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2
   [标签: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

课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授课人  

刘冬梅  

三维目标  

 ① 有感情的朗读、体味诗歌的意境。  

 ②体味作者的忧国忧民[注: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①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训练。
 ②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   

 

   亲爱的同学们:相信经过你的努力,一定能圆满完成这份学案。相信我能行,努力一定行! 

一、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2、明确体裁: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3、了解时代背景: 

安史之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注: 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 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时,他已经49岁了。 

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他是个不学无术[注: 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761年8月,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被吹破了,草堂前的一棵200年的楠树也被拔倒了。就在诗人政治上受到冷遇,又加风雨成灾的情况下,杜甫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填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为:                    歌:                        。 

 意思是                                  。 

5、注音: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    怒号            

三重         茅            长          林梢   

飘转            丧              乱      广厦               

俄顷                大庇                         见              此屋 

二、借助工具书完成; 

1、翻译第一段;    2、翻译第二段;     3、翻译第三段;    4、翻译第四段; 

三、交流合作; 

、赏析第一诗节
    问题①: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有何区别?   

 


    问题②:“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问题③: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   

 


     问题④: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赏析第二诗节 
    问题①:让学生描述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作者是什么心情?
 

 


    问题②: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1] [2] 下一页


  问题③:群童为何抱茅?  
      


  问题④:“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问题⑤: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赏析第三诗节    

过渡问题: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
 问题①: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问题②: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赏析第四诗节  
 问题①:面对“夜雨湿屋”,作者此时的表现是什么? 

 

 


问题②: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问题③: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问题④:由此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
     

 

 

(5)、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各节大意,再说说前三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   最后一节诗人集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小结: 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注: 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象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这使读者眼前为之一亮。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让我们回顾一下,看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饱含爱国之情的语句 

 

 

 

 

 

 

 四、拓展延伸(课堂练习 )   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附学生习作两篇:  

    (之一) 镜头一:深秋季节,北风呼呼地刮,咆哮着,怒号着,漫卷着地上的枯黄落叶。这时,有一位颓然的老人,那就是老年的杜甫,站在刚下过雨的泥泞中。他右手拄着老树枝做的拐杖,左手里紧攥着几根茅草。他驼着背,头发散乱,脸上布满皱纹,皱纹很深,里面还夹着一些泥土,他的眼睛暗淡无光[注: 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镜头二:他看了看旁边那简陋的没有屋顶的破房子,又看了看小河对岸孩童们正抱着茅草往树林里钻,不由地进入了回忆。昨天晚上,天气很冷,忽然又刮起大风,刮倒了屋外的菜架子,刮得门窗铛铛作响,一家人都被吵醒了。忽然,狂风将屋顶上那薄薄的几层茅草卷了起来,刺骨的寒风挤进了屋子里,把孩子们冻得哇哇直哭。老人只好用薄的不能再薄,旧的不能再旧的硬“棉被”给孩子盖好。这时,绵绵秋雨下了起来,冰冷的雨水淋透了全家人。他们能做得都做了,只有等待雨快点停。
    镜头三:一阵凉风吹过,老人从回忆中醒来,他不断地叹息和摇头,脸上的皱纹更加紧锁着。一会儿他脸朝天空,自言道:“哎,像我们这样受苦受难的人还有多少,他们肯定比我们还惨!什么时候才能让每一个穷苦的人都住上风吹不破,雨打不漏的高楼大厦啊?如果真的能这样,我宁愿自己仍就在这里受罪!”  

 镜头四:太阳即将下山了,夕阳的斜光折照在那间破屋子上,几只乌鸦在枯死的树上嘶哑地叫着。哎!老人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之二)  镜头一:那是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秋风象魔鬼似得号叫着,虽不象寒风那样刺骨,但也足以让人浑身颤栗了。就在这一天,年老的杜甫辛辛苦苦盖起来的小茅草屋,被风刮得不象样子,屋顶上的茅草都被刮走了。他托着瘦弱的身体,到处去捡那些被吹走的野茅草。
    但是村里的孩子比他抢先一步,抱着茅草跑进树林里。他只好上前去要:“好宝宝,把茅草还给我,爷爷给你们讲故事。”但那些孩子理也不理他,用眼瞟了他一下就跑了。气得老人浑身发抖,破口大嚷起来:“你们这帮小孩子,看我不找到你们家去——”,就这样累得他气喘吁吁[注: 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唇干舌燥,只好倚着那磨得很光滑的拐杖,暗自叹息着。

    镜头二:到了傍晚十分,风将近停了下来,但是天空乌云密布。本来就很昏暗的天空就显得更阴森了,雨也从天上倾泻下来。杜甫的老妻对他说:“孩子有病了,也没钱买药,这被子冷得象铁,叫孩子怎么睡啊!”他看了看孩子,那瘦小的脸上显得异常苍白,额头上冒出豆大的冷汗。这时雨越下越大,床头上已经没有干得地方了。
    他独自倚在床头,心里也不知有什么感觉,自言自语[注: 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道:“唉,都是安史之乱,让老百姓吃尽了苦头,真恨不得把安禄山、史思明一刀给劈了!什么时候到处都能建起高楼大厦,天下的穷苦老百姓不受风吹雨打[注: 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如果真有那一天,即使是只有我的房子破漏,受冻而死,我也甘心情愿[注: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唉,可眼下如何是好——”。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