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4
   [标签: ]

21《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主备:李永升  审核:初二语文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理解“繁衍、相安无事[注: 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3.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德育目标

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注: 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的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最后设置自由问答环节,给喜欢钻研的同学一个空间,由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课时安排

1课时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筛选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科学性。

2、揣摩语言,体会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囊   胚胎   蟾蜍   脊椎   两栖  

2.解释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

繁衍

相安无事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令人拍案叫绝[注: 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他与妖魔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广大[注: 神通:原是佛家语,指神奇的法术。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还是听听遗传学家的解释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教材

1、克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勾勒了克隆技术的发展脉络,为我们介绍了中外科学家所进行的克隆实验及实验进展情况,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

“克隆绵羊‘多利’”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多利”的诞生过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义和巨大反响。

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引起了轰动,主要原因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这一突破意味着它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危害于人类。)

3、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课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和科学性

1.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

 

2.文章第一部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学生思考,自主作答,如有不妥之处,另选几位同学作补充或纠正。)

(明确:1.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

[1] [2] [3] 下一页

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说明事理,逐层深入,步步推进。

2.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解释和引用。举例子: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作解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3.文章第二部分采用了时间顺序。小标题“克隆鲫鱼出世前后”显示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这样便于勾勒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4.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文中有标志性词语可供分析,如“‘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教师对学生交流的情况作评价,对不当之处应予以纠正。

教师提示:关于第二部分的说明顺序,应考虑如下一些内容:第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从中国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一条是写“克隆试验”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以此来看,关于“时间顺序”的判断是不准确的。

那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第一条线索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第二条线索体现了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体现了科学家们的追求精神,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

四、研读课文、揣摩语言,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同学们,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游靠的是渊博的科学知识,精湛的科学技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注: 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请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仔细体会。)

(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3:“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4:“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每课一得

(学生自由问答、质疑、释疑、总结)

学生争论的焦点在于文章最后一段。文章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注: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这段话该如何理解呢?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

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

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理性而德性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挑战自我

1、练笔:“假如我被克隆”

倘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克隆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以此为话题,说说你的感受。

2、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500字左右。

●教学后记

 

 

【附:参考例文】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99年高考满分作文两篇

(一)、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北京市第一中学  徐佳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自己与朋友间发生的一切不快统统抹去,重新植入我们手挽手、肩并肩欢歌笑语的日子。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我的任性从父母的脑海中轻轻擦去,然后将我的孝顺、听话与无尽的爱重新移入父母的脑海,让他们的脸庞永远绽开舒心的微笑。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充满欢乐的童年时光植入贫困山区孩子们的脑海中,让他们不再因儿时贫苦而带来的伤痛难以开怀,取而代之[注: 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的则是甜蜜、幸福的童年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的企盼。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一个充满温馨与爱的家庭移入孤寡老人的脑海,让他们不再因子女的不孝、冷漠而郁郁寡欢[注: 郁郁:发愁的样子;寡:少。形容心里苦闷。指闷闷不乐。];让他们不再因老伴的离去而黯然神伤;让他们不再因孤独而沉默寡言[注: 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我要让美好的回忆陪伴他们度过余生。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五彩斑斓的世界移入盲人的脑海;我要将美妙动听的音乐移入双耳失聪的人的记忆,我要将一切鄙视与不屑永远移出全世界残疾人的记忆,而把一份同情

与关爱轻轻地放入他们的脑海,让他们的唇边开放微笑的花朵。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恐惧与炸弹永远移出南斯拉夫人的记忆!让他们不再因亲人的失去、家庭的破碎而悲伤,不再因国家的支离破碎[注: 支离:零散,残缺。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而失去对未来的期望,不再因那血淋淋的残景、那被大火烧焦的残垣断壁而永远留下一个永不愈合的伤口!我要将北约的炸弹从他们的脑海中抹去,还给南斯拉夫人民往昔美丽、宁静的国家的回忆。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和平移入一切遭受过苦难的人民的记忆,要将践踏和平的观念永永远远移出那些“战争狂人”的记忆,让我们共同留下对过去和平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和平生活的无尽向往吧!让我们——全世界不同肤色的人民团结起来,为创造和平而不懈努力!

  (二)、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不要别人的记忆!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汪岚

  初看到这条关于“记忆”移植的信息,我还觉得挺“遗憾”:要是我有一个这样的机器,那该多好!把鲁迅、凯库勒、陈景润、爱因斯坦再加上语言大师陈寅恪的记忆统统拷贝到我的脑子里,至少在高考考场上我就可以泰然自若[注: 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纵情驰骋、稳操胜券[注: 稳:有把握;操:掌握;胜券:能够制胜的计谋。指有把握取得胜利。]了!

  然而转念一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我又有些迷惑:如果把别人的记忆移植到了我的大脑中,那我究竟会变成谁呢?如果这成了现实,我会不会整天在迷茫与困惑中寻找自我呢?

  我们每个人,才华横溢的诗人也好,为生活操劳的下岗工人也罢,都有着绝不同于他人的特点,都是这个大千世界[注: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里的一道风景。就算我平凡、就算我不起眼,我至少还可以安安静

静、踏踏实实地生活,我至少可以在社会中找到属于我自己的位置。是的,我希望自己能像鲁迅那样写出犀利的文章,我希望自己能像爱因斯坦那样研究出骄人的科学成果,我也希望自己能像陈寅恪先生那样掌握多国的语言。但是,我更明白这一点:如果我希望有所成就我就必须勤奋、努力,我就必须为成功付出昂贵的代价!

  移植记忆,暂且不去考虑它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即使它——别人的记忆——能让我获得诺贝尔奖,我又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呢!

  这种行径至少应该是剽窃吧?!那些学识渊博的学者,有谁不是“踏踏实实地走路,明明白白地做人”呢?

  我崇拜谢冕先生、陈平原先生、季羡林先生……我崇拜他们那轩昂自若的从容,那旁征博引[注: 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的渊博,那条分缕析[注: 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的深刻;这一切再与那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相融合,该是怎样一种发人深省[注: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的精神魅力!

  从他们那里,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学问,首先研究并且修炼的应该是自己的人格。以我的资质,也许皓首穷经[注: 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他们的高度,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得到与他们研讨学术的资格。但我无怨无悔、问心无愧[注: 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因为学到了他们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就够我受益终生了。

  我,不要别人的记忆,即使有一天这真成了现实。做人,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这才是我们所有人该追求的目标!

  我,不要别人的记忆!

上一页  [1] [2] [3]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