从“程韵”(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新)中,感悟出对光阴流转,生生不息[注: 不断地生长、繁殖。]生长规律的坦然(达观)。     (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写手好字,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

黄  尘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今秋起开设书法必修课,每周一节,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书法的式微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书法进课堂”的呼吁也不是一两天了,这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据说,以前读私塾,学生手握毛笔写字时,老师会悄悄地站在旁边,冷不丁地去抽学生的毛笔,以此检验学生是不是铆足了劲写字。要是谁的毛笔被抽了出来,轻则被训斥一顿,重则戒尺伺候。

现在的学生们再也不用面对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了,但是,由此而起的书法衰落,则使书法由一项大众艺术、一项基本功、一项必修课,失落为如今日渐式微的纯粹小众艺术。学生们避免了戒尺之苦,却丢了文化之魂。南昌市某少儿书画培训中心的一位老师说,曾有小孩第一次走进培训中心,指着墨汁叫道:“老师,这里怎么这么多酱油啊!”

与我们的生生丢弃相比,日本、韩国等邻国却比我们更重视书法教育。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6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识和技法。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身上书法黯然失色[注: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很多学生甚至字体歪歪扭扭,毫无书法美感。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继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之后,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在退化。现在写“天书”的不仅仅是医生,“天书”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此前学校之所以对书法教育视而不见[注: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很大程度上跟功利化教育有关。如今,家长、学生、老师、学校关心的是成绩、升学率!重视的是分数、排名。既然中考和高考都不考书法,那学它干吗?畸形的教育形势和功利的求学思维之下,书法也就成了个别“票友”的私人爱好了。

其实,即便是在功利化的考试思维下,书法也大有裨益[注: 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很多高考阅卷老师都透露,字写得好,卷面清晰干净,老师的第一印象好,分数自然有所倾斜;而如果在纸上涂鸦,卷子一片狼藉,结果可想而知[注: 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如果坚持书法学习,硬笔书法也肯定会相应提高,成绩不也就有保证了吗?

再者,俗话说“字如其人”,如果自己写一手烂字,有何颜面示人?如果别人能写一笔潇洒的字体,你难道不会对他另眼相看[注: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书法的失落,还跟一股逢传统必反的潮流脱不了干系:仿佛传统的就是糟粕,现代的才是精华,传统与现代是永恒对立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与“现代”水火不容。比如,“现代”的西装取代了“传统”的旗袍,但唐装、旗袍不也日益走俏,风光依旧吗?摩天大楼够“现代”了吧,但每逢假期,大家还不是一股脑地往名胜古迹跑,以一睹那些“传统”建筑的真容为快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未必就不“现代”,“现代”的也不一定就得反“传统”。就拿书法来说,其研习过程对情操的陶冶,对良好品性的塑造,对文化修养的养成,无论古今,成效依然。

著名画家毕加索曾说,如果我生在中国,我将不是画家,而是书法家。人家一代绘画宗师尚有改行研习书法之念,犹如一张白纸的中小学生们,何必要拒而远之呢?也正因如此,广东率先让书法走进课堂的做法才值得期许。

15.在作者看来,我国书法失落的原因有哪些?(6分)

①随着电脑的普及,书法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且传播信息的功能退化;②跟功利化教育有关;③跟一股逢传统必反的潮流脱不了干系。(每点2分)

 

 

16.文章写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未必就不‘现代’,‘现代’的也不一定就得反‘传统’。”请谈谈你对作者这句话的理解。(6分)

①“现代”是在“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离不开“传统”;②“传统”与“现代”不是对立的水火不容的关系。

 

17.“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你认为又必要吗?请简述你的看法。(6分)

①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②有助于修身养性(或:有利于陶冶情操、塑造良好品性、提升文化修养)  ③有利于提高考试得分   ④有利于展示个人魅力,提高个人交际能力。

 

七、作文

18.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据研究,多年后,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

请以“坐在生活的前排”为题写一篇作文。自定立意,除诗歌外,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012届高中学生暑期自主学习调查语文加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孟子曰:“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为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20.用自己的话概述文中孟子孔子所说的君主继承人的标准是什么。(2分)

 

 

21.孟子、孔子是诸子百家[注: 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中儒家的代表,请您再写出百家中其它两个学派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2分)

【参考译文】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他的恩德功绩多么)广大辽阔啊,百姓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舜真是个得君主之道的人啊!崇高啊,有天下却不事事过问!’尧舜治理下,难道不要费心思吗?只不过不用在耕种上罢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陈宫做中牟县令的时候,捉住了行刺董卓失败的曹操,因感佩曹操的抱负而弃官和他一起逃走。在曹操残暴杀害吕伯奢一家后,陈宫离开了曹操,后来辅助刘备,多次设计打败曹操。但最后被曹操所擒,曹操马上把他杀了示众,一解心头之恨。

b.《头发的故事》通过n先生和我的对话,讲述了主人公n先生剪掉辫子后的一系列遭遇。从中可以看出n先生是一个有觉悟、有理想的人。

c.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就是“可爱”,即使不属一个阶层的人物也是这样。甚至当地驻军似乎也能“与民同乐[注: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如端午节的表现就是如此。

d.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着《哈姆雷特》全篇。哈姆雷特为被谋杀的父亲复仇;雷欧提斯为被人设计陷害而死的父亲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其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

e.《凤凰涅槃》中凤凰自焚后,群鸟“哈哈”唱歌,这群鸟是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注: 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的反动军阀、政客、野心家的象征,它们因凤凰的自焚而欣喜若狂[注: 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23.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话说:瘦死的 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你老拔根汗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在何种情境下对谁说的?为何还说的?请简述。(6分)

 

 

(2)请列举《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淡漠金钱的事例。(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天真(有删节)

鲍尔吉·原野

天真是人性纯度的一种标志。在成年人身上,即使偶露天真也非常可爱。天真并不诉诸知识,大学或中专都不培养人的天真,或者说那里只戕灭天真。天真只能是性情的流露。

 “我醉欲眠[注: 我醉了,想睡觉。指为人真诚直率。]君且去”,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惟有李白,如无赖童子。在李白眼里,世事无不美好又无不令人沮丧。这是诗人眼里的生活,但李白赤条条地皈依于美好。他当不上官且囊中缺乏银两,但口出无可置疑[注: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之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天才,毋宁说是十足的天真加上十足的才气。我们多么感谢李白不像绍兴师爷般老辣,也不似孔明那么擅逞谋略,不然文学史黯然矣。

人们说“天真无邪”,言天真一物无不洁之念,如孔子修订过的“郑声”一样。但人生岂能无邪?所谓无邪只是无知而已,像小孩子研泥为丸,放在小盒子里,自以为旷世珍物。所以天真只存在于小孩子身上。每个小孩子都是诗人与幽默家,都讲过妙语。小女鲍尔金娜三岁时,我携她在北陵的河边散步。河水平缓,偶涌浪花,鲍尔金娜惊奇大喊:“小河在水里边。”小河——在——水里边,我想了很久。的确,小河若不在水里边,又在什么里边呢?倘若我们也肯把小河看作是—位生灵的话。鲍尔金娜还讲过“小雨点是太阳公公的小兵”云云。这些话很有些意思,但证明不了她亦是李白,儿童的天真只由无邪而来,一被语文、算术绕缠就无法天真了。可见知识是天真的大敌,因而一位有知识的成年人还保持天真,无异于奇迹。谁也不能说爱因斯坦无知,但他天真,拒绝以色列总统的职务,说自己“只适合于从事与物理学有关的事情”。这种天真,事实上是一种诚实,诚实最接近于天真。齐白石90的时候,翻出自己70岁时的画稿阅读,说:“我年轻时画得多好!”人们对此不禁要微笑,70岁还叫作年轻吗?况且他说自己“画得多好”,对九旬老者,70岁只能算是年轻,白石老人多么诚实,又多么天真。在他的作品中,有一幅“他日相呼”,画面上两只小鸡雏各噙蚯蚓一端怒扯。没有童心,谁能画出这样纯净的作品呢?艺术家的敌人,不外自身而已。自身在浊世中历练的巧慧、诡黠、熟练等等无一不足艺术创作的阻碍。若克服这种种的“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不可能一边争官、赚钱,又一边保持天真。老天爷不肯把这么多的能力都赋予一个人。国画家从古到今,反复喃喃“师造化”,所师者不外是一股浑然自在的气势。

天真是“真”,由“天”而出,即余光中先生说的“破空而来,绝尘而去”,它得乎天性,非关技巧。黄永玉先生在《永玉三记》中,说喷嚏是“一秒钟不到的忘乎所以[注: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往往使旁观者惊喜交集”,说镇定是“到处找不到厕所而强作潇洒的那种神气”。精妙,当然也睿智,但也透出说者在语言背后的天真。睿智或许可以模仿,但天真委实无法模仿。有的诗人,被人喊打惶惶如丧家之犬[注: 无家可归的狗。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原因就是在诗中不恰当地布置了过多的“天真”。其实,为文之道如为人之道,天真只是其中一路,可通之路又有万千。培根如老吏断案,李敖以骂挂帅,都见不到天真,但均可阅可喜。

天真有时是诗,有时是睿智,有时是幽默,有时也是洞见。

对于天真,最妙的回答是一个孩子为“天真”造句,曰:“今天真热”。

24.通读全文,你认为在作者眼里,“天真”具有哪些内涵,请分条陈述。(5分) 

 

 

 

25.作者说“今天真热”的造句是对于天真的“最妙回答”。你如何理解?(4分)

 

 

 

26.作者说“知识是天真的大敌”,又说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是“天真”的,这种说法是否矛盾?谈谈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6分)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