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用摇曳多姿笔法 绘五彩斑斓心理(作文)
   [标签: ]

用摇曳多姿笔法 绘五彩斑斓心理

考试时的作文,有时虽说体裁不限,但出彩作文还是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之所以易受读者(阅卷者)青睐,原因是其中或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或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或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在临场作文中,尤易以鲜明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人物的心理描写,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心理描写,指对处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但是,我们同学在写作文时能真正运用它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并不多,即使用了,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他想,……”单一而平板。其实,用心理描写来刻划人物,或者说对人物进行心理刻划的方法很多,今天就简单地谈谈人物心理描写的几种方法。   

  

心理描写在写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注: 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的。

    首先,它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如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堂课对小弗朗士严肃而深刻的教育,使他思想受到极大震动。开始觉醒并逐渐成熟起来。其中写了他的一段天真的内心独白:“从此,我再也学不到法文了!只能到此为止了……我这时是多么后悔啊,后悔过去浪费了光阴,后悔自己逃了学去掏鸟窝,到沙亚河上去滑冰!我那几本书,文法书,圣徙传,刚才我还觉得背在书包里那么讨厌,显得那么沉,现在就像老朋友一样,叫我舍不得离开。对哈迈尔先生也是这样,一想到他就要离开这儿,从此再也见不到他了,我就忘记了他以前给我的处罚,忘记了他如何用戒尺打我。”当小弗朗士知道这是“最后一课”之后,内心悔恨万分,懂得了上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感到了它的珍贵。这段心理描写,深刻表现了法国孩子们对侵略者强烈的憎恨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其次,它有助于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比如在《红楼梦》三十二回中,当黛玉听到宝玉背地里跟史湘云、袭人说她从来不说那些“仕途经济”的“混账话”以后,作者黛玉的内心活动作了极为精彩的描绘:“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注: 神思:精神,心绪;恍惚:神智不清。指心神不定,精神不集中。],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

比较集中的心理描写主要是在黛玉无意中听到宝玉对自己称扬不说“混账话”一节,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黛玉在对爱情的追寻过程中,总是忧伤多于快乐,痛苦多于幸福。原因在哪里呢?不仅在于爱情的本性是排他的,爱情的痛苦也是最个人的,更主要的还在于她与宝玉的爱情乃是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互相听到了内心召唤的回音,因而随着爱情的步步深化,她越来越感到环境的势利、险恶和前途命运的艰难、叵测。这一段“喜”“惊”“悲”“叹”的心理描写,不仅充分表现了黛玉细心多虑、多情善感[注: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对真诚真心的宝玉的爱恋,也暗示了二人爱情发展的悲剧性结局。通过这段极具个性化的心理描写塑造了林黛玉这一典型形象,将人物内心深处细微曲折复杂的感情表现了出来,极大胆地丰富了人物性格,同时,也深刻揭示了黛玉孤苦无依的身份以及父母早逝、婚姻无人作主的可怜境遇。其真实、自然、贴切、细腻的心理刻画,古往今来[注: 从古到今。]引发了多少人的共鸣之心和同情伤感之泪!

      再次,它有助于展示情节的发展变化。列夫•托尔斯泰是位擅长心理描写的巨匠,他在《复活》中写玛丝洛娃在监狱里以犯人身份会见前来探视她的贵族地主聂赫留道夫,“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往下,就进入往事的回忆。起初,她心头掠过一丝美好的回忆,因为站在她面前的这个人曾经爱过她并且为她所爱;接着,她想起他的残忍作为,想起他留给她的痛苦和屈辱。这些至今仍象磐石一样压迫着她,使她无法摆脱,她痛恨这个毁了她幸福的人,于是记忆中那种爱情的幻境顿时化为泡影。但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又想利用他一下。这段心理描写既预示着聂赫留道夫后来应允为她请律师的情节,也预示着他希望用对玛丝洛娃的描写还有助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

 

进行心理描写应注意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 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如大雪寒天里,一般人想的是驱寒取暖,快出太阳;这是人本能 的常态的要求。可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就不一定如此想。

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 表情出现时,才伴之以心理描写。

第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例如高尔基 的《母亲》最后一章所写尼洛夫娜发现暗探时一刹那的动摇、害怕,以及内心冲突,直到坚 定、沉着。

   

常见的心理描写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包括:直接揭示心理,自白袒露心理、神态展示心理、梦境具现心理、幻觉揭示心理、意识流剖析心理等;间接描写包括:环境映衬心理、动作暗示心理、语言表达心理。

一、直接揭示心理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

    直接描述和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状态,乃是活化人物形象的良方之一。运用此法,一般采第三人称,并不受时空和见闻、感觉的限制,可以直接地、无遮无拦地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更有效地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例如:

    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孙犁《芦花荡》)

   描写老头子的心理活动。老头子是非常自信和自尊的,他的责任心非常强,认为只有百分之百完成任务,才算尽到自己的责任。听着受伤的大女孩子痛苦地哼哼,听着小女孩子的话语,他痛苦到极点,如箭穿心。他把大女孩子受伤流血的责任完全归咎于自己,内疚不已。他是那么喜爱这两个孩子,孩子受伤了,流血了,他的心也受伤了,也在流血。他强烈地自责,感到自己向部队作的保证落了空,感到自己的过失给自己带来奇耻大辱[注: 奇:异常。极大的耻辱。],使自己丢人现眼,没有脸去见部队,感到无地自容[注: 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我很想知道他们织布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他立刻就想起了愚蠢的人或不称职的人是看不见这布的。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在。他相信他自己是用不着害怕的。虽然如此,他还是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比较妥当。(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这段心理描写一波三折[注: 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不仅淋漓尽致[注: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地表现了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还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后来京京长大了,妈妈说要让他到城里来上学,他就再没见过爷爷。可是爸爸妈妈总吵架,总吵架。一吵起来,妈妈总是打他,一边哭一边打,他害怕极了。他不喜欢这个家,总是想念乡下的爷爷。就像可怜的小万卡盼望爷爷接他回家一样,京京也盼着爷爷哪一天来看看他。这个万卡写的信多好啊!京京还没有给爷爷写过信,他不知道自己能写成什么样子。                                                       (黄蓓佳《心声》)

    这段细腻、真切的少年心理活动,描写李京京想念乡下的爷爷,通过今昔对比,表现李京京对父母的不满意,对乡下爷爷的思念之情。

   《新来的小伙伴》:"我笑咪咪地望着他,心想,他从乡下学校转到我们县城学校,一定带来了好多好多富有泥土香味的故事……"这句心理描写,十分明白地把"我"对这位新伙伴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了。

    《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以“人未到而声先闻”的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出场后,小说这样写道:“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注: 敛: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通过黛玉这一“纳罕”而没有脱口而出[注: 不经考虑,随口说出。],既把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充分表现出来,更把林黛玉寄人篱下[注: 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的心理感受、“步步小心、时时在意”的内向性格也展露在读者面前。

直接揭示人物心理,应注意三个方面:①突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特征,见出其有别于其他人物的个性来。②紧密结合人物形象刻画和故事情节叙述,形成一个整体,以免心理描写的游离和脱节,从而使心理描写紧紧围绕人物性格刻画展开,直接为表现主题服务。③与文章中的其他表达内容自然地联结和转换,有机地过渡和衔接,浑然一体[注: 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二、自白袒露心理  

    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它能使人物酣畅淋漓[注: 酣畅: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地倾吐肺腑之言[注: 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

    无声的语言可以自白袒露的。自白袒露心理,就是通过人物自言自语[注: 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或默想,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这种方法,能够把人物心灵深处最隐秘的部分直接展显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例如: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换成这样: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注: 下手的时候留点情面。比喻处理事情不要太苛刻。],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就能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

  “她忐忑不安[注: 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注: 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嗯,揍我一顿也好!’”                      ——《穷人》

   《穷人》中的这一描写,是心理描写中最常见的手法——“内心独白”。这段内心独白把桑娜的内心矛盾刻画得多么细腻、曲折!桑娜未征得正在海上与风浪搏斗的丈夫的同意,而抱回寡妇西蒙死后留下的两个孤儿,内心忐忑不安。“他会说什么呢?”“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写出了桑娜的担心——丈夫会反对,因为自家生活极为贫困。“他会揍我的”,表明桑娜很害怕。“这是闹着玩的吗”“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写出了桑娜的自责。“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表明她已下定决心,为了两个孤儿甘愿作出任何牺牲,突出了她心地善良、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美德。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都德《最后一课》)

     这段直接倾诉,充分反映了一个顽童的觉醒及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当一个天真烂漫[注: 天真:指心地单纯,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的孩子将要做亡国奴,将被禁止学习本国语言时,他的心情该是多么复杂啊!人非草木,岂能无情。这里的描写不仅是入情的,而且是合理的,符合生活的真实。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鲁迅《阿长<山海经>》)

    作者用极其凝练的文字写出被感动之强烈,表达了自己当时无限欢悦的心情。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张之路《羚羊木雕》)

     着力刻画“我”被逼讨回羚羊木雕时的痛苦心情,虽然得到万芳的谅解,但是被逼的反悔使“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揭示了大人的狭隘、重财轻义对孩子心理的严重伤害,告诉父母“这样做多不好!”留下一个发人深思[注: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的问题。

    果戈理在他的《狂人日记》中,写了一段狂人滔滔不绝[注: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的独白:“不,我再也没有力量忍受下去了。天哪!他们是怎样对待我的啊!他们往我头上浇冷水!他们不管我,不看我,也不听我说话。我做了什么得罪他们的事情?他们干吗要折磨我呀?他们要从我这个可怜虫那里取得些什么呢?我能给他们什么呢?我什么也没有啊。我已经精疲力竭了,我再也忍受不了他们的这些折磨,我的头在发烧,一切东西都在我眼前打转。救救我吧……”作者借狂人的内心独白对当时不平等的俄国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运用自白袒露心理的方法,一定要做到:①看准火候。一般是在人物处于冲突之中,采取重大行动之前,内心紧张、思绪复杂多变时,为了使读者能准确、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人物的心灵状态,才用这种方法。②语言简练,结构严谨,注意开合转换处的衔接过渡。③表白出内心深处的隐秘,揭示出最能

 

三、神态展示心理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心里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他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察觉出这个秘密。这里一系列行动描写,加上表情的描写,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紧张、恐慌以致失魂落魄[注: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的心理状态,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善于写作的人总能抓住人物的眼睛进行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鲁迅的《祝福》里就三次写到了祥林嫂的眼神“…….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三次眼神的变化,反映了祥林嫂命运的变化,更反映了她精神世界的变化。再如:“她的目光渐渐暗淡下去,但在最后的时刻,却又亮了起来,念出那句话:“不要……试图了解大地……” 英卡儿死去了。...”(《艾泽拉斯旅行日志》)通过对目光的描写,英卡儿在临终之前的心理变化过程毕现。

 

四、梦境具现心理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是形象化了的心理活动。它不仅可以的反映一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人,也可以反映人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测。用梦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会增添文章的抒情性和浪漫色彩。

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通过对“梦中寻师”的描写,表现了“我”对老师的依恋;

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杨朔《荔枝蜜》)

     这是散文结末的梦境描写。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显示出作者思想的转变,由原来的厌恶蜜蜂到喜爱蜜蜂,到后来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表现了作者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思想。揭示了中心,升华了主题。

《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描写魏军将领钟会统率军队进攻汉中,正当胜利在望时,却梦见诸葛武侯进言告诫:“其人步入帐中,会起身迎之曰:‘公何人也?’其人曰:‘今早重承见顾,吾有片言相告:虽汉祚已衰,天命难违,然两川生灵,横罹兵革,诚可怜悯。汝入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言讫,拂袖而去[注: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会欲挽留之,忽然惊醒,乃是一梦。”这一梦境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它既反映钟会不忍残杀百姓的心理,也为后面表现钟会所以能胜而不骄及魏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注: 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等情节埋下伏笔,同时也反映了诸葛亮在钟会心中的地位,是钟会白天瞻谒武侯心理活动的继续和延伸。

“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鲁迅《阿q正传》)对革命充满向往的心理之强烈如同愿望已变成现实,如在眼前。

一时晚妆将卸,黛玉进了套间,猛抬头看见了荔枝瓶,不禁想起日间老婆子的一番混话,甚是刺心。当此黄昏人静,千愁万绪,堆上心来。想起自己身上不牢,年纪又大了。看宝玉的光景,心里虽没别人,但是老太太舅母又不见有半点意思。深恨父母在时,何不早定了这头婚姻。又转念一想道:“倘若父母在时,别处定了婚姻,怎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才心地,不如此时尚有可图。”心内一上一下,辗转缠绵,竟像辘轳一般。叹了一回气,掉了几点泪,无情无绪,和衣倒下。
  不知不觉[注: 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只见小丫头走来说道:“外面雨村贾老爷请姑娘。”黛玉道:“我虽跟他读过书,却不比男学生,要见我作什么?况且他和舅舅往来,从未提起,我也不便见的。”因叫小丫头:“回复‘身上有病不能出来’,与我请安道谢就是了。”小丫头道:“只怕要与姑娘道喜,南京还有人来接。”说着,又见凤姐同夫人、夫人、宝钗等都来笑道:“我们一来道喜,二来送行。”黛玉慌道:“你们说什么话?”凤姐道:“你还装什么呆。你难道不知道林姑爷升了湖北的粮道,娶了一位继母,十分合心合意。如今想着你撂在这里,不成事体,因托了贾雨村作媒,将你许了你继母的什么亲戚,还说是续弦,所以着人到这里来接你回去。大约一到家中就要过去的,都是你继母作主。怕的是道儿上没有照应,还叫你琏二哥哥送去。”说得黛玉一身冷汗。黛玉又恍惚父亲果在那里做官的样子,心上急着硬说道:“没有的事,都是凤姐姐混闹。”只见夫人向王夫人使个眼色儿,“他还不信呢,咱们走罢。”黛玉含着泪道:“二位舅母坐坐去。”众人不言语,都冷笑而去。黛玉此时心中干急,又说不出来,哽哽咽咽。恍惚又是和贾母在一处的似的,心中想道:“此事惟求老太太,或还可救。”于是两腿跪下去,抱着贾母的腰说道:“老太太救我!我南边是死也不去的!况且有了继母,又不是我的亲娘。我是情愿跟着老太太一块儿的。”但见老太太呆着脸儿笑道:“这个不干我事。”黛玉哭道:“老太太,这是什么事呢。”老太太道:“续弦也好,倒多一副妆奁。”黛玉哭道:“我若在老太太跟前,决不使这里分外的闲钱,只求老太太救我。”贾母道:“不中用了。做了女人,终是要出嫁的,你孩子家,不知道,在此地终非了局。”黛玉道:“我在这里情愿自己做个奴婢过活,自做自吃,也是愿意。只求老太太作主。”老太太总不言语。黛玉抱着贾母的腰哭道:“老太太,你向来最是慈悲的,又最疼我的,到了紧急的时候怎么全不管!不要说我是你的外孙女儿,是隔了一层了,我的娘是你的亲生女儿,看我娘分上,也该护庇些。”说着,撞在怀里痛哭,听见贾母道:“鸳鸯,你来送姑娘出去歇歇。我倒被他闹乏了。”黛玉情知不是路了,求去无用,不如寻个自尽,站起来往外就走。深痛自己没有亲娘,便是外祖母与舅母姊妹们,平时何等待的好,可见都是假的。又一想:“今日怎么独不见宝玉?或见一面,看他还有法儿?”便见宝玉站在面前,笑嘻嘻地说:“妹妹大喜呀。”黛玉听了这一句话,越发急了,也顾不得什么了,把宝玉紧紧拉住说:“好,宝玉,我今日才知道你是个无情无义[注: 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的人了。”宝玉道:“我怎么无情无义?你既有了人家儿,咱们各自干各自的了。”黛玉越听越气,越没了主意,只得拉着宝玉哭道:“好哥哥,你叫我跟了谁去?”宝玉道:“你要不去,就在这里住着。你原是许了我的,所以你才到我们这里来。我待你是怎么样的,你也想想。”黛玉恍惚又像果曾许过宝玉的,心内忽又转悲作喜,问宝玉道:“我是死活打定主意的了。你到底叫我去不去?”宝玉道:“我说叫你住下。你不信我的话,你就瞧瞧我的心。”说着,就拿着一把小刀子往胸口上一划,只见鲜血直流。黛玉吓得魂飞魄散[注: 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忙用手握着宝玉的心窝,哭道:“你怎么做出这个事来,你先来杀了我罢!”宝玉道:“不怕,我拿我的心给你瞧。”还把手在划开的地方儿乱抓。黛玉又颤又哭,又怕人撞破,抱住宝玉痛哭。宝玉道:“不好了,我的心没有了,活不得了。”说着,眼睛往上一翻,咕咚就倒了。黛玉拼命放声大哭。只听见紫鹃叫道:“姑娘,姑娘,怎么魇住了?快醒醒儿脱了衣服睡罢。”黛玉一翻身,却原来是一场恶梦。

黛玉虽有和宝玉相结合的强烈愿望,无奈周围的环境和现实却不许可。于是出现了黛玉恶梦中的种种逆境,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她忧虑、烦恼、绝望的心情,而且深刻地表现了宝黛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他们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

 

五、幻觉揭示心理

   成功的心理描写,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清楚。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注: 不管怎样。]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必要时,利用幻觉也是可以具体展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所谓幻觉,就是视觉(幻视)、听觉(幻听)、触觉(幻触)等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的感觉,比如无人讲话而听到讲话声,眼前无物而看到某种形象等。所谓梦幻具现心理,也就是说,描写人物的幻觉,同样可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这种方法,缥缈神奇,似有若无,亦真亦幻,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注: 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注: 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之流所深恶痛疾[注: 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的文字。

这是《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鲁迅先生通过心理幻觉,描绘当时自己对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一种幻觉开始折磨他。他觉得有十足的把握,他还剩下一粒子弹。它就在枪膛里,而他一直没有想起。可是另一方面,他也始终明自,枪膛里是空的。但这种幻觉总是萦回不散。他斗争了几个钟头,想摆脱这种幻觉,后来他就打开枪,结果面对着空枪膛。这样的失望非常痛苦,仿佛他真的希望会找到那粒子弹似的。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小说地刻画了“这个人”的坚忍顽强、不惧艰难险阻[注: 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的硬汉性格。他虽然身体衰弱无比,并且时常处于昏迷之中,却有着惊人的意志力。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他充分运用理性克服危险与灾难、战胜恐惧与幻觉的心路历程。我们发现,与他“作对”的不仅是外在的各种艰难险阻与危险,还有他内心深处的恐惧,以及各种心理幻觉与错觉。而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生死搏斗中,人的伟大与坚强也最鲜明地体现了出来。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在进行幻觉描写前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夜》中,老妇人让阿弟去探听女儿、女婿的消息,在等待阿弟回来的漫长时间里,老妇人因担心和恐惧而产生了幻觉,小说里这样写道:“晚上,在她,这几天真不好过。除了孩子的啼哭,黄晕的灯光里,她仿佛看见隐隐闪闪的好些形象。有时又仿佛看见鲜红的一摊,在这里或是那里——那是血!……睡时,灯是不敢开的,她怕楼上的灯光招惹是非,也希冀眼前干净些,完全一片黑。然而没有用,隐隐闪闪的那些形象还是显现,鲜红的一摊还是落山的太阳一般似乎尽在那里扩大开来……”因为流血跟牺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老妇人因为怕女儿女婿离她而去、孩子大男失去父母,因而十分担心、十分害怕,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产生这种幻觉就是很自然的了。反过来说,要想表现老妇人此时的软弱、无助,可以通过这种幻觉描写的方式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此外,在茅盾的《子夜》中,吴荪甫洗脸时在脸盆里都看得到赵伯韬的脸,作者通过对他这种幻觉的描写,反映了他对赵伯韬的恐惧心理。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蹒跚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样,在向她眨眼。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简直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长长的红线。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因为她那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些幻觉都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面前出现了大火炉,是因为在大雪天,她赤着脚走了一天,冷得难熬,首先希望得到温暖。她第二次擦燃火柴,"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向她走来,是因为她一天没吃东西,太饿了,希望得到食物。她第三次擦燃火柴,面前出现了美丽的圣诞树和彩色画片,是因为富人都在过年,而她却在街上挨饿受冻,希望享受节日的快乐。她第四次擦燃火柴,面前出现唯一疼爱她的奶奶,是因为没有人疼爱她,希望见到死去的奶奶。

既反映了小女孩的天真单纯以及她对温饱的追求,让人怜惜,又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和黑暗。

 

梦幻具现心理须知:①幻觉和人物的思想、性格、处境有密切的关系。写幻觉,一定要扣紧人物的处境和心理,这样,才能把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活动和精神状态揭示出来。②不能模式化,而应该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进行。③用第一人称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六、“意识流”剖析心理。

    “意识流”是近代和当代西方文艺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巧。它导源于现代西方的动荡生活,也直接受到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英国现代意识流代表作家维古尼亚•沃尔夫《墙上的斑点》,写一个妇女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引起了种种联想:由斑点想到了钉子,由钉子处想到悬挂过贵族的肖像画,又想到这家人的变迁离乱,又想到人生无常……最后又回到斑点本身。其实,那个斑点不过是爬在墙上的蜗牛,它本身无多大意义。只是作者要借此显示人物头脑中意识流动的状况,而那个斑点只作为人物心理复杂变化的一种引发物。            

 

七、环境映衬心理

     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注: 事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人物的性格、情绪一般都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反映。古诗文中就常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心,也常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伤之感,这种 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能够收到“状难 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作为心理活动缘由之一的环境不可忽视了。环境影响人物心理,也可以间接反应人物心理。环境衬托心理这种方法,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注: 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之感。   例如: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这是《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两个片段。前后两处的环境描写,分别展示了菲利普一家在见到于勒前后的两种截然不同[注: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的心情――轻松愉快和失望沮丧。

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曹文轩《孤独之旅》)

     当杜小康忽然发觉自己已经“身在异乡”时,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在一瞬间就袭遍了他的全身。这种孤独,并非他这样一个初涉世事的孩子才有,连他那“饱经沧桑[注: 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的父亲,也不敢让小船和鸭子们停下来,“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鲁迅《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描写百草园令人流连,映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天真幼稚的心理。

    在茅盾的《春蚕》中,作者描写老通宝抬起他那焦黄的皱脸,苦恼地望着他面前的那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官河”、河里“来往的船也不多”、“倒影在水里的泥岸和岸边成排的桑树,都晃乱成灰暗的一片”、塘路边的茧厂“依旧空关在那里。”这些环境景物的描写,一方面暗示着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与国民党的残酷压榨给江南蚕业造成破产,另方面也衬托老通宝忧愁痛苦、迷惑不解的心情。

   《我被评上了"三好生"》中写道:"今天,校园大门两侧插着的彩旗特别鲜艳,花池里的月季花开得也格外美丽……"这句景物描写,生动地衬托出"我"被评为"三好生"而兴奋不已的心情。

    一位同学在《茵草坪上的故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就很不错:

  “一场春雨之后,坪里的小草长得愈发茂盛了,那一大片的翠绿简直就是一块碧玉,绿得发疯,绿得逼你的眼睛。在他眼中,那滋生的不是一种植物,而是一种叫‘幸福’的种子。”

  这段景物描写很好地写出了主人公喜悦和幸福的感受。

   面对考试后的心情,也可以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我”的紧张担忧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注: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的开头写水生嫂一边编席子一边等待丈夫归来时,就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的很。白天破好的席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不久,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雪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这一段话,语言如诗,一下子将人引入一个宁静优美的审美意境中去。在这里,月亮、院子、女人、手上跳跃的苇眉子、远处的荷花淀、幽暗的荷香……有机地组合成了一副充满田园之乐的纯美的画。 作者更是借这一段场景交待的文字向我们不动声色[注: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地完成了一个重要人物的刻画与塑造。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得到,在这么一个环境之下劳作的水生嫂一定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能干的女性。作者对人物的形象虽不着一句赞美之词,但人物的灵魂、精神早已通过字里行间[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走向我们的心灵深处。而人物的美更是强化了环境的美,让人感觉到诗意顿生。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注: 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鲁迅《药》华老拴买药)“景因情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运用环境映衬心理的方法,要注意两点:①把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交代清楚。②处理好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描写环境的目的,是为了烘托人物的心理,因此,环境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心理这个关键,不能为描写环境而描写环境,使人产生环境与人物两不相干的印象。

 

八、动作暗示心理  

   在描写这个广阔的领域里,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表现人物的心理也是不可缺少的。

   所谓动作暗示心理,即用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经验的作者往往抓住某一人物的某一个动作,通过具体描写,就能深刻表现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鲁迅《社戏》)

       “回望”这个动词,表现了“我”依依留恋看戏的心理状态。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李森祥《台阶》)

     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看”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画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

这是《范进中举》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为因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女婿治疯,打了他一个嘴巴,那细微的动作“颤”,则将此时胡屠户的恐惧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注: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描写了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当战争已宣告晋胜秦败后,作者对东晋统帅谢安闻讯后的神情作了惟妙惟肖[注: 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的描写:“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 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谢安作为晋军统帅,自然要为晋军的获胜而高兴,然而他外表从容镇定、不露喜色,继续下着围棋,但终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以致当他回内室过门槛时,竟不当心将屐齿给碰折了。这里写动作、神情、语言实际是在写人物的心理——折射出一种极不寻常的心理。

   《我的妈妈》一文,写到妈妈与邻居王大婶闲谈,夸"我"夸得太过分时,"我脸涨得通红,手不停地绞着衣角,还用胳膊轻轻地挨了妈妈几下……"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但把妈妈善于炫耀子女的特点表现出来,还把"我"实事求是[注: 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对妈妈这种做法表示反感的心理作了成功的刻画。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动作,总是具有体态语言的显著特性,是最富有心理表现力的。行为、动作的暗示,都会起到它该起的作用。只要我们真正明白人物的一颦一笑[注: 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我们就会加强注意并逐步善于通过动作的某些细节来突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九、语言表达心理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注: 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郭沫若《屈原》)充分表达了主人公对现实世界的痛恨,要求摧朽建新的愿望。

 

在进行心理描写时,特别要注意所写心理必须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假如让小孩表现出成年人的心理特点,那就不真实,不能令人信服。同时,心理活动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孤立存在,因此在描写心理活动时,要特别注意人物在不同环境中所表现的不同心理。

人们的心底世界是色彩斑斓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是纷繁复杂的。既然这样,我们也应该用摇曳多姿的笔法去描绘,才能生动新鲜,逼真感人,也才能赢得读者朋友叫好,赢得阅卷老师青睐。

 

[练习:]

 一、描写心理活动片段

1.运动会上,你是800米的种子选手,大家都把夺冠的希望放在你身上,此刻你正站在起跑线上……

  2.运动会上,你是800米的选手,你只是个凑数的,老师和同学都把希望放在你的同伴身上,此刻你正站在起跑线上……

  3.昨天你忘了写作业,老师叫你到办公室,此刻你正走在从教室到办公室的路上……

  4.上课时,老师要记笔记,你正要拿起笔,却突然发现它不见了,刚才明明在的呀……

  5.上课时,你同桌的笔不见了,他拿眼睛瞟着你,此刻你……

 

二、.判断下列选文运用了那几种心理描写的方法。

【选文】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样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参考答案】这是《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韩麦尔先生内心难以言状的悲痛和愤懑,通过他痛苦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刻画,使爱国主义的激情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共鸣。

 

三、.仿照下列改写例文,另选其他心理描写方法,重新改写文首的习作片段

〖改写例文〗“我直呆呆地望着大门,仿佛听到了爸爸咚咚的有力敲门声和那嘎吱的咬牙声,他似乎正冲进家门,冲我举起他那有力的大手……我好像全身的每块肌肉都在颤抖,两腿直打哆嗦”

(说明:这里运用的是“幻觉描写”来刻画人物心理的,“紧张、害怕”等词虽只字末提,但人物的这些心理特征却跃然纸上[注: 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以《当我走进考场的时候》为题,综合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方法,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字数300左右。

 

五、阅读练习:  

()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  

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  

附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接到消息,带着救护用品迅速赶到了。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输血迫在眉睫[注: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噢,谢谢你。”医生说,“你叫什么名字?”  

“阮恒。”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他那不时的吸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②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有人问。  

医生转过身向那个小男孩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1、画出描写这个小男孩献血时神情、动作的句子。  

 

2、透过①句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阮恒当时怎样的心理?  

 

3、写作练习: 仔细体会上文②句,根据课文的情节和人物特点,写出如果你是阮恒当时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考试失败之后

 

杜 阳

 

小雨正淅淅沥沥地述说着我考试之后的心情。

 

可以说这次考试是我有史以来考得最差的一次,说实话,我连试卷都不愿拿回去给我爸爸妈妈看。我怕,怕他们眼里流露出来的失望,怕用这样的方式去伤害他们。但是不拿行吗?老师说了得拿回去给父母签字。他们签字时看见我的糟糕成绩,又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女儿呢?我不敢想象,当爸爸拿起我的试卷时会是怎样的一副表情。我确实是太不象话了,父母整天辛辛苦苦地工作挣钱,为的是让我好好读书,而我,却辜负了他们对我的期望!

 

实在难以想象,当我把试卷交给父母时,又该说些什么呢?我真的是太不孝了!爸爸妈妈整天无微不至[注: 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地关心着我,而我便是以这样的成绩来回报他们?风雨中,我站在屋檐下,望着天空,有着说不出的难受,我不知道这是愧疚、自责还是悲伤,甚至还想大哭一场——在没有人看见的角落,放声哭泣,因为我还不想让太多的人看到我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雨在不停地下着,落在池塘里,落在小丘上,落在伤心人的心中。在雨雾中,我仿佛看见妈妈向我走来,爸爸正微笑着向我挥手;我仿佛看见了妈妈为我准备的热腾腾的饭食,爸爸手里拿着为我新买的衣服……我的泪水流下来了。爸爸,妈妈,我对不起你们!这次我考得很不好,下次……下次我一定不让你们操心了,不让你们伤心了,请让我再努力一回吧!相信我,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做一个言而无信[注: 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的人了,以前是我欺骗了你们,现在我明白了、后悔了,让我再表现一回吧!

 

雨停了,屋檐下的小草经过了雨的洗礼,显得生机勃勃[注: 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好不精神。是啊,一切都过去了,我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怎能就这样放弃呢?我不懂,我不懂自己为什么总是要在失败之后才知道珍惜,才知道以往的做法是错的,才知道后悔。我讨厌,讨厌我自己为何每次都要等到失败过后才知道反省,难道自己终究就逃不过这一“劫”吗?我不能再这样沉沦下去了,如果再这样,我终究会变成社会的垃圾!我要像那小草,在风吹雨打[注: 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中学会成长;我要像那松竹,像那墨梅,永远坚强、挺拔、芬芳!

 

(作者系四川省广安市解放路实验学校学生)

 

【一评】

 

小作者主要采用“倾诉式”来描写考试失败之后的心情,同时也运用了“梦幻式”的描写技法(如“在雨雾中,我仿佛看见妈妈向我走来,爸爸正微笑着向我挥手;我仿佛看见了妈妈为我准备的热腾腾的饭食,爸爸手里拿着为我新买的衣服……”),揭示了自己由沮丧自责到奋发向上的心理历程,一波三折,细腻动人。

 

00

完稿于洪湖蓝田中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作文专题

    相关作文

    没有相关写作指导

    服务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