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鉴赏·评论《我是怎样开始读报的》教案
   [标签: ]

鉴赏·评论  我是怎样开始读报的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新闻界的一些基本信息。

 

2.品味作者作为老报人对于报纸的那份热爱与执着。

 

【重点难点】

 

重点:品位作者作为老报人对于报纸的那份热爱与执着。

 

难点:分析学习作者老练的文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预习要求】

 

1.给生字词注音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例

 

在上课之前想先问大家几个问题,有谁每天坚持读报?有养成读报的习惯?或者说报纸已经成为你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注: 大家普遍知道的。],如今的传媒是极其发达,获取新闻和消息的渠道也极其多样化,特别是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想要获取什么信息,只要上网搜搜即可。因此,在如今,报纸已经开始日益边缘化,虽然还没有到可有可无[注: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的程度,但与其刚刚兴起时相比,已经是逐渐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今天,我们就走近一位报业老前辈,看看在他的心目中,报纸到底占有多大的分量。进入我们今天的新课——《我是怎样开始读报的》。

 

二、作者简介

 

徐铸成,记者、新闻学家,1907年生于江苏宜兴。1930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曾任北京、天津、上海《大公报》记者、编辑,香港《大公报》编辑主任,桂林、上海《大公报》总编辑,《文汇报》总主笔、社长兼总编辑。1957年后,历任上海市出版局编审,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教授,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著有《报海旧闻》、《旧闻杂忆》《新闻艺术》、《杜月笙正传》等,有的被翻译成外文出版。1991年逝世,享年85岁。

 

三、文本解读

 

1、提问:通读全文请同学简要谈谈对这篇课文的印象。

 

明确:这篇文章写了很多事情,看来好像比较杂,比较散,似乎没有什么集中的主题,也没有明显的头绪,更没有以重大事件为核心,只是将自己读报的经验罗列一番而已。但这也在一定的程度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就像是在聆听一位老者的故事,富于亲切感。

 

2.提问:文章表面上看起来乱散,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内在线索的,能否归纳找出这条线索?

 

(学情预测:这个问题较难,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读报的过程变化)

 

明确:文章中,有一条隐隐约约的线索,那就是“看报的兴趣”。起初是一般的兴趣,后来是读上海报纸的国内要闻的兴趣,再后来是国际新闻,及至副刊,乃至言论。

 

3.讨论:本文读来虽显杂乱,但读后还是会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原因何在呢?

 

明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章所记的事情虽然琐碎,但并不是毫无意义的现象的罗列。因为文中所记,均为国内报纸的历史中有相当价值的现象,而且这些史料却是我们所不熟悉的,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猎奇心理,我们能够从文中获取很丰富的历史信息,而且这种信息,是作者第一手的,又是感性的,奇特的,故读来是相当有趣的。提问:刚才找的文章的隐性线索,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将其看作是一味老报人对于报纸的真挚的感情。文章从头到尾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于报纸的热爱。情同学们随意找出一些语句或者作者阐述的事件来做简要的分析。

 

4.提问:“吴佩孚的形象,逐渐由淡薄而变成憎恨的对象之一了。而我对报纸的爱好,对新闻事业的憧憬,却一天天浓重起来了。”简要分析“淡薄”和“浓重”意味。

 

明确:一方面逐渐“淡薄”,另一方面则一天天“浓重”,这一对比表明读报对自己成熟和成长作用之大。

 

四、讨论:文章讲述了作者读报的甘苦,他读报的经历和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你有喜欢或讨厌的报纸文章、作者或电视主持人吗?

 

(学情预测:这是一道探究题。同学们的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主要引导他们谈谈自己阅读的经历以及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启示或者帮助。尽量要做到真实,按照实际情况来谈,要谈的具体些。)

 

四、作业布置

 

从本周内在校园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挑选一件,写一篇新闻报道。要求:1.符合新闻的格式。2.字数在500字左右。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