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2011届高三年级考前提醒
   [标签: ]

2011届高三语文欢乐应试总动员

“让我们一起继续来打拼。”

                    —— 胡锦涛

 “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

—— 温家宝

语文考试实际上就是调动已有的积累来回答命题者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回忆,更要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织答案。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语句的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保留命题者的原意,注意满足题旨,注意少用绝对化的句子。

一、基础知识前四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12分

1.字音

字音大多考查常用字、多音字和形似字。经过长时间的复习,我们已经没有不认识的汉字了,所以字音题其实是考查谁更仔细。请用笔仔细标注每一处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解题方法】

               (1)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2)对于多音字,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3)善用排除法。

            【小窍门】

               (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2)形声字标不同于声旁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相同于声旁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3)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参看《“人做事,天在看”系列之三(福星高照)》

2.字形

【解题方法】

(1)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2)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

(3) 结构辨析法。构词方式相同的词中,位置相同的字往往形旁相同。

【小窍门】

(1) 看词语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对的都好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

                (2) 用笔指着每一个字,绝不放过任何一处错误。

参看《“人做事,天在看”系列之五(旗开得胜[注: 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温馨提示】要有自信,在记忆库里好好检索,考查的知识点你百分百掌握,娱乐一下吧!

                3.辨析词语

                词语辨析经常从适用对象的不同,词义轻重程度不同,感情色彩不同,词性不同等角度设题。多读几遍,你会发现答案其实就在嘴边。

           【解题方法】

               (1)重点分析理解不相同的语素,可以通过组词、找出反义词、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词义。

            (2)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考虑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3)采用排除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小窍门】生僻词的使用往往是正确的。

4.辨析成语(熟语)

           【解题方法】

               (1)逐字解释成语,不望文生义[注: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2)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3)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和搭配的对象。

               (4)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5)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小窍门】

               (1)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

               (2)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3)注意成语使用上的语义重复情况。

                5.辨析病句

         做辨析病句题要特别小心,它的错误很可能在你不经意间就放过了,而事后才发觉原来错误

如此明显,所以记住:一定在题干上动笔,选项确认要有事实依据。

【解题方法】

(1)跟着感觉走。即通过语感进行检测,可以很容易地审出杂糅、赘余、语序不当等语病。

               (2)主干压缩法。即划分主谓宾法。此法可以很容易地解决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

               (3)同类比较法。感觉拗口而查不出病因时,可举出几个相类似的句子或短语进行类比,从而找出病源。

     【答题技巧】

              (1)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

               (2)注意句式杂糅的病句,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句意。

               (3)注意语序不当的病句,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4)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尝试去掉一个否定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5)正确项有时也较为模糊,需用排除法才能确定。

          【小窍门】

               (1)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2)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是否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的问题。

               (3)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有可能宾语残缺。

               (4)用“和” “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5)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6)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标点

标点符号的考查主要针对顿号、分号、冒号、问号、引号、括号。掌握他们的常规用法,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解题方法】

         (1)锁定考查的标点,回顾知识要点,比对问题所在。

         (2)分析句子的层次关系,注意停顿位置。

         (3)特别注意后引号、后括号前后的点号位置是否得当。

          【小窍门】把容易出现的误用现象进行标注,然后综合比较。

          【温馨提示】做过4道基础题后,建议回顾一下第1、2两题,因为此时你的心态平稳了许多,可能会发现本该避免的失误。

             

二、现代文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9分

          科学类文章注重整体阅读,建议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

      【解题方法】解题时要将选项与原文作比较进行判断,特别要关注题目要求与选项内容、对象是否相关,同时请注意错误选项的设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因果关系倒置。

         (2)有意增删改变修饰限制语。

         (3)有意编造事实、原因和结果。

         (4)有意替换增删指示词、语气词、关联词、时间词。

         (5)有意扩大缩减范围。

         (6)选项为文中现成的句子但与题干要求不合。

三、文言文阅读,含四个选择题,一道文言翻译题,一道文言断句题,共计25分左右

对文言文阅读不要有畏难情绪。因为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静心细致,不难读懂文意。建议在考前仔细翻译领会几段文言文段,了解文言用法,熟悉考点知识。

【解题思路】先读一遍,了解大意→→看清题目要求→→实词要注意古今异义→→虚词要注意用法→→解释和翻译要注意结合已经掌握的知识去领会→→文意理解要注意与原文对照,看有无添加的内容。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注: 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如果选文是人物传记,则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用心默读,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建议先做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选择题,对把握文段主旨,理解文段内容有相当的提示作用。

参看《“人做事,天在看”系列之十(飞龙在天)》

参看《“人做事,天在看”系列之十一(善言淑世)》

参看《“人做事,天在看”系列之十二(叫你美!)》

参看《“人做事,天在看”系列之十三(天快亮了!)》

 1.文言实词题,选择题。

【解题方法】

(1)分析字形,辨明字义。

(2)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

(3)用互文见义的方法对照解释前后词。

(4)借助成语比较推导词义。

参看《“人做事,天在看”系列之一(六神有主)》

(5)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2.文言虚词题,选择题。

参看《“人做事,天在看”系列之二(破天荒[注: 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一般每组文言虚词中会给出高中课本学过的另一个句子做对比项,一定要将“考试说明”中列举的18个虚词各个落实,其中重点落实以下12个:以、而、其、之、于、为、与、乃、则、因、所、且。

【解题方法】

(1)将这个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可以翻译成同一个词。

(2)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

(3)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

(4)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3.主旨理解或性格表现题,选择题,分值3分

【解题方法】

(1)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

(2)特别注意什么人的什么性格。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

(3)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要多加考虑。

4.文意理解、内容归纳题,选择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或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分值3分

【解题方法】

(1)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比。

(2)总体把握文意。中心、主旨要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往往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注: 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注: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5.文言翻译题,主观题,要求将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分值8分左右

一般仍然采用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但也不排除另外选用短文翻译文句的可能。通常是要求翻译三个句子。

【解题方法】

(1)文言翻译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2)文言翻译要突显重点: 重点实词,重点虚词,特殊语法。

(3)文言文句子翻译歌: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小窍门】

(1)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

(2)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注: 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

(3)由现代词语、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5)要特别注意“补”和“调”。

对需要翻译的句子,拿到手就要联系语境(该句的上下句,甚至整个选文的大意)看有没有省略主语、宾语和介词,尤其注意省略介词的时候补上后又可能是状语后置,须补上并调整好后再翻译。

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先要调整再翻译。

9.文言断句题,主观题,要求给阅读材料中的句子断句,或者单独出一个文言小段要求断句,一般只要求用“/”断开句读而不要求点标点。分值约4分。

【解题方法】

  断句前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小窍门】

(1)断句口诀:

  先通读,明句意;找动词,定谓语;名代词,做主宾;“曰”、“云”、“言”,明对话,定引文;补省略,看虚词;明语法,依总分,据排偶,找顶真,对称句,定句读。

(2)常用作标志的虚词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是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四、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填空题,分值约5分

【温馨提示】默写都是熟悉的,准确清晰是关键,记不清时莫心慌,静心回忆心放宽。

参看《“人做事,天在看”(系列之九 )》

(1)若是任选一组填空的话,要选择最有把握的一组来填写。

(2)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

(3)要养成书写“一字不差”的习惯。

(4)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一笔一划,切勿卖弄。

(5)如遇到31篇范围之外的,脑子里根本没有印象,则不必苦思冥想[注: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浪费时间,你不会别人也不会。

(6)重要语句及易错字词:

1.《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2.《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儒家):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注: 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劝学》选自《荀子》(儒家):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注: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注: 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金石可镂。

4.《过秦论》汉代贾谊: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廉颇蔺相如列传》汉代司马迁: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6.《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

此地有崇山峻岭[注: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茂林修竹[注: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是日也,天朗气清[注: 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惠风和畅[注: 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注: 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足以极视听之娱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注: 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之外。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7.《归去来兮[注: 归:返回。回去吧。指归隐乡里。]辞(并序)》东晋陶渊明: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8.《滕王阁序》唐代王勃: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注: 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即冈峦之体势。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注: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9.《阿房宫赋》唐代杜牧: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注: 心:宫室中心;角:檐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注: 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鼎铛玉石[注: 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0.《氓》选自《诗经 卫风》: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注: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不思其反。

11.《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2.《短歌行》东汉末年曹操:

慨当以慷[注: 与“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满正气,情绪激动。“当以”无实际意义。],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3.《归园田居(其一)》东晋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4.《拟行路难》(其四)南北朝(南朝宋)鲍照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15.《蜀道难》唐代李白: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6.《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注: 低眉弯腰。形容没有骨气,巴结奉承。]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7.《蜀相》杜甫: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8.《秋兴八首(其一)》唐代杜甫: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9.《咏怀古迹(其三)》唐代杜甫: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20.《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21.《登高》唐代杜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2.《登岳阳楼》杜甫: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3.《琵琶行》白居易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注: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湿。

24.《菩萨蛮》唐末五代韦庄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25.《虞美人》南唐李煜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注: 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26.《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

 羽扇纶巾[注: 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注: 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7.《定风波》北宋苏轼: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8.《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29.《醉花阴》宋朝李清照: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0.《声声慢》宋朝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3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南宋辛弃疾: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3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宋辛弃疾: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33.《赤壁赋》北宋苏轼: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注: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羽化而登仙。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注: 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余音袅袅[注: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不绝如缕[注: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4.《游褒禅山记》北宋王安石: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35.《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附:文学常识】

1.《荆轲刺秦王》———《战国策》———历史散文———西汉刘向编辑———国别体。

2.《寡人之于国也》———诸子散文———《孟子》———孟轲———战国——儒家,主张“性本善”。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在一起称“四书”。

3.《劝学》———诸子散文———《荀子》———荀况———战国———儒家,主张“性本恶

4.《过秦论》—政论散文——贾谊————贾长沙、贾太傅、贾生——西汉。

    5.《廉颇蔺相如列传》—历史散文—《史记》—司马迁,西汉。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鲁迅称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与《汉书》(东汉班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后汉书》(南朝范晔)、《三国志》(西晋陈寿)合称为“前四史”(都是纪传体)。《史记》与《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我国规模最大的编年体史书)合称为“史学双璧”。

6.《兰亭集序》——王羲之——世称“王右军”——东晋——“书圣”

7.《归去来兮辞》——陶潜—东晋—我国第一位田园派诗人,自称“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

8.《滕王阁序》—骈文——王勃—唐代—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9.《阿房宫赋》—文赋—《樊川文集》—杜牧—唐代—世称“杜樊川”,与晚唐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10.《游褒禅山记》——《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北宋—号半山,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属于“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北宋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11.《赤壁赋》——苏轼—北宋—号东坡居士,其词开创豪放派。 12.《氓》——《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传统。内容分为风(以《国风》为代表)、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采用“赋、比、兴”手法,“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浪漫主义传统。 “风骚”并举,指代《诗经》和《楚辞》,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的两大传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13.《涉江采芙蓉》—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东汉—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赞颂它“天衣无缝[注: 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一字千金”。 14.《短歌行》—乐府诗——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乐府双璧”指东汉《孔雀东南飞》、北朝民歌《木兰辞》。

15.《归园田居》———陶潜—东晋—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自称“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先生”。 16.《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鲍照—南北朝 17.《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誉,与杜甫合称“李杜”,韩愈称赞他们“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注: 光焰:光辉。灿烂的光辉射向远方。原形容诗文美妙,留传后世。现多形容新生事物前程远大。]长”。 18.《蜀相》《阁夜》《登高》《登岳阳楼》——杜甫—唐代—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他的诗被誉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注: 郁:低沉郁积。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 19.《琵琶行》—乐府诗—《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代—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20.《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晚唐五代—花间派。 21.《虞美人》(“春花秋月[注: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何时了”)——李煜—南唐—世称李后主。 22.《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苏轼—北宋—“念奴娇”为词牌名,“赤壁怀古”为标题。苏轼(大苏)与其父苏洵(老苏)、其弟苏辙(小苏)合称“三苏”,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23.《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清真居士—北宋—“词家之冠”“词中老杜” 24.《醉花阴》(薄雾浓云)《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南宋—号易安居士。婉约派。 2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字幼安——南宋———号稼轩,豪放派,与苏轼合称为“苏辛”。 五、古代诗歌鉴赏,表述题。

参看《“人做事,天在看”系列之三(照见五蕴皆空)》

【解题方法】

1.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2.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3.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比喻)。

4.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注: 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5.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

6.注意规范答题,答题的一般格式可简化如下:

考查对象

    答题模式

人物形象

身份+性格(情感)

意象含义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所抒感情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感情

体会意境

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品味关键词句

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分析修辞方法

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现手法

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概括评价内容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六、现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型可能会有单项选择题,表述题,分值约9分

所选文章在文体上涉及新闻、报告、传记、科普报告,表述题主要考查筛选——整合——概括——探究(理解)的能力。

【解题方法】

1.新闻

(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找出新闻要素,作为答题材料。

(2)能根据标题、导语、主体在文中的作用改写、补写或续写。

(3)注意通讯的选材特点,有点面结合,详略处理,正面侧面描写等。

(4)抓住中心事件,把握人与事的关系,关注人物言行。

(5)答题时尽量从作者的创作意图方面思考,题材上抓住人物、事件的典型意义,主要人物要了解,事件梗概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把握。

(6)改写、补写或续写要使用新闻的精练、有品位的语言。

 2.访谈

(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关注文本题目,能利用文本内容和题目挖掘文本的主题思想。

(2)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

(3)重点精读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注意采访者提问方式的变化,提问方式的变化往往是采访内容变化的标志。

(5)关注访谈文本的针对性,了解典型细节和基本事实的关系。

(6)关注文本中所体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并对此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有观点,有事实依据,语言通顺。

    3.传记

(1)要立足于传记真实性和代表性的特点,注意文章一些微小信息的提示。

(2)要抓住传记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人物个性,把握文章对人物描写叙述的地方,深入了解传记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

(3)最好把自己置于文中,阅读传主就像和他交朋友一样,这样就会有切肤之感,答题也顺畅些。

(4)考查选材的特点可以从创作意图方面考虑。

 4.调查报告

(1)快速准确地把握报告的内容、重点信息。

迅速阅读文章第一段(开头部分),把握调查的对象、内容。

阅读全文,了解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注意事件的细节。

重点精读一些调查者总结收集的数据和调查者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2)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

(3)注意报告中观点与材料的高度统一,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

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型以表述题为主,可能会有多项选择题,分值18分左右

   文学类文本阅读文体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我们建议把小说和散文作为复习重点,小说散文阅读的相关知识可参考发过的讲义《文学类文本鉴赏指南》。建议考前选做以下几篇文章的练习,结合答案揣摩答题思路与答案语言的组织技巧。

小说:《乌米》(2008年浙江卷)    《20年以后》(2008年宁夏海南卷) 

《侯银匠》(2008年江苏卷 ) 《河的第三条岸》(2008年广东卷) 

《林冲见差拨》(2007宁夏海南卷)

散文:《泥泞》(2007广东卷)     《灯火的温情》(2007山东卷) 

《敦煌》(2008天津卷)      《阳关古道苍凉美》(2008全国卷一)    

《歌德之勺》(2008山东卷)

【解题方法】

1.不要急着做题,建议先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速读,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2.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

3.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近年天津卷文学类文本选文多采用托物言志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4.还要注意指代词语指代的内容,注意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有言外之意[注: 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需深入理解的句子以及结构复杂不易读懂的句子。

【特别提醒】

(1)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

(2)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

(3)对应题旨,不能遗漏答题要点。

因为现代文阅读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评分办法一般是“要点给分”。

(4)看赋分,配答案。

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可能只是一点。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如果题干中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哪些”等提示,更要认真把握住。

(5)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

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我们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如果放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

【题型分析】

1.分析综合题: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若题目问文章中一句话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则大多为承上启下[注: 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过渡),且常重在启下。要简要分析,应该把上文(尤其是上一段)的大意,和下文(尤其是下一段)的大意概述出来,还要留心与全文特别是主旨的关系,若有关系,必须涉及。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必须防止任意“拔高”、把文中没有的意义强加给作者,或概括不到位贬低了文章的价值。

  若题目涉及表现手法的作用,要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回答。

2.鉴赏评价题: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内容以鉴别文章的语言、写作方法、布局谋篇的表现技巧为主,以文章的思想感情、主题的社会意义为主,并要求做出恰当评价。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基本要点:①人物的性格特征;②人物的精神风貌;③人物的思想特征;④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等等。

    人物描写的方法一般有:概括介绍、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环境的描写。文学作品中的环境一般包括:①自然风景、生活场景。②促使主人公活动的生活和社会环境。③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征。

(2)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含蓄丰富、富有音乐美。

叙事性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以分成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两大类,对文学作品语言的鉴赏一般针对叙述人语言设题。

① 人物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对话、独白,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应该是性格化的语言,要能充分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② 叙述人语言,也就是作家在作品中描绘人物、叙述事件、描写环境、评价生活等使用的语言。

(3)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指作品用来塑造形象、表现内容的原则、规律和方法,具体包括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布局谋篇(线索设置、结构安排、详略主次、过渡穿插、前后呼应等)、写作方法(记叙顺序、人称选择、描写手法以及象征、想象、联想、渲染、烘托、对比等),以及意境创设、人物形象塑造、修辞运用等。

一篇文章究竟运用哪些技巧由作者根据文章的题材内容、体裁形式决定。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技巧,都是为了把所写的人或事、述说或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4)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就是要求阅读文章后能够判断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5)赏析句子这类题目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表现方法,要分析作用;二是内容,要分析到感情;三是语言,要分析到特点。

3.探究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要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一点一点的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再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特别注意意蕴丰富的句子及文末内容。 

    注意:探究题答题时虽然具有开放性,但也应依据原文信息,它与文本的结合依然密切。请牢记“意从文出”的原则,应在此基础上选取自己擅长的角度稳妥答题,不可盲目求新。

八、语言文字运用表述题,分值约8分

                语言运用题主要有:仿句,变换句式,句子的扩展和压缩,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此类题题型比较灵活,每年高考的新题型都出现在这个地方。但万变不离其宗[注: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因循严谨的语法结构,学会设身处地[注: 设:设想。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地分析问题,你会发觉自己对问题的处理能力是很强的,做这类题依然会得心应手[注: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1.仿句

【解题方法】

(1)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

               (2)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

               (3)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要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4)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的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前后协调。  

               (5)如果有对话,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

2.语段压缩、概括要点、筛选信息。

【解题方法】

(1)明确题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标示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不出语病。

               (2)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① 写的是什么物象或形象? 

② 事情的经过和结果怎样? 

③ 文章的思想脉络怎样? 

④ 命题目的是什么? 

               (3)可套用下列公式: 

①一级信息(10字内):谁+干什么

②二级信息(11-30字):再加上是怎么干的

③三级信息:再加上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3.句式变换题

【解题方法】

(1)看清题干要求,长句变短句要先提出主干,修饰语按顺序变为几个分句;短句变长句要确定陈述对象,将短句按顺序变为修饰语。

(2)注意使用代词、关联词衔接。

(3)先写出几个句子,然后选出符合要求没有语病的句子作为答案。

                4.语句扩展题

           【解题方法】

               (1)情景式扩展:抓住主题词,突出重点,有景有情,生动形象。

               (2)事理式扩展:围绕中心,分析论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论证。

(3)此类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中的“以……重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有两种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复杂的定语;其二,在其后写一串话(最好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丰富文采)具体解释“……”的内涵。相对而言,以第二种为好。

                5.语言得体题

【解题方法】侧重在人与人的称呼上,语境的场合上,情感的色彩上。“得体”就是根据情况说恰当的话(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要注意语言的雅俗,要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

6.语言连贯题

【解题方法】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等。语段衔接,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

                 7.图文转换题

           【解题方法】把图表中的意思表述清楚,不能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信息。就图表中信息,推出一个结论或一个论断。               

                8.综合改错题

           【解题方法】这一类题其实就是修改病句,关键是要读清题意,注意潜在提示,然后按要求完成。主要参考前面辨析病句部分的答题技巧。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把错别字改正。

(2)把使用不当的词语改准确。

(3)删去重复罗嗦的词句。

(4)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

(5)把表意不明确的长句改为短句(如广播稿就不用长句)。

(6)增添一些词句,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完整。

(7)把上下句的逻辑关系不准确的句子改正确。

(8)改正不得体的说法。

(9)把用错的标点符号改正确。

(10)注意应用文体的格式。

9.对联试题

【解题方法】对联的基本常识:对句和出句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       动词等;停顿也需对应;最好不要重复出句的字眼。

           【小窍门】

         (1)巧用拆合法,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再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

              (2)化用改用名言警句。

              (3)化用改用古典诗词句子。

              (4)改用别人的对联。

      

九、写作题,分值60分

          1.审题是高考作文的生命线,一定要认真准确地把握题意。

  提炼中心的十字口诀:稳中求深,求新,宁稳勿新。

      2.找准自己落笔的思路,选择最有感情的材料、最有说服力的事实、道理论据。

      3.使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哲理散文、杂文、议论文、记叙文、寓意小说等,不要刻意采用创新文体,否则东施效颦[注: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尽量避免选择科幻小说、编故事、童话、寓言等文体。

【高分秘诀】

   首段切忌臃肿,过渡方显修长。

   标点多用生姿,修辞流彩溢光。

   书写有如印刷,一字不易[注: 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最棒。

   句式整散变换,读来音韵悠扬。

   事例富于个性,引用独具锋芒。

   议论惜墨点睛主旨即可,人文气息通篇清风回荡。

   动人叙事恰如碧海红帆,三美合一定能成就佳章。

【温馨提示】高考作文,求稳勿求奇

(1)标题稳。尽可能把作文话题包括进来。

(2)观点稳。观点要正确、常见,即已得到世人及社会公认的观点。

(3)举例稳。不要生造、臆造,所用事例只要切合话题,经典材料同样具有说服力。

(4)语言稳。作文中遣词造句要明白通顺,不搞生造词语,少用僻字长句。

(5)文体稳。写记叙文和议论文最稳定。

(6)首尾稳。应早切题,早点题。结尾可以重申观点,照应开头,略有深化。

(7)结构稳。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记叙文:记人的,通过二三事完整的表现一个人;

叙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缺一不可,事件一定要完整。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