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桥之美》教学设计3
   [标签: ]

《桥之美》教学设计(何文林之妻)

桥之美

吴冠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桥的美学价值,理解作者爱桥的原因。

2、揣摩文中充满诗意的描写文字和说明性的文字,品味优美富有韵味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课堂练习。

2、朗读法、讨论法、比较阅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审美趣味。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感悟本文的“桥之美”。

2、品味本文优美富有意蕴的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  展示课件,观赏桥的图片,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谈谈这些桥美在何处?

2导语周邦彦“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让我们感受到春来的喜悦惬意,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我们体会到家的温馨,徐志摩《再别康桥》又带给我们一丝淡淡的哀愁,诗人眼中的桥富有了人性、感情。在画家眼中,桥又有另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一道感受桥之美吧!(板书课题)

3课件展示作家图片及介绍

       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现代画家,江苏省宜兴人,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70年代起,兼事中国画创作,油画创作《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狮子林》《长城》等。

二、          整体感知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分组分段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根据课文内容,学生欣赏一组桥之美的图片(课件展示)

3吴冠中先生说:“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那么他对桥有着怎样的独特感受呢?找出文中作者认为的桥之美何在?

讨论并明确:1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有诗境之美,更具绘画的形式美。

2源于桥上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3凡是起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也具备了桥之美。

3.本文列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桥之美?

抽学生回答,进行归纳小结(板书)

1石桥与苇丛配合,狭窄拥挤空间——疏朗开阔、神清气爽

2石桥与细柳配合,细弱的柳枝——阳刚与阴柔之美

厚重坚硬石块

3长桥与苍茫水面,打破背景单调——生命之美

4风雨 廊桥 ,险峰、急流——安闲自在

以上四个例子,桥成为主题,或为陪衬,或起着画龙点睛[注: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的作用,但是都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一体,共同构成如画的景致。

1、              作者为说明桥与周围景物和谐,构成桥之美?还从哪些例子可以看出学生回答(正面:虹桥、索桥  反面: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三、          研读与赏析

1、              你想欣赏文中哪一个画面?(有针对阅读,品味语言优美)

1课文是怎样 描写石桥与苇丛的配合?请你读一读,谈体会。

2“风雨桥”的描写中,它所处的环境是什么?(高山、急流)

3桥面上的“廊和亭”为什么是“理想的位置”呢?

四、          小结课文

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质体现在文中 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例。

引导学生分析本文与《中国石拱桥》一文的区别。才用表格式。

五、          拓展练习

作者为什么能把桥写的如此之美,因为作者善于观察,倾注了感情。

再次展现画面,请选择一座桥,运用作者的审美观点,重新评价它们并模仿作者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写好后,班内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六、          结语

[1] [2] 下一页

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不是 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的眼睛,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不仅是桥美,生活中有许多美不胜收[注: 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的景致,或纤弱或雄壮或含蓄,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千世界[注: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吧!

板书设计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