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评《蔚蓝的王国》课堂实录
   [标签: ]

急躁而肤浅的解读

----评《蔚蓝的王国》课堂实录

看完《蔚蓝的王国》实录,我不由得惋叹:这是一堂由于老师的急躁而导致肤浅的课。

从实录看,老师这堂课应该是第二课时,内容上看,着重点放在了对文本的欣赏和解读上。课堂上老师通过要学生研读课文,分组讨论的方式,试图引导学生主动去理解文本,并且也出现了一些亮点,比如学生发现了“漂”和“飘”的使用的不同,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总体上来说,这堂课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仍然不足,从而导致了欣赏和解读的肤浅化。我认为,这种肤浅是由于老师在在课堂几个关键环节的处理上,出现了一些观念上的失误造成的。

首先,教师在上课伊始出示比较阅读文本《老人》,并设置了一个思考题:

材料中哪些语句可以让我们触摸到老人依然年轻的心灵?

这个环节我认为是对学生思维的预定,这种看似好意的提示其实是对学生的暗示:这堂课,你必须回答作者的心是年轻的,是充满梦想的,才能符合老师的要求。而特别是我们的一些“优生”对老师的这种暗示早已心领神会[注: 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能够迅速地与老师达成默契,而这种默契的达成,其实也是学生独立思维丧失的开始。《老人》的意图是否是为了表现“依然年轻的心灵”,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值得商榷的。文本中多次提到的“往昔”“内心”“回忆”等词语为什么就被我们的老师有意地忽视了?对文章最后一句黯然神伤的劝告“可别朝前看,可怜的老人”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也是视而不见[注: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我以为,原因只有一个:这堂课,老师首先就没有进行诚实认真的解读,而是以参考资料的说法代替了自己的思考,而老师还要以这种单一模式的思考来预先设定学生的思维轨迹,《老人》文本的引入,只是为了给这个轨迹提供依据,老师并不是要学生将文本与自身体验相结合做独立的品味解读,而是规定要求之后的寻章摘句[注: 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其次,老师在课堂开始不久出示了旁人对屠格涅夫的作品的评价,我以为也是欠妥的。真正的解读,是读者将作品与自己的生命感悟联系起来,将自己融入作品,读出作者,读出自己的过程。但是,老师的急功近利[注: 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将这一切本不可缺少的环节全部抹煞了。在老师的要求下,学生只需要做一件事:找出文本中好的句子,来印证前人的观点,而这个观点其实是不需要印证的。

阅读应该是学生和作者、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的思维、观点、立场的冲击和碰撞,一堂好的解读课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而不是教师预设的、规定的。没有思维的碰撞,就没有价值观的提升,也就谈不上学生从文本中有所获得。

屠格涅夫这篇散文诗非常短小,但是其内涵却是十分丰富的。任何不做深入思考、精细研究之后做出的解读,几乎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入肤浅和庸俗化、口号化的死胡同。正如我们看到的一样,课堂上学生有一定的积极思维,但是由于老师事先已经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了“老人对自由、幸福与快乐的追求”的狭窄范围之内,因此,学生只是在戴着老师发下的刑具跳舞,跳得再好,也只局限在那个小小的圈子之内。

从这个文本中,有人可能可以看见作者心灵的年轻,而有人可以看见岁月无情流逝的无奈;有人可以看见作者对美的追求,有人可能也会毫不留情地指出:这些美丽其实也只是作者的梦境,作者以前,现在,以后都无法实现;乐观主义者可以看见象天鹅胸脯的白帆,悲剧家可以看到“在梦中看到”的“蔚蓝王国”背后隐藏的深深的悲哀和宿命的悲剧……

于是,假如老师不在课前给学生这么多的暗示,而是不露痕迹地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最后再将别人对屠格涅夫作品的评价出示出来,真正体现出屠格涅夫作品“要细读”的特点,整堂课岂不水到渠成[注: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了无雕琢?

多元解读并非取消老师的解读,但是老师的解读不能取代学生的解读,更不能对学生的解读进行暗示甚至规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后面一种做法,比前者危害性更大,因为前者只是让学生隐藏自己的观点,而后者却是让学生迎合老师的观点,要不闭嘴,要不撒谎。这,决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