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论据的分析(教案)
   [标签: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并掌握四种常见的论据分析方法;

2.提高学生分析论据的能力,进而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

3.在训练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通过训练掌握四种常见的论据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意义分析法的归纳及写法

教学方法:提问、讨论、朗读、评点、练习、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导语: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注: 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确实,典型的事实论据,常常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但在写作议论文时,很多同学往往只是罗列材料,认为有了事实,就能自然地证明观点了。

2.事实如果没有分析会怎样呢?请看我们熟悉的一个故事: (出示材料,师读)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现在我在后面加一个结论:可见,我们要学会忍。(出示材料)

提问:这个结论有说服力吗?为什么?(生答)

提示:因为对这个材料,可能还有其他理解。比如用来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观点 ,吴晗《谈骨气》中就说:“不食嗟来之食[注: 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现在我把结尾改一下:(出示材料,师读)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很多人对此都抱赞赏态度,我却不以为然[注: 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试想,一个人已饿至将死,形容枯槁,还有何气度可言呢?这食物诚然是嗟来的,但有何妨呢?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注: 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暂忍一时之辱,以图有为于将来,有如越王勾践之为,留得青山,卧薪尝胆[注: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方才有重振雄风之日,如此“大丈夫”不更令人击节赞叹吗?中国不是有古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可见,我们要学会忍。

大家觉得这个分析有道理吗?

由此可见,有没有分析效果大不一样。事实如果没有分析就不能有力地证明观点。

3.有个同学写《贫困也是一笔财富》,有一段是这样的:(出示材料,由一生朗读)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注: 穷得象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注: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一文不名[注: 一个钱都没有。],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提问:那么现在同学们就应该知道这个文段的缺点是什么吧?(生答后,出示材料)

优点:观点明确,论据丰富

缺点:“观点+论据”格局

论点和论据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结论:写议论文,不能只是观点加材料,还应该对论据加以分析。

“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那么有了论据怎样进行分析呢?(板书:如何分析论据)

二、归纳方法中学语文在线ywzx8.com

(一)因果分析法

1.请大家看下面一段话:(出示材料,由一生朗读)

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论点)古今中外[注: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论据)

作者在摆出论点和列举论据爱因斯坦和华罗庚的事例后,接着就作了分析:(出示材料,学生齐读)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注: 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注: 颖:尖子。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分析)

2.提问:这个分析是通过一种什么逻辑关系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的?(生答)

3.提示: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一层深一层地提示了他们冲破“埋没”的原因:不甘被埋没,坚信能冲破埋没,努力拼搏奋斗。从而使事例很好地论证了论点。

4.归纳:这种分析的特点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事件的原因,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大家给这种分析方法取个名。(板书:因果分析)

  

拓展

因果分析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如例2: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注: 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注: 首:头;异:不同;处:地方。指被杀头。]

  为什么街亭会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注: 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自中无人。]固执己见[注: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注: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二)假设分析法

我们再来看这段话:(出示材料,一生朗读)

立志是很重要的。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古人诗赞云:“古砚池中起墨波,右军书法妙如何?”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

 

提问:这段话中对事例的分析有什么特点?

提示:从反面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那么我们把这种分析叫做——假设分析。(板书:假设分析)例如《六国论》中有一段分析:“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拓展:假设分析法,也叫反向假设法,这种方法,就是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假设分析,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

  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

  燕国寿陵的少年觉得赵人走路好看,便远行到赵国的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燕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注: 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型。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

  倘使燕国的寿陵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进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注: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燕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被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考场优秀作文《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

上面文字所举的是两个反面论据,接着用“倘使……就……”、“假若……就……”两个复句从正面假设分析,从而论证“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这一中心论点。

 

再如《生活的磨难可以激发创作灵感》的一段分析:

 

如果李白当了大官,享受荣华富贵[注: 荣华:草木开花,比喻兴盛或显达。形容有钱有势。],不用流浪江湖,那么诗仙的豪迈与脱俗肯定与他无缘;如果李煜一直当着皇帝,那么他就永远只会作一些才子佳人[注: 泛指有才貌的男女。]的词,而不会留下如此多的千古绝唱;如果没有国破家亡[注: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颠沛流离[注: 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的苦难,那么李清照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封建妇女。生活的苦难与磨练,是他们创作的源泉。

[1] [2] [3] 下一页

 

运用此法分析事例,可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三)条件分析法

下面这段话中是什么分析呢?(出示材料)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注: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明代徐霞客年轻时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志向,后来虽历尽磨难,但一直旅行到生命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霞客游记》。一个人只有立了志,才能坚持从事自已的事业,至死不渝。徐霞客就是立下了志,才取得非凡的成就的。

提示:条件分析。(板书:条件分析)分析论据存在的条件,从而证明论点。

小结:以上三种分析法,主要是从论点与论据的逻辑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写作时可以直接利用关联词来完成。

 

(四)意义分析法

1. 下面我们再看一种分析,需要从内容上来把握。

课文《崇高的理想》,在举出我国历史上创下过光辉业绩的一大批爱国者的事迹后,有下面一节议论:(出示材料,齐读议论部分)

“汉代的霍去病,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强盛,在戎马中度过了一生。宋代的岳飞,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离妻别母,转战疆场,最后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屈死在风波亭上。文天祥,抗击当时的元兵进攻,坚贞不屈[注: 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被敌人抓住后,仍旧临危不苟,和敌人作了坚决的斗争,誓死不投降。清代的林则徐,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腐朽的当权派作斗争,及至充军伊犁,他一点也不灰心,一直没有忘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而且在那里和群众一道修水利、栽葡萄,为当地人民造福。洪秀全,看到当时清室的腐败,民不聊生[注: 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看到当时的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阴谋,就聚集群众,要把清室推翻,为中国找出一条出路。孙中山,为了推翻清朝,为了建立一个强盛的中国,他奋斗了四十年……”

“所有这些人,都是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们的理想不是为了哪个人,而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的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是做到了‘富贵不能淫[注: 富贵:旧指有钱财、有地位;淫:迷惑。指意志不为金钱和地位所迷惑。],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这样的一些人,是永远不会从人民的心中消逝的。”

提问:这段分析有什么特点?

提示:这段话,通过对这些爱国者的高度评价,既把事例与论点(对于具有伟大理想并为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尊重他们,怀念他们,纪念他们)紧紧联系起来,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2.总结方法:这种分析的特点是,摆出论据后用精练的语言提示论据蕴含的意义,或指出其效果、价值、影响,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危害,从而证明论点。我们可以把这种分析归纳为意义分析法。(板书:意义分析)

 

拓展

 这种方法,有时也称揭示实质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如:

  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 年,相声艺术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十多万字的《谐浪》,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27 年,德国著名医生欧立希连续试验 914 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内锤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新胂凡纳明。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古今中外无数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取得事业的成功,秘诀在于他们有恒心和毅力。(考场优秀作文《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

  这段文字中,作者在列举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四个事例之后,点明了其中包含的道理,从而使中心论点“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得到了有力的论证。论据与论点联系紧密。

 

意义分析法,就是对作为论据引用的概念、学说或主张的意义加以解释、说明或阐发。特别是所引用的论据来源于较难理解的文言文或经典著作中艰深难懂的语句时,运用阐释分析法

是十分必要的。意义分析时可由小见大,可从效果、价值、影响等进行高度评价或揭示危害。如:

还有德国总理勃兰特,19世纪80年代访问波兰时,虔诚地跪在被纳粹分子杀害的人的墓碑前。这一跪,不仅显示了德国人民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的忏悔,也跪出了勃兰特高尚的人格魅力。

这一段画线句子就是意义分析,高度评价这种行为。由此可见只有经过意义分析,论据的含义才会更加明晰,读者也才能较容易地从这一寓言中认识到环境是成才的重要因素这一道理,论据的论证力量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

 

 

三、课堂练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归纳的四种分析法做一个练习,让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我们的能力。

练习一(每大组各选1题做3分钟左右,然后交流,教师适当评点)

1.论点——自信,但不能盲目

论据——马谡失街亭

因果分析——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2.论点——信念铸就成功

论据——司马迁受腐刑却完成《史记》

假设分析——如果司马迁没有一定要完成《史记》的信念,那他绝没有那么顽强的意志活下去,那司马迁其人也不会为后人所知,今天还会有这么完整而珍贵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资料《史记》吗?正是信念,支撑着司马迁,使之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

3.论点——勤能补拙

论据——小时候很笨而屡次失败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毫不气馁,勤奋工作,最终登上了科学的顶峰;学生时代被视为最笨学生的我国数学家华罗庚,顽强拼搏,发奋学习,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条件分析——由此可见,一个天资笨拙的人,只要勤勤恳恳,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变得聪明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4.论点——理性面对历史

论据——德国总理勃兰特,20世纪80年代访问波兰时,虔诚地跪在被纳粹分子杀害的人的墓碑前。

意义分析——这一跪,不仅显示了德国人民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的忏悔,也跪出了勃兰特高尚的人格魅力。德国人理性面对历史,不断地反思,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小结:需要说明的是,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记住,分析是为了使论据更好地证明论点,因此分析必须围绕论点进行。另外同一论据,也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分析。(板书:围绕论点    综合运用)

练习二(出示材料)ywzx8.com

材料:“三鹿奶粉事件”致数千名婴幼儿患病,多名死亡,全国22家企业生产的奶制品被检出三聚氰胺。

1.提问:根据上面的材料可以提炼出什么观点?(讨论1分钟,然后交流)

2.分析:请用多种方法围绕一个观点对材料进行分析。(口头作文,教师点评)

四、总结课堂

这节课我们总结了四种论据分析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在作文中熟练地运用,提高我们写议论文的能力。

五、作业

论点:毅力是成功的保证

请自行选定论据用多种方法对论据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

如何分析论据

一、提出问题

材料1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可见,我们要学会忍。

材料2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优点: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nbsp;  

缺点:                             

结论:                                                                 

二、归纳方法

材料3

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论点)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论据)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分析)

                                                                           

材料4

立志是很重要的。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古人诗赞云:“古砚池中起墨波,右军书法妙如何?”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

                                                                           

材料5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明代徐霞客年轻时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志向,后来虽历尽磨难,但一直旅行到生命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霞客游记》。一个人只有立了志,才能坚持从事自已的事业,至死不渝。徐霞客就是立下了志,才取得非凡的成就的。

                                                                           

材料6

“汉代的霍去病,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强盛,在戎马中度过了一生。宋代的岳飞,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离妻别母,转战疆场,最后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屈死在风波亭上。文天祥,抗击当时的元兵进攻,坚贞不屈;被敌人抓住后,仍旧临危不苟,和敌人作了坚决的斗争,誓死不投降。清代的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为了推翻清朝,为了建立一个强盛的中国,他奋斗了四十年……所有这些人,都是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们的理想不是为了哪个人,而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的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是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这样的一些人,是永远不会从人民的心中消逝的。”

                                                                           

三、课堂练习

练习一

1.论点——自信,但不能盲目

论据——马谡失街亭

分析——

 

2.论点——信念铸就成功

论据——司马迁受腐刑却完成《史记》

分析——

 

3.论点——勤能补拙

论据——小时候很笨而屡次失败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毫不气馁,勤奋工作,最终登上了科学的顶峰;学生时代被视为最笨学生的我国数学家华罗庚,顽强拼搏,发奋学习,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分析——

 

4.论点——理性面对历史

论据——德国总理勃兰特,20世纪80年代访问波兰时,虔诚地跪在被纳粹分子杀害的人的墓碑前。

分析——

 

练习二

材料:“三鹿奶粉事件”致数千名婴幼儿患病,多名死亡,全国22家企业生产的奶制品被检出三聚氰胺。

1.根据上面的材料可以提炼出什么观点?

 

2.请用多种方法围绕一个观点对材料进行分析。

 

 

 

四、作业

论点:毅力是成功的保证

请自行选定论据用多种方法对论据进行分析

上一页  [1] [2] [3]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