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高中语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稿教案
   [标签: ]

高中语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稿教案
这是学生本单元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全文用简洁凝练的浅易文言文写成,很适合学生品味与揣摩。本文写于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时,那时的北大,虽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腐朽守旧,了无生气。作者作为一个锐意改革的新任校长,在演讲时开门见山[注: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直指北大多年的弊端,目的明确,脉络清楚,一气呵成[注: 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由是: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又是由文言文写成,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文中的一些观点至今能启发智慧,鼓舞人心[注: 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悟其精髓。本文具有演讲辞文体特点,学习时又涉及到很多背景知识,采用合作探究式较为适宜。
【课时安排】拟定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想:讲解演讲辞文体知识;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本文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初步理解蔡元培其人和他的办学方针。第二课时教学设想: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2.探究与活动,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师:提起北京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注: 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的百年名校,我们的心中都会不由自主[注: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地生出仰慕与向往。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办学之初的北京大学是怎样的呢?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呢?80多年前,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北京大学的一番讲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第49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把北京大学带进新纪元的文章。
[推进新课]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师:这是一篇演讲辞。演讲辞,即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演讲辞该怎样写才能在演讲时取得良好效果?
【学生合作讨论。】生:演讲是用口讲的,所以要通俗易懂,尽量口语化。
生:我觉得语言一定要精彩、生动,这样才能吸引听众;如果语言枯燥无味[注: 枯燥:单调。形容单调,没有趣味。],听众很快会打呼噜的。
生:演讲要面对很多的听众,而听众都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演讲一定要有针对性,讲听众关心的、想听的东西。
生:演讲要能打动听众的心,要有感情,有较强的感染力。写演讲辞的时候要注意怎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感染力。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除了刚才大家说的,演讲辞还有没有其他特点?
师:演讲是一讲而过的,听众没时间慢慢理清思路、细细推敲字句,所以演讲辞必须——
生: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师:对了,要不听众半天听不出个头绪来,可就痛苦了。另外,这么多听众聚在一起,可不是只来听声音的,对吧?
生:哦(恍然大悟[注: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的样子),我明白了,演讲辞必须有内涵,有思想,让人听了有所收获。
师:这位同学悟性很高,一点就通,他说得很好。演讲辞必须有较强的思想性,入耳有益。刚才大家基本上把演讲辞的文体特点都说出来了。现在我们把它归纳、整理一下,记在心里,以后迟早会派上用场的。
【幻灯片放映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演讲辞中的一种就职演说,即担任某一职务,在走马上任[注: 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宣誓就职时发表的演说。同学们想一想,作为刚刚上任的新官,在自己的职位上发表第一次演讲,这演讲辞该说些什么好?假如现在你担任了某一职务,要来写一篇就职演说,你会怎样写?说说你的内容要点。
【学生合作讨论。】
生:我会说说我的工作方法、策略,任期内要实现的目标。
生:我也差不多,会谈谈自己上任后会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
生:除此之外,我会对听众提出一些希望。
师:哦?什么希望?
生:希望他们认真监督、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等,让我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实现目标。
师:也就是说“争取民心,为我所用”,对吧?看来大家的思路还是比较一致的,重点大都集中在施政纲领方面。我们学习了演讲辞的文体特点,又构思了就职演说的内容要点,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课文,看看蔡元培的这篇就职演说是怎样写的,具有演讲辞的哪些特点,内容与我们构思的又有什么不同?
【学生齐读课文,然后思考讨论。】
师:好,先来看看,本文作为就职演说,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三点要求,直指北大弊端,很有针对性,而且层次分明。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特点?
生:内容都是教导北大学生如何学习和做人的,观点明确,中心突出。
师:说得不错,继续。生:思想性很强,很有现实意义。师:哦?有什么现实意义?
生:这三点都是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而且都关系到北大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说很有现实意义。
师:很好,还有没有补充?生:没有了。
师:再想想,刚才大家的思维全都集中在内容和结构方面,可大家别忘了,演讲辞最终是要用口来说的。所以还要注意��生:它的语言。
师:对了,它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生:它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读起来很特别。师:怎么特别?生:说不出来。
生:有古文那种古朴典雅的味道,简洁凝练,又比较口语化,比起以前学的古文来更容易理解。
师:对了,本文是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既有文言的简洁凝练,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下面大家再认真阅读一下课文,看哪些句子或词语是不懂的,找出来,我们课堂上解决,先把文意搞懂了,才容易深入分析。
【学生默读,教师轻声回答学生的问题。】
师:好,我们已解决了难懂字句,把文意疏通了。下面我们再比照一下,作者的就职演说与我们构思的有什么不同?
生:作者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倒没怎么提自己的施政纲领。


生:是啊,有点出乎意料,他几乎没说自己会怎么做,将要实现什么目标,而是对北大学生明确地提出了三点希望。
师:第一个同学说是作者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二个同学说是提出了三点希望,想想是要求还是希望?两者有什么不同吗?生:是要求。生:是希望。生:希望是客气的说法,其实就是要求。两者本质是一样的。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其实既是希望,也是要求。看来大家都找到了作者和我们构思的不同,我们的重点在自己,主要谈自己的施政纲领;作者的重点在听众,主要谈对学生的要求。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一上来连客套话也没说,就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可以看出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生:很苛刻,不近人情[注: 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师:哦,有的同学认为这位新校长很苛刻,不近人情,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不能说他苛刻,但可以看出他对北大的学生要求很严格,是个严厉的人。
生:他不说客气话,也不说理想、目标之类让人觉得虚幻的话,一点虚的都没有,全来实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理性、务实的人。
师:大家都说得不错,虽然蔡元培对我们来说还比较陌生,但一篇演讲辞已让我们领略了他的严厉和务实。在文中,严厉务实的北大新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提出了哪三点要求?
生:“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师:找对了,但这只是要点,能不能代蔡校长向大家具体解释一下。
生:“抱定宗旨”是指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刻苦求学,这是在学业上的要求;同时不要被流俗影响,要能“砥砺德行”,这是在品行方面的要求;另外,在个人修养上,要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与师友和谐相处。
师:解释得非常好。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开门见山地提出这三个要求?
生:因为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功利至上、道德沦丧;北京大学也深受污染,存在着很多弊端,很多学生无心向学,学风腐败。所以必须革除弊端,改良风气,使北京大学能更好地发展,也使社会能更好地发展。
师:也就是说,他提出要求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状、谋求发展,对吧?生:对。
师:那么我们对蔡元培的认识,是否可以因此而更进一层?他是以什么姿态踏上北大校长之位的?在严厉和务实之外,这位校长是否还有什么我们没发现的品质?
生:他敢于挑战流俗和时弊,而不是向它们妥协,是个勇于改革的人。他不仅是个校长,也是一个改革家。
生:他是以战斗者的姿态踏上北大校长之位的,做校长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挑战,为了改革,为了建设一个一流的大学。他是一个改革者,也是北大的舵手,是开拓者。师:说得很好,还有没有补充?
生:他提出的三点要求,直指弊端,针针见血,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办法、有谋略的人。
师:也就是说,蔡元培不仅是一个敢于挑战、决不妥协的改革家,而且是完全有能力把改革搞好的有办法、有谋略的人。那么,这个有办法、有谋略的改革家有没有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改革方略或计划?
生:没有完整的计划,只提到了自己上任后首先要做的两件事。师:哪两件事?
生: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师:能不能说具体一点,如何改良讲义?为何添购书籍?
生:改良讲义就是以后的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注: 末节:小事情,小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以及精旨奥义,要听教授口授或自行参考;之所以要添购书籍是因为书籍虽多,新出的却很少,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
师: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凡新官赴任,都会做几件轰轰烈烈[注: 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有影响的大事,以显示才干和胆识,树立形象和威信。蔡元培的这两把火是不是太小了点,这与他改革家的形象是不是不太相符?
生:不能这么说,这恰恰反映了蔡元培脚踏实地[注: 比喻做事踏实,认真。]、从小事做起的务实作风,说明他不是好大喜功[注: 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的人。
生:这两把火确实小了点,但都是很迫切、很有用的。师:哦,为什么这么说?
生:改良讲义可以改变学生懒惰的毛病,使那些平时不看书,考试突击讲义的混文凭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添购书籍是为了购置更多的新书,跟上形势的发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生: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是改良北大流弊、树立健康校风最迫切需要的,都很重要。
师:说得很好,事虽小,意义不小。作为一个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得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细。那么,蔡元培在这里开门见山地提出三点要求,脚踏实地地提出两点计划,究竟能不能起到革除弊端、改良风气的作用?他做了校长后,北京大学能否一改陈腐之状,旧貌换新颜?
生:能,提出的要求针对性都很强,直指弊端;两点计划又都是办好大学所迫切需要的,所以一定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生:不一定,对症下药[注: 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也未必能药到病除,课文没讲到,不能想当然[注: 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
生:课文也提到了,第49页注释①说了,他“任职期间,锐意改革,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注: 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生:这只是结果。或许这不是刚上任的三个要求、两点计划起的作用,而是其他后期的施政纲领起的作用呢?
师:看来是唇枪舌剑[注: 舌如剑,唇象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互不相让啊,推断有理有据,质疑亦难能可贵[注: 难能:极难做到。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其实,要深刻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对北大的贡献,要在了解北大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所以,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下,在下堂课具体分析蔡元培的办学方针时再来解决。
课堂小结
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演讲辞的文体特点,也分析了本文的特点,知道了作者的三点要求和两点计划,初步了解了蔡元培这个人和他的办学方针。虽然还有一个问题存在争议,但有问题不是坏事,学习最怕的就是没问题;有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敦促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前进,我们应该为不断发现问题而高兴。
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是课外尽可能地收集一些有关蔡元培和北京大学的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对北大的贡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师:上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蔡元培的办学方针,今天我们来具体探究一下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我们知道,蔡元培开门见山给学生提出的三点要求,都是针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北大的不良风气而提的,但没有深入地探究当时的社会怎样黑暗、北京大学又存在着哪些弊病和不良风气。现在我们结合作者提的三点要求,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具体分析一下。我给大家几分钟,认真找一找,把能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北大情况的句子画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答案。】
生:“抱定宗旨”针对的是北大的不良学风和学生求学宗旨的不正大。从“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大学学风腐败,很多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不是以研究学问为宗旨,而是以做官发财为目的,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以作者要求学生首先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
师:分析得很好。在作者看来,学生求学宗旨不正大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生:学生无心向学:平时敷衍塞责[注: 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只求混个文凭,借此活动于社会。
师:答得又快又准,但还不够完整,只说到了对学生个人的影响。想想,这样的学生若在校内,会对北大造成什么影响?出了社会,又会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生:在校内会对其他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会对整个校风造成影响,使得北大校风变得腐败不堪;对社会也贻害无穷[注: 留下无穷的祸患。]:“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又误人。
师:对,这样就比较完整了。也就是说,求学宗旨不正大不仅害了学生本人,也害了社会;同时使北大学风变得腐败不堪。正因如此,作者才首先提出要“抱定宗旨”。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学生知道求学宗旨是否正大?
生: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师:作者认为,大学的性质是什么?
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就是说,大学是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阶梯。
师:非常好。从对大学的定性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大学能成为不被流俗污染的真正的学门净地,作者把它作为第一个希望和要求提出,足见其重视程度。现在,我们继续分析一下后面两个要求,看它们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生:提出第二条“砥砺德行”的要求,是因为当时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而北京社会尤为恶劣,文中说“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注: 触目:接触到视线。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可见大学生也深受污染。而风俗之好坏,又关系到国家之兴替。所以北大学生必须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注: 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力矫颓俗”。
师:分析得很有条理。想想,作者为什么认为大学生要负起“力矫颓俗”的责任?
生:因为大学生在社会上地位很高,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注: 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师: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有没有好的方法?
生:最好的方法是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这样才能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
师:很好。请继续分析一下第三个要求“敬爱师友”。
生:这一要求课文没直接写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或不良风气。但从前面所写的情况可以知道,当时北大非常腐败,道德沦丧,功利至上,学生都很势利,缺乏一种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师生不能融洽相处。
师:你的推理很正确。作者在提出“敬爱师友”这一段时确实没有直接描写学生势利无比、不懂“敬爱师友”的文字,但其他地方有没有提到?
生:没有发现。师:再找找,其他同学有没有发现?
生:我找到了。在第二段,“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深浅,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师:对了。学生道德沦丧、功利至上的情况严重到了什么地步,由此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作者才提出要“敬爱师友”,那么,在作者看来,提倡“敬爱师友”有什么好处?
生:尊敬老师,能使求学更为便利。学生友爱,能相互切磋,促进学习;有时自己做得不好,但又不知道,别人可以指出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注: 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相互提点,才能共同进步。
师:说得很好。蔡元培要求学生“敬爱师友”,不仅是为了改善校风,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那么,作者“为了学生”这一思想在这篇文章的其他地方还有没有体现?
生:其实前面的两点要求针对的是现实弊端,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好;后面的两点计划也一样,改良讲义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购置图书是直接为学生服务。
师:对了。作为校长,作者明确提出要求,直指社会的黑暗和北大的流弊,谁都知道他是想把北大办好。但我们也可以想一想,办好北大的目的是什么?生:更好地培养学生。
师:是啊。乍一听他的演讲,一上来就提要求,好像很不近人情,如果不细细品思,有几个人能体会这位新校长的一片苦心呢?
师:刚才我们逐一分析了三点要求,也理解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又在课外更全面地了解了作者的办学方针和北大的历史背景,现在,我想大家上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应该可以解决了。蔡元培在这里提出的三个要求、两点计划,有无起到革除弊端、改良风气的作用?他做了校长后,北京大学有没有变化?生:(异口同声[注: 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有。
师:很好,现在没有异议了。那么你在课外都了解了多少北大的历史和蔡元培的办学方针?蔡元培对北大的发展究竟造成了多大影响?谁愿意来谈一谈?记住要用史实说话。
生:我对比了一下蔡元培入主北大之前、主持北大期间和离开北大之后的北大历史,可以说蔡元培入主北大,是北大整个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北京大学过去是一座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而蔡元培当校长之后,北大有了翻天覆地[注: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的变化,面貌焕然一新。北大能发展成为国际一流大学,蔡元培居功至伟。
生:他在本文的三个要求、两点计划,对北大的改革,都有显著作用。但要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办学方针和他对北大的贡献就必须知道他提出的著名的“十六字箴言”:“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注: 把各个方面全都容纳包括进来。]。”在这十六个字的指导下,蔡先生把故宫脚下的北大改造成为一片“精神的圣地”,北大的魅力从此不再是成批成批生产候补官僚的“魅力”,而是现在每个北大人挂在嘴边的��“精神的魅力”。
生:我要补充一点,蔡元培的办学方针不仅对北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整个中国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他“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的指导下,北大成了思想自由之地,聚集了各方人才,容纳了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互相争鸣,自由发展。不久,北大就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此后的北大,便一直站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潮流。所以说,蔡元培影响了北大,北大又影响了中国。蔡元培对北大,对中国现代教育,对整个中国的发展,都可谓功绩卓著,影响深远。
知识拓展、提升
师:说得非常好,看来大家课外查找资料都非常认真,对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的卓越贡献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现在我们放下历史,谈谈现实,看看对北大和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的蔡元培能不能触动我们这些新时代中学生的心灵。回头看看我们今天的社会,蔡元培在课文中提到的社会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现在也一样有,所以蔡元培当年提出的三点要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那么,你对蔡元培的话有无感触?他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画出来,谈谈你的感想。
【学生思考讨论。】
生: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点“砥砺德行”。蔡元培说当时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我觉得现在也好不了多少,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思潮盛行,败德毁行的事情,一样到处都有。正如作者说的,“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连大学生都很难避免被流俗污染,更何况我们中学生?现在的中学生拍拖早恋、抽烟酗酒、沉迷游戏、打架斗殴等现象都有,甚至很普遍。所以,蔡元培的“砥砺德行”,对我们仍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不说“力矫颓俗”,起码要品行端正吧。希望我们都能像蔡元培所说的,砥砺德行,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追求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的娱乐方式和业余爱好,做一个健康正派、品行端正的中学生。
生: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抱定宗旨”。当年北大有无心向学、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文凭的学生,现在这样的学生更多。选科不是选自己喜欢、真正想读的,而是选发展前景好的;报考大学专业也一样,只看热门不热门,出来工资高不高,不看适合不适合自己。功利至上,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日子的就更不用说了,平时无所事事[注: 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放荡冶游,考试则开夜车,临时抱佛脚[注: 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甚至作弊、抄袭,样样都来。所以无论大学还是中学,所有的学生只要进了学校,都必须首先“抱定宗旨”,认真学习。
生:我觉得“敬爱师友”这一条也很重要。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公主”“小皇帝”,自小养尊处优[注: 养:指生活。指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惯了,惟我独尊的优越感很强,比较自私,也比较自大,很多人不懂得尊重人,连最基本的礼貌也不会。在学校不懂得尊重老师,也不懂得与人相处,学生之间不要说互相勉励、互相促进,连平等交往、友好相处也不容易。所以“敬爱师友”,是做一个好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课堂小结
师: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是立足现实,发自内心的。蔡元培80多年前在北大的就职演说,不仅唤醒了当年的北大学子,也打动了我们的心灵。他不朽的声音,将穿越时空,永远回荡在我们灵魂的深处,陪伴我们不断成长,走向每一个成功。
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是利用你们搜集的资料,以“蔡元培与北京大学”为主题,办一期墙报。下课。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