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爱与被爱的不对等 ——《风筝》个性化备教手记
   [标签: ]

  
  爱与被爱的不对等
  ——《风筝》个性化备教手记
  李记才
  《风筝》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是学生进入中学后接触的第一篇鲁迅的文章。提起鲁迅的文章,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难懂,对于90后的孩子更是如此。这样一篇意蕴深厚的文章该怎么学?深了容易使学生对鲁迅的文章产生危难情绪,极其不利于学生对鲁迅文章的后续学习,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这篇文章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学习。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批判封建思想观念对儿童成长的“精神虐杀”,赞扬鲁迅先生严肃认真、敢于自省的批判精神。这种解读视角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非常流行。人们动不动就用那种固有的、先入为主[注: 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的眼光分析这篇文章。殊不知正是这些因素拉开或加大了读者与鲁迅及其作品的距离。这种负面影响造成我们对鲁迅及其作品存在“先天”固见,总是用有色眼镜看待鲁迅的所有作品。总感觉鲁迅的作品是属于他所在的那个时代,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关系不大甚或遥远。
  我以为教师对这篇课文的切入视角,关系着今后中学生与鲁迅及其作品的关系。这位文化巨人不应成为孤独的斗士、行者。一时间感到责任的重大,这篇课文该怎样引导学生去阅读,进入文本同作者对话?做出选择很难。
  我什么也不想,什么资料也不看,只是纯粹地反复阅读文本。思路渐渐清晰,再联系学生的阅读经验及成长经历,思路愈加清晰。《风筝》竟是一篇可爱至极的文本,就像阅读提示所言及的,“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与冲突中也有亲情”。在学生的成长中,这种问题太普通了,学生也许早已习以为常[注: 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周末懒在床上,妈妈一直催着:“快起床吧,饭都凉了。”“烦不烦。我都说几遍了,我不吃了,让我好好睡吧!好不容易过个周末,还不让人家睡个好觉。”学生生气地说,妈妈只得无奈地收拾满心欢喜地做好的饭菜。等等。学生对这些理解吗?我不敢妄下结论。在反复思考的基础上,我确定了《风筝》的教学主题——爱与被爱的不对等。就是爱与被爱之间是交叉的,不相等的。
  爱不一定被理解,被接受。爱与被爱之间存在时间,空间距离。“我”以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小兄弟对风筝的喜欢及其表现,“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我”从自身观念出发,希望小兄弟有出息,于是不许他放风筝,就连他的带看,都招来我的冷嘲热讽[注: 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我”对小兄弟的期待和爱,并没有被他接受。面对我的不许放,他“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这是一种我行我素[注: 素:平素,向来。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更是一种默默地反抗。在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偷做蝴蝶风筝,更是凸显了他对“我”的爱的公开拒绝。
  中年之后,“我”受“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的影响,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认为当时是对小兄弟的“精神的虐杀”。自责,忏悔之意顿生,想求得小兄弟的宽恕。至此,“我”对小兄弟的感情可见一斑。浓浓的手足之情[注: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很让我们感动。
  然而,当“我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期待得到宽恕时,“有过这样的事吗?”让“我”求恕而不得。显然,小兄弟已经认为“我”对他的严厉,希望他有出息,都源于爱。他已经接受了那种爱。而“我”此时这种求恕,他理解了吗?没有。
  观念不同和时间的差异造成这种爱的不对等,不被理解和接受。父母无休止的“唠叨”,老师喋喋不休[注: 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的“说教”,兄长的献身“说法”,学生都听得进吗?理解吗?若干年后他们是否也这样说教后代呢?
  不引入写作背景分析,不采用主流观念分析文本,不参阅名家对《风筝》的经典解读,只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做个性化的阅读和理解,以期引导学生对文本主题有更深的理解,并希望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他们有所觉醒,不要再囿于爱与被爱不对等的怪圈。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作文专题

    相关作文

    没有相关写作指导

    服务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