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我与地坛(节选)-精粹教案
   [标签: ]

●教学目标
1、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2、学习、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注: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截瘫后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教学重点
寻找线索,把握文意,感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由此去解读文章的内涵。
●教学难点
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方法
通过对全篇的感悟,引导学生分析、诵读和讨论相结合,在对全文的具体认识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
第一课时
导入:史铁生是当代文学史上很重要也很独特的一位作家,他1951年生于北京,十六岁初中毕业,十八岁响应文革号召到陕西延安务农,在三年后因为积劳成疾[注: 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而导致双腿瘫痪。他再也没有站起来的那一天正好是他二十一岁生日,二十一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青春韶华,正是风华正茂[注: 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意气风发[注: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的年龄,我们可以想到,一下子失去了希望,失去了曾经有的雄心壮志[注: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史铁生是怎样的悲痛欲绝。他甚至长时间地想到了死。他是怎么样在生与死之间苦苦挣扎,又是怎样从死亡的阴影下坚强地走过来的,我们就来他的《我与地坛》中找寻答案。
写作缘由:史铁生最早是写小说的,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曾经获得一九八三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代表作还有《插队的故事》、《合欢树》、《奶奶的星星》、《务虚笔记》等,《我与地坛》可以看作是他对散文的一次成功的客串,在写作十年之后,史铁生决心来一次自我解构,也就是对自己从前的写作历程作一个总结,同时也是为写下去,也就是活下寻找理由,于是就产生了《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有一万三千多字,共七章,从一九八九年五月开始写,到一九九零年一月改定,前后共约八个月。

教学过程:

指定学生朗读,辨正字音并且思考如下问题:
一、在地坛,他呆了十五年,静思默想了十五年,他思考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
二、为什么“园子荒芜但并不衰颓”?
三、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四、史铁生有没有理解他的母亲?
明确:
一、(1)他思考了哪些问题?
1、关于死的事,他的身体残废了,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
2、我为什么出生?
3、我该怎样活?
(2)这三个问题他解决了没有?


专心致志[注: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地想了好几年,最后终于弄明白了两个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原句::“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注: 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出生不是一件可以自己选择的事,既然出生了,就应该面对现实;
死也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生命不该由自己提前终结,而是应该顺其自然。
这个答案的得出虽然仍然不免消极,但这已经是史铁生所能超越的一个思想限度,对于一个身处像史铁生那样境况的人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拓展: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
可以说既是他潜心探索自己的灵魂的结果,又是园子里生生不息[注: 不断地生长、繁殖。]的生命的气息给他的启示?
引至第二个问题:
这座园子的整体特征是什么?
“荒芜但并不衰败”。
北京有九坛八庙,九坛指天坛、地坛、祈谷坛、朝日坛、夕月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和社稷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辛亥革命后的战乱年代,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为遭受毁弃和疏于管理,地坛一度陷入荒芜:荒芜是可以理解的。
那它身处荒芜并不衰颓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来看第五段的这一句:
“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小昆虫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吗?
昆虫没有意识,当然不会想这类问题。这是史铁生心灵的折射,他觉得,它们作为生命的形态,小而且卑微,且身处在荒芜地不被人关注,和自己是一样的,不应该来到这个世上。
但是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它们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展现出来的生命丰富多彩的美丽,使得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
史铁生也一定感悟到了,自己虽然也如身处荒芜地坛的一草一木[注: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小昆虫们身处逆境,但也是应该像它们一样,不能消极颓废,而是应该找到自己生命里的那一份亮色。
我们能体会到史铁生那种近乎绝望的痛苦,特别是这一句“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把死看作是一种欢乐,一种解脱,这种感觉是常人难以理解但发生在残疾人身上却是自然而然的。张海迪在写给史铁生的一篇文章里说:“活着需要比面对死亡更大的勇气”,说“我曾经设想过很多种我走后不让亲人和朋友们伤心难过的办法,我甚至将某些细节都设想好了。”对于残疾人来说,活下去有时候确实比面对死亡还要痛苦。
史铁生最后在地坛的生命气息的帮助下想清楚了前两个问题, 也就是应该活下去,去面对生活。
但是第三个问题有没有解决?
没有完全解决。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怎样活着,怎样活得更好都不是一次性就能解决的问题。
但是总的对待生活的思路已经出来了,就蕴含在第一节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中: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里好象永远有着两种截然不同[注: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但又非常和谐的气息,有坎坷就有照亮坎坷的光辉,有落寞就有一群雨燕出来高歌。
生命最终可能终是苍凉寂寞,但这种苍凉的生命里永远有着雨燕或者残阳光辉般不曲不挠的生机,也就是在逆境中要坚强勇敢地活下去。

第二课时:
导入:史铁生解决了两个问题,那么第三个问题“怎样活”,他在第二个章节有没有解决,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与地坛》。
学生默读并思考。
第三个问题: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深明事理、坚忍、为所爱的人奉献出一切、毫不张扬默默奉献一切而矛盾的母亲。
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注: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一方面却非常理智,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在心力交瘁[注: 交:一齐,同时;瘁:疲劳。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中去世了。
她是聪慧的,而且十分美丽。她也有过自己的梦想,在不到十岁的时候她就在一次作文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她年轻时也爱好过文学,如果不是命运的差错,史铁生在成为作家之前就已经成为作家的儿子了。
但为了儿子,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一趟趟跑劳动局给儿子找工作,求人,结果一次一次地每次都失望而归,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到处找大夫,找偏方,花了很多钱,为了史铁生根本治不好的病,她做出过不懈的努力。
史铁生所承受的,是他自己的痛苦,母亲所承受的,有他的痛苦还有她自己的痛苦,而且她自己的痛苦是深藏不露,不能露于形色的。
第四个问题:史铁生有没有能理解他的母亲?
在最初他没有。准确地说,他没有考虑到母亲的感受。他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却从来没有想过,他的母亲要承受的心灵的煎熬比他更大。
他在母亲去世后,回想了一件事,就是在母亲找他的时候故意不去喊她。原因是什么?
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的倔强和羞涩。
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一种微妙的心理。
不能不说史铁生不爱他的母亲,相反,他爱得很深。他写作的很大一部分动机是为了让母亲高兴骄傲,在他的许多文章中他都说过,母亲是他的一切,失去了母亲,他就失去了一切。
但是他也犯了常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那就是越是对亲近的人,有的时候越是熟视无睹[注: 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好像根本不在乎,而且越容易对这个人发脾气。
史铁生对这件事非常痛悔,他告诫所有的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则更不必。
引申: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尊重母亲。
那么,史铁生有没有从母亲身上获得什么启示?
倒数第二段:“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母亲的为所爱的人承担一切苦难,献出一切,她的这种活法,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让史铁生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但是,怎样活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
其实还没有,母亲只是给他树立了一盏航标,人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他去慢慢解决。
在没节选的几节,他又写了这样几个人,如一个长跑家,第一年,他参加春城环城赛,跑了第十五名,新闻橱窗挂了前十名的照片,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橱窗里挂前三,第三年他跑第七,挂前六,第四年他第一,挂第一,第五年,他跑了第一,橱窗只挂一幅环城赛群众场面的照片;还有一个小姑娘,长得很漂亮,小时候常和哥哥在一块玩,当长成少女时,别人欺侮她,她只知道躲避,而不知道羞耻,史铁生这才知道她是弱智。史铁生就此说:“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他指的是上帝给了小姑娘漂亮的同时又给了她弱智,说“由谁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他的言下之意是命运没有公平可言,可以看得出来,他仍然有郁结的心结。
对史铁生来说,生命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怎样活的问题确实是难以一次性解决的,但是母亲和地坛毕竟已经在他的心目里建立了航标灯,指引给了他生活中的方向。
拓展
(一) 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 思考史铁生用十五年时间思考的: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该怎样的活?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