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2011届高考语文百日备考方略
   [标签: ]

击水三千 踏浪如飞

——2011届高考语文百日备考方略

  高考语文考查的不仅是考生的知识水平,更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生的失利,可能失在语文知识能力的掌握上,也可能失在考试的心态上,还可能失在答卷的技巧上,这其中的任一环节都是成功的必要保证,更是我们高考语文百日备考的关键。

  在这100天里,考生能否把一些分散的知识点归纳到知识的网络中去,能否对知识点握形成是全面、完整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100天后“收网”的成效,因此,笔者建议考生当前应采取归纳静悟和感觉训练双线并行策略。以下为笔者结合历年经验梳理出来的个人理解,希望对考生“归纳静悟”环节有所启发。

  第一大题 语言文字运用

  本大题考查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试题有四道,语知选择题和语言应用题各2道,总15分。语言基础知识题,涉及面广,不少考生觉得面宽量大,干脆放弃复习。其实,百日高考冲刺的这一段时间里,考生还是需要做一些基本整理的,尤其是语音选择题和成语辨析题。

  语音选择题是每年的常考点,命题人往往将它们重新“包装”,或改头或换面,翻新考查,考生应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而“常用”二字,界定出的也只是宽泛的范围(3500常用字)。鉴于此,考生很有必要将做过的高考真题和阶段模拟中的语音部分再次梳理,标注或记录还需核实和记忆的词语,减去在平时学习中已掌握了的熟悉字,整理出个性化的“易读错字”汇编表,以便重点记诵。

  成语辨析,是“正确使用词语”的一个命题分支,是江苏考查词语的重点内容。成语多来源古代书籍,是文言文经典表达的浓缩和继承。从某种意义上说,成语辨析,是考查古汉语经典词语与现代汉语语言环境的搭配使用。因此,判断成语使用正误必须根据该成语使用的具体语境,权衡比较四个选项,选出认为最最符合要求的。备考过程中应意识到积累的重要性,练过见过,一定要掌握;而且应该清楚明确和适时运用基本的辨析角度(意义相符、色彩相符、得体适当)。

  辨析与修改病句,江苏以辨析选择为主要考查形式。攻破这一难点,关键是要熟悉考纲规定的六大类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并能熟知六大病句类型的常见“病症细节”。比如应格外敏感;两面词(注意搭配和语序);否定词(可能是多重否定的得当与否);代词(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关联词(本身能否搭配,位置是否正确);句首介词(考虑主语残缺);并列短语(考虑成分的包含、语序以及搭配等);较长的宾语(注意成分残缺或搭配);看到数字(要注意数字前后是否矛盾,“下降”用倍数);看到半拉子文言结构(注意是否句式杂糅)。至于习题,精练即可,切勿贪多,混沌一片。病文修改,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方法主要参考病句辨析的答题技巧,应注意答题细节规范。

  语言应用题,主要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分值9分,试题2道。但涉及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5大块12个小点,内容更为庞杂。考生不必细分深究,对这一块的考查更多是与其他形式联合起来考查,除了掌握诸如下定义等特别格式要求外,作答时特别注意注意“应用要求”即可。总之,审题要仔细(如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条件要符合(如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全面),形式要限制(如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的句子,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

  本大题考查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能力,分三块命题,共37分。

  第一块,是常见名句名篇的内容填空,分值8分,试题6~8题。就江苏历年高考来看,本考点课内课外的考查大多是“7+1”的模式,偶现“6+2”的格局,大多名句还是在考纲规定的39篇当中,因此建议考生,不如先死死地扣住规定的39篇,稳稳拿住那固定的“6~7分”。拿稳这固定分,除了走好“读熟”、“背会”这关键的前两步外,还得在第三步“看准”上狠下功夫:一要看准39篇中的重要语句和常见的蕴涵较深刻、意义流传较广的著名语句;二是看准39篇句子中的“音近字”、“通假字”和“难写字”,规范书写,不连不绕。

  “浅易文言文”,是本大题的第二块,试题有6道,3道选择外加3句翻译,共19分。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试卷中紧扣现行教材比较突出的一个板块,纵览近年命题,不难发现,就选文范围而言,大都是截取史书中的人物传记或名家散文作为阅读内容。符合“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这一高考选文标准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从备考的角度,建议考生对各种类型的选文都能有所接触和训练,以培养对类似文段的感觉力,增强答题的自觉意识。

  就快速读懂文言内容而言,建议掌握两种方法:一是提取法,即通过整体阅读,从“选文围绕“人物”写了哪些事迹行状,从而突出表现了他怎样的志向、品行”、“在叙述“人物”事迹行状的过程中,时间、空间有怎样的转换”、“作者对“人物”的志向、品行持怎样的态度”、“还写到哪些人物,他们与传主系如何”等方面,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二是倒置法,即先看后两道选择题,通过选项提供的信息辅助理解文章内容。

  就“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否正确而言,将给出的词义放回原文中检验最为实用,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就“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而言,要将文言虚词译成现代汉语,再进行比较;联系文句的整体意思,借助语法结构,判断两句中虚词的词性和所做成分是否相同。

  就“文中的信息”定向筛选而言,要看清题目要求,先筛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一两句,排除部分选项。排除选择正确选项。

  就“内容分析与概括”与原文是否相符而言,要找出原文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一字一句比对,看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注: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事件的时间、地点表述是否准确,性格的陈述、中心、主旨的分析是否恰当,等等。

  就“文言文翻译”而言,要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确切地表达原文原意。直译词语特别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

  古诗鉴赏是本大题的第三块,一般2~3题,分值10分。命题一般从理解诗句的含义,赏析诗句的妙处、作用,品鉴诗歌的语言、语言特色、意象及其作用,赏析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内容)等角度设题。

  就内容猜读古诗而言,应多从“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作者”(命题选文大都能代表作者创作风格)、“注释”(或介绍作者,或介绍写作背景,或解释相关词句,或暗示用典或意境)、“意象”(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从构成景语的因素切人,是鉴赏古诗的起点)、“细节”(透过细节可挖掘诗中蕴含的情感)、“情语”(从直接抒情的点睛之笔[注: 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中可触摸到诗人阶情感脉络)等方面大胆推测,小心求证。

  就古诗鉴赏表述的格式而言,一般这样搭建: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就答案组织而言,要评述结合,即结合原句(有时可直接摘引,更多情况下是用自己的话转述)作具体赏析,而不能脱离诗句架空分析。

  第三大题 现代文阅读

  本大题考查阅读“现代文”的能力,分两块命题,共38分。

  第一块,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是小说或散文的阅读,试题四道,分值20分。文学类作品阅读是高考试卷中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试题,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

  就考场答题思路而言,总体建议:①先通读全文,初步掌握全文意思。②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实在要概括的题目也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出处,前后兼顾,整体把握。③字迹工整,逐层归纳段意。

  就考场审题细节而言,掌握全面解答的要领至关重要。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分办法是“按点给分”,考生失分严重的重要原因是只答一鳞半爪[注: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所以,考生要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提示,细察语境,把命题涉及的内容放回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认真搜索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是否有与之有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段落,依据所赋分值,配答案。

  就答案呈现的有效性而言,规范地组织语言也不可忽视。①如何问就如何答,“答”与“问”要有直接的关联性。②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应紧扣题干要求,对准文中的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而切合要求的答案。③文中的重要词句要善于利用,答案中涉及的关键词语、句子往往就在原文中,应抓住这些重要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④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含有信息共同点的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它们转换成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第二块考查,2011年最新调整为18分,简述题型,试题有三道。本块命题可以选用论述类文本材料,也可以选用实用类文本材料,以二选一为考查呈现形式。为贯彻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一大块题命题难度稳中有降,重在考查信息筛选和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就答题技巧而言,作答两类文本试题无甚差异,基本一致,落点都在查找筛选和梳理概括上。考生应遵循基本的解答步骤:通读全文,迅速形成整体印象,重点留意每段的首句和尾句;审准题意,找准已知条件,从原材料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从中提炼有效信息;组织答案,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类句子,转述要与原文内容一致,不随意扩大或缩小概念,不颠倒因果前后关系。

  第四大题 写作

  本大题70分,考生在考前准备和考场应试时都不可掉以轻心[注: 掉:摆动;轻:轻率。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它可能直接影响到你的高考录取。201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共20道,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标题作文8道;材料作文10道(有的是材料加标题作文);话题作文1道;漫画作文1道。虽然,江苏近几年以“标题作文”为主要呈现方式,但从备考的角度笔者还是建议考生,能够针对这四种类型的作文有所了解和训练,毕竟谁也保证不了江苏命题不会借鉴和创新。

  近年来的高考导向也在讲究创新,即考生在立意、形式、材料运用等方面的创新。但高考毕竟是一场选拔性的考试,在求创新的同时,我们又不能轻易的去冒险。如果一味为了追求“新”,而又不能确实体现出自己的个性认识,那样的作文恐怕会是更加的失败。所以我们还是提倡稳中求胜,稳中求新,切不可把一次重要的高考轻率的当作作文写作的尝试。

  就考生得分心理而言,首先要审好题,保“三基本”(内容基本正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拿基础分(52分),争取发展等级分。其次,应该写自己最擅长又适合题目的文体要求。虽然说“文体不限”,但对每个考生而言,还是“文体有限”的,每次作文都应该强化选定的那一种文体。

  就老师阅卷心理而言,可以说,无论什么时候,卷面的美观、工整的书写都会给人一种赏心悦目[注: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的感觉。如果在作文过程中能够卷面干净,书写清楚,再加之在开头、结尾等重点部位能突出一两个亮点,打造出一两个精彩片段,给老师眼睛突然为之一亮的感觉,那这样的作文想不引起老师的重视和注意都是很难的!至于,应试作文中忌讳出现的首、腹、尾“猪样式”三段结构,以及字数不足或字数太多等硬伤,考生是应该彻底避开的。问题虽小,但实际阅卷时除了按标准扣分之外,还会因结构臃肿或内容单薄等感觉因素而不知觉中降低了分数档次。

  总之,写作并非一朝一夕[注: 朝:早晨;夕:晚上。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之功,要有平时“厚积”。但是,在高考前夕,了解高考作文的特点,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刻意处理得分细节,对广大考生而言,是迫在眉睫[注: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