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六国论》教学设计
   [标签: ]

临清市实验高中  语文学科  编写人:毛磊  审稿人:陈红艳

《六国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 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 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 背诵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4.背诵本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四、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 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注: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 文化的营养”。

五、教学方法

1、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

2、学案导学:见本课学案。

3、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内容,识记字词的音形义,熟读前三段。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学习小组。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来源:zxxk.com]

导语: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注: 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注: 错:交错,交叉;综:合在一起。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注: 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使之为今天的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注: 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层层剖析的。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第一课时:

1、文学常识积累:

(1)、走进作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 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注: 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 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2)、理解文章写作背景: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注: 因循:沿袭;守旧:死守老的一套。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注: 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时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资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注: 割让土地,求得和平。],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注: 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 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 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注: 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朗读(1—3段):学生自由朗颂;教师范读,正音辩形,明确句读;师生互相点评;学生齐读。

3、积累文言词语: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4、整体感知:

(1)、对 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2)、提 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3)、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4)、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 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5)、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注: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薪不尽,火不灭。”

(6)、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7)、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课时 

1、朗读(3—6段):学生自由朗颂;教师范读,正音辩形,明确句读;师生互相点评;学生齐读。

2、词汇积累: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来源:z_xx_k.com]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3、整体感知:[来源:学科网]

 (1)、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提问: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 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 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3)、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5)、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注: 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6)、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7)、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8)、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1、练习背诵:[来源:z*xx*k.com]

(1)、第一课时作业:熟读、背诵课文1—3段。 
(2)、第二课时作业:熟读、背诵全文。

2、做导学案:

(1)、第一课时作业:完成本课学案的课后作业第1题。

(2)、第二课时作业:完成本课学案的课后作业第2题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总结:本文课文特点: 
借古讽今[注: 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现实。],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2.预习作业:

(1)、第一课时作业:完成本导学案预习部分6—9题。

(2)、第二课时作业:完成《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的预习部分。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本节课上学生的一个问题是我没有准备的,“《六国论》是史论,除了史论,还有什么论?”幸亏另一个学生找到相关资料,替我解围,否则我只能说“回去查查”——不能当场解答,毕竟是遗憾的事。所以,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