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道士塔》教学设计2
   [标签: ]

《道士塔》教学设计

四川省双流县中和中学   伍先强

 

u     说背景:

 

质疑,就是发现问题,发现矛盾,从而产生疑问,引起思考和探索。“学贵有疑”,善于读书的人总是能读出疑问,且能于无疑处生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作品读懂读透。深思、慎问、明辨,是读书的要旨。我任课的班级是省重点中学的普通班学生。这些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听的多,问的少。然而他们也已厌倦这种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为了改变学生的厌学状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苦学为乐学,学学生自己需要学的,而不是学老师要他们学的,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意识,便产生了《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策略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实施提问式教学便成了我校高中语文教改的切入点。提问式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教师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法,它意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通过学生自己提问来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师生合作探究来释疑,学生在质疑、释疑、再疑、再释的过程中解读文本,这样,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心灵和智慧,使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尽情释放。

 

u     析教材:

 

当代作家余秋雨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及现象进行了审视与反思。面对中国灿烂文化的代表――莫高窟遭受到的浩劫,作家对这场悲剧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道士塔》一文,作者就从在甘肃莫高窟所见到的一座道士塔下笔,引出了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圆录,并叙写其人其事,满怀心酸、满怀悲愤地通过摹拟人物的性格、心理、行为,再现了无知、愚昧的王道士毁坏文物、盗买文物的全过程。通过中国官员与外国学者、冒险家对待敦煌文物不同态度的对比,揭示这场民族悲剧的根本原因:旧中国的落后和腐败,人们的无知与愚昧。字里行间[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悲愤、无奈之情。最后写这场悲剧的终结。历史已翻过新的一页。大量的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给专家们研究华夏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中华民族毕竟站起来了,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辉煌仍然在中国,敦煌学仍然在中国。作者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不墨守“一贯到底”的叙事模式,采用链环式结构,把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根据不同的需要切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集体。彼此相连又各具独立性,随叙述的演进不断推进感情的深化。

 

 

 

u     预设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汇:坍弛 朔风 呆滞 倾泄 对牛弹琴[注: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歆羡 憨厚 品位 

 

偌大   窗明几净[注: 几:小桌。形容房间干净明亮。] 

 

2、了解莫高窟以及作家余秋雨

 

3、理解王道士形象、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4、养成质疑、解疑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我质疑和释疑,从而概括王道士破坏、盗卖莫高窟文物的基本事实;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交流阅读过程中提出的疑难问题,达到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赏析作者描述事实、抒发感情的语言技巧的目的。教师相机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课堂教学以提问、合作探究、交流为主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敦煌莫高窟发生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爱国情感。

 

u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展播课件:沙漠  敦煌莫高窟  壁画   雕塑  道士塔

 

伴随着图片,教师解说:浩瀚沉寂的沙漠中闪耀着一叶绿洲:祁连山融化的雪水浇灌出生机勃勃[注: 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的敦煌。 敦煌的东南,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飘舞灵动的飞天┄┄庄严神秘,令人屏声敛息。

      这里,便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从十六国到元朝,石窟的开凿一直延续了十个朝代,一千五百年。莫高窟虽经过风沙侵蚀仍保存着十个朝代的750多个洞窟,窟内壁画四万五千平方米,彩塑三千余身。藏经洞发现了四、五万件手写本文献及各种文物,其中有上千件绢画、版画、刺绣和大量书法作品。如果把所有艺术作品一件件阵列起来,便是一座超过二十五公里长的世界画廊。然而,在清朝晚期,由于多种原因莫高窟遭受了一种浩劫,酿成了一场不堪回首[注: 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的民族文化悲剧。

 

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余秋雨,面对那场浩劫,以其极富想象力的精妙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还原史实,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深刻的见解和强烈的感情,从而揭示了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下面我们请四位同学来朗读课文,一人读一节。(生读课文的同时正音)

 

2.刚才我们听了四位同学的朗读,请大家概述课文中的基本事实,说一说王道士其人其事。要求:概括课文中的基本事实,不必引述其他史料;围绕王道士复述,力求内容周备,;用概述法介绍。

 

学生1:王圆录原是清末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当了莫高窟的家。王道士不懂敦煌文物的价值,请人用石灰刷白了几个洞窟,毁坏了唐代、宋代的壁画和中座的塑雕。

 

学生2:还有,1900年5月26日清晨,王道士偶然发现了隐藏的洞穴和一洞的古物。他先是随意将洞中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后来竟为了极少的钱财将大量的宝物盗卖给外国冒险家,卖经文时轻易被人哄骗;对洋人“频频点头,深深鞠躬”,洋人走了又依依惜别。

 

三、细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

 

我们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请大家再细细地阅读课文,用笔真实地记录下自己阅读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并把问题整理在提问本上。问题尽可能要具体,切忌大而空。并在你认为对阅读理解有重要作用的问题前面作上“▲”,以备我们下一节课探讨。

 

教师巡视,对提问有困难的学生作指导与提示。

 

 

 

第二课时

 

一、问题亮相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20分钟时间主动地研读了作家余秋雨的《道士塔》,提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很多同学都提到了一些相同问题,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注: 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我将同学们提问本上的问题作了梳理,一共有37个,其中雷蕾同学特别善问,提问的数量也多,提了13个问题。大家提的问题涉及到题目、用词、句意、写作手法、作者的情感、写作意图等方面。我已把大家提的问题打印出来,下面发给大家。请大家浏览所有的问题。哪些问题是你通过看书已能理解的,请在序号前加圆圈;哪些问题是你在阅读时没有想到的,并思考这些问题是从哪些角度提的;哪些问题对阅读理解全文有重要作用,请在问题前面作上“▲”。

 

附:《道士塔》问题展示

 

第一节

 

1、“卑微”、“渺小”、“愚昧”,意思各是什么?

 

2、开头写景的句子,是写实,还是抒情或有其它作用?

 

[1] [2] [3] [4] 下一页

3、王道士是一个罪人,为什么要给他建塔?

 

4、为什么要写“他原是……农民、逃荒、做道士”?

 

5、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6、为何引用年轻诗人的诗句?

 

第二节

 

1、“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为什么反复提到他是“农民”?

 

2、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其它的人都干什么去了?

 

3、作者怎么会对王道士的日常活动了如指掌[注: 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4、为何把王道士堆塑的过程写得如此详细?

 

5、“脑中依然一片惨白”,“惨白”与这句之前的三个“惨白”分别应怎么理解?

 

6、“但是等什么呢”,含义是什么?

 

第三节

 

1、“荣耀”与“耻辱”可否交换?

 

2、“沙漠里,股股炊烟”,“中国的客厅里,也正荼香缕缕”,表达了作者当时什么心情?用了什么手法?

 

3、中国官员也有人知道文物重要,为什么不好好的加以保护?

 

4、为什么中国不设关卡、不要外国人的手续,让外国人随便进出?

 

5、外国人到中国没遇到阻拦应高兴、庆幸,可为什么说“遗憾”呢?

 

6、把王道士与外国人的交易一一的罗列出来有什么作用?

 

7、“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只表示车上的东西重吗?

 

8、“极基本的前提”,指的是什么前提?

 

9、“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10、“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1、“悄悄的运走”,在外国人的眼里,这是正当的交易,为什么用“悄悄”?

 

12、外国人怎么说“他们的长途跋涉[注: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使敦煌文物从黑暗走向光明”?

 

第四节

 

1、中国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激动,反而默默的离开?

 

2、“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引用日本学者的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综合性:

 

1、如果给每一节加小标题,当如何拟才合适?

 

2、题目为《道士塔》,文章却未对其详加描写,仅一笔带过。这是为什么?

 

3、作者除了对王道士有着恨意,对其它方面人员也有吗?

 

4、文物被掠夺,难道只能怪王道士一个人吗?

 

5、通过塑造“王道士”的形象,反映了怎样一个社会背景?

 

6、为什么外国人意识到那是艺术,而中国人没有意识到呢?

 

7、作者对这场浩劫提出了怎样的思考?有什么现实意义?

 

8、作者对这件事表现出怎样的强烈感情,批判的矛头直指向哪里?

 

9、为什么在事情过了五十年以后才知道保护敦煌文物?

 

10、为什么现在不通关系,把失去的文物弄回祖国?

 

11、全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按这种顺序写有什么好处?

 

二、群策群力

 

师:看到同学们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既兴奋又担忧,在这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1:我们商量、讨论,不过,你给我们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2:我们查找资料。

 

生3:我们自己思考解决一些,不能解决的请老师讲。

 

师:好,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群策群力。我们四个大组,每一大组负责一个小节里的问题,另外,你们还可以选取综合性问题中感兴趣的一两个问题讨论。讨论时,每个大组分为前后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先确定几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然后紧扣教材展开讨论。每组成员都应在书上作好相应的记录。注意,有些问题不能只局限在小节内,要从全文思考,注意瞻前顾后[注: 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参与或协助一些小组讨论。

 

三、智慧展示。

 

师:刚才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下面请各组把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由于各组讨论的问题比较多,请各组选两三个你们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对阅读理解有重要作用的问题)向全班作交流,另外,把你们组内没能解决的或有争议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生1:文章开头写塔群的破落以及写夕阳、写朔风,我们认为,一方面是写实,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一方面,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写景突出一个悲凉的气氛。

 

生2:作者交代王道士以前是农民,逃荒要饭到了甘肃,最后当了莫高窟的家,主要是告诉我们,把持中国古代最灿烂文化的,是一个没什么文化、不懂艺术的人,他到莫高窟去,不是为了什么信仰,更不可能是为了从事研究,很可能只是为了混碗饭吃。因此,王道士给国家带来灾难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生3:第一节中的“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怎么理解大家还有争议。

 

师:好,等一会儿大家再议。我们先听第二组同学的汇报。

 

生1:在第二节中,作家详细地描写了王道士把有壁画的洞窟用石灰刷得雪白,然后又把中座的雕塑砸烂,去堆了几个道士像,说明王道士是一个不懂艺术、品位很低的人,突出了王道士的愚昧和无知。前文不也交代了,他不过是一个逃荒要饭的农民罢了。

 

生2:莫高窟,代表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然而就被那个王道士有意或无意地毁坏了,糟蹋了,作者感到非常气愤,非常痛苦,所以在第二节末,一连用了四个极具感情色彩的词――“惨白”。

 

师:前面两组的同学讨论得很好。回答得也很精彩。你们有没能解决的问题吗?

 

生3:一个道士去主管佛教圣地,我们对这个还不太明白。

 

师:这个问题等我们听了第三组的交流,看对我们是否有启发,可以吗?

 

生1:我先回答第三节中的第2个问题。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也知道文物的价值,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怕用钱,怕麻烦,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放任不管。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万里冲刺,长驱而入。中国官员在客厅里茶香缕缕,外国冒险家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作者运用对比有什么作用呢?

 

生1:突出了中国官员的昏庸自私。

 

生2:第6个问题,作者把王道士与外国人的买卖,一件一件地罗列出来,是让我们看到这是一笔多么不公平的交易,外国冒险家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然而,王道士看到外国人运走文物时还频频点头,深深鞠躬,送出一程。一方面让我们看到外国人简直是在抢劫,是在掠夺。另一方面为王道士贪图小利,愚蠢卑鄙地盗卖文物感到愤怒不已。

 

师:当时中国的政府和官员有过失吗?

 

生1:肯定有。政府官员根本就不想管这件事,说要运送却又声称没运费,一放就是十年。

 

生2:就是在他们运送时也漫不经心[注: 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用席子乱捆,沿途偷拿、送礼、变卖,到京城时已经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生3:那些官员们,无论是县长还是学台,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他们纵容国宝流失,插上一手就大肆的糟蹋起来。他们连外国强盗都不如!

 

师:这仅仅是官员们的失职吗?中国不设关卡,不要外国人的手续,就让外国人随便进出敦煌莫高窟,这又说明什么?

 

生1:说明中国缺乏保护文物的意识。政府太无能了,太腐败了。

 

生2:清朝末期,帝国主义再次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不少西方国家来侵占中国的领土,清朝犹如大病缠身的人,连领土都无法保持完整,哪来精力去过问这些文物呢?

 

师:可谓一针见血[注: 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联系时代背景思考,就把悲剧的根源找到了。

 

生:“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面对那场浩劫,作者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强烈的悲愤和无奈之情。

 

师:是的。作者在文中反复写到“我好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更恨。面对那个屈辱,现今情况怎样呢?下面听最后一组的同学的意见。

 

生1:第四节中作者引用了一位日本学者的话:“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说明虽然敦煌文物大量流失在外,过去旧中国对文化遗产毫不重视,但是,现在经过中国专家发愤努力,对敦煌的研究,对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研究,已经达到世界水平。

 

生2:“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是因为他们不愿抒发感情,只希望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取得更好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

 

生3:敦煌本身在中国,敦煌学本也应在中国的。只是由于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让祖国的遗产蒙受了灾难,中国人对中国的文化研究,达到较高水平是正常事情,所以不值得有太大的激动。倒是我们不应忘记耻辱,应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

 

四、点拨迷津

 

师:前面每个小组紧扣文本,结合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见仁见智[注: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作了比较充分的交流。第一、二组的同学,你们刚才没能解决的问题,此时不知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

 

师:在那样一个混乱、腐败、落后、政权摇摇欲坠[注: 摇摇:摇动,摇晃;坠:落下。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的社会,滋生出那样一批庸俗、自私的官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灿烂的中华文化,即使不毁在王道士手中,也会毁在张道士、李和尚手里。所以作者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综合性问题中第7问,作者对这场浩劫提出了怎样的思考?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生1:落后就要挨打,懦弱无能就要受欺。“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强大了,才不会再次发生那样的民族悲剧。

 

生2: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光辉灿烂[注: 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的华夏文明,令世界瞩目。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光大[注: 发扬:发展,提倡;光大:辉煌而盛大。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

 

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干出成绩,我们的国家才能屹立在强手如林的世界上。

 

综合性问题中的第2问,作者以《道士塔》为题目,文章又未对其详加描写,这是为什么呢?

 

生1:道士塔在文章中只起个引子的作用,引出王道士这个人和他所干过的事。

 

生2:我认为作用不仅是这样,它还应该是一个象征。

 

师:好。道士塔象征了什么呢?

 

生1:象征了敦煌莫高窟曾经遭受过外国的抢劫和掠夺。

 

生2:可不可以说是中华民族蒙受耻辱的象征?

 

师:对。道士塔与其说是一座建筑,不如说是我们民族耻辱的标志!它座落在莫高窟大门外的一溜空地上,它警醒世人,牢记耻辱,发愤图强[注: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实现我们中华民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的伟大复兴!

 

五、拓展练习

 

1.与同学或与老师在课外继续探讨交流你提出来的而课堂上没能解决的那些问题。

 

2.课外阅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附:板书设计

 

 

 悲愤   辛酸  无奈

 

u     课后反思

 

这是本期实施提问式教学一个月以后的课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是令我兴奋的,由于第一课时给了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亲近文本,第二课时研讨他们自己提的问题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一改过去课堂的沉闷气氛。提问式教学,一、应该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任何一个问题,在老师看来,即使再简单、幼稚的问题,课堂上没有机会涉及到的,课外也要单独交流;二、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不能教师一个人独霸课堂,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欣赏,尽管学生的分析可能很肤浅、理解不深入,语言表达可能不流畅(其实这只是暂时的),教师也不能越俎代庖[注: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三、坚持用开放的多元化鉴赏代替以封闭式的标准化训练,在文学鉴赏中,应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四、学生提问,一般要经过不敢提问、提不出问、不习惯提问到敢于提问、能够提问、习惯提问,再到善于提问这么几个阶段。教师一定要用多种措施鼓励学生提问,还必须教会学生提问,即教给学生走进文本、学习不同文体的学习方法。

 

怎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重要的问题?教师和学生由于知识水平、衡量标准不一样,结果就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了学生关注的焦点与教师设想的教学重点的不一致,这是提问教学遇到的问题一。

 

学生提出的问题数量之多与课堂时间的极其有限的矛盾如何解决,是提问教学遇到的问题之二。

 

在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如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思考,这是提问教学必须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作文专题

    服务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