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荔枝》说课稿
   [标签: ]

《荔枝》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荔枝》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围绕荔枝写了“我”跟母亲之间的几件事,课文情节简单,主要叙述了“我”在母亲快70岁时,第一次给母亲买回了她从未尝过的荔枝,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母亲喜欢吃荔枝,但她总把大个的给“我”吃,母亲去世前,“我”买了许多新鲜上好的荔枝,可后来才知道,她把荔枝全让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自己没舍得吃一颗,全文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述反映了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表达了“我”深切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二)、说本课知识点

    本课教学中继续训练学生前面所接触到的“通过自学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知识点,同时指导学生掌握“抓重点语句、段落,并通过反复的感情朗读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一新的训练项目。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在高年级阅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学生要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课后思考练习的安排,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并把第2、3个目标定为重点实现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认识三个字,能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即“把心放到文章中去,抓住重点语句、段落多读、多想,既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确定本课的重点为: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体会母亲对儿孙的爱及作者思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由于所面对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而且大多数学生都生活在很富裕的家庭环境中,这与文中“我”的情况形成了反差,在情感体会上便出现了难度,为此,我同时将本课的重点也定为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现代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教师作为主导者,要科学地组织双边活动。本课是一篇反映浓浓亲情的文章。情节简单,但感情强烈真挚,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教学时宜采用读悟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读读--悟悟,读读--做做”的方式,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 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新课标中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以上两点,在本课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主要运用以下两种学习方法:

    1自读自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2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四、 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听歌曲,激情导入。

    上课一开始播放歌曲《母亲》,歌词是这样的: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你躺在病床上,有人掉眼泪,你露出笑容时,有人乐开花。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歌词朴实但感人肺腑[注: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它道出了所有儿女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妈妈,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next]词,对她的赞美无处不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六课《荔枝》将会再次触动我们的心灵。(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我便用这段激情四射的语言来触及孩子的心灵,尽快地把他们带入到了学习环境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读读划划,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老师提出具体要求:

(1) 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 边读边想边划,课文围绕荔枝主要写了什么。

(3) 结合课文内容试补充:这是一位    的母亲。(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突出中心内容,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母亲,为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作铺垫。)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

    3、交流自读情况

(1) 交流课文围绕荔枝主要写了什么。以此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母亲儿孙)

(2) 谈一谈对这位母亲的初步认识。

(三)议读课文,读读悟悟,体会情感。

    1、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在文旁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这一环节意在指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2、借助批注及课文的相关内容深入交流所补充的内容:这是一位   的母亲。并且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认为。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出示相关的细节描写的句子,并指导朗读这些语句。

    如,学生回答,“我认为‘这是一位幸福的母亲’”,并谈出自己的理由:因为她的儿子非常孝顺,在每月仅有42元半的工资时,就买了好几元一斤的荔枝来给母亲吃。

    教师随机出示句子:“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出钱买上一斤……”

    紧接着,我从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咬咬牙”是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2)让学生表演“咬咬牙”的情景。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意在指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及对关键词的感悟进一步来体味语句所包含的情感。)

    根据学生的表演顺势过渡:在生活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儿子依然能够为母亲买来昂贵的荔枝,作为母亲怎能不感到欣慰呢?边说边出示句子:“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的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注: 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这段话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

(1) 自由读这一段话,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

(2) 抓具体词谈体会。(这一问题的设计主要是想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母亲动作的词来体会母亲对荔枝的无比喜爱之情,体会母亲看到儿子的孝心而感到无比欣慰、高兴的心情)

(3) 体会着母亲的心情,感情朗读这一段。

    又如,学生回答,“这是一位理解儿子,处处为儿孙着想的母亲。”这一点从第四、五、七自然段可以看出,在客人来访时,母亲利用上茶的时机,端下自己买的沙果,留下儿子买的荔枝,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儿子的尴尬,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是她舍不得吃,总把大个的荔枝给儿子吃,有了孙子,又将荔枝都给了孙子吃。

    再如,“这是一位勤俭节约的母亲”, “这是一位无私的母亲”“这是一位勤劳的母亲”……

(设计意图:这一大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围绕“感悟母亲”这一主题,让学生通过读、议、悟来深入地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同时也学习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 品读课文,体验升华。

    1、导语:就是这样一位母亲,把爱全部奉献给了子女的母亲,离作者而去了,给作者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可弥补的痛楚,因此,在回忆围绕荔枝发生的几件事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深深的思念。下面,就让我们自己练习朗读使我们深受感动的段落。

    2、学生朗读,组内交流、评价读的情况。

    3、鼓励学生主动站起来读给全班同学听,根据情况教师指导读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充分地感情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从而对作者情感的体会得到升华,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和作者获得和谐共振,激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思维。)

(五)拓展延伸,情感内化,实践积累。

    1、导语:母亲离作者而去,这思念,这痛楚,永久萦绕在作者心头,“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望着这新鲜红嫩的荔枝,想到长眠地下的母亲,作者会说些什么呢?让我们试着写几句作者最后没有说出的话。

   

[1] [2] 下一页

2、交流,深化情感。

    这一环节,学生只要能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就要给予肯定,鼓励。

    如,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母亲,你在哪里?儿子再也不能为您奉上几颗鲜嫩的荔枝了。

    又如,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而您却再也看不到,尝不到荔枝了。我真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也有鲜嫩可口的荔枝,让您好好享受一番。

    再如,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母亲啊,您是否知道您临走前未能吃上荔枝,是我终生的遗憾。

    这些语言都是围绕怀念母亲来说的,所以都应一一给予肯定。

    3、把交流的内容写下来。

    4、体会情感,朗读交流的内容。

    5、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啊?(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板书:爱)

    6、根据学生的回答,情感渲染,学生结合实际谈感受。

总有一个人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爱让我们落泪,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一千位母亲便会有一千种爱,一千种爱,却都是一种情怀。同学们,由文中浓浓的母子情,(边说边补充完板书)你想到了什么呢?鼓励学生讲述自己与母亲的故事或者周围人的真实故事。以此来唤起学生关爱父母的心。

    7、学生自由畅谈。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环节通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联系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同时又引导学生对父母对他人产生关爱之心,感恩之心,从而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训练效果。)

(六)小结:母爱总是无微不至[注: 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又总是无怨无悔,然而就是从这细致入微中看到了她的伟大,人们常说,母爱博大精深[注: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尤其是在危难时刻母亲都能以超乎寻常的精神和力量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去捍卫孩子的生命乃至一切。同学们,在我们享受母爱的同时,也让我们像作者那样施舍一份爱给我们的母亲吧,因为我们的爱,哪怕点滴的爱都会给母亲带去无限的欣慰和欢喜。(设计意图:以这样的结束语来结束本课的学习,起到了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及父母亲的生日。

    (设计意图:作业的设计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引导。一是侧重语言的积累,二是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养成作进一步的引导。)

附板书:

    6荔枝

  爱←→儿孙

    (设计意图:此板书设计虽然寥寥数字,但全面的展现了本文的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注: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的作用。)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