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蜡烛(八年级必修教学案例)
   [标签: ]


 
课型:新授课时:2 
知识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学生讲的实在很精彩。)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注: 形容炮火非常猛烈。]——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注: 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注: 深而大的仇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注: 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案例分析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背景
适逢深圳市读书月活动进行快速阅读比赛,学校亦邀请专家举办了相关讲座,学生当中燃起了一定程度的快速阅读兴趣与热潮。
▲教学设想
本单元课文皆为记叙文,如散文.小说重点皆在于“情”,而本文相对而言在“情感”之外还蕴涵着较为丰富的信息量(尤其是雨果对艺术的见解及对圆明园的评论),而且篇幅适中,较为适宜当堂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然后再通过对圆明园的感性认识及雨果独具魅力的语言进行爱国教育。
▲教学标的
知识性目标:相关的历史与艺术知识点;反语嘲讽的语言效果。
技能性目标:进行速读能力、捕获筛选信息能力及思维能力培养。
情感性目标:朴素爱国情感及雨果伟大人格魅力的渗透。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
1. 运用快速阅读训练的方式来处理课文知识性较强的部分达到了省时、高效的目的,使学生在极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消化吸收,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强化了阅读训练。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的精神,重视朗读,以个别赛读、教师范读、全体齐读等方式反复诵读。重视学生个人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预留了足够的时间深入课文,与文本直接对话,而非越俎代庖[注: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以教师的个人阅读经验影响和代替学生进行感知。而课堂在赛读过程中频频响起的掌声也说明了学生在其中的收获,形成“亮点”。
3. 教学设计避免面面俱到[注: 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也指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一般化。],处处分析,无微不至[注: 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而致使课文支离破碎[注: 支离:零散,残缺。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相反,牢牢抓住重点环节以点带面,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突出后半部分的探究思考,使教学思路清晰可感,起到管窥全豹的效果。
4.运用多媒体手段介绍圆明园,其丰富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留下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事半功倍[注: 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地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性目标。
5.     注重学生阅读、写作、思维想象能力的多重培养,设计“给雨果回信”的教学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锻炼了积极创造与合理想象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及时反馈了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1、课文的深度挖掘、细致品味仍未足够,虽然学生朗读课文及回答问题不乏闪光之处,但教师本人的“精讲”功力仍须深化提高。
2、速阅读环节的设置增强了知识性气息,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学性气息,应在其他环节上注意倾向弥补,以更凸显语言学科的人文气息。
3、教师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练,点评学生答题还可更加简练而富于变化。
4、教态过于随便,不必要的肢体动作应注意避免,这也是年轻教师不够严谨的表现之一。
▲教学过程
一.快速阅读测试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