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2010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选萃
   [标签: ]

2010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选萃

转贴自:语文新高考博客 https://blog.sina.com.cn/xingaokaoboke

以亲吻的姿态拥抱大地

在自然母亲的臂弯里诗意地栖居

注重文体强化文体感

                                                --阅卷中的一大感触

    要说猜题押题,我今年可“碰”上啦,而且超过了一些老朋友。因为,我在高考前半个多月,写了八首“儿时风景”,绝对切合《绿色生活》的题意,可惜没有向高三学生发表,不算。非但不算,又因为写的是“七绝”,违反了“不得写成诗歌”的考试规定,阅卷老师给个三五分,就算客气了。

    为了当好“事后诸葛亮”,我先抄录其中三首:

    小河淘米

    霞染村姑柳染桃,

    半篮糙米下河淘。

    谷香漾漾银鳞聚,

    袅袅炊烟唤远涛。

    鲥鱼时节

    鲥鱼有信共潮生,

    渡口渔家叫卖声。

    折柳穿鳃银映绿,

    顺时顺事踏歌行。

    俱往矣

    朝花夕拾有遗篇,

    百草园中觅大千。

    多少天然沉旧梦,

    一声俱往叹流年。

    你看,全是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活”,都比较美,还有“俱往矣,朝花何处夕拾”的感慨与议论,应当属于较好的高考作文了吧!然而,文体不对,很不及格!由此想起了今年高三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无视作文的文体。

    所谓“无视文体”,就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拼成一个大杂烩,把作文搞为“四不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毛病?窃以为原因有三:第一,高考作文命题已有多年规定“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客观上看,这是一种“文体放任”,中学生把它误读为“不计文体”;第二:网络时文和秋雨大散文的影响;第三,教学双方均未在文体上下功夫。

    作为阅卷老师,我们郑重提示:高中生必须写好规范的“记叙文”和规范的“议论文”,这不但有益于高考得分,而且对一辈子的工作、学习大有好处。

    在这里,我们分别提出如下要求:

    写“记叙文”,必须有一两个“人”,有一件较具体的“事”,有比较突出的生活“背景”,而且要以“记叙”“描写”为主,适当“抒情”,最好不发“议论”。

    写“议论文”,必须有一个中心论点,在它统率下有两到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最好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要“摆事实”,更要“讲道理”,讲道理就是“分析”,分解为剖析世事人生万象中的某一点。

    本版推荐的七篇优秀作文,有几篇是规范的记叙文和议论文,有几篇则是“记叙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这后一种写法,必须是娃娃中的“高手”,否则会驾驭不住,弄巧成拙[注: 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当然,我们更希望:今后高考作文命题,能在“文体”上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做出更有力的限制。

    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提示另一个问题:有极个别的考生用文言写高考作文,这是容许的,写得好的同样得到肯定。但是,我们并不提倡如此作法。因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已成为主流,大家喜闻乐见[注: 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我们恳切希望中学生踏踏实实写好现代白话文,不要盲目“复古”。康文

绿色生活

    仰望天空,忽然感觉到白云有了夏天的痕迹;俯看绿地,忽然感觉到在年华里,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种心情。叹一句,绿色生活,你在哪里?

    是谁蹙眉对日,三更听雨后,呼吸着浑浊的空气;是谁梧桐相望,看飞驰的汽车,扬起了黄色的沙粒;是谁倚栏杆处,感叹着城市中再也不会有绿地。原本属于我们的绿色的梦,现如今,究竟被藏在哪里?是否已经醒了,对着钢筋水泥的城市,绝望的低泣?

    犹记,那些流连在乡村中的儿时的回忆:绿油油的稻田,湿漉漉的空气,河流安静地淌在河床上,做着甜甜的梦。阳光明媚的有些奢侈的午后,躺在奶奶家门外的场上,听奶奶哼着不知何年何月带着泥土芳香的歌谣,听花开的声音,听叶绿的呢喃,听……于是不知从何开始,淡淡的倦意,不知所起,却一往情深[注: 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很久了,久到忘记当初是醒着,还是睡着,是哭了,还是笑了,依然深嵌在回忆深处的绿色却蔓延开来,弥漫到整个生命中,无数条路上。

    终究,还是结束了。乡村已在时代的车轮下消失殆尽。自然是我们的邻居,而我们却以邻为壑[注: 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阳光,透过无数烟尘,来到我的身旁,我已感觉不到一丝明媚。此刻,我在城市的边缘,回忆悬浮在远处的烟囱上,污浊不堪,仿佛成了身外之物[注: 指财物等身体以外的东西,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这真是家乡吗?树在哪里?草在何方?我儿时的伙伴都已搬到城市的中央,那里有人造的绿地,那里有人造的花园,可那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绿色生活吗?可为什么,我竟再也闻不到只属于泥土的芬芳?

    夜空下,城市是安静的,至少相比白天是这样。几点残星,一轮孤月,在灯火通明中,上演着最后的清韵。站在街边的梧桐树下,我贪婪地呼吸着这座城市中仅存的一点绿色。

    恍惚间,我仿佛听见鱼儿说:没有谁能看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污水中;鸟儿说:没有谁能听见我的呜咽,因为我在市声中。突然之间,我感到前所未有[注: 从来没有过的。]的无力,在所有的朝花夕拾之前,所有的绿色都融入时间,在城市中再也捞不起一丝纪念。

    时光是辗转的希望,罅隙里枯萎的悲伤,都化作绿色的梦,沉沉地睡去,远方,不知何处,那片最嫩的绿叶,在尖叫……

    【简评】

    这是一篇思路绵密、语言精致,情感真切的抒情佳作。开篇不俗,仰天俯地,叹问:绿色生活,你在哪里?直击“绿色生活”当下已逝的沉痛现实。作者诉说工业化迅猛袭来的变迁:乡土家园已成回忆,烟尘弥漫中人造绿色是多么可怜,夜空下,“我”只能贪婪呼吸城市中仅存的一点绿色。“绿色”已然是梦,将来梦亦难寻。这种感伤有着悲天悯人[注: 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的感染力,深合“绿色生活”是后工业化时代人类对自身困境的反思与自赎要旨。令人拍案叫绝[注: 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的还在结尾:“远方,不知何处,那片最嫩的绿叶,在尖叫……”嫩叶有情,呼唤绿的权利,是警示?是呐喊?是哀鸣?一叶之鸣,发人深省[注: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严龙文)

绿色生活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题记(辛弃疾《贺新郎》)

    不久前,江苏省政协组织编写了一部书,书名就叫《我见青山多妩媚》。那是一本反映绿色生活的诗词选,古色古香[注: 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而这个考题,更是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绿色的关系。

    好一片妩媚的山啊!春则草长莺飞[注: 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夏则草木丰茂,秋则层林尽染,冬则银装素裹。好一湾妩媚的河啊!渔舟唱晚,波光粼粼[注: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沉璧影静,岸芷汀兰。这是一片被范仲淹吟诵过的山,这是一片被欧阳修游历过的河,这是一片被毛泽东注目过的土地。绿色的生活,徜徉在这一抹醉人的绿色中,美不胜收[注: 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与绿色为伴,眼眸永远也不会染上世俗的尘埃,心底也会被涂上暖暖的亮绿色。范成大归乡,见乡人收割稻子的场景,看到那幅绿色生活的画卷,咏出了“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的名句。想想看!想想那种充满绿色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动物与人和谐共处,那样诗意的生活,令人神往[注: 使人很向往。]

    我看到了妩媚的青山,青山也看到了妩媚的我。热爱自然,赞美绿色,绿色生活其实很简单。张大千笔下的山河,有种摄人的美;毛泽东笔下的山河,有种壮阔的美;而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有种窒息的美。那神的一滴,让青山让自然看到了作为自然长子的人类的妩媚与多情,热爱与赞美。人与自然,自然与人,本身就应和谐共存,本身就应绿色地生活。

    既已绿色生活,既已诗意栖居,人类就应停下那只贪得无厌[注: 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的手。我们再也不忍见哀号的藏羚羊,再也不忍见流血的海豚,再也不忍见悲鸣的华南虎。绿色生活拒绝动物的眼泪,不需要动物的鲜血。

    我见青山多妩媚。这一片妩媚,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与真心。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一份“如是”,需要每个人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赞美。

    情与貌,略相似。人与自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我们与自然略相似,与绿色生活略相似。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真的达到这一点,即是令人神往的绿色生活。

    【简评】

    这是一首诗意的绿色生活的“妩媚”之歌。作者以《我见青山多妩媚》的诗词选为“由头”切入,热情地赞颂这一片“妩媚”的青山。青山“妩媚”在哪里?“妩媚”在绿意盎然,不染世俗尘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然而,文意并不到此为止,作者在“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上再翻新意,殷切期望作为自然长子的人类不负“妩媚”的青山,要以发自内心的努力与真心去热爱自然,赞美自然,顺应自然,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活真正“妩媚”起来。缜密的文思,诗意的笔调,隽永的激情,让人眼前一亮。(薛明德)

绿色生活

    在这个时代,我们已少见桃红柳绿[注: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的一派生机之景。为何?因为“世界永远不会停住前进的脚步”。

    可是,如果以这样一个理由去回答汶川、玉树的灾难,去解释智利、海地的苦难,未免太牵强了。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世纪,绿色生活的口号被提了出来。然而,对于营造绿色氛围,创造绿色生活,我们该如何行践呢?

    绿色生活,就是要我们净一净。新《水浒》或许是很多朋友期待的影视巨作。可就在拍摄新《水浒》的过程中,《水浒》剧组让观众失望了。当拍摄完成,剧组离开现场之后,人们看到的是成堆的一次性餐具,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而且临近的湿地、湖泊也都遭到了破坏。很快,消息上了媒体,人们纷纷指责《水浒》剧组,而剧组也立即公开道歉,植树108棵表示诚意。

    是啊,绿色的湿地被垃圾染白了、染黑了。那原本干干静静的场地现在已是垃圾成片。而《水浒》剧组“净一净”的补救做法还是可以获得原谅,或者可以被接受。

绿色生活,就是要我们静一静。当代社会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浮躁,人们很少能静下心来享受绿色。范冰冰是家喻户晓[注: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的大明星,她曾骄傲地在媒体面前炫耀:“我每年的飞机消费要达千万元,很难闲住,不是公司有事,就是朋友聚会,朋友多,消费也多。”新闻传出不久,网上就对此议论纷纷。飞机消费高,而我们的明星竟如此淡然,并引以为豪。

是该静一静了:千万元的燃油要产生多少废气,这是个庞大的数据。另外,污染了环境,只是换得荒芜的繁华,这种非绿色的生活,要不得。

    绿色生活,就是要我们敬一敬。敬谁?当然是自然。自然为何可敬?因为我们所用的皆“大自然之无尽藏也”。而如今,不断有能源危机的“敬告”,是我们置之不理[注: 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绿色渐渐少了,因为大片的绿色被锯齿清理得只剩下灰色的锯末。我们的绿色生活是要靠我们自己创造!所以,敬自然吧!我们的生活之绿色永远与大自然不可分离,也永远是直接地相连。

    所以,敬一敬吧!我也相信,“敬自然”将会是 21世纪最响的口号!

    健康、向上的绿色生活,将会把绿色定为生活的主角。

    而绿色生活也永远离不开净、静、敬,我相信, 21世纪“净、静、敬”便是人们在绿色世界中的高境界。

    【简评】

    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作者从如何营造绿色生活切入,颇有见地地提出创造绿色生活要“静一静”“净一净”“敬一敬”三个分论点。这三个分论点看似并列,实则有一种递进关系:先谈环境的净,再说心灵的静,最后上升到理念上--要懂得敬畏自然。文章思路清晰,见解独到,能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是一篇有的放矢[注: 的:箭靶子;矢:箭。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切中肯綮的好文章。(雷雨)

绿色生活

    爷爷六十好几了,一个人住在乡下的老屋。

    瓦屋,三间,青黛色,这便是爷爷的“不动产”。我总是缠着爷爷,让他把这老屋好好装修一下,至少,得把墙刷成漂亮的白色吧。“不,这样挺好的。”爷爷总是拒绝。我环顾四周,重新“省视”爷爷的瓦屋。瓦屋是由青砖砌成的,没刷过涂料,所以爷爷一直也就弄不明白什么叫甲醛含量超标,什么叫室内空气污染。他总是炫耀他的小屋冬暖夏凉,比呆在空调屋里舒服多了,这样就可以省了买空调的钱了。呵,我的爷爷啊,何止是省了买空调的钱呢,你还在拯救环境呢,氟利昂气体造成臭氧层空洞,威胁着人类安全。

    我的爷爷呵,你可能不知道,你现在啊,过的是绿色生活,住得绿色。

    爷爷的菜园是爷爷大展身手的舞台。他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宛如一位知名设计师。

    他植起木架,在木架上写下豇豆的诗行。他在土里埋下南瓜的秧苗,那南瓜的叶子呀,就随心所欲[注: 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地在爷爷的菜圃里铺了一地,好似一篇散文,没有拘束,任笔锋游走。爷爷总是很虔诚地抚摸他种下的蔬菜的叶子,像是饱含期盼。要是爷爷的眉头皱了一下,那一定是看到他的宝贝蔬菜被虫子给咬了一口。爷爷从不用杀虫剂,总是要亲手把虫子捉掉。他说,杀虫剂就像毒药,用毒药毒他的蔬菜,他可舍不得。中午,爷爷从地里割了一把韭菜,翠绿翠绿的,炒好了放在盘子里,还是那么“光鲜亮丽”。爷爷“大力推荐”他的手艺:“快吃啊,没打过农药,没污染。 ”

    我的爷爷呵,你的生活还真是绿色呢,吃得绿色。

    爷爷很少出门,所以没有配备任何“坐骑”。他喜欢走路,将双手背在身后,在田间小路上慢慢地走,或是哼着小曲,或是遇见熟人,手一扬,算是打过招呼了。要是出远门,他就会拎一大布袋,挤公交车。爸爸怕他身体吃不消,要开车送他。“别费这个心思,汽油好贵的。”爷爷又是拒绝。他拎起他的布袋,哼起了小曲,踏上了公交车。有时,我对爷爷说:“爷爷你好时尚啊,都懂得低碳生活了。 ”

    爷爷当然不知道“低碳生活”是什么意思,也不懂什么叫“时尚”,但是我的爷爷呵,我要告诉你,你现在的生活呀,就叫绿色生活--出行也是绿色出行呢。

    此时,爷爷在他的河里捞鱼,他站在小船上撒网。岸边桑葚树上的桑葚紫得那么诱人。

    “爷爷,现在城里人都羡慕你这样的生活呢。”

    “这有什么好羡慕的,这儿又没高楼大厦的。”

    呵,我的爷爷,虽然不懂什么叫绿色生活,但却在一举一动[注: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中诠释着绿色生活。

    我向河面望去,黄昏时分,晚霞真美,夕阳一吻,便羞红了这位渔人的脸·

    ···

    ····

    【简评】

    这是一篇“老老实实”的记叙文。与那些写民族、写历史的宏大题材不同,本文从住、食、行三个方面叙写了爷爷质朴的乡村生活,用爷爷的表情、动作诠释着绿色生活的内涵。

    文章的表现手法略显稚嫩,但洋溢着清新纯净的生活气息。写自己,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永远是中学生作文的基本功。(潘大春)

绿色生活

又到夏季。那片故乡山野中青葱如玉的水稻苗温润蓬勃的碧绿香气便在午夜梦回之际 伴着蛙声蝉鸣如潮水般而至。蓦然惊醒的我,看着窗外大片灰黑色建筑投下的巨大阴影, 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鸟儿啼叫,终究是只能怅然吟道:

“旧时春燕何时归?”

我自小在乡村中长大。那片广阔的绿色原野,让我觉得童年实在是幸会的际遇。春有 连天碧草,夏有秧苗如玉。小小孩童的灵魂,便在这天地间最自然、纯净,最蓬勃、野性 的色泽中抽穗拔节。

“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绿,是自然与生命本初的颜色,所以只有放养于 天地之间,与万物休戚相关[注: 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的生活,才是绿色生活,才是古书中“羲皇上”的境界吧?

所以那时,几对燕子是我家的“房客”。每逢春至,它们必然准时到访,在老屋的屋 檐上筑巢。久之,渐渐相熟,它们仿佛是我们的亲人。每日听到屋梁上清脆婉转的啼鸣, 仿佛也带着野生植物般蓬勃湛然的绿意,便教人心情欣悦可喜。有时吃饭,燕子会把粪便 弄在桌上,一家人并不恼怒,反倒哈哈大笑。现在想来,我的童年实在是生活在自然绿意 中的翡翠梦境。

后来我便被父母接入了城市。高高的灰色写字楼,我仰起小脸也数不清楼层数。钢筋 水泥的森林,叫我的心莫名堵塞黯淡。公园里倒也有修剪得精致的大片绿树,可那绿意总 让我觉得虚假,又如何能比得上那故乡契合于自然的“羲皇上”境界的绿意?

今年的春天,我正端坐在书房写作业,加厚的窗玻璃上突然传来沉闷的敲击声。两只 燕子用力把翅膀撞击在窗户上。莫非是当年旧识?我一阵难过。纵然有心,我已无法再让 它们进来筑巢安息。现代人的公寓式建筑,哪有房梁,哪考虑到这些动物也需要一个家?

燕子们努力了半天,仿佛明白了什么,忽地振翼,齐齐朝着家乡的方向飞去。它们要 回到那片绿色中筑巢么?可我在这钢筋水泥的森林中绊住了脚。纵然心理上仍是那生活在 绿色中的少年,但我却无法如它们般自由归去。“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样的 绿色生活终究只能化为清寂长夜中的幻梦么?这是我的悲哀,抑或是人类的悲哀?

旧时春燕何时归?

我也只能吟这两句无力的诗了:

“年年驿站生春草,旧燕归时人未归。 ”

 【简评】 此文叙事抒情,细腻纯真,忆写翡翠梦境般的童年生活,对比进城后的森林般的钢筋 水泥高楼,感叹天地万物与我“共生”、“为一”之难。一对春燕,勾联起文章的情思,前 后呼应,引发出我何以归、人类何以归的深切呼唤,意旨高远。(张中原)

绿色生活

    茶。

    想起茶,想起绿色的茶叶在玻璃杯中清透的模样,碧绿的芽端,香气写意地飘散。绿色,绽放在生活里。

    在茶香中思念苏轼,杯里泡着苏轼最爱的白茶,想起他黑白斗茶的佳话,不由会心一笑,便作天涯想。从窗外看去,钢筋水泥之间偶尔散落着半点绿意,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最后宣言。

    走在公园里,这半点绿意也挡不住马路上扬起的尘土,寂寞的杨柳仿佛被遗忘的古琴,弦断有谁听。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老和尚总喜欢坐在寺里后院的大榕树下喝茶,衣裳破破的。小和尚们倒是新得很,但老和尚不在意,只是说:这件没有灰尘,干净。老和尚常带着小和尚去田野,因为那里有生命,很美。

    老和尚是爷爷的老乡,他教会了我父亲喝茶,父亲又教会了我。

    绿色=蓝色+黄色。

    绿色中和了蓝色的冷静、黄色的热烈,其实绿色是生命。

    绿色就像茶一样,带给生活的绝不只是清香。

    现在的社会,只半读了“环境生态”。一边用大面积的人工植被堵上大自然的嘴,一边又代表大自然向人类自己宣读大自然的褒奖;一边向大自然发誓要和谐相处,一边又硝烟烽火地争夺石油;一边宜居宜住地为人类修房建屋,另一边又大肆圈地逼得“绿”无立锥。人们啊,须知绿色生活不仅人类需要,自然也需要。

    生活既需要蓝色的安定,也需要黄色的热情;需要冷静的承诺,也需要切实的行动!

    老和尚最后一次在榕树下喝茶,他给我和我爸换了玻璃杯。他让我们静静地看。后来我问爸是什么意思,爸爸说:起于绿,终于绿。我想,这大约是说绿色生活吧。人诞生在大自然的“绿”中,总得回去,绿色生活才是归宿。

    生命起于绿色。大自然起于绿色。唯有心中纤尘不染[注: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那满眼的绿色方能作生命的底色……

    想起绿。想起老和尚。想起大榕树。我突然明白,绿色生活是一种文明。可悲的是,人类当下只注重黑白,不分黄蓝。

    【简评】

    文章颇有禅意,亦有“意识流”。当头棒喝[注: 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式的猛省,被融化在淡雅而随性随意的生活感悟之中,便有了着落,有了依凭。在立意上,文章有用心的求索;在写法上,则注重意念之“流”,故而显得灵动、自如,有韵致。这是一种需要素养和才思的“高难度”写作,搞不好,便会变成漫无章法的劣作。(骆冬青)

绿色生活

    寻一方山野,盖一处木屋,自己渔,自己樵,闲时看天边云卷云舒,静时观庭前花开花落--这是我心中的绿色生活,亦是千万人心之所向。然而当我的思绪被隆隆的货车声纷扰,当我的美梦被刺耳的闹铃截破,我才明白,如今再想寻求那样的绿色生活也只不过是一场奢望一场梦。

    混凝土的坚硬、钢铁的冰冷隔绝了那“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意风景,苏州园林里透过镂花圆窗观鸢飞鱼跃[注: 鸢:老鹰。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的生活已不再。我幻想着还能在乡村寻到一丝惬意,却无奈钢筋深深地扎入了那片土地,落寞的光景是那里喊不出的痛。

    我才了解,惬意的居住地--绿色生活的载体已经渐行渐远。

    一夜暴富的神奇、瞬间成名的诱惑,不断地诱使人们成为趋之若鹜[注: 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中的一只。清人张潮的“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者,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到如今,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狂轰滥炸下,已然堕落成为“因雪想堵车,因花想成名,因酒想应酬,因山水想旅游开发区批文”。

    人们疯狂地追求效率、追求速度,在把绿色残杀后又乐此不疲[注: 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地再去营造绿色,不过是如堂吉诃德大战风车般虚无,看似轰轰烈烈[注: 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其实难掩绿色逝去后的悲哀。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弥补绿色生活逝去后的空洞呢?

    《笑林广记》中冥王与鬼的对话或许有所裨益:冥王要将鬼投胎转世到富贵人家,而鬼却连连摇头,只说想要平静的生活,烧清香,吃苦茶,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即是最好。其实鬼已将人世参透。富贵不过如指尖的薄暖,浮名只若云影的轻凉,即使绚烂,也不过如烟花,转瞬即逝。而只有那些清淡的日子,即使贫困,但似风过疏林、雨打芭蕉,都是自己心头的日子,潜着香,藏着甜。

    清醒清醒吧,重整旗鼓[注: 比喻失败之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绿色生活。以亲吻的姿态去拥抱大地,在自然母亲的臂弯里诗意地栖居。或许你就能感受得到一只飞鸟的喜悦,触摸得到一只蚂蚁的心跳,体会一棵树的孤独以及每一叶花草的欢笑,这才是真正的绿色生活。

    【简评】

    这是一篇透着作者深刻思考的佳作。文章列举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环境的日益破坏,绿色生活的渐行渐远,呼吁人们拥抱大地,珍爱自然,极富针对性。由清人张潮诗句引申出的民谚、堂吉诃德的比喻、《笑林广记》的故事,信手拈来[注: 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恰到好处[注: 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值得借鉴。(顾桂南)

面对千万个“梭罗”和“陶渊明”

--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绿色生活”,当今流行词。考生若从浅层入手,很容易,也不易跑题,如写“环保”、“低碳”、“植树”、“哥本哈根会议”等等。若要写得深入一些,就得紧扣“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热爱自然、护卫自然、顺乎自然。

    人,来自自然。大自然的绿色,凝成了人的某些本能和基因。人的祖先是猴子,栖于绿树,采食鲜果,故人看到绿色最舒服,吃到野生果实最可口。绿色生活,实际上是顺乎天然、抚慰人性的生活。从猿到人,是生命的进步;但每一次进步(特别是重大的科技革命),都使“人”离“猿”愈远,离“自然”愈远。这是一个难解和矛盾。劳动使人为“人”,并不断创造着一切,这种创造又往往反过来破坏着自然,损伤人的本性。怎么办?难道再“从人到猿”吗?不可能,谁也无法逆转,除非哪一天大自然被“人”的捣鼓逼急了--所以,才有当今热议的“绿色生活”话题,其核心意蕴乃是八个字:天行有常,顺乎自然。

    怎么“顺”?许多考生向往梭罗的“瓦尔登湖”之梦、陶渊明的“归隐田园”之梦。这是今年作文试卷上最走红的两个人物,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注: 形容数量很多。]的“梭罗”和“陶渊明”向阅卷老师报到。但细究,当今世界能有几个平头百姓可以“归隐”山林湖海呢?隐居,需要经济实力;没有“面包”,谁也无法乐山乐水[注: 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梭罗能在瓦尔登湖饱览美景、扬帆击水,是因为有人“资助”他,他是个“名人”。陶渊明能悠悠然与五柳相伴,采采菊花,看看南山,是因为他小有积蓄,是个小地主。由此看来,在试卷纸上畅想“五柳先生”和“瓦尔登湖”,总使人觉得浮云飘动,望梅止渴[注: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未能触及根本。终于有考生站出来发表高见了。说破了,也很简单,就是一句颇有名气的古代格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咱们提倡的“绿色生活”其实就是叫芸芸众生[注: 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隐”于红尘滚滚、马达轰鸣、人声嘈杂、尾气冲天、电波盈宇、寸土寸金、忙碌奔波、席不暇暖[注: 席:坐席;暇:空闲。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的“闹市”,以及正在被“闹市”侵吞蚕食的乡村!这是一种需要高智慧的“隐”,这是一种带有自我修炼意味的“隐”,故有考生感叹:这种对“绿色”的追求,是被当今工业化狂涛逼出来的;这种“闹中取静”,首先“静”的是发热的胸怀,尽力在物欲横流中坚守心田里的“绿色”本能和“绿色”希望……

    这样一理论,整个命题的内在逻辑就理顺了,就不会皮相地拿“陶渊明”和“梭罗”来说事了。这里推荐几篇优秀作文,基本上把准了这根“脉”,故言之成理[注: 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妙趣天然,没有无病呻吟[注: 呻吟:病痛时的低哼。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为赋新诗强说愁之感。读者朋友们,能在考场上独自思索企及如此理论高度,绝非易事。咱写出以上那些字,也是十余天集思广益[注: 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的成果,故我们由衷地向这些考生行注目礼!

    没有达到如此高度的考生也不必郁闷,你们的“低碳”啦、节水节电啦、春风又绿啦、漫江碧透啦,等等,都没有错,都从不同的角度拥抱着亲爱的“自然”,都有一份“绿”的可爱。只是,今后再碰到类似“时髦话题”时,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一学孔夫子,每事问。

    在此,我们特别提示另一个问题:有极个别考生用文言文写高考作文,这是容许的;写得好的,同样得到肯定。但是,我们并不提倡,因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已成为主流,大家喜闻乐见。我们恳切希望中学生踏踏实实写好现代白话文,不要盲目“复古”。为此,本阅卷组特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训诂学家、国家级名师马景仑教授,对那篇用文言冷字写成的“绿色生活”做实事求是[注: 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的评说,以解诸多疑问:“此文作者有良好的文言功底,在文言学习和写作上的悟性、灵性,非一般中学生、大学生可比,确可称‘奇’。但从‘高考作文’角度看,此文有两个明显缺点:①用词冷僻,艰涩难懂。其难懂程度超过了《史记》、《汉书》,乃至不少先秦散文。古代文言大家,如司马迁、柳宗元、苏东坡等,都极力使用常用词,何况今人仿古之作呢?②过分注重‘四字式’形式,逻辑不够严密,谋篇布局不周密(如第一段游离主题),不少上下文、前后句之间的联系经不起推敲。总之,我认为此文只是高考作文中的个案,其文风也不值得提倡。” 康 文

绿色生活

    足不出户[注: 脚不跨出家门。],我已到达巴西。

    经过技术的切割,经过资本的流通,经过售货员“选择原木地板,享受绿色生活”的热情推销,来自亚马逊流域的参天大树,混合着奔腾咆哮的激湍飞瀑声,莽莽林海的窃语以及在这片热带雨林中生活了千年、万年的鸟儿的鸣叫声,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我的家中。

    滚滚流淌的亚马逊的河水,化为滚滚的利润,带着滋养了它几百万年的绿色,就这样以一种卑谦的姿态,匍匐在我的脚下。

    有那么几次,我弯下腰,趴在地板上,细细地、细细地凝望,注视着它。隔着刷了油漆、打了蜡的光亮表层,抚摸着它经历了千年的纹路与年轮。每一圈,都是自然对其三百六十五天的滋养,都凝结了那块生它养它的土地日日夜夜的厮守。而今,它却因为“人类需要绿色生活”这个假惺惺[注: 假心假意的样子。]的理由,被迫断开了它的手,离开了它的根,被削成无数片,远渡重洋,来到中国。

    我轻轻地抚摸着,在品牌之外,在装饰之外,细细聆听其中花的呢喃、鸟的鸣叫、自然的心语。透过深层,凝望着它曾经生气勃勃[注: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绿色。

    匍匐于被匍匐者,是尊敬还是惭愧?

    很明显,我羞愧,羞愧得无地自容[注: 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这棵树,它本可以很好地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而今,它却只能匍匐在我家中,任意地被践踏。

    生产刺激消费,消费拉动生产,据说这是消费社会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因为我的消费,以及其他和我一样购买巴西原生态地板的人的消费,拉动了这项所谓的给人们带来绿色生活的产业的增长。也就是说,我们的“绿色生活”,不仅加快了亚马逊流域电锯的隆隆作响,加快了热带雨林的消失,还加速了全球温室效应,加快了两极冰川的融化,加快了海平面的升高,加快了臭氧层的空洞,加快了地球的毁灭!

    如此“绿色”!是的,我们追求绿色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以此为理由,任意阻断河流,任意砍伐原木,任意践踏每一份花香与月光!

    我们要做的是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用“绿色”这个崭新的概念,诗意地栖居!

    ■简评

    这是一篇说“不”的奇文。奇在以具体的感受“切”入所谓的“绿色生活”的悖谬,并以高屋建瓴[注: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态势剖析;奇在行文既激情灌注,又冷静乃至冷酷,审视的目光既指向宏观、他人,更有“审己”的勇气与力度。奇在表达的起手不凡而又新意迭出。末尾略平淡,思想的锋芒若能一贯到底就好了。但愿如此才华、思想、胆识能层楼更上。           骆冬青

绿色生活

    我问爸:“你觉得‘菊花台’怎么样?”

    爸想了想说:“没喝过。”

    这就是我爸,不抽烟,不赌博,偶尔喝点小酒就诗兴大发。总之,“无公害,纯绿色”。

    要是在古代,我想我爸决不会是“不肯过江东的”项羽--他顶多是一个驾小舟随江波晃荡的渔翁;也决不会是因为不能打仗报国而直跳的陆游--他顶多是一个在院子里种种花的“隐士”。总之,“爸不琢,不成器[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别人家又是买房又是买车,又是高升又是提调。他却总不急,乐呵呵地“不务正业[注: 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倒是前不久那次五百年一遇的日食将他给忙坏了。提前好几个星期,他又是买防护镜,又是计算角度选择最佳方位。忙上忙下,还预约了一帮邻居来天台一起观看。可惜的是,那天下起了细细的雨,天灰蒙蒙的,壮观的日食他没观到。我见他,把自己那架旧旧的望远镜擦了一遍又一遍,乐呵呵的脸庞少有了光彩。

    我心里酸酸的。

    我爸依旧爱着天空。他知道什么时候在哪块地方会有狮子座流星雨,他把那部热播的青春偶像剧骂得狗血喷头[注: 言辞刻毒,大肆辱骂。形容骂得痛快淋漓。]:“什么《一起来看流星雨》,简直是有损流星雨的形象!”然后,继续翻手里的天文手册。

    我高三了,生活忙乱而拥挤。爸那悠闲的生活状态时常让我莫名地恼火。那次,爸陪我去北京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考场外挤挤压压的全是人,我突然觉得胸口堵得慌,在这人群之中的自己如一草芥,会被淘汰受伤。我习惯性地喝口可乐想掩饰紧张的情绪。爸却递过来一瓶矿泉水:“喝口白水吧,它也有自己的甜。”我定了定,接过水来。“丫头,人要活得自在,这水能融万物啊。”我捏捏那绿色的瓶子,将那火红包装的可乐扔进了垃圾桶。

    我渐渐懂得了爸那颗绿色的心,不那么功利,不那么拥挤,留出好大一片,分给绿色的天空。他那份悠然淡泊,也引导着我,使我平静地面对紧张的高三生活。

    回首望去,悠悠夏阳中,与爸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竟透着淡淡的绿色……

    爸呢?厨房里呢。

    我觉得我爸洗碗的样子特迷人。

    ■简评

    用“女儿”的眼睛来扫描“老爸”,别具一番情趣。作者把这位胸无大志[注: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也不想有大志却活得有滋有味的父亲写活了,让你发笑,让你凝眸,让你反照自己。原来,人一旦豁达了,就能够平静地、大气吞吐地对待荣辱、沉浮、成败、生死等等。这种人,得天地之正气,他们的精神、意念和行为可用“绿色”来隐喻。全文夹叙夹议,以叙为主,十分注重传神的细节描写,故读来如沐春风。结尾处,“我爸洗碗的样子特迷人”,飞来之笔,特有情韵。  何永康

绿色生活

    习惯了绿色丛林生活的人类先祖,当他们的双手舍弃了树枝而抓起了犁与锹时,火之血红和烟之浓黑便占据了子孙后代的双眼。如今,尽管我们褪去了原始的皮毛,我们却要再次唤醒那绿色的记忆,追寻绿色的生活!

    绿色生活,并不意味着文明的倒退,并不标志着人类的返祖。也许蒸汽机的轰鸣象征进步,也许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林立的烟囱象征进步,也许第一列火车象征进步,也许第一艘载人飞船象征进步,但这种种“进步”,都以机器轮轴的刺耳磨擦声使我们与人类的本性渐行渐远!人是生命,生命需要绿色;草地,赐予我们疲惫时栖息的柔床;绿树,赐予我们焦躁时定神的荫凉……人类即使穿上最先进的科技铠甲,其心灵依然在渴望畅快的呼吸和绿意的抚慰。当我们的双脚离那湿润的土地越来越远时,绿色的生活之梦,是我们揖别压抑与烦扰的唯一良方。

    绿色生活,不必要如鲁宾逊般地浪迹荒岛,也不必如陶渊明似地逃离都市樊笼。诚然,人们喜欢鲁氏、陶氏的“绿色”,毕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类的佳境是大家都向往的。然而,人类文明既然脱离了原始丛林进入了城市,我们就不可能逆转潮流使现有文明倒退。我们需要的,仅是一颗“绿色”的心。我们无法“花间一壶酒”,却也能在“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时静心凝望。我们无法“踏花马蹄香”,却也能如季羡林般地养花弄草,以尺寸之绿装点生活,滋润心灵。晨起开窗,应记得领略那初醒柳叶的娇嫩;车行半路,莫忘向两侧梧桐颔首致意;夜晚闭户,也请留一扇窗让月光把桂影投入家中。于是,无需逃往野外,我们也能拥有一点绿色,一份自由舒畅的心绪……

    绿色的生活,已不仅仅是还自然一个原貌,还地球一分安宁,它更是人类心灵的特殊的自我救赎。当周围尽是陌生的身影,当路口车流让你迷茫,当城市高楼遮住了清晨的霞光,绿色生活就成了解除心灵桎梏的“救命稻草”。当人们意识到应有自由、宁静灵魂,那么,他们就会自然地去保护身边来之不易[注: 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的绿色。污浊的心灵,向往的只是臭水沟!当人们倡导绿色生活时,莫忘记绿色之芽应该从心田萌发。心中有绿芽,世界才有盎然绿意!

    我们同于先祖,只有在绿色自然中才能生息。我们又不同于先祖,当下生活逼我们追寻身边的绿,更追寻心田中的绿。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翠水碧,绿意无垠。为滚滚红尘添绿色,是正视生命的本质,必能享智者之乐,得仁者之寿!

    ■简评

    面对“绿色生活”的命题,优秀考生的思考,并不停留在对“低碳”、“环保”的无力赞美上,也不作向往陶渊明式隐居生活的无病呻吟,而是紧贴现实,立足未来,由生态到心灵,在绿色生活的内涵上作了深度的开掘。正如文中所述,提倡绿色生活,并不意味着要逃离现实、重返原始,因为“我们不可能逆转潮流使现有文明倒退”;提倡绿色生活,不只是珍视保护身边来之不易的绿色环境,更是要执着追寻体现生命本真的心灵的自我救赎。这位考生深刻、独到的解读,高人一筹[注: 高人:比一般人高;筹:筹码。比一般人高出一个筹码。指胜过别人。],给我们以诸多的启迪。          薛明德

绿色生活

    时隔多年,我依然怀念那个清凉的夏天,怀念那沁入骨子里的绿茶香气。

    那是奶奶住进城里的第一年,带来了田里一年的收成,也带来了锅碗瓢盆一系列家当。奶奶最喜欢那口绿瓷盆,天渐热的时候,她便会烧上一整壶的开水来泡茶。茶水本是浅浅的黄绿色,但装在墨绿的瓷盆里,总觉得那绿鲜艳而又饱满,似乎要溢出来一样。这时候,奶奶便会招呼我们姐妹二人:“走,咱卖茶去!”

    那时满大街都是“凤凰”牌自行车,层层密密的树阴也挡不住毒辣的阳光,额头上的汗水则被晒成盐渍。这时奶奶的茶水总是最诱人,那清澄的绿不等人吆喝,就吸引来行路的客人。

    “大妈,这凉茶……”

    妈妈总是不等人问完就接话:“自己家煮的,两毛钱一碗。”

    从来不见有人还价,每每都是举起一碗咕嘟咕嘟咽下,颇有几分水浒英雄的豪气,然后掏出两枚细硬币,道一声谢,消失在人群中。偶尔也有渴极了的人,一连灌下三大碗,奶奶也只收取5角钱,也许她深谙做生意讲求回头客的道理,抑或是她的本性就只是为了方便他人。

    瓷盆里的水渐渐浅了,奶奶便使唤我们去楼上把晾凉的另一盆拿下来。同样的绿,同样的清,在这样的午日,散发沁人的茶香,让人分不清这绿是茶叶的绿,是瓷盆的绿,或者是生活本身的颜色。

    孩子的耐心总是有限的,当我们叼着冰棍一蹦一跳回来时,奶奶正在招呼一公车的客人。那时的公车是随停的,窗口伸出许多瓶子,奶奶便乐呵呵地把它们一一灌满,象征性地收取一些钱,那浅绿色的瓶子就注入了些许夏日的清凉,也注入了奶奶淳朴的热情。

    最后的收入是有限的,去掉那些茶叶钱所剩无几,可我们却乐在其中[注: 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很多年后的现在,我只是望着马路上无数辆汽车扬起的灰尘,看着瓶瓶罐罐花花绿绿的饮料,看着奶奶慈祥的照片,怀念那记忆中的绿色。

    朋友,若你在旅途中拧开一瓶绿得不真实的茶饮,是否也会希望路边有一位老奶奶,摆着一口绿瓷盆,煮着一盆绿茶……

    ■简评

    作者通过怀念奶奶当年用绿瓷盆、茶碗等工具在路边卖茶这一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绿色生活”的诠释:真实的、淳朴的、自然的、环保的生活才是作者心目中的绿色生活。这样的视角是独特的,这样的故事是鲜活的,这样的表现是智慧的。加之文中几处简洁传神的细节描写和不动声色[注: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的场面片断的对照比较,使得文笔轻捷灵动,文意独特而耐人寻味[注: 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蔡 明

绿色生活

    日新月异[注: 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的科技在光速般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另一种声音越来越响--还我们“绿色生活”,让我们“回归本色”!

    绿色生活,其实是回归自然、还原生态的本色生活。

    纵使人类技术再高明,终不及大自然这一“终极艺术”。在市场高呼“转基因无公害”时,在商家大喊“特色楼盘--人造山水景观”时,在所谓摄影爱好者不再倾慕山水转而人工ps合成图时,人们已不再欣然接受,而是透露出担忧或不满。转基因食品何言自然之甜美,人造山水何言自然之鬼斧神工[注: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人工合成照更何言自然之雄伟壮阔?为了发展科技而破坏生态,利用科技制造替代品,只能是舍本求末[注: 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大自然蕴含的无穷法则,令人难究其妙。“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向往绿色生活,还原自然本色,吸取天地之灵气,尽力体味自然的至高之“道”。

    绿色生活,需要有平和的心境,从而抛弃杂念,让心灵与肤发一同接受自然的洗礼。

    向往自然的生活,本应是纯朴而本真的。虽不能人人都能像五柳先生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享受归隐山川的田园之乐,因为隐居要有经济实力,起码得是个小地主。但古语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在嘈杂的凡尘俗世中若能丢下旁骛,向往绿色,心境便能愈发空灵,精神便能愈发超脱。鲍尔吉曾说:“进入天空的畅途得经过原野。”质朴而本真的绿色生活于我们则是精神上的洗礼,洗去了污世的污垢,灵魂将愈发轻便,轻得仿佛能随风飞起,淡定得似飞仙邀游于碧落之中。所以,向往绿色的生活,更是一种心的修炼。

    栖于尘世,生于污泥之中,只要像莲花般保持自身的纯净,情系绿色,回归本真,便能葆察察之身而勿囿于汶汶之物!

    ■简评

    本文的亮点在于作者认识的深刻性和说理的辩证性。开篇一语中的:“绿色生活,其实是回归自然、还原生态的本色生活。”接着,围绕这一论点阐述了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人们的‘担忧’、‘不满’以及应取的正确态度”。“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恰当引用,更使文章的议论愈加深刻。文章的另一分论点是:“绿色生活,需要有平和的心境”,“向往自然的生活,本应是纯朴而本真的”。作者更多地从精神层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而一句“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可谓神来之笔,充分表达了一种“心远地自偏”的超然。本文结尾精妙,发人深省。张雨仁

绿色生活

    “草色遥看近却无”,古人一句七韵,竟完美地道出了绿色生活的真谛!

    “草色”,便是自然之韵。绿色境界,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是主角。陶渊明为世人描绘了他的理想归宿:“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可见,绿色生活,首先少不了自然生机。难道你不想早晨醒来,推开窗,迎接一片鸟语花香[注: 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难道你不愿安谧的夜里,伴着阵阵虫鸣进入梦乡?人不是惟一的生灵,朋友,给你的生活增添一些自然的韵律吧!让跳动的音符驱散你心中的寂寞!瞧,万物合奏一曲生命的组歌,你的生活也由此更添高山流水[注: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遥看”,便是距离产生美。现在不是有这样那样的自然保护区吗?不错,我们应对自然怀一份崇敬之心,“退一步,海阔天空[注: 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让一些空间出来,护一抹自然之绿,天地才愿以慈母的姿态包容人类的存在。于是,当你踏上草坪时,当你抚摩老树时,当你参与城市的扩建时,你可记得,自己应当以生命最本初的姿态,站在远处,向生命行礼?站在远处,是仁爱的姿态。

    “近却无”,便是习惯成自然[注: 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当你寻找“低碳”的足迹时,你或许已默默换上了节能的灯泡。当你随手将垃圾分类时,实际上已节省了他人的忙碌。请记住,“绿色生活”拒绝刻意地作秀,似有若无的绿色“琐碎”,润物无声地融入了绿色境界,这才是真的“绿”。

    且慢,这还不是全部。“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诗,还是一种文化,一种机智。泡一杯青茗,品读“大江”和“黄河”,低吟前人思想的絮语,于是,心宽了,智明了。这样的生命,更有活力,绿满天涯,青春永驻。也许,生活中,还有机器轰鸣冲淡了鸟儿的歌声,还有水泥柏油踏平了原野的绿意,还有电锯惨叫放倒了一棵棵希望,还有荧光屏里歇斯底里的“歌嚎”,还有车水马龙[注: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喧嚣出令人窒息的烟尘。但是,请记住,为心留一片绿色,你方能在无意间为生活留一片绿色。

    “草色遥看近却无”,绿色辩证,乐成心智;种植一粒种子,不经意,收获一片绿意。

    ■简评

    此文用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解读“绿色生活”,很机智,很辩证,很鲜活。特别是对“遥看”和“近却无”的阐释,颇具创见,发人思索。中学生的脑海里装了不少名家诗句,却不可随意往作文里“堆”,搅得人眼花缭乱[注: 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此文的灵活运用,值得中学师生在作文教学和古代诗文教学时认真审视。雷 雨

绿色生活

    小时候,我寄居在苏州的外婆家。那儿有许多老房子,屋顶灰色瓦片,在安静的画面里舒展。细细瞧去,那黑压压的瓦片缝中偶尔会冒出几个青嫩的“小脑袋”。“真喜欢这些绿色的小草!”我笑着说。

    那时的窗是木格子的,上边覆了张厚厚的黄油纸。闲来无事,我就喜欢靠着窗。格子窗很厚重,运气好遇上它打开时,我便能肆无忌惮[注: 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地从窗外拾点好风景,但要是它紧闭着,小小的我因推不开只得讪讪离去。

    犹记那清晨滴水的翠绿芭蕉,屋顶上那些随风摆动、向我点头招手的小草……绿色充斥了整个窗框,构成了我惬意的绿色生活。

    有天午后,小伙伴们来外婆家找我玩。在嬉笑一阵后,我踱步来到了窗房。窗,关着,用力推,无济于事[注: 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见我沮丧的样子,小伙伴们互相交换了一个眼色。一个小伙伴走上前,用手指蘸了下口水,对着格子窗的角落猛地一戳。风,从小孔的一端不安分地钻进来。我迫不及待[注: 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地瞅着小孔。“啊!满眼的绿色!”我欢快地叫着,一转身那古巷橘红色的黄昏正透过格子窗深深浅浅地投影在水泥地上……

    时光总是在你不经意间调皮地向后溜了一段,寄居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注: 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那晚,夜色把缱绻的江南深深掩埋……

    不知怎么的,坐在玻璃窗前的我总情不自禁[注: 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地抚摸那段寄居时光。有时,我会想,我到底在留恋些什么呢?住在高级公寓了,外婆也搬来了……噢,我的格子窗不见了,那满窗的绿色不见了!

    以前那样费劲地想着窗外的风景,而今只需一抬头,透过干净的玻璃窗,那满街的都市繁华尽收眼底。

    然而,当初触摸黄油纸的滑腻触感不见了,我伸手摸到玻璃窗的冰冷。当初与小伙伴们玩耍的嬉笑声没有了,我感受到的是门与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忽然想起了什么才算是绿色生活,不仅是双眼满含着绿色风景,绿色,更代表一种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亲近。

    我想祈祷,祈祷那汽车尾气别打乱我的翠绿芭蕉;祈祷那一扇扇防盗门别阻隔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

    玻璃窗透明得漂亮,有时让我误认为不存在。然而一伸手,还是冰冷。

    这扇“隔阂”,我真想打碎它,我童年的绿色生活哟,我好想“回家”!

    ■简评

    行文活泼,有点儿“调皮”,有点儿“感伤”,还有掩抑不住的青春活力。这得益于写作心态的放松和恣肆,更得益于写作过程中对自己感觉的捕捉和诗意的表达。记叙文需要刻画细节,但更重要的是让一切细节“活”起来,文章才能具有活蹦乱跳的生命力。在这个意义上,作文才是一种解放、一种快乐、一种惊喜。张中原

绿色生活

    三模考好了,难得一个晚上不必到校。信步走到校门前的街心广场。华灯初上,流光溢彩,人头攒动,一片欢乐海洋。射灯将花草树木打扮得花枝招展[注: 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绿油油一片。

    可,总觉得少些什么。

    或许是考前的心理烦躁吧,我安慰自己说。

    瞥见广场西北角有一条通向深处的小巷,我朝里走去。

    脚下的路不再平坦,有些硌脚。借着朦胧的月光,我看到脚下那一块块长方形的石块,泛着幽幽的光。或许,这就是大人口中所提到的城市里最后一条石板街吧。

    怀着虔诚的心,我放慢脚步,生怕踩疼了这条古巷。

    淡淡的月光倾泻下来,氤氲出一派祥和。寂寥无声,且听虫鸣。两边低矮的平房就那样安静地立着,墙砖之间已滋生了绵软潮湿的青苔。我看见岁月在墙上一点点剥落、侵蚀。木制的大门深锁着,锁住了那青葱的时代,锁住了老一辈曾经激扬的梦。晚风拂面,门环轻叩,却迟迟不见应门人。这里,没有外面世界的五光十色[注: 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没有尘世的无边喧嚣和物欲横流。虽然没有绿色射灯的照耀,但它依然显得郁郁苍苍。或许,这就是最本真的绿色吧?

    我的心濡润了,如花蕊中的一滴露,也被染上了一点。

    继续往前走,无意间看见一户人家的大门半开半掩着,几个老人坐在院子里谈话。借着堂屋里灯发出的微弱的光,我看见了那似曾相识[注: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的板凳,高高的门槛儿,矮小的竹椅。

    绿色的生活,绿色的气息,那么真切地扑面而来,心儿也趋于详和。

    我享受着这片绿色空间带来的心灵抚慰,又那样的心痛:斑驳的墙上,那一个个醒目的“拆”字,让人惊心!

    我无法想像外面热闹的城市上空漂浮着多少浮躁不安的灵魂,他们像一个个野游的孩子,不知何去何从[注: 去:离开;从:跟随。离开哪儿,走向哪儿。多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什么方向。]。习惯了霓虹灯的眩目,热衷于名利的追逐,有谁愿意留住这一块没有任何商业价值的绿地呢?又有谁意识到“人工绿化工程”正吞噬着我们的绿色生活和绿色心灵?

    我渴望那融融的人文历史气息,期望那些不安的心灵能得到绿色的慰藉……

    绿色生活,能否让下一个和我一样寻求自然之诗的孩子,收获一份安宁?

    ■简评

    城市最后一条石板街安静而温柔地栖居着月光、竹椅、青苔、老人……它们和流逝的旧时光一起共同勾勒出人们对温情脉脉[注: 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形容饱含温和的感情,很想表露出来的样子。]的田原牧歌生活的向往。这样的石板街,如同博尔赫斯笔下的“小径分岔的花园”,花园的另一端则是流光溢彩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工具理性的逻辑推动下,“拆毁”和“吞噬”着人们心中的温情与诗意。面对我们折毁式的“绿色生活”,作者没有“愤青”式的质问与慷慨,只是平静、忧伤地叙述着这一切,复杂的情感蕴含其中。潘大春

2010江苏高考王云飞《绿色生活》注音、注释、译文

绿

江苏考生 王云飞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至于弱冠,不明犍状。佌佌之豚,日食其羓。洎其成立,未识豜豭。每嚙毚臑,然竟不知其夋兔。方彼之时,窋诧之态,非闠闠之中所得见也。

    今北方久熰,瀵氿甃眢,坌坲坲,焘天幠日。土地皴崩,罅可容人。南疆霶霈,洚水肆虐,当此之滈,茅舍尽走。欲苫不能,啼口立啾啾。

    凡此异态,非天之咎。

    君不见斵楩焚樟,岵之為屺,睇眄之下,万山尽屼,百尺篔簹,化為竹着。於彼幼蛇,匌不盈寸,巴蛇王虺,尽化柈饈。玈气烰烰,上格瑶池,贫地徠贾,以丰其貲。然千丈方圆,莱菔不生,九天之上,星河不见。

    呜呼!漫山设棙,遍地尽罘。此天灾也?人祸也!河海黟然,浊水仍倾,此天灾也?人祸也!

    斵木算刂竹,彍弮待兽,以至鹿不得走,翬不得飞,蚁不得宭,髬髵不见。此天灾也?人祸也!

    翕合沴气,终日涽涽。天不復蓝,水不復清。未有乌云,天何暝暝?赤乌既出,焜耀无復。看天下,鸟飞不下,鲜见狉狉,当此之时,何处貣青天?

    所幸者,人知之也,人更之也。然,上作网法,下偩几何未可知也。

    今天下多灾。北国井冞,阵主復至,当与孔张俱歾。南域之霖,大禹洊存,只得扼腕而叹息。人不咎己而咎旱魃,不誚己而諑共工。未之可也。闤闠所趋趋,不可恈恈。当思子孙后代,人己知之。然行之效,则体躆庙堂者思之,媕娿之徒,弃不婟嫪,国之大蠹,捐而必究。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杨槐蓁蓁,町疃,柳榆其秝。苾葌柅柅游屮葳蕤,见柳而人不攦,视草而眾众不蹸,日驾双軑之车,斐斐閭巷之间,目不復睺,鼻不再鼽,鸟不惊人,鮒游沴然。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万物,此獍也。今其不宜瞡瞡,遗祸搙孙,当修长远之道以藾万世。

    今吾执笔於此,所思者,舍旁早蟠一株,今当唪唪,攲枝水上,当復驾舴艋,扌玄其落桃,投於苙。坐银杏树下,观儿童嬉于树下,延於砖祴,搤腕而惜水中未置菱藕几株。燠热之时,而可摘菱冣菂,爇之為饘,以奉亲房。

    (二)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dòng] ,至于弱冠,不明犍[jiān] 状。佌佌[cǐ]之豚,日食其羓[bā] 。咱[jì]其成立,未识豜豭[jiān jiā]。每嚙毚臑[niè chán nào],然竟不知其夋[qūn]兔。方彼之时,窋[zhú]诧之态,非闠闠[huán huì]之中所得见也。

    今北方久熰[ōu],瀵酒甃眢[fèn guǐ zhòu yuān],坌[bèn]坲坲[fó],燾[dào]天幠[hū]日。土地皴[cūn]崩,罅[xià] 可容人。南疆霶霈[pāng pèi],洚水肆虐,当此之高,茅舍尽走。欲苫(shàn)不能,啼口立揪揪[jiū] 。

    凡此异态,非天之咎。

    君不见斵[zhuó]便[pián]焚樟,岵[hù]之為屺[qǐ],睇眄[miàn]之下,万山尽屼[wù],百尺篔[yún]簹,化為竹著。於彼幼蛇,匌[gé]不盈寸,巴蛇王虺[huǐ],尽化伴[pán]羞。玈[lu]气烰烰,上格瑶池,贫地徠贾,以丰其貲[zī]。然千丈方圆,莱菔不生,九天之上,星河不见。

    呜呼!漫山设棙,遍地尽罘。此天灾也?人祸也!河海黟[yī]然,浊水仍倾,此天灾也?人祸也!斵木[算刂]竹,彍[guō]弮[juàn]待兽,以至鹿不得走,翬不得飞,蚁不得宭[qún],髬髵不见。此天灾也?人祸也!

    翕合珍[lì]气,终日昏昏。天不复蓝,水不复清。未有乌云,天何暝暝?赤乌既出,焜耀无复。看天下,鸟飞不下,鲜见狉狉,当此之时,何处貣青天?

    所幸者,人知之也,人更之也。然,上作网法,下偩几何未可知也。

    今天下多灾。北国井冞[shēn],阵主复至,当与孔张俱歾[mò]。南域之霖,大禹存存,只得扼腕而叹息。人不咎己而咎旱魃,不誚[qiào]己而諑共工。未之可也。闤闠所趋,不可恈恈。当思子孙后代,人己知之。然行之效,则体躆庙堂者思之,媕啊[ān ē]之徒,弃不婟[hù]嫪,国之大蠹,捐而必究。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杨槐秦秦,钉疃[tuǎn],柳榆其禾[lì]。苾葌柅柅游屮[chè]葳蕤,见柳而人不攦,视草而眾不蹸,日驾双軑[dài]之车,斐斐閭巷之间,目不复睺,鼻不再鼽[qiú],鸟不惊人,鮒游珍然。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万物,此竟也。今其不宜瞡瞡,遗祸搙孙,当修长远之道以藾万世。

    今吾执笔於此,所思者,舍旁早蟠一株,今当奉奉,攲枝水上,当复驾舴艋,扌玄其落桃,投於苙。坐银杏树下,观儿童嬉於树下,延於砖祴[gāi],搤[è]腕而惜水中未置菱藕几株。燠[yù]热之时,而可摘菱冣[zuì]菂,爇之為饘[zhān],以奉亲房。

绿色生活(繁体字版)

江苏考生 王云飞

    呱呱小兒,但飲牛湩(dòng),至於弱冠,不明犍(jiān)狀。佌(cǐ)佌之豚,日食其羓(bā)。洎(jì)其成立,未識豜(jiān)豭(jiā)。每嚙(niè)毚(chán)臑(nào),然竟不知其夋(qūn)兔。方彼之時,窋(zhú)詫之態,非闠(huán)闠(huì)之中所得見也。

    今北方久熰(ōu),瀵(fèn)氿(guǐ)甃(zhòu)眢(yuān),坌(bèn)坲(fó)坲,燾(dào)天幠(hū)日。土地皴(cūn)崩,罅(xià)可容人。南疆霶(pāng)霈(pèi),洚(jiàng)水肆虐,當此之滈,茅舍盡走。欲苫(shàn)不能,啼口立啾啾。

    凡此異態,非天之咎。

    君不見斵(zhuó)楩(pián)焚樟,岵(hù)之為屺(qǐ),睇眄(miàn)之下,萬山盡屼(wù),百尺篔(yún)簹(dāng),化為竹著。於彼幼蛇,匌(gé)不盈寸,巴蛇王虺(huǐ),盡化柈(pán)饈。玈(lu)氣烰烰,上格瑤池,貧地徠賈,以豐其貲(zī)。然千丈方圓,萊菔不生,九天之上,星河不見。

    嗚呼!漫山設棙,遍地盡罘(fú)。此天災也?人禍也!河海黟(yī)然,濁(zhuó)水仍傾,此天災也?人禍也!

    斵木算刂竹,彍(guō)弮(juàn)待獸(shòu),以至鹿不得走,翬(huī)不得飛,蟻不得宭(qún),髬髵(ér)不見。此天災也?人禍也!

    ??? 翕(??? xī)合沴(lì)氣,終日涽涽。天不復藍,水不復清。未有烏雲,天何暝暝?赤烏既出,焜耀無復。看天下,鳥飛不下,鮮見狉狉,當此之時,何處貣青天?

    所幸者,人知之也,人更之也。然,上作網法,下偩幾何未可知也。

    今天下多災。北國井冞(shēn),陣主復至,當與孔張俱歾(mò)。南域之霖,大禹洊(jiàn)存,只得扼腕而歎息。人不咎己而咎旱魃(bá),不誚(qiào)己而諑共工。未之可也。闤(huán)闠(huì)所趨(qū)趋,不可恈(móu)恈。當思子孫後代,人己知之。然行之效,則體躆廟堂者思之,媕(ān)娿(ē)之徒,棄不婟(hù)嫪(lào),國之大蠹(dù),捐而必究。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楊槐蓁(zhēn)蓁,町疃(tuǎn),柳榆其秝(lì)。苾葌(jiān)柅(nǐ)柅遊屮(chè)葳(wēi)蕤(ruí),見柳而人不攦(lì),視草而眾众不蹸,日駕雙軑(dài)之車,斐斐閭(lǘ)巷之間,目不復睺,鼻不再鼽(qiú),鳥不驚人,鮒遊沴然。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萬物,此獍也。今其不宜瞡瞡,遺禍搙孫,當修長遠之道以藾萬世。

    今吾執筆於此,所思者,舍旁早蟠一株,今當唪唪,攲枝水上,當復駕舴艋,扌玄其落桃,投於苙。坐銀杏樹下,觀兒童嬉於樹下,延於磚祴(gāi),搤(è)腕而惜水中未置菱藕幾株。燠(yù)熱之時,而可摘菱冣(zuì)菂,爇之為饘(zhān),以奉親房。

    (二)

    呱呱小兒,但飲牛湩[dòng] ,至於弱冠,不明犍[jiān] 狀。佌佌[cǐ]之豚,日食其羓[bā] 。洎[jì]其成立,未識豜豭[jiān jiā]。每嚙毚臑[niè chán nào],然竟不知其夋[qūn]兔。方彼之時,窋[zhú]詫之態,非闠闠[huán huì]之中所得見也。

    今北方久熰[ōu],瀵氿甃眢[fèn guǐ zhòu yuān],坌[bèn]坲坲[fó],燾[dào]天幠[hū]日。土地皴[cūn]崩,罅[xià] 可容人。南疆霶霈[pāng pèi],洚水肆虐,當此之滈,茅舍盡走。欲苫(shàn)不能,啼口立啾啾[jiū] 。

    凡此異態,非天之咎。

    君不見斵[zhuó]楩[pián]焚樟,岵[hù]之為屺[qǐ],睇眄[miàn]之下,萬山盡屼[wù],百尺篔[yún]簹,化為竹著。於彼幼蛇,匌[gé]不盈寸,巴蛇王虺[huǐ],盡化柈[pán]饈。玈[lu]氣烰烰,上格瑤池,貧地徠賈,以豐其貲[zī]。然千丈方圓,萊菔不生,九天之上,星河不見。

    嗚呼!漫山設棙,遍地盡罘。此天災也?人禍也!河海黟[yī]然,濁水仍傾,此天災也?人禍也!斵木[算刂]竹,彍[guō]弮[juàn]待獸,以至鹿不得走,翬不得飛,蟻不得宭[qún],髬髵不見。此天災也?人禍也!

    翕合沴[lì]氣,終日涽涽。天不復藍,水不復清。未有烏雲,天何暝暝?赤烏既出,焜耀無復。看天下,鳥飛不下,鮮見狉狉,當此之時,何處貣青天?

    所幸者,人知之也,人更之也。然,上作網法,下偩幾何未可知也。

    今天下多災。北國井冞[shēn],陣主復至,當與孔張俱歾[mò]。南域之霖,大禹洊存,只得扼腕而歎息。人不咎己而咎旱魃,不誚[qiào]己而諑共工。未之可也。闤闠所趨,不可恈恈。當思子孫後代,人己知之。然行之效,則體躆廟堂者思之,媕娿[ān ē]之徒,棄不婟[hù]嫪,國之大蠹,捐而必究。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楊槐蓁蓁,町疃[tuǎn],柳榆其秝[lì]。苾葌柅柅遊屮[chè]葳蕤,見柳而人不攦,視草而眾不蹸,日駕雙軑[dài]之車,斐斐閭巷之間,目不復睺,鼻不再鼽[qiú],鳥不驚人,鮒遊沴然。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萬物,此獍也。今其不宜瞡瞡,遺禍搙孫,當修長遠之道以藾萬世。

    今吾執筆於此,所思者,舍旁早蟠一株,今當唪唪,攲枝水上,當復駕舴艋,扌玄其落桃,投於苙。坐銀杏樹下,觀兒童嬉於樹下,延於磚祴[gāi],搤[è]腕而惜水中未置菱藕幾株。燠[yù]熱之時,而可摘菱冣[zuì]菂,爇之為饘[zhān],以奉親房。

    【注释】

    1.呱呱(gūgū),<书>小儿哭声。

    2.湩(dòng) 乳汁。

    3.弱冠(ruò guàn)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指代成年。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4.犍(jiān)公牛。特指阉割了的公牛。也指阉割了的其它牲畜。

【译文】

    呱呱坠地的小孩,只喝牛的乳汁。到了二十岁。初生小孩,只知喝牛的奶;到二十岁,不知牛的形状。肥壮的猪,每天吃它的肉;到了成年,不能分辨公母。常常啃吃兔肘,然而最终不知完整的兔貌。在那时候,惊诧的神态,不是街市之中能够看见的。

    现今北方久旱,泉涸井枯,尘埃飘拂,遮天蔽日。土地枯裂,缝隙大可容人。南疆大雨滂沱,洪水肆虐。在这样的水灾中,草舍都被冲走。想修缮而不能,只能啾啾地啼哭。

    凡是这样的异象,并非上天的罪过。

    君不见砍伐树木焚毁森林,草木葱郁的山变得荒芜。极目远望,万山都光秃秃的。百尺高的竹子,做成了竹帛书纸。对于那些小蛇,粗不足一寸,(与)剧毒蛇王,都成为盘中美味。追捕杀气,直上瑶池。贫穷之地招徕商贾,以增加他们的财富。然而方圆数里,萝卜不能生长,九天之上,星河不能看见。

    哎!漫山遍野[注: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都设下天罗地网[注: 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这是天灾吗?是人祸啊!河海黯然失色[注: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浊浪仍然滔天,这是天灾吗?是人祸啊!砍木伐竹,张弓等兽,以至鹿不能逃,鸟不能飞,蚁不能居,……不能看见。这是天灾吗?是人祸啊!

    开合浊气,整天飞扬。天不再蓝,水不再清。没有乌云,天空为何阴暗?旭日升起,照耀无光。看人间,鸟飞不敢落下,少见野兽奔跑,在这样的时候,哪里是青天?

    庆幸的是人知道这种灾难,人能够改变这样的状况。然而,国家制订法令,民众几个遵守,就不知道了。

    而今天下多灾多难。北国井枯,(即使)阵主又到,(也只)当与孔张一齐自刭;南疆大水,(即使)大禹还活着,(也)只能扼腕叹息。人们不归罪于自己而归罪于干旱,不责备自己却责备天神。不可这样做啊!街市信步,不能够悠闲,应当想到子孙后代,他人和自己都知道结果的严重。然而力行改变,则是那些当权者要思考的。犹豫小人,弃不足惜;国家蛀虫,逃必追究。

    我所梦想的是,河流清澈,杨槐青翠,田园秀丽,柳榆葱笼。芳树丛丛野草茂盛。看见柳枝,但人们不折;看到草坪,但众人不踏。每天驾着马车,飞扬在街巷之间,眼睛不再昏暗,鼻子不再堵塞,鸟不怕人,鱼游悠然。

    人是天地所生。现在反而残害万物,这(如同)是生下来就吃母亲的野兽。现在不能悔悟,遗祸子孙。应当作长远之计来福荫万代。

    今天我在此执笔,所梦想的是,屋旁长有早蟠桃一株,今当吟唱它的枝斜垂水边,应当再驾小舟,拾起它落下的桃子,放在帽里。坐在银杏树下,观看儿童在树下嬉戏,……,扼腕叹惜水中没有种植棱藕几株。炎热的时候,就可以摘菱采莲,烧煮莲粥,奉给亲人。

    来源:(<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cc149a20100jmtt.html>)更多资源请访问洪培欣语文网(https://.cn),转帖请注明出处。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或  [email protected]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