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归园田居》教学教案设计
   [标签: ]

一、设计指导思想:
陶诗之美,不是一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轻易能领会得到的;陶诗之情,同样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他的反朴归真,他的淡泊,是历经浮沉世俗的淘洗后人性的回归。如果就诗论诗,归园田居并无多少疑难之处,任何强加的桂冠只会导致学生的不满或不屑。所以,对归园田居的学习,既要注重对诗歌本身的理解与感悟,更要注重从侧面开掘诗人的诗心所自。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认同诗人,进而获得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建构。
二、锁定教学目标:
1.朴素的自然美;
2.本色的人性美。
三、突破教学难点:
触摸诗人隐藏在诗歌语言和意象之后的诗心。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
同学们,如果每一个心愿都能够实现,此刻,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为什么?
交流后明确,心愿代表了青春、财富、爱情、事业、创造力等。那么,1600多年前的陶渊明,他的最大心愿又是什么?请诵读归园田居,从诗中找到明确的答案。
2. 经过讨论,得出的一致答案是———返自然。
3. 重读诗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陶渊明的“生活小区”,讨论:他的生活小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质朴清淡———生活的本色
4. 同学们,你喜欢他的生活小区吗?
不喜欢!闭塞、落后、陈旧、原始-------是啊,在当代社会,值得我们追求的实在太多了!
5. 为什么一代宗师竟然对如此平常的景物不厌其烦[注: 厌:嫌。不嫌麻烦。]津津乐道[注: 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如数家珍[注: 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明确:是“久在樊笼里”的压抑与苦闷突然消失后的轻松畅快的宣泄,是对尘网的无情嘲讽与否定,是诗人本性的回归。
6. 诗家化境,意在言外[注: 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这就是陶渊明的高明之处。有诗为证:
江南(梁武帝)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讨论明确:堂堂皇帝的诗歌竟如儿语?不然!梁武帝闲适、无聊的心态尽在言外,鱼戏之中啊!
7. 陶渊明简介:
(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8. 读陶诗,产生共鸣:
诗人以生花妙笔[注: 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尽情的渲染农村田园风光之美,清气扑面,令人心旷神怡[注: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他又通过一些直抒胸臆的句子,把官场令人窒息的虚伪、丑恶、庸俗、复杂和盘托出[注: 和:连同。连盘子也端出来了。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更让人顿悟到他诗歌洋溢着的浓郁的人情味。
9. 总结:诗歌的核心在于诗人有一颗高贵的心灵。我想起了另外一首诗:
《箜篌引》
公毋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我为陶渊明庆幸,他没有渡河,于是,在彭泽涅槃之后,他把灵魂交给了自己的“主”———自然!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会遇到多少条河?我们能平安渡过吗?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