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蜡烛》教学设计4
   [标签: ]

《蜡烛》教学设计

濉溪镇中心学校 王娟

教材分析:

人说:“蜡炬成灰泪始干”,但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笔下的“蜡烛”却是永远不会流干的!在炮火烧焦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两支珍藏了45年的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的坟头。“这一点火焰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注: 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注: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的形象,惊心动魄[注: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的情景,要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

2、理解文中“蜡烛”的内涵,把握老妇人形象,学习通过人物行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与品质的写法。

能力目标:

       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蜡烛”的内涵,把握老妇人形象,学习通过人物行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与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教学法:组织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实践。一是由整体感知到          

局部品味,训练速读与精读;二是由自我思索到自由讨论,由浅入深[注: 从浅到深。]地品味文章的意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多媒体展示)

节选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电影中的战争场面(如《南京大屠杀》),让学生真切感受战争的残酷。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前所未有[注: 从来没有过的。]的毁灭,但反法西斯人民之间的情谊却不可摧毁。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走进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去目睹发生在南斯拉夫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学生自由快速地阅读课文,然后交流各自的初次阅读收获  )                                                   

1、走近作者

2、读准字音

拂晓(fú)   瓦砾(lì)  地窖(jiào)  鞠躬(jū  gōng)  颤巍巍(chàn)

3、理解词语的含义

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的某些动作。

肃穆:  严肃安静。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4、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抓住其中的六要素)

三、自由精读   品味细节

1、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说一说文中的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并且把自己最深刻而真切的感悟以圈点评注的形式写出来。

提示:                                                                     炮火连天[注: 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      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      情同母子(跪吻嘴唇 前额)

       燃起蜡烛      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彻夜守坟      陪伴烈士

2、整篇文章老妇人一句话也没说,但她的形象依然栩栩如生[注: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地立在我们面前,想一想本文的作者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刻画老妇人的?这给我们写作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3、综合以上分析,请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注: 深而大的仇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的无所畏惧[注: 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1] [2] 下一页

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四、内心体验   互动释疑

       1、本文以写人为主,为什么以“蜡烛”为题?

       文章以“蜡烛”为题目,这是借物喻理的写法。因为这不是普通的蜡烛,这是老妇人珍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老妇人把它点在她亲手安葬的一个素不相识[注: 素:平素,向来。向来不认识。]的异国红军烈士的坟前,它寄托了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沉痛哀思,象征了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也象征着两国军民在正义的反侵略基础上结下的战斗情谊永不磨灭,永远流传。此外,“蜡烛”还是本文的线索,它把文章的前后情节衔接了起来,使得文章脉络清晰,人物形象更感人。

2、整篇文章,作者对一些事物不厌其烦[注: 厌:嫌。不嫌麻烦。]地进行了多次的描写,如德军的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闪烁的蜡烛;老妇人艰难的动作……你能说说作者的用意吗?

3、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       或我领悟了         ”进行五、小结。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思想感情上考虑)

六、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拓展延伸:

奇特的一幕

①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欧洲战场上。1944年的圣诞夜,两个迷了路的美国大兵拖着一个受了伤的弟兄在风雨中敲响了位于德国的西南边境亚尔丁森林中的一栋小木屋的门。它的主人,一个善良的德国女人,轻轻地拉开了门上的插销。家的温暖在一瞬间拥抱了三个又冷又饿的美国大兵。女主人有条不紊[注: 紊:乱。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地准备着圣诞晚餐,没有丝毫的慌乱与不安,没有丝毫的警惕与敌意。她很相信自己的直觉:他们只是战场上的敌人,而不是生活中的坏人。在她的身后,美国大兵们静静地坐在炉边烤火,小屋内除燃烧的木柴偶尔发出一两声脆响外,几乎可以听到雪花落地的声音。

②忙着布置餐桌的时候,门又一次被敲响了。站在满心欢喜的女主人面前的是四个同样疲惫不堪的德国士兵。女主人用西方人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同胞,这里有几个特殊的客人,今夜,在这栋弥漫着圣诞气息的小木屋里,要么发生一场屠杀,要么大家一起享用一顿可口的晚餐。

③在女主人的授意下,德国士兵们垂下枪口,鱼贯进入小木屋,并且顺从地把枪放到墙角。

④于是,1944年的圣诞烛光见证了或许是二战史上最为奇特的一幕:一名年轻的德国士兵慢慢蹲下身去,开始为一名同样年轻的美国士兵检查腿上的伤口,而后扭过头去向自己的上司急速地诉说着什么。人性中善良和温情的一面决定了他们的心情是紧张、兴奋地,也注定了他们的感觉是奇妙而又美好的。没有人担心对方会以迅雷不及掩耳[注: 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之势把自己变成邀功请赏的俘虏。第二天是梦中醒来的士兵们在同一张地图上指点着,寻找着回到己方阵地的路线,然后握手告别,沿着相反的方向,消失在白茫茫的林海雪原。

⑤ 在充斥着腥风血雨[注: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的欧洲战场的一隅,七个原本追逐死亡游戏并且曾互相把对方的血肉之躯当做靶子的士兵,用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懂的手势共同指挥、演绎了一首美妙绝伦的战地波尔卡,跳跃的旋律上流淌着一个永恒的主题:信任,美好的无与伦比[注: 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与语言无关,只需要心灵的感觉和默契。信任的力量,就是把来之不易[注: 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的生命无条件地托付给值得信赖的对方,信任了别人,所以才拯救了自己。

1、  整体阅读全文,体味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中德国女主人对三个美国大兵的到来“没有丝毫的慌乱与不安,没有丝毫的警惕与敌意”,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3、文章最后一段运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除了作品中作者的感悟外,你对这个“奇特的一幕”又有什么感慨呢?试写几句话来代替第⑤段。

                                                                                  

板书设计:

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蜡烛           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