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现代诗歌鉴赏——《我爱这土地-艾青》(选修教学案例)
   [标签: ]


 我  爱  这  土   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括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的一个封建家庭。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注: 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陆续出版诗集《北风》、《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这是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20年。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我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其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北方》被选入苏教版必修三语文书。


【赏析】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注: 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翼。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人对土地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从诗末署名的时间看,这首诗作于抗战初期,开篇以“假如”强化诗人特有的感情。作品创设“鸟”的形象与历代诗人所咏唱的“黄莺栖枝”、“杜鹃啼血[注: 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白鹭冲天”大异其趣,这是由于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所致,所以作者用“嘶哑”修饰“喉咙”,强化了诗人悲愤的感情,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执著的爱。于是诗中接连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分别用“所打击着”、“悲愤”、“激怒”、“温柔”修饰,又一次强化了诗人深沉的感情,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向往和希翼。当读者为诗人所创设的形象所折服时,诗篇用一个破折号突出“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于是身前死后,形成对比,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和献身。诗的最后两句,经过间歇和停顿后,提出设问,直抒胸臆,感情达到高潮,点明“我对土地爱得深沉”,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到现实,这里的“我”绝不可能再指喻体“鸟”,而是指抒情主人公自已,所以例二d项赏析不确。
这是谁的诗呢?不用看署名,凡是对现代中国新诗略有所知的人,只要读到这首诗,都会凭借诗感直觉就可能给出猜想和判断,这是艾青的诗。这首诗如此深沉而鲜明地烙印着诗人艾青的精神个体性及其艺术风格的标记,简直可以说,这首诗就是作为诗人艾青的身份证。显而易见[注: 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这首诗在艾青诗整体中拥有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因而它为人们所熟悉并非偶然。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然而细读,尤其是把这首诗置于艾青诗的互文性文本语境中整体细读,我们仍可从中见出如下风景。 
  胡风曾说艾青“他底歌总是‘我的歌’”。 有人又说,艾青是“土地的儿子”、“土地的诗人”,他的诗大抵如这首诗所写的,是关于“土地”的歌。但在我看来,这首诗应该说是关于“我”和“土地”及其关系的诗。诗的题目因此是“我爱这土地”,而诗的开头,开门见山[注: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恰好又是从“我”是谁(什么)开始的。那么,让我们就从诗人在这首诗中关于“我”的想象说起。“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是一种“假如”思维,“假如”即想象。诗凭借这“假如”思维的想象,从日常生活现实感觉的尘境进入审美感受与超越的诗境。所以,这“假如”即是诗性思维的内在机制,又是诗性语言形式的外在标记。因此,诗人们并非偶然地经常使用“假如我是……”的句式,例如人们所熟悉的徐志摩《雪花的快乐》中开头“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中潇洒……”还有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的开头“假如我们不去打仗……”等,即使有时“我是……”前并未冠以“假如”一词,例如郭沫若的《天狗》的开头“我是一条天狗呀!……”还有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的开头“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等,其实从“神与物游”意象生成的内在逻辑上说也依然还是一个“假如”,即想象所建构的结果。可见,假如没有或不是这“假如”,诗何以可能?当然,“假如”即想象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这“假如”(想象)的具体过程与结果,看你如何“假如”和“假如”出了什么。所以问题在于,诗人们如何直接或间接凭借这“假如”想象“我”是谁(什么),以及由此建构和呈现出的诗人各自不同的审美个性与艺术才华的独特性。沿着这一思路解读《我爱这土地》开头两句,首先,既不是“一条天狗”、“一条小河”也不是“一朵雪花”抑或其他什么,诗人艾青在这里把自己“假如”为“一只小鸟”,想象的独特、意象的创造与自我的发现融为一体,由此叩开独创的属于自己的诗的世界。其次,“我”是一只什么鸟呢?这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歌唱”:“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可是,为什么说“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所谓喉咙嘶哑了,是否是因为鸟儿歌唱得太久、太用力、太殷勤、太痛苦了的缘故呢?我们知道,这首诗写于一九三八年底。自从艾青带着镣铐登上诗坛,一九三三年因歌唱《大堰河——我的保姆》而成名,中经《复活的土地》《他起来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手推车》《洗衣妇》等一系列著名诗篇,直至写这首《我爱这土地》,虽然“歌唱”的历史不过五六年,但在那个苦难的时代,这又是虽短暂却又无不漫长的时间啊!这期间,正如他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中所告白:“——躺在时间的河流上,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时而悲哀忧郁,时而昂扬奔放,历经这样的歌唱,他的喉咙似乎已经的确有些嘶哑了。然而即使如此,“也”还是欲罢不能[注: 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歌唱不止,——这是因为诗人自觉着“应该”!而这“应该”,不仅来自时代与民族赋予诗人的一种义不容辞[注: 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的神圣的使命与责任,而且源自诗人心灵深处不可遏制的生命冲动的内在需要。如果说“我”是谁(什么)的问题回答的是关于“我”存在的实体属性,那么对我“应该”如何的体认则是“我”作为主体的价值属性。正是由于这种自我主体的身份想象和价值认同,诗人才自比歌唱的“小鸟”并自觉着喉咙不免已经嘶哑的时候,自励着:“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而这样的属于艾青自己的“歌唱”就不能不透着苦涩的、忧郁的、悲凉而深沉的调子和色彩,从而鲜明地区别于同时代的他人的歌声而拥有了不可重复的自身独特的风格和意义。所谓“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像是一种自谦,更是一种自信。艾青曾说:“我生活着,故我歌唱。”诗人艾青作为一个自觉自信的“歌唱”者,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要歌唱和如何歌唱。而这种歌唱,正如他所说“冲荡了一切个人病弱的唏嘘,与对于世界之苍白的凝视”,“羞愧于泛泛的叫喊,无力的叫喊”,声音虽染上“土色的忧郁”,却“永远带着可怕的震颤”。 
  艾青作为诗人而不是“写诗的人”,不仅如上自比“小鸟”自觉着自己为什么要歌唱和如何歌唱,而且紧接着坦露出了自己究竟要歌唱什么——“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作为“小鸟”,诗人歌唱的不是天空和在天空中的飞翔,而是选择了大地。在这里,作为歌唱对象(内容)的第一个“这”,其所象征的,亦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封锁着中国呀”所指,是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的“苦难”,而这土地的苦难与不幸,不仅使人想到抗战年代战争带来的水深火热[注: 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的民族灾难,而且使人联系同一时期艾青的其他诗作而自然联想到因这苦难而“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古老的”中华民族苦难的历史命运与雪上加霜[注: 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的现实忧患。苦难的历史积淀与时代投影如此纵横交织而渗透在这“泥土做成的鸟的歌”(穆旦诗《春》中语)声里,表达着诗人对土地热烈而深沉的感情。艾青作为“土地的诗人”,对于土地拥有着自己那份特有的生命的感应和灵魂的灵犀,由此感应和灵犀生发出别样感人至深的朴素而深沉的体验和想象。这一点,正如穆旦对艾青的评价——诗人他“所着意的,全是茁生于我们本土上的一切呻吟,痛苦,斗争和希望”,“在他的任何一种生活的刻画里,我们都可以嗅到同一‘土地的气息’”。沿着这种感觉路线解读下去,我们就会进一步理解,第二个“这”中“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为什么是“永远”的,和第三个“这”中“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为什么是“无止息”的。而这积淀着古老历史苦难又在承受着侵略战争灾难与凌辱的土地上的“悲愤的河流”与“激怒的风”,分别隐喻着痛苦重压下的悲哀与愤懑、挣扎与反抗。当然,诗人所要歌唱的还不止这些,而是还有所谓“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诗人对土地不仅有自己的所爱,而且有着所信。所以歌唱的对象不仅仅是苦难的土地的深广久远的“一切呻吟,痛苦,斗争”,更有“那”“希望”。诗人为何把“希望”比喻为“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因为一方面“来自林间”是应对“小鸟”的意象,另一方面这黎明是大地的黎明。土地的黎明,黎明的大地,犹如母亲欣慰的笑容一样,慈爱,宁静,安详,熨帖——即“无比温柔”。而三个“这”和这个“那”之间,亦即土地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之间,过程与结果之间,诗人用“那无比温柔”来反衬前面三个“这”过程中苦难之沉重、悲愤之激烈、斗争之残酷,意在用这过程之异常之动来烘托那“无比温柔的黎明”动极而静的美妙境界及其魅力。 

【解读】
假如我是一只鸟。1、意象:我、鸟;2、动力:“假如”引发想象力,奠定韵律和感情基调。3、词解:鸟的含义,为何取鸟?联想到后来的歌唱,无特定名词,故归类为一般想象。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1、意象:我、喉咙、歌唱;2、动力:“嘶哑”抢占句子重心,“歌唱”引发声音体验。3、词解:为何取嘶哑?美学取缺,引发后面的情感抒发。嘶哑原意?诗人当时生活接触的一个现象或者词语,比如感冒。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1、意象:暴风雨、土地、河流、风。2、动力:主要的:打击、汹涌、吹刮、激怒,次要的暴风雨、悲愤、无止息;动词产生运动力,属于暴力,暴力表示狠,狠表示残忍,残忍导致同情,同情导致爱怜;形容词副词表达力度,名词表达恐惧对象。土地、原始词语,苍老,本原。3、词解:特定词语,歌唱内容。为何取风雨河流这些词语?风雨河流的古义是什么?是否暗示当时作者的创作背景——一个雨夜?4、象征:生存的土地,国家与民族。5、新格律:铺陈——赋:引领词“这”,单字,引发旋律的单节开头。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1、意象:林间、黎明;2、动力:“温暖”引发触觉体验,抢占句子重心。3、词解:林间——一种对关怀、眷恋的渴望寓意母亲或爱人或家,黎明——太阳光、希望、渴望、向往、欣喜,两者都表达一种回归梦想的心情,温暖提升了这种心情。非特定词,由上面的特定词推导出来。4、新格律:“和”字承接上三句的“这”,是为递进,在形式上仍属于排比。
然后我死了。1、意象:我、死。2、动力,死、了。死字具有震撼力和恐惧力。了,表示状态。3、词解:为何言及死?死代表脆弱、生病、受伤、失望、牺牲、完美的追求……,真的假的?仍为假设,“假设”一词隐藏,对上,回到假设自己鸟本身,对下,死了以后还能够做什么?4、新格律:句间关系动力,对上承接,对下假设。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1、意象:羽毛、土地。2、动力:“腐烂”产生恐惧力。3、词解:为何产生腐烂?是死的进一步描述,表示真的死了。背景:接触过?最近的思考问题?4、新格律:对上承接假设,本身进一步解释上句之“死”之状态,其动力来自对上的补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1、意象:眼、泪水。2、动力:含、泪水。关键在泪水,泪水产生悲悯感,悲悯产生同情力,眼和泪为搭配词。3、词解:爱之深情,用情至深,无言以达,唯有泪千行。4、新格律:与上无关,是所谓诗人在创作时,以无词或无需再表述下去,而以直接抒情来终结。提问句,引发下句答案。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意象:土地。2、动力:爱、深沉。爱产生爱情力,表达出原始意思,代表个体对某事物的情感投向。深沉,增加力度。3、词解:土地的重新选择,是回到主题,实际上是回到诗的表达对象。对象产生一种对话力。前述隐晦,极致坦白了,言语应当短了,过多则伤力。4、新格律:回答上句,并回归整体,在情感律上得到平衡。
整首诗的意象:我——鸟——土地。
整首诗的力:我变成鸟爱这个土地。力是爱,出发点是我,方向和终点是土地。
整首诗的格律:假设——排比——转折——转折——疑问。句与句的关系、句与段的关系、句与整体的关系,表达了情思的律动,是情思律动的表现形式。
韵律分析: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郭海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