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小学升初中语文衔接班第6讲
   [标签: ]

小升初语文衔接班第6讲   

   

散文鉴赏   

   

二. 学习过程:   

   

(一)散文的基本知识   

   

传统意义上的“散文”概念十分宽泛,是指除韵文(诗词曲赋)以外的一切文体,包括奏疏、书信、策论等实用文体。现代意义的散文是指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我们这里所说的散文指的就是后者。   

   

散文根据内容性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1. 叙事散文。这类散文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游记等等。叙事性散文要求必须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但同时也有一定的情节和人物描写。叙事散文所描写的主人公既是真实的人物,又是栩栩如生[注: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的艺术形象。如魏巍的《我的老师》。   

   

2. 抒情散文。这类散文以咏物言志、借景抒情为主要特色,特别注重意境的创造和语言的锤炼。如朱自清的《春》,张晓风的《敬畏生命》等。   

   

3. 哲理散文。偏重于说理,但它不是单纯抽象的论证,而是借助文学的联想、比喻,利用文学形象来说明社会生活中的哲理,把深刻的理性思辨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蒙田的《热爱生命》就是外国哲理小品中的名篇。   

   

    

   

(二)散文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重要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尤其是它的选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想象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所谓“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样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明确而又集中的主题。以想象、联想为桥梁的寓情于景[注: 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是散文常见的表达技巧。从细微处着笔,以小见大,是散文表现主题的常见形式。   

   

    

   

(三)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   

   

1. 把握散文的结构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结构特点的集中体现。理解这个特点不要被它材料上“松散”的表象所迷惑,要抓住它“神聚”的实质。要明白所有的材料都是为中心服务的,这种写法,还能收到跌宕起伏、曲折有致的效果。为了便于迅速快捷的把握散文的结构,欣赏时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1)抓“文眼”。“文眼”,顾名思义[注: 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就是文章的眼睛,它是文章的精要所在,像人的眼睛一样,能传达、透视人的心灵。阅读散文,就可以通过“文眼”这个窗口,窥见作品的感情基调;抓住了“文眼”,就可以抓住全文的“纲”,再分析其他的内容,就“纲举目张[注: 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了。如朱自清的《春》,文眼是“一年之计在于春[注: 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赞美了春的活力,生机,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和美好的憧憬。   

   

(2)识“线索”。散文为了达到“散”与“不散”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往往用线索将所有材料贯穿起来。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四次,这四次“背影”,把回忆和现实,相见,离别和牵挂几个生活场景贯穿在一起,表现了在没落的社会时代背景下,父亲对儿子深沉博大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愧疚、牵挂之情。   

   

(3)辨“关键”。在散文行文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关键性的句子对于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大有帮助。抓住这些标志性词句,就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率。这些关键性的语句可以大致分为三种:① 叙事性散文中表示时空变换或观察角度转换的词句。② 首尾呼应句。③ 过渡衔接句。   

   

2. 品味散文的语言   

   

散文被称为“美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语言的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同时也凝练、干净,富有哲理。因此,阅读散文时,就要认真分析散文语言优美、凝练、畅达的特色,从而在形式上对散文加以赏析。尽管散文语言的美表现为不同类型,但品味散文语言,基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   

   

(1)品味语言的形象性。散文阅读,品味语言是重点,阅读时应细细咀嚼,揣摩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这一段描写有声有色[注: 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有形有味,写景时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用词十分妥帖。如“石井栏”由于长年使用,所以变得十分“光滑”;“黄蜂”体形“肥胖”,所以“伏在菜花上”;“叫天子”行动“轻捷”,故而“窜”向云霄。   

   

(2)品味语言的情蕴。散文中蕴涵着作者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通过抒情性的句子直接表达出来的,但更多的是蕴涵在或记叙或描写的字里行间[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品味散文的语言,还要善于品味出词句中蕴涵的情感。如《济南的冬天》,多用拟人、比喻、语言温情脉脉[注: 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形容饱含温和的感情,很想表露出来的样子。],像“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民在冬天是面上含着笑的。”这样的语言在文中俯拾皆是[注: 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口语化的语言,朴实温情的语调,恰似一个和蔼的老人在和你促膝谈心[注: 促:靠近;促膝:膝碰膝,坐得很近。形容亲密地谈心里话。],倾诉着他对济南冬天的深深依恋和喜爱之情。   

   

(3)品味语言中的哲理。优秀的散文,不仅仅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而且往往揭示了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感悟。品味散文的语言,更应深入体味语言中揭示的哲理。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通过追述植物飘散种子的场景对心灵的震撼,而揭示了生命在传承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其中许多句子都是很值得玩味的。   

   

品味语言时,还要注意语言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我们不仅能够识别语句中用到的修辞格,而且应该进一步深挖有关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情达意作用。如“野花遍地都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本句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它写出了野花繁多,散布在草丛中随风摇曳的动态美,写出了野花的活力与生机,给人以蓬勃向上的活力。   

   

  3. 领悟散文的意境   

   

优美的散文,其意境可以与诗歌相媲美。阅读散文时,就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感受,进入散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何谓“意境”?散文中的“意”是指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依托,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因事明理,这可依托的景、物、事就是“境”。意境就是作者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亲临其境,产生了与作者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   

   

我们在领悟意境时,应从散文所记叙的事,所描绘的景着手。在叙事性散文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文中所记叙的事件尤其是经典的细节,体会其中所融之情。如《背影》中对父亲买橘子的一段描写,使我们读者感到眼前仿佛浮现出父亲行动迟缓吃力的形象,父亲本来年岁已老,又刚刚遭受过丧母和失业的双重人生打击,加之身体肥胖,更显老态龙钟[注: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行动十分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买橘子的平凡举动中所包含的伟大的父爱就更让人感动!而此前“我”却对他颇不耐烦,现在想起来,怎不让人愧疚?   

   

在写景抒情的散文中,我们要留意文中所描绘的景物,注意作者在对景物描写中所突出的特征,所营造的气氛,从而体会景中所融之情、所涵之理。《紫藤萝瀑布》中这株紫藤萝,在那荒唐的年代,“稀落”、“伶仃”地挂在树梢,显得毫无生气;而现在,却又重瓣焕发出生机,开得如此繁茂、热闹、欢乐。在一株花的今昔对比中,作者获得了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从心理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此外,欣赏散文还要注意把握散文的技巧。散文的技巧包括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多方面的特色,善于把握散文的技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散文的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我们写作散文的能力。   

   

    

   

【典型例题】   

   

金色花   

   

(1)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注: 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注: 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2)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3)无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着阳光和空气。   

   

(4)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5)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6)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注: 形态奇怪。],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

[1] [2] [3] [4] 下一页

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7)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8)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9)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10)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11)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12)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注: 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13)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14)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15)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注: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注: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16)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 根据(4)~(7)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                        。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   

   

2. 根据(3)~(13)段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   

   

           →       →       →          

   

3. 作者在第(13)段中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请根据(3)~(13)段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   

   

                                                                

   

4. 文章采用了纵横对比的手法,纵观全文,分别概括出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内容。   

   

(1)纵向对比为          和           的对比。   

   

(2)横向对比为          和           的对比。   

   

5. 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案:   

   

1.    

   

(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外表丑陋但倔强。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外表美丽但娇弱。   

   

2. 遗憾→厌恶→惊奇→赞叹   

   

3.    

   

(1)因为仙人掌赖以生存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2)因为作者在仙人掌开花前曾厌恶讥笑它丑陋的外表,而忽视了它内在的精神。   

   

4. 纵向:仙人掌开花前和开花后的对比。   

   

    横向: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的对比。   

   

5.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模拟试题】   

   

    阅读理解:   

   

(一)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的情景。 蔡 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①)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 蔡 老师……”我(②)地回答。   

   

“不是放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 蔡 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 蔡 老师呢?   

   

1. 作者对蔡老师一直以第三人称“她”来称呼的,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第二人称“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对其作者分析恰当的一项(    )   

   

a. 直接对话,更加真实                   b. 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c. 形式变换,更加活泼                   d. 叙述自如,更加简洁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括号内(    )   

   

    a. 模模糊糊    b. 迷迷糊糊   

   

3. 对文中“默默地”所表达的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达了“我”对自己喜爱的老师想念的感情。   

   

b. 表达了“我”对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   

   

c. 表达了“我”关心自己喜爱的老师的心情。   

   

d. 表达了“我”埋怨老师放假回家的心情。   

   

4. 本文有一条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分别指出下列句子表达了作者哪种感情、选择填空。   

   

a. 回忆    b. 依恋    c. 思念   

   

(1)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   

   

(2)“找 蔡 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   

   

(3)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 蔡 老师呢?(    )   

   

    

   

(二)   

   

我的母亲(节选)   

   

老舍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饮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笔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注: 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到小学任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有点偏爱的话,她应该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以至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时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早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眼。今天,我又想起当日孤独地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 选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各用一句话简明概括。   

   

(1)                           

   

(2)                        

   

(3)                        

   

2. 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3. 这段文字表达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4. 这段文字共写了几个人物?哪个详写?哪个略写?哪些一笔带过?为什么这样写?   

   

                                              

   

  5. 在原文中直接用“//”划分层次,并说明分层的根据。     

   

                                              

   

    

   

(三)   

   

绿   

   

又是绿色稠密的节季,我按捺不住[注: 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燥,克制不住。]激动的心,沉浸在绿色遐思之中。   

   

我爱绿色,我爱这有着无限生命力,充溢着旺盛的青春气息滴翠的色彩。这四季的绿就像人的一生。   

   

春天的绿□□,夏天的绿□□,秋天的绿,□□,冬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的绿□□。   

   

我喜欢独步于夏天的绿阴中,任凭清风轻吻我的秀发似乎吹动绿杨。欣赏柳枝摇曳的飘动。绿色草地,两只白蝴蝶飞旋着,带给我神思缥缈的遐想。我喜欢金风送爽[注: 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的秋天,绿叶凋零,万般地依依不舍[注: 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打着旋,悠悠地,缓缓地,逐渐萧疏,秋林显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天繁盛,是眷恋眨眼即逝的生命吗?不,每每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也要不遗余力[注: 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地描绘。金秋丰收的喜悦,装点大自然迷人的画卷,这最后瞬间的绿,仍是美丽的。   

   

然而,我也爱冬天的松树,无数细小的针状绿叶在北风呼啸中奏响春雷般的松涛。白雪飘落亲吻在松树上,一种心灵的纯洁之情油然而生[注: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每每此时我会披一件绿的披风和树媲美。争宠着雪的爱抚,好惬意,好洒脱。   

   

我最爱的还是初春的绿。她似少女的初恋,如一抹柔情般稚嫩。霏霏细雨的清晨,那如云如烟的绿,似一位着柔纱的仙子。飘飘的,柔柔的,似一杯浓浓的醇酒,一封爱情的信笺,一张温柔含着泪水的少女面孔,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温馨。   

   

我喜欢绿,绿的可靠,绿的谦虚,绿的宽容,绿的博大和永恒。   

   

1. 第三段方框中用词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   

   

a. 活泼、凝重、深沉、纯真   

   

b. 纯真、活泼、凝重、深沉   

   

c. 凝重、纯真、深沉、活泼   

   

d. 深沉、活泼、纯真、凝重   

   

2. 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写作顺序又是如何安排的?   

   

                                               

   

3. 本文在写四季的绿时详略不同,应如何理解?   

   

                                               

   

4. 绿的含义有哪些?用文中词语回答。(不超过10个字)   

   

                                               

   

5. 以一句话概括表述文章的中心思想。   

   

                                               

   

  6. 这篇文章用了多种手法,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比喻,拟人     b. 象征    c. 联想     d. 抒情   

   

    

   

    

   

    

   

   

    

   

   

   

【试题答案】   

   

(一)   

   

1. b   2.(1)b  (2)a   3. b   4. bcc   

   

    

   

(二)   

   

1.   

   

(1)母亲不辞劳苦,筹措巨款,送儿子上学。   

   

(2)母亲割舍对女儿的疼爱,送女儿出嫁。   

   

(3)母亲孤独地度过凄惨的除夕,送我返校。   

   

2. 疼爱儿女,深明大义,坚强朴实。   

   

3. 热爱、赞颂以及失去母亲的悲伤,对母亲的无限怀念。   

   

4. 5个,母亲、三姐、我、姑母、哥哥。突出中心,更集中表现了母亲的性格特点。   

   

5. 一层:“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以后”   

   

二层:“老去。‖不久。”分层依据是按每一件事的叙说。   

   

    

   

(三)   

   

1. b   

   

2. 线索:我对绿的喜爱之情   顺序:以季节变化为序   

   

3. 文章安排详略巧妙,总写较略,而写四季较详,写四季中,夏季写得详,就突出了“绿”的重点。   

   

4. 可靠,谦虚,宽容,博大,永恒   

   

5. 通过写对绿的热爱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6. d  

上一页  [1] [2] [3] [4]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