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17
   [标签: ]

1、《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新闻两则》,文章虽短,但信息量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大江》一文,以精炼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分三路迅速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胜利的消息,在简洁明快的叙述语言中夹以轻松幽默的议论,展现了我军必胜的信念和摧枯拉朽[注: 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的雄伟气势。《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以潇洒的语言自豪地报道了南阳这一古往今来[注: 从古到今。]的兵家重地已被我军解放的事实,同时还展示了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创下的辉煌战绩。

课时安排:

2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重点了解导语的作用。

2、  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3、  了解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学习重点:

1、  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2、  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尤其是了解导语的作用。

学习难点:

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学习方法:

讨论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暑假期间我看了一部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其实这部电视的名字出自于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标题是什么?这首诗歌又是谁写的呢?又没有同学能够告诉我。

对,出自我们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的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我们都知道,这首诗歌是毛泽东写的,他是何许人也?同学们知道吗

 

回答: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作者:毛泽东

 

 

 

 

 

 

齐读诗歌

介绍作者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他是我们当时的国家主席,作为一个伟人他的诗歌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和我们的政治联系的非常紧密。不信我们就一起来解读这首诗歌。

毛泽东的诗歌写的好,不过呢今天要学习的不是他的诗歌而是他写的新闻,这则新闻的内容其实和我们诗歌的内容是相近的。相信会同样精彩。

解读诗歌了解历史背景。

通过解读诗歌了解背景。

 

新闻知识介绍

1、什么是新闻呢?

2、新闻的特征。

3、新闻的结构是怎样的?

4、新闻内容的六个要素是什么?

1、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

凡是开头冠以“新华社电”“本报讯”“本报记者报道”字样

(电头)的文字,不论长短,都是新闻。

有的报道很简短,不加“电头”,也是新闻。新闻

在报纸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天的报纸可以没有

其他文体,但如果没有新闻,就不成其为报纸了。

2、让事实说话 ——  真实性;

   报道迅速及时—— 时效性;   

   简明扼要[注: 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 简洁性

3、  参见课后练习二

4、  参见课后练习一。

学生初次接触新闻这种文学体裁,对新闻知识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介绍学生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注: 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对于后面的学习有种指导作用。

 

整体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内容的六要素。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内容的六要素。

整体感知内容,达成目标1

 

理清结构、探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分析标题

2、导语从那几方面总领了全文?

3、文章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

1、初步理清本文的结构。

2、在老师的带领下探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起的?

4、三路大军为什么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往西,或从西往东?采用现在的顺序有什么考虑?

 

达成目标2

品味语言

在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接给大家介绍了新闻的特点,那毛主席的这则新闻是否具备这些特点呢?请同学们找找看。

分组合作从文章中去发现新闻语言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品味新闻的语言特点。

把握主题

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不知道同学们是否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归纳中心思想

明确中心思想。

练习作业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_____________,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 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注: 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百万"是夸张吗?为什么?

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 区域"一句中的"(不含)"、"均"有何表达作用?

板书设计

标题:概括全文

导语: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详细阐述渡江战役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  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

3、  品析新闻语言的特点。

4、  比较两则新闻的异同。

学习重点:

见学习目标1、4

学习难点:

见学习目标2

学习过程:

一、学生仿照第一课时学习过程自主学习。

二、学生产生问题指导。

1、按照新闻的结构特点,为本文划分层次,并列出层次提纲。

2、在文中划出这则新闻的的六个要素。

3、新闻语言具有真实、准确、及时的特点,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这三大特点的句子。

4、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三、比较两则新闻的异同。

可以从写作背景、目的、内容、方法、语言等方面来比较。

四、课堂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注: 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两则新闻气势磅礴[注: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板书设计:

结构——五部分

内容——六要素

主题——人民必胜

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的作业。

教学反思: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