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孔孟论学》教案学案
   [标签: ]

第三单元 为学有道

 

【单元学习目标】

  一、掌握一批文言实词,搞清一字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二、探讨文章的写作特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熟记名人名言,学以致用[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实践古人良好的学习方法。

【古文翻译知识】

  一、翻译原则:

  信:忠于原文,字字落实,不随意增减。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雅:简明优美,富有文采,表达准确。

  二、翻译方法:

  留:专有名词、人名保留。

  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词、通假字。

  固:固定格式有固定译法。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要用意译。

【教学时间安排】

  9,《孔孟论学》二课时。

 ※10,《勉学》一课时。

 ※11,《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二课时。

  12,《黄生借书说》三课时。

 ※13,《问说》一课时。

【每周一诗指导】

《戏为六绝句》(其二)

唐·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注: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万古流。

 

《观书有感》(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孔孟论学》

孔 子、孟 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文的一般语气和节奏,感知每则语录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

  2.理解举例、对比、比喻说理的方法。

  3.了解古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明确学习中思考的重要作用,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中学语文在线()

  1.重点:了解古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2.难点:孟子的语录。

【课文提示】

  1,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奉为圣人。晚年,他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的《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首开私立学校的先河,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 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因材施教[注: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它对我国思想史和文化史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自汉以来,儒学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论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又是先秦文学语言的总集。《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的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它们都是儒家经典。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他是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注: 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等一系列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正音正字】

  论(语)lún 罔wǎnɡ 殆dài 譬pì 篑kuì 暴pù 弈yì 鹄hú 弗fú 杵chǔ

【积累词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有生者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仁人无敌于天下

【朗读课文】

【课文简析】

  孔孟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注: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课文的几则语录,体现《论语》的文学特点。首先,它们全是用当时的规范口语写成的,明白如话。其次,语言自然流畅,简约朴实,不事雕琢,不求辞采,却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们有一种从容不迫[注: 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多方启发的风格,体现出所谓“文如其人[注: 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的文章规律,使读者如同亲眼目睹“循循善诱[注: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的师长。最后,《论语》偶尔也有生动的比喻,使读者耳目一新[注: 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孟子》也属语录体。《孟子》善于论辩,《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节。课文中“弈秋诲人”的故事,就是一例。这种故事往往成了寓言。这样的寓言是为了说理,为了辩论。《孟子》的寓言,多有民间故事色彩。《孟子》里许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户晓[注: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如“五十步笑百步[注: 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揠苗助长[注: 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等。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尽量把课文中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双音节词。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及其学派。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注: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注: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懂得礼仪,四十岁不受迷惑,五十岁明白规律,六十岁耳朵顺畅,七十岁随心所欲[注: 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逾越规矩。”

分析:孔子的学,包括礼(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

原文:子曰:“学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懈怠)。”

要点:“而”转接连词,相当于“但是”。  则:连词,组成前因后果[注: 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的句式,翻译成“就”。

分析:这句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知识是人类经验的总结,后代要学习、传承前辈的知识,并且积极思索,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只学不思,一定学不好;只思而不学,只是空想,容易胡思乱想[注: 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陷于迷误。

原文:自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自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号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因此谥号为文。”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翻译:孔子说:“譬如堆积土山,差一筐没有完成,如果停止了,我也要停止!譬如填平洼地,即使倒一筐完成,如果继续,我也要去干!”

原文: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有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注: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注: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翻译:孟子说:“不要奇怪王不聪明。即使天下有一种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生存的。我和王相见少,我退居在家对王冷淡到极点,我怎么能让王萌发善心?譬如下棋的技术是小技术;不专心致志就学不了。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心里一直认为有天鹅要来,想拿弓箭射它,即使与那个人一起学习,不如那个人。是他的智力那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原文: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翻译: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篇,就只取其中二三处罢了。仁人无敌于天下,凭最仁的人去讨伐最不仁的人,怎么会使木棒在血中漂流呢?”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班级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本文六则语录,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 《孔孟论学》选《论语》四则:①介绍自己做学问的几个阶段;②③向弟子传授做学问的方法;④鼓励弟子治学应该善始善终[注: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持之以恒[注: 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注: 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孔孟论学》选《孟子》二则:①关注人性的修养,主张专心、持久,不能一暴十寒;②阐述做学问不能迷信书本,应该有独立的见解。 )

2,孔子的四则语录,有什么特点?()

( 这些孔子语录,有两个特点:

  第一,精粹警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的色彩,也可以成为独立的判断,在不同的语境中自由引用。

  第二,语录虽然是片断的,但是相互间有联系,不是一般的联系,而是深刻的内在联系,有一定的系统性。 )

3,哪些成语是由本文的语录演变而成的?

( ①一暴十寒  ②不耻下问  ③三十而立  ④不惑之年[注: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⑤专心致志 )

4,下列语录分别阐明了什么道理?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 )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学离不开问,要善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

  ③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有生者也。

( 学习不能一暴十寒,而要坚持不懈[注: 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持之以恒。 )

  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要读书而又不能迷信书本,读书要有怀疑精神、批判精神。 )

5,分别归纳孟子两则语录的论据和论点。

( ①论据是:两人向弈秋学弈,专心程度不同导致结果不同。论点是:学习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  

  ②论据是:自己不相信《武成》关于周武王伐纣杀人很多的记载。论点是:学习要有怀疑精神。或者“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6,从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 ①学习有助于修养,能提高人的素质,使人终身受益。

  ②学与思、学与问,是相辅相成[注: 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的,不能迷信书本。

  ③学习要专心致志,不断积累。 )

【拓展学习】概括和分析四则语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文,行,忠,信。

  1,讲学习的关键问题。只有爱好学习,视学习为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

  2,讲关于学习的方法。学习不是一次完成的,要反复温习,获得新知识。

  3,讲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学习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要经常实践。

  4,讲学习内容。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这四种东西是学习纲要。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预习《勉学》,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教学后记】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