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言为心声——品味《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艺术(说课稿)
   [标签: ]

说课稿

言 为 心 声

吕叔湘中学 刘巧峰

                        ——品味《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艺术

我说课的题目是“言为心声[注: 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品味《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艺术。我的说课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说教材

《记念刘和珍君》是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悼念性散文,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尤其是本文语言精警,富有思想含量,感情充沛,光从语言上说,本文也是鲁迅作品中甚至是现代文学中难得的名篇。因此,我在学生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为使学生进一步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专门安排一课时让学生品味这篇课文的语言艺术。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找准品“点”,含英咀华[注: 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过程和方法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体验来品味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鉴赏品味语言和领悟作品的情感。

、说教法

朗读品味法:品味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朗读,要以充沛的感情,读出语句的节奏,读得抑扬顿挫[注: 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我采用自由读、小组读、集体读、领读、泛读等方法。

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提高。

引导比较法: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深层体会作者情感。

课堂训练法: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进行比较,从而领悟作者语言的魅力。

四、说学法:

1、说学情: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艺术语言是最能反映作家的创作个性的,所谓"言为心声"。散文,不是读的,是欣赏品味的。高二年级的学生,虽然接触过许多抒情散文,但鉴赏品味散文的语言,对于他们,是一个难点。尤其是鲁迅先生的语言,难度就更大。我希望借助这节课通过品味散文的语言,让学生在品味鉴赏过程中,开拓思维空间,也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充实文学素养。

2、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据此,我引导学生采取如下学习方法:

⑴课前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对课文进行品读,并结已有的知识,去领悟作者的情感。

⑵课堂上调动生活体验,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表自己见解,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⑶课堂上读写结合,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比较增强学生的悟读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中学语文在线ywzx8.com

本节课由三个环节组成,下面我说一说具体操作步骤:

首先,导入新课。为加强新旧课的联系,我拟了一副对联,我准备这样导入:

学了《记念刘和珍君》后,同学们都非常悲愤,让我们齐读这副对联来表达对烈士的纪念!作者如何把他的悲愤之情传达给我们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味鲁迅语言的魅力!

 

 

第一环节:课前我已经布置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画出文中运用反复、反语等修辞的语句。

同时布置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内容,写一篇记叙片断《刘和珍遇难经过》。

本环节有两个主要内容

1、朗读课文,讨论交流文中运用反复、反语等修辞的作用。

2、交流自己写的记叙片断《刘和珍遇难经过》。

我设计这个环节,是希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在现有知识基础上,初步浅层次品味文章的语言内蕴。

 

第二环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鉴赏品味语言和领悟作品的情感。

这个环节,首先,我重点引导他们分析反复反语等修辞运用的作用。

1、  文中不少语句反复出现,你认为是作者因悲伤而罗嗦还是别有用意?

2、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为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我让组与组之间展开比赛,选出最佳小组。

3、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小结。

评价时,鼓励肯定的语言给予表扬,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小结时,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处理教学预设。

下面我说一说我的教学预设:学生容易找到: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鼓励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谈谈自己什么时候会有类似情形,比如,生活上的困惑,学习的苦恼,有没有无话可说、又有话要说的情形呢?一定是有原因的,不过不同于作者,那么作者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样,由己及人,让他们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揣摩文章深沉的情感。

学生们结合背景,讨论后得出,这些几乎矛盾的语言,并非是作者逻辑上的失误,而是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无言的苦痛、愤怒、悲哀的心情。同时在措辞闪烁与词锋隐显之中,又分明地让人感受到社会与生存环境的凶残所达到的非人间的程度。

在这里,反复的运用表现出作者极度的悲愤。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注: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这段文字在赞颂三位女子在弹雨中从容救助后,一转“赞扬”“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讨论后学生们明白:

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衬托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1] [2] 下一页

“伟绩”“武功”是作者愤激的反语。

修辞的使用,完全是因为内在感情的需要——“言为心声”。

 ywzx8.com

其次,着重分析语言表达方式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1、学生写的记叙片断《刘和珍遇难经过》,选择两篇用实物投影投出。

2、学生自由读,再齐读文章第五部分第二小节,比较自己所写与鲁迅先生所写的区别。

3、交流看法。

 

下面我说一说我这部分的教学预设:

通过反复自由读,集体读原文后再与自己写的比较,学生都发现自己的写作片断只是泛泛讲述事件的经过,而鲁迅却是借助于标点、短句的使用,并用细节描写,来详写了刘和珍遇难经过。

为更好地品味原文标点的妙用,我让学生做改句练习来比较。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如果改为“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在“表达什么”这一点上完全一致,但标点的使用,可以感受到作者一字一泪的强烈的悲愤!“竟无语凝咽”,几乎是语不成声!改后的比原句只少了三个逗号,但强烈悲愤之情却全然不见了。巧用标点、连用短句表达含蓄而强烈的感情。

 

“从背部入,斜穿心肺 …… 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
细节描写体现作者的良苦用心:背部中枪,说明学生不是在冲突中被杀害而是被有计划地蓄意杀害,“其一是手枪”,说明有军官指挥进行杀害,这次惨杀是有组织有准备的。这暗示了“三·一八”惨案是段祺瑞执政府设下的罗网,揭露了执政府的下劣与凶残。鲁迅先生告诉人们要采用更为革命的方式反对政府的反动统治,请愿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选择怎样的语言方式来表达情感,作者都是别具匠心[注: 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的。

 

板书设计:反复反语等修辞的使用

          标点的巧用                               情感

          细节描写

 

第三环节:课堂训练

写一段“言为心声”的文字,适当运用所学过的修辞和表达方式。

 

总之,言为心声,真实的东西,往往最能打动人,所以写文章首先应有真实的情感,然后为情感选择好的外衣——语言。

 

布置作业

1、读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等作品,品味他小说的语言艺术。

2、任选一位自己喜爱的作家,品析他作品语言的艺术特点。

 

任选一题,写一段不少于400字的品析短文。

上一页  [1] [2]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