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作文《发挥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标签: ]

课题:作文·发挥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时:2

分析及反思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讲评和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训练要点,反思上次作文中的不足,并适当加以修改;学习使用环境描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优秀作文展示和理性对照,理解作文写作的技能,并尝试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写作情操和善待他人的优良品质。

 

 

 

 

 

 

 

 

 

 

 

 

 

 

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老师朗读第1-4篇,学生感受同学之间深厚的感情,感悟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个性。

教学重点

1、明确训练要点,反思上次作文中的不足,并适当加以修改。2、学会使用环境描写。

教学难点

对写作技能的感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法教具

评议、练习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上次作文的主要写作要点是“写出人物个性”。在没批阅作文之前,我猜想同学们会讲些什么呢?会用什么方式向老师介绍你最关注的同学的形象呢?批阅作文以后,我发现同学们是那么善于观察,那么善于捕捉人物的特征,那么善解人意,那么开朗幽默,我被作文中真诚的感情深深地感动着……

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领略一下几位同学的作文——

二、 优秀作文展示

⑴班:孙智威、林泽明、何辉展、黄嘉贵、苏进福、陈欣莉、庄  芳、于楚倩、方文镇

⑶班:赵  一、陈宁昕、孙路加、韩金易、卢港龙、朱炜平、赖小玲、蒋小芸、颜婷婷、翁潇奕、郑宇皓、黄  煜

◆同学讨论,教师点评:

  本次作文整体水平是进入高一以来老师最满意的一次,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有生活,说真话”,一扫以往编造之态,显得鲜活而有个性。刚才朗读的几篇只是代表,希望同学们能从他们的作文中发现一些写作技能:

[1] [2] [3] [4] [5] 下一页

1、个性特征的捕捉与选择——独特性、主流性、深刻性

2、静态介绍与动态表现的有机结合

3、角度的单一性与多样性

   人物个性             生活背景

 


    不变                   变

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它们之间会有多少种组合方式?分析一下自己的作文属于哪种类型?

三、主要问题分析中学语文在线()

我们在学习小说单元时学过,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哪位同学能说说你在作文中所用的手法?

1、人物典型化的方法——原型法、杂取法

2、人物描写——①正面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

◇心理描写:a、心理描述  b、内心独白  c、动作暗示

 d、环境烘托  e、生理感觉  f、语言体现  g、幻觉、梦境

②侧面描写:借他人之口对对象进行描写。另外还有细节描写的运用,等等。但关键是是否明确你要刻画的人物的个性!

◆同学们分析一下自己作文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①人物的个性特征不鲜明,希望面面俱到[注: 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也指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一般化。]而主要特点不突出。

②喜欢简单介绍人物的个性,而不是在具体事件中去表现。

③描写角度和手法单一,内容单薄。

四、写作指导——发挥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的描写的主要作用

我们在小说单元分析了许多关于环境描写的作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环境与人物活动场景、环境与情节的关系、环境与人物的心理、环境与文章的氛围]

2、环境描写的主要方法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静描、动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光线、色彩、声音、温度……

⑴要按方位,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等次序来描写,不能东一段西一段,并且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⑵分清景物的类别,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静态,也要写动态,还要写出周围的环境气氛。

⑶仔细观察,不同的季节景物特征不同,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早晚的变化。

⑷写景时可以采用先总后分的方法,即对描述的对象作一个概括的介绍,给读者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再分层进行具体的描述。

⑸写景物不要脱离具体的人和事、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则更能使作文生色感人。

总而言之[注: 总的说起来。],写景的作文中景色不是孤立的现象,下笔前要考虑到景物和景物之间的联系,考虑到景物和人和事的联系,同时对景物的描写不是单一的,描写景物时必须渗透着自己的情绪,因此,下笔前不但要考虑到总体布局,还要把一些具体

引导学生对作文写作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学生举出课文中的实例,并略加评析。

 

 

 

 

 

 

以《荷花淀》中例加以说明。

 

 

 

 

 

 

 

 

教学过程

的细节想周到,这样,作文写出来才能浑然一体[注: 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生动感人。

3、环境描写的运用实例

●闻华舰《遗落在深处的背影》

  (一)父亲

  转身,一堵墙的厚重,模糊了我那时的心事。那时,我十七岁。父亲,在异乡的街头,我疯狂地,疯狂地用泪水述说着我的孤单、我的恐惧。而你,没有回头,没有。

  远去的你的背影,就那么刚毅而又坚强地印在了我的胸膛。男人,不许哭。我擦干泪水,在风中,在雨里,对着您的背影我大声宣誓,男人,我不哭。

  多少年过去了,如今我也深刻成了一个父亲。岁月的剪子,年华的刀,在我的脸上、心上、脊梁上,早已雕刻出了您的样子。一转身,我也成了一堵墙,厚重在女儿的视线里。可我却对她说,女人,可以哭。

  (二)情人

  一道风景,一棵柳,婀娜在记忆的文字里。我不敢轻易地去翻阅,我怕,我怕回忆的魔爪将心撕碎;我怕凌乱的思绪再也无法回头;我怕迷失啊!迷失在飘然消逝的背影里。

  熙熙攘攘[注: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的人群,形形色色[注: 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的背影,没有你。找不到望你的方向,我意乱情迷在喧嚣的广场。

  来来往往的过客啊,谁的眼睛剽窃了我的心思?谁的背影是我丢失的影子?男男女女的人们啊,谁的魅力劫持了她的背影?谁的背影会成为我新的期待?

  (三)岁月

  时间这个魔鬼,匆忙地来,又匆忙地去,扼杀了多少背影?温柔的,刚毅的,婀娜的,挺俊的,流连的,思念的……

  而我,已然苍老,已然苍老!

苍老了的我的梦啊!再也梦不出激情的背影。此刻,我的人生苍白!此刻,一切如禅,我一转身,得到了,失去了。

●周根红《背影》

  [鸟巢]()

  冬天的田野,一棵树上的鸟巢,是季节转身留下的背影。

披着月光的衣裳,一个少年回到了记忆的岸边。可是,谁会回应,那些草色和花香的日子。

  所有的想象都是带着翅膀的,飞走了就不再回来。只有一朵孤独的火焰,缀满星空,像石头砸进荒凉的大地。

当雀鸟远逝,天地之间,一副撂在星光和屋顶上的空空行囊,留下回忆的声响。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所给文字,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创作欲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学生试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方法。

 

 

 

 

 

 

 

 

 

 

 

 

 

试分析环境描写与情感的关系。

教学过程

  [奔跑]

  一匹马奔跑的身影,让我仰望天空。

  一朵殷红的云,在目光里飘逸,穿越芬芳铸成的围墙。一匹马的梦,没有屋顶和床。

  倔强的灵魂,承受内心的寂静与喧嚣,如宇宙深处的风,贯耳而过。在一堆堆香雪汇集的地方,大地浸没于纯洁的花朵。

马背上的道路,穿越苍茫和风暴的洗劫。一种能量,顷刻催开所有的花朵。

●为你云来雾去《背影》

新年。钟声击打,数年背影翩然。

故乡。父母。村口。爆竹炸响串串童年,串串乐趣,冰糖葫芦,饺子香味。

  背影,哪家的寺庙传来新年钟声?缘,潺潺波波在打铁的单调里,穿透风雨,并行历史;不经意一个错字,千年来,足迹鞭挞心中风景,总有辛酸。

  旅程外,故事壁垒。

  旷野外,蒿草凄凄里,羊肠路没入阴霾。

  一声脆亮的鞭响,背影盛开在满村桃花林。收敛积聚起背影任岁月萦绕衷肠,一转身,爹,娘,老树,场院矗立。

  泪水汹涌,白雪皑皑[注: 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春意萌发于高原大漠。

  我是守岁的孩子。一头织在父母,一头织接爱人,孩子是我拼剪不全的剪影。

  招招手,挥挥帽子,扬起爱人搭好的围巾,迈起娘做的千层底布棉鞋,转身。

  我是一匹前行的骆驼。只想在人生觅寻绿洲,母亲的影子,故乡的云,任岁月裁剪,钟声弥漫。

五、练习题()

欣赏音乐《杜鹃圆舞曲》,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环境描写,并使之为主题的表达服务。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试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作业

巩固作业:完成上次作文的局部修改;当堂完成本次作文。

 

预习作业:对照注释自读《鸿门宴》,标出难点和疑点。

上一页  [1] [2] [3] [4] [5]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