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论如析薪,贵能破理——谈议论文的事实说理技巧(苏教版选修)
   [标签: ]

高二写作教案   

设计人 管秀芹   

学习目标:1学会用事例准确论证。   

2学会对事例探因析果。   

3学会用反例论证。   

4学会对事例来点辩证分析。   

教学过程   

一:方法探究   

过程一:探究怎样用事例准确论证。   

比较阅读:下面是以“近墨者未必黑”为论点而写的两则事例,读后请思考它们在准确论证观点上的优劣。   

文段一:无论是否读过周敦颐《爱莲说》,但凡曾见过荷花的人,都会被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所深深感染。荷花可说是最为近墨者,却冰雪晶莹,亭亭玉立[注: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令人传颂千古。它深深扎根于淤泥,却没有与其沆瀣一气[注: 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更显风姿卓绝,洁如皎月。可见,近墨者中不乏不黑者在。   

文段二:你看那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骚客的碧水中的绿荷,中通外直,亭亭玉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李渔说它全身都是宝,但是它扎根之本却是人人避之的臭淤泥,“出淤泥而不染”正是对荷花“近墨不黑的赞歌。。   

方法总结:事例要紧扣观点的条件和结果去叙述,叙述时要尽量体现观点句上的词语。   

   

过程二:探究怎样对事例探因析果。   

方法:第一步,多问几个为什么   

:第二步,再问几个“主要为什么”   

:第三步,再问几个“为什么的为什么”   

举例:阅读下面的文段思考:在该段中,何为因,何为果,它是怎样探因析果的。   

也许有人要问:蜗牛为什么背着壳?蝴蝶为什么能飞翔?它为什么没有像蜗牛一样背着重重的壳?那么我先问你:下雨天当暴风雨来临时,轻盈的蝴蝶为什么不能再在空中飞舞?笨重的蜗牛为什么仍能继续爬行?答案很简单。因为蜗牛背着壳,风刮不动,雨打不坏,负重而行,使得它比那些表面上风情万种自在飞舞的蝴蝶多了一份稳重,多了一份承受力,多了一份坚强。   

-----------------《蜗牛为什么背着壳》高二 十三 付平平   

   

   

   

过程三:探究反例论证。   

阅读下面的文段,体会反例论证的好处。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注: 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图私利,妒贤嫉能[注: 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魏王昏庸,偏听偏信[注: 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规律总结:正反事实对比,对照鲜明,论证有力。   

   

   

过程四:探究怎样对事例来点辩证分析。   

所谓辨证分析,就是运用辨证思维进行的分析说理。辨证思维指的是运用发展的、全面的、对立统一的、一分为二[注: 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的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一)举例:下面是对以“只有坚持,才能获得胜利”为论点而写的事例的一段辩证分析的说理语段,读后思考它的思辩体现在哪里。   

 爱迪生的坚持不是盲目蛮干,他在研究试验的屡屡失败中,坚信自己的设想是科学的,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在他看来,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向成功靠近了一步,尽管这一步步是那么微小,但只要不断积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精益求精[注: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就一定能攀上胜利的高峰。   

总结:该段用了对立统一的观点,把坚持和盲目蛮干区分开来,澄清了人们的认识,增强了说服力。   

   

(二)练习:请一位试着为“近墨者未必黑”这一论点想一段辩证分析。   

例:当然,我们并不否定近墨者也有黑者在。特别是自身已经开始变腐,即使“近朱”也不可能有转机的,他们会拼命的在“墨”的环境中成为黑亮的精英。但这更可证明,是他们自己变黑了,墨不过提供给他们一个极好的环境而已。可见,黑与不黑,关键要看其本色,看其骨子里是不是黑。   

   

   

二 课堂反馈   

以“平凡成就伟大”为论点写一个典型的例证。   

   

精彩片段展示   

爱迪生很平凡,确实他只是一个在火车上卖报的小报童,他收集那些平凡的瓶瓶罐罐,在火车狭小的空间里做那些他喜欢的实验。可就是这个平凡的男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因为他,人们不必再用煤油灯照明,他引领人们大步走向了“电气时代”。如果没有他的平凡,我们今天又怎么会看到各个城市灯火通明,五彩缤纷[注: 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的夜景呢?平凡不一定就注定你与成功无缘,平凡不一定就注定你与创造无缘,平凡不一定就注定你与伟大无缘。   

---------------〈〈与平凡中成就伟大〉〉付平平   

   

三:作业   

以“论欲望”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附高考满分作文   

1991年高考满分作文《近墨者未必黑》   

近墨者未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似乎已成为千古名训。然而只要细加思索,我们就不难发现近墨者未必黑 。无论是否读过周敦颐《爱莲说》,但凡曾见过荷花的人,都会被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所深深感染。荷花可说是最为近墨者,却冰雪晶莹,亭亭玉立,令人传颂千古。它深深扎根于淤泥,却没有与其沆瀣一气,更显风姿卓绝,洁如皎月。可见,近墨者中不乏不黑者在。   

那么,为什么会有近墨而不黑者在呢?黑与不黑,关键在于近墨者本身的素质。荷花之所以“不黑”,在于它内在的纯洁,本质的卓越,不仅足以抵挡外部的侵扰,更可以使自身不断壮大,生存发展,因此可说,近墨与否只是外部环境的表面现象,而近墨者最终是否会变黑,起决定作用的,是其本身究竟为何品位,即内因。试想,一身正气浩然者,近墨也好,近朱也罢,他一定总是满身正气,使“赤者”赞叹,令“黑者”心惊自惭。战国时的屈原,内修朝政,外联齐抗秦的主张不得实现,自己又处于“燕雀乌鹊,巢堂坛兮”、“腥臊并御”的环境中,仍然丝毫不为所动,宁可“固将愁苦而终穷”,也要为寻求救国救民之道而“吾将上下而求索”。他的身上,就体现出一种近墨不仅不黑,反而更加高洁的品质,足以令人千古传颂。   

当然,我们并不否定近墨者也有黑者在。特别是自身已经开始变腐,即使“近朱”也不可能有转机的,他们会拼命的在“墨”的环境中成为黑亮的精英。但这更可证明,是他们自己变黑了,墨不过提供给他们一个极好的环境而已。可见,黑与不黑,关键要看其本色,看其骨子里是不是黑。   

黑皮肤者再怎么檫增白霜,也还是黑的;白皮肤者即使有黑衣所附,终究还是白的。近墨者未必黑,实为不欺之言。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作文专题

    相关作文

    没有相关写作指导

    服务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