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桥之美》导学稿
   [标签: ]

《桥之美》导学稿                          

学习目标:

1.品味本文诗意的描写性语言与规范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作对比。

2.认识桥之美,进而欣赏美,感悟美。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预习。

1、给加点的生字注音。①口吻(     ) ②纤细(     )   ③煞风景(     ) ④颐和园(     )⑤点缀(     ) ⑥摄(     )影  ⑦孕育(     )   ⑧前瞻(     )后顾

2、解释下列生词。前瞻后顾:                              

美感:                               

驻足:                               

煞它风景: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进作者。

本文作者是____,是我国现代______。本文选自《_____》。

4.写出文中句子的说明方法。

(1)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2)“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3) 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    

二.走进课文。

1、作者的职业是什么?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2、探寻作者笔下的桥,感受“桥之美.

(1)从文中找出揭示“桥之美”的句子。

 

(2)吴冠中先生在文中说“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他自己对桥当然也是情有独钟,他对桥的喜爱是否有其独特的视角呢?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的眼中桥之美在何处?

 

 

(3)本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桥之美?

 

 

 三、赏析、品味“桥之美”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期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芦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适的气。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注: 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也令画家销魂!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四、课后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 ___(摧毁 摧残 毁坏)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

 ②每当其间___(呈现 显现 出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③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___      (奏出 唱出 谱出)形于色的乐曲。

 ④虽然滨江多垂柳,满山开桃花,但脂粉颜色哪能___(左右 控制 制约)结构之美呢!

 2.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①“小桥流水人家”,___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重于绘画的形式美。

 ②为了画钱塘江大桥,我曾两次爬到六和塔背后的山坡上,___      总处理不好那庞大的六和塔与长长的桥的关系,____构不成画面。

 ③喜鹊构成的桥___意义好,形式___自由,生动活泼。

 ④___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___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