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3
   [标签: ]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基础课)

学习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学习方法  诵读 自主 合作  探究

学习内容

一、走进作者

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注: 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二、孟子名句填充。

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                                                                

恻隐之心[注: 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斯 人 也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劳 其 筋 骨 ,饿 其 体 肤 空 乏 其 身 , 行 拂 乱 其 所 为 ,                                       

富 贵 不 能 淫,                                             此 之 谓 大 丈 夫。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三、熟读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   )兵

(2)涂(  )有饿piǎo (  )

(3)鸡豚(  )狗彘(  )之畜(   )

(4)数(  )罟(  )不入wū (  )池

(5)无(   )失其时

(6)谨庠(   )序之教

(7)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   )之义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组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解决不了,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3.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1段

 

                                            2、3、4段

 

                                            5、6、7段

 

  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5.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6.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7.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应用课)

编写:张维新    审核:   审批

[1] [2] [3] 下一页

学习目标

1理清思路,理解孟子的说理方法.

学习方法  诵读 自主 合作  探究

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按学习小组分开,组与组进行比赛。如第一组开始读课文的某一段或某几句,读完之后,可任意点其他小组来翻译,翻译对了,可由翻译对了的小组再读课文的某段或某几句,让其他小组翻译,以此类推。教师或其他同学可随时纠正。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并作阅读提示

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2.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                              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4.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用原文回答。

                                                             

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注: 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5.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           ”思想。

6.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         

孟子对曰:“王好战,                                                           则何如?”

曰:“不可,                       。”

曰:“王如知此,                                     。”

7.对“五十步笑百步[注: 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喻义如何理解?

                                                

8.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两方面:一是“       ”的道理,一是“        ”的道理。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三组排比句。)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巩固课)

编写:张维新    审核:   审批:    

学习目标

亮点探究 ,总结文言知识,做练习,进行阅读训练。

学习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归纳

一、亮点探究

1.  .“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2.   

 

3.  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君之位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

1                                                                 

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3                                                                 

4                                                                 

三、多义实词归纳

1.数

例句出处释义

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         

2.直

例句出处释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注: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爱莲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3.发

例句出处释义

百发百中[注: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成语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注: 非常:不平常。不是一般的阴谋。指阴谋篡夺帝位。]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4.兵

例句出处释义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穷兵黩武[注: 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必以长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草木皆兵[注: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5.胜

例句出处释义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不违农时[注: 违:不遵守。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四、阅读训练(附材料)翻译。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②死者壹③洒④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⑤耨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注: 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形容精锐的部队。]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①叟:对老头得称谓,这里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洒:xǐ通“洗” 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译文]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