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最大的麦穗·教学预案
   [标签: ]

本册教材中有好几篇跟本文相类似的教学设计>文章,如《山谷中的谜底》、《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等,都是借事叙理,通过一件事情揭发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中的事例,创设适当情境引领学生从事例走向哲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活学生的思维显得至关重要。如何在教学伊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孙惠芳 老师的方法不错,于是我就不妨抄过来一用:课始请学生上讲台做游戏,教师将十张牌叠在一起,反放在讲台上,请做游戏的学生按顺序逐一翻开,挑选出点数最大的那一张,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能回头!--这样教学设计>设计,为了创设和课文故事相似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引发他们的思考!温故知新[注: 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凭借旧知带动或突破新知也是教学中常常使用的招子。《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跟本文最为类似,无论从人物及其相互关系(都是师生),还是教学设计>文章内容(利用实践情境上课以及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文章结构(由事及理)都有极大程度上的同一性,于是,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同一性实施本课的教学。游戏之后,我预设了这样的导入:通过《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的教学,我们知道哲学家是干什么的?(探讨人生奥妙并卓有成就的)哲学家就跟科学家、文学家一样,都是些了不起的学者、大学者,毛泽东教诲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个什么什么家的之所以能够取得高于常人的成就,跟他们的谦虚好学也是密不可分的。就像爱因斯坦并不认为自己伟大一样,这些什么什么家的会标榜自己是哲学家、科学家或文学家吗?但是却有一个人总是自称自己是哲学家,你们是不是觉得他有点儿狂妄?想知道是谁吗?(苏格拉底)他是哪国人?你们知道古希腊语中哲学家是什么意思吗?哲学家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爱好智慧的人”。苏格拉底自称哲学家实际上是说自己爱好智慧、追求智慧。这样一理解,你觉得他自大吗、狂妄吗?其实苏格拉底也确确实实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没有留下一本著作,但他的学生却像中国孔子的学生一样用对话的方式记录了他的言行。苏格拉底成为对西方世界影响最深最长久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去世后相继被许多哲学派别立为自己学派的祖师爷,成了你争我夺的香馍馍。苏格拉底是如何领着他的学生,用书上的话说叫(弟子)的走向智慧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最大的麦穗》。这个“穗”字无论读音还是字形都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最后一课》里的哲学家领着学生在什么地方上课?苏格拉底呢?他是如何开始他的教学的?(学生读第1节)联系“大熟的季节”和“沉甸甸的麦穗”让学生弄清季节。弟子们如何做的?当学生读完第2节后,不妨让学生停下来,扣住“老师的要求”,让学生再回顾并朗读苏格拉底的话,并对“只许进不许退”作个理解。这样一方面加强了课文前后文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让学生逐步学会思前想后[注: 思:考虑;前:前因;后:后果。对事情发生的缘由,发展后果,作再三考虑。]的读书法。让学生接着读第3、4节,说说告诉了我们什么。弟子们找最大的麦穗到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学生接着读第5节,嘲笑,谁在嘲笑?(小麦似乎在嘲笑)嘲笑谁?为什么嘲笑弟子们?嘲笑他们的懒惰?(不,学生应该能够发现弟子们“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是很认真的。如果此时发现不了也无所谓,精读课文的时候再说也不迟)那么嘲笑他们什么呢?(两手空空[注: 形容人手头很紧,一个钱也没有。]?只顾“埋头向前”?……此时,学生能领会多少是多少,关键是读一读相关的内容,在将文字读通的同时尽力感受)苏格拉底有没有嘲笑他的弟子?他说了些什么?学生接着读第6节。既然最大的“未必能碰见”“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为什么又说“刚刚摘下的”是最大的呢?不矛盾吗?可以让学生通过质疑发现这个问题,如果不行,教师激疑也可,不需要立即作答,主要是为了设置个悬念以利后继的教学。在这堂课中,苏格拉底的弟子们真的“两手空空”吗?导向朗读第7节。在学生读完后,不妨让学生随便谈一谈对这一个道理的理解,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也可以让我们为师的对学生的理解力和理解的可能性有个预期。到这里,课文又读了一遍(对五六年级学生,我有一个不成文的要求:书不读熟不开讲,包括第一课时),而且因为有老师语言的穿插与激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应该大有进展,教师可以适时地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分出段落理清教学设计>文章的层次。因为教学设计>文章中的成语比较多,在第一课时临近结束的时候,领着学生将生字词和成语读一读,略微议一议。记得《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我就是围绕文末哲理性的思索展开的,教学集中而有效果。本文拟以同样的方法。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麦地里的弟子们是两手空空,但他们并不是两手空空,知道为什么吗?出示最后一段中弟子们所悟出来的道理,让学生反复地读一读。这时我不要学生谈认识谈感想,而是杀个回马枪,来到“麦地里”,先琢磨琢磨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在麦地里的表现。“嘲笑”、“两手空空”、“如梦初醒[注: 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这三个词语值得重视。“嘲笑”在第一课时已经给予关注,只是是初步的,现在有必要深究一下。很显然,小麦的“嘲笑”不是针对所谓怠惰,因为弟子们都很认真,细心而又耐心。那么嘲笑些什么呢?“两手空空”吗?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如梦初醒”一词继之而成为关键。弟子们在什么情况下如梦初醒?这就是说弟子们在麦地里找最大的麦穗时竟然恍若置身于梦中?不可思议[注: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但是确实如此:眼光不够远大——“埋头向前走”、“低着头往前走”(方法);犹豫不决[注: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随手扔掉了”(行为);不善于抓住眼前的机会,总寄希望于不可知的明天——“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思想)。但是人生苦短——“你们已经到头了”,老师的遗憾深深!在这样的情况下,苏格拉底对他的弟子们说了此什么?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能从中读出什么来吗?既然最大的“未必能碰见”“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为什么又说“刚刚摘下的”是最大的呢?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也该得到解决了。列宁说,理论的东西是由大量的经验造就的。手中的麻雀空中的大雁的哲理和为如何煮那空中的大雁而引发争论的小故事此时也许可以派上用场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每一个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事业,可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却一辈子都没有出息呢?原来,“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注: 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地摘下了它”,于是功成名就[注: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有的人则东张西望[注: 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一再地错失良机”,于是只能独自吞咽失败的苦水。中国古人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扫“一屋”既是小事,又是眼前的“麦穗”;扫“天下”虽是大事,但却是“未必能碰见”或“准确判断”的“麦穗”,是明天的“麦穗”。而这“眼前的一穗”和“最大的麦穗”还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人如果总能抓住“眼前的一穗”,最终他必将收获“最大的麦穗”,相反,一心只想抓追求中的“最大的麦穗”的,最终连“眼前的一穗”都丧失了,谈何“最大的”,也只能“两手空空”耳。“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