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警察与赞美诗》教案2
   [标签: ]

教学目标:
(一)分析小说曲折、巧妙的情节安排,欣赏“欧·亨利手法”的艺术特色。
(二)品味小说幽默、辛辣的语言风格,理解语言运用和题材、主题的内在关系。
(三)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贫困和精神痛苦,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法律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的虚伪本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叫《北京人在纽约》,电视剧开头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你爱他,那么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那么也把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纽约甚至是美国社会的那种巨大的贫富差距,对于有钱的人来说,那里是淘金的天堂,而对于穷人而言,那里则是人间的地狱。今天我们来学习《警察与赞美诗》来进一步地了解美国的社会现实。
二作者介绍
  作者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常以“含泪的微笑”来抚慰生活失意的小人物的心灵创伤,善用夸张、嘲讽、双关等幽默手段。尤其体现欧、亨利小说特色的,是他的小说常在故事末尾笔锋一转,让主人公的命运突然起意想不到的变化,在看似荒唐的结局中给读者以深层的思索和启迪。这一巧妙的构思方法被誉为“欧·亨利手法”。(举〈〈麦其的礼物〉〉)对当时及后人的短篇小说创作有较大影响。《警察和赞美诗》,正是这一手法的代表作品。
三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的三大要素是人物,环境和情节。我们很喜欢看小说主要是被其中的曲折的情节所吸引。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那么这篇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各是什么?请同学阅读小说,来分一下。
明确:学生议论、思考并回答:
1.故事开端(苏比躺在麦迪生广场他那条长凳上——自有一位识相的推事来料理),苏比为逃脱严冬的威胁,筹划着怎样才能被捕入狱。
2.故事发展(苏比离开长凳——而我们偏偏认为他是个永远不会犯错误的国王),苏比屡次惹是生非,都没有达到被捕入狱的目的。
3.故事高潮(最后,苏比来到通往东区的一条马路上——“那你跟我来。”警察说)。苏比伫立于教堂外良心发现,决心重新做人时,突然被捕。
4.故事结局(小说最后一自然段),苏比被判入狱三个月。
四分析开端部分
1.        朗读课文的第一二,思考这两段是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两段是环境描写。
2.        这里的环境描写点明了小说发生的季节是哪一个季节?
明确:“每当雁群在夜空引亢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每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注: 辗转:翻来复去;反侧:反复。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这时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注: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了。”
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的自然环境,为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句中写到了“雁群”“高鸣”南飞,暗示了季节——冬天将近。
3.        那为什么要写“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还写了苏比在长凳上“辗转反侧”,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明确:“海豹皮大衣”反衬苏比生活的窘迫,“长凳上辗转反侧”点明了主人公生活的贫困与无奈,这些描写不仅为主人公的出场渲染了凄清寒冷的自然环境,还为小说的情节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揭示下文苏比6次为非作歹[注: 做种种坏事。]的原因,展示了美国社会的世态炎凉[注: 世态:人情世故;炎:热,亲热;凉:冷淡。指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和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显示了社会巨大的贫富差距。所以这句话不仅是点明季节和环境也点明了小说的社会环境。
4.        那么苏比在冬季来临之际有什么打算呢?
明确:希望能被警察抓住,能到监狱里过冬。
5.        这个想法正常吗?他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想法?
明确:这个想法是相当荒谬的,是反常的。分析:小说的主人公苏比在冬季来临之际,生活无着,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季,他竟然“衷心企求的仅仅是去岛上度过三个月”,并认为“人生的乐趣莫过于此”。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监狱在苏比看来竟是“小安乐窝[注: 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安乐岛”,“他想象中已经感到了巡捕房的舒适和温暖”。主人公的这种心理是十分反常的。
那么,这种反常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苏比之所以想进监狱。是因为他在冬季生活无着,这正是美国社会的残酷,美国社会竞争激烈,富人只会越来越富,而穷人只能越来越穷。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所以苏比的这种想法是社会最下层劳动大众无奈的选择。作者正是借助于人物的这种反常心理,揭露
了社会的残酷和黑暗。所以,他的这种想法是当时社会的产物。
其次,像苏比这种人并没有失去劳动能力,同时也不是没有劳动就业的机会(小说结尾写到“有个皮货进口商曾经让他去赶车”),但他平日却游手好闲[注: 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面临冬天威胁,认为最佳的选择是进监狱,那里既无挨冻之苦,又可免费食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择手段[注: 择:选择。指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做出种种恶行,丑化自己的人格。由此可见,这种反常的行为还植根于资本主义好逸恶劳[注: 逸:安逸;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社会心态,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一个侧面。
6.        为什么苏比不愿去慈善机构去接受救济,而宁可去监狱过冬呢?
明确:“真是凡事有利必有弊,要睡慈善单位的床铺,先得让人押去洗一个澡;要吃他一块面包,还得先一五一十[注: 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交代个人的历史。”这句话撕开了慈善机构虚伪的面纱,表面上的施舍,附带的是对人性的践踏,也正是对所谓的自由和平等的有力驳斥,无情的批判。苏比虽然贫穷,但他严守着精神上的尊严,一直维护着他灵魂上的高傲,为了“床铺”“面包”而出卖个人的历史,和私事,他是不会去做的。
五分析发展部分
1.        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苏比做了哪些努力?结果怎么样?
明确:
        苏比的行为        愿望或打算        结果
1        走进豪华饭店想饱餐一顿        想白吃让侍者把他交到警察手里        因裤子破被推倒行人道上连门都没进去
2        用石块砸窗玻璃        想让巡警抓住        警察追赶搭车的人,连旁证都算不上
3        想进普通餐馆白吃一顿        想让店侍者叫警察        挨顿揍,被“叉”在行人道上
4        装流氓调戏女子        想让女子找警察        被妓女纠缠,撒腿就走
5        扮醉鬼大吵大闹        想以“扰乱治安”罪被捕        被误以为是大学生,警察不管
6        偷雨伞        想让主人叫警察        被误以为是伞的主人
2.        通过这些情节,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的巧合,怎样理解这些巧合?
明确:小说情节上安排了许多巧合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充分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首先,苏比一次次地努力都因一次次的巧合而没有能实现“理想”,为了最终实现到布克来威尔岛过冬的愿望,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犯罪”,作者正是通过巧合为苏比多次“犯罪”提供了可能,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但他一次又一次地被“宽恕”了,而这一次次的反常的结局,则更充分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本质。
其次,作者通过一次次的“偶然”,巧妙地、全方位地展示了美国社会的现状。他作恶的对象,“正巧”也是些心术不正[注: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的人:在街上见机缠住男人的女子,捡了别人的雨伞就据为己有[注: 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的买烟者。作者就此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世风日下[注: 指社会风气一天不如一天。]。两家饭店都是直接用拳头教训吃白食的苏比,“恰好”没有去报告警察,这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弱肉强食[注: 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势力至上,没有严格的法治可言。苏比用石头砸商店的橱窗,反而没被逮捕,原因仅仅是他“留下来了”,而“半条街外有个人跑着去赶搭车子”;他在街上醉鬼似的大吵大闹,“刚好”被认为是“耶鲁的小伙子在庆祝胜利”,这种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正是美国的社会现状。
再次,作者正是通过这种看似偶然,实则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都具有必然性、普遍性的事件,充分地暴露了社会的黑暗、是非不份的本质。
六分析高潮和结局部分
1.        在苏比听到赞美诗,心灵发生转变时,作者也用了景物描写,请找出来,并说说它的作用。
明确:“明月悬在中天,光辉、静穆;车辆与行人都很稀少;檐下的冻雀睡梦中啁啾了几声——这境界一时之间使人想起乡村教堂边上的墓地”
看着皎洁的月光,宁静的街道,听着教堂悠扬的乐声,苏比感到一切显得古朴、亲切、可爱,在这宁静而空灵的气氛中,他回想起儿时得到母爱和纯真,唤醒了他的雄心和自尊,唤起了他对纯洁生活的回忆,他顿然醒悟,决心重新做人,通过景物描写,展示人物内心,紧扣小说的主题。也就是景物描写是为人物和小说的进一步发展而服务的。这与课文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一致的。
2.        苏比在听了教堂的赞美诗后,准备重新做人,却被莫名其妙[注: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地送进监狱,为什么?
明确:这个结局可以说是出人意料之外,这个结局也是与上面6种行为一样充满了巧合,那么,这些巧合是否是偶然的呢?不是偶然,是偶然中有必然。
“巧合”是小说的常用手法。小说写苏比闹事,有多次巧合。如事②中,苏比砸了玻璃橱窗后,正好“有个人跑着去搭车子”,警察按常理就去追赶那个人;事④中,苏比当着警察的面去轻薄街头女子,不料那女子倒真的是个想寻人搭腔的调情老手,吓得苏比“撒腿就走”;事⑤中,苏比在街头醉鬼般的吵闹,谁知道正碰上“耶鲁的小伙子”庆祝赛球胜利的时候,警察因此不以为然[注: 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事⑥就更巧了,苏比强要的伞,没想到“伞主人”也是捡来的,苏比的戏就没法演下去了。如果上面几例巧合不存在的话,苏比也许早有被捕的希望。作者为了渲染苏比为入狱而作的煞费心机的努力,有意安排这一次次巧合,以显示入狱的不易;其实,穷人入狱是很常见的事,否则,监狱里就不会有那么多穷人了。巧合是事情的偶然,偶然有的反映事情的必然,有的则并不反映必然,上面几例巧合应属于后者。苏比在教堂旁忏悔反遭拘捕也是一种巧合,巧就巧在他若有所思[注: 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的忏悔神态正好出现在教堂旁。如果是在“街心公园长凳上”,就不可能被捕了。但这一偶然却反映了事情的必然,因为看见教堂,听见赞美诗乐声才会引发忏悔之意,而教堂周围又是不允许衣冠不整的流浪汉凝神注目的。因此可以说,意外也就是巧合,而小说中的巧合只有在反映事物必然性时,才是成功的巧合。小说如果完全靠人为安排的,不能反映事物必然的偶然巧合来发展情节,就会有“硬编故事”之嫌。
3.        那么苏比的这种转变你认为可信吗?
明确:作者对苏比的这种转变并非是突然的,而是在转变之前有伏笔的。一是苏比是个有自尊的人,因为他不愿为了“床铺”和“面包”去出卖自己的个人隐私和自尊。二是他有个美好的童年,是一个原本纯洁善良的少年,有温暖的家庭,也有朋友和爱情。也有工作的机会。
“赞美诗对他来说是很熟悉的”后来是因为生活所迫,才决定去当“法律的客人”。所以他才能在赞美诗的感召之下,对以前浑浑噩噩[注: 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生活产生憎恨之情,并决定改过自新[注: 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所以他的转变并不突然,也是可信的。
苏比的形象我们可以归纳为:好逸恶劳而又“自尊”的无业游民,迷途知返[注: 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而能改过自新的青年
4.        但事实很会捉弄人,他想进监狱却没有被捕,而当他想重新做人了却被捉进了监狱,这个结局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个结局正好说明了小说的题目“警察与赞美诗”,这是两个矛盾的事物,作者却把他们放在一起。标题中的“警察”代指“监狱”,“赞美诗”代指“自新”,这两种事物都是主人公所追求的,而两者又是矛盾的,作者屡次追求“监狱”得不到,转而追求“自新”而又未能实现,被送入监狱,这展示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也是一个社会的悲剧,小说的结局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实质——是一个以貌取人[注: 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贫富悬殊的社会,是一个警察愚蠢,不干正事,不明是非的社会,是风气败坏,治安不稳定的社会,是颠倒黑白[注: 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混淆是非[注: 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的社会,小说给我们展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真实现实。作者正是用这种反差强烈,出人意料的结局来展现社会现实。
七分析小说的语言
1. 既然是反映社会的弊端的,小说也是一部悲剧,但我们却找不到半点悲剧的影子。小说的语言的特点是幽默的。你能找出几个体现语言幽默的句子来吗?
明确:小说的语言风格,体现在整篇小说的遣词造句之中。总的特点是“幽默”,即“语调轻松却又包含丰富意义的讽刺”。若细作分析,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夸张。例如:苏比明白,为了抵御寒冬,由他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的时候到了。“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意为“靠自己解决个人生计问题”,这里夸大其辞,强调事情“迫在眉睫”。反过来也说明过冬问题在苏比眼里何等棘手严重。庄重严肃的语句中饱含着辛酸。
二是调侃。也就是说笑,讲“风凉话”。例如:吃完后他向侍者坦白: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素昧平生[注: 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后二句本可说“他身无分文”,但却以说笑的方式表达这层意思:钱大爷无缘和他相识。语调看似轻松,实际上充满着贫困的无奈。
三是反语。也就是说反话。例如:杰克(霜冻)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霜冻对穷人是“无情”的,这里却说成“很客气”;霜冻到来之前先刮北风,这是对穷人的“警告”,这里却说成“打招呼”。反语更强调了穷汉苏比面临着即刻到来的严冬威胁。
3.     

[1] [2] 下一页

;   为什么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沉重的主题?
语言是诙谐幽默的,但主题却是沉重深刻的,小说的幽默语言和作品题材、主题有什么关系?
作者写的是一个社会下层的小人物,从一个侧面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荒唐现状。这样的题材、主题决定了作品的讽刺色彩,相宜的也就必然采用幽默的语言。文学作品中类似的情况很多,例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等等。语言是幽默的,但小说的思想内涵仍然是严肃的。
   苏比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而作者却以幽默的笔调了写他,“在幽默讽刺中隐藏着无可奈何[注: 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的悲哀,强颜欢笑[注: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下包含着辛酸的眼泪”。苏比故意为非作歹共有六次,而在他顿然悔悟的时候却被警察逮捕了,这与前文看似矛盾而实则顺理成章[注: 顺:依顺;理:条理;章:章法。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的结局,让人在笑声里,总能品位出一种说不出的苦涩。比如当苏比被侍者赶出了的时候,把苏比描写成“象木匠在打开一把折尺”“一节一节地撑起来”这句对苏比的动作描写既令人发笑,又催人落泪。可以称做是“含泪的笑”。这种含泪的笑正是欧亨利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他常以辛辣俏皮的讽刺使读者忍俊不禁[注: 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但笑过之后立即会体会到一种深沉的悲剧感,“含泪的笑”使读者在情绪在悲喜之间激荡,酸甜苦辣[注: 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遭遇。],冰炭置肠,感触至深。
八欧亨利小说的特点
除了这个特点之外,加上上面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和合乎情理的夸张,这三个特点是欧亨利小说的三大特点。也被称为是欧亨利笔法。我们这篇体现的主要是这前二点。后面一点,希望同学们课外能去阅读欧亨利的小说,来体会这一点,推荐〈〈麦其的礼物〉〉
九结尾的留白
  小说的结尾并没有点明最后苏比的命运,这样的结尾在小说中被称为是“留白”,象我们上学期学过的〈〈项链〉〉就是如此。这样的好处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那么现在就希望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来给小说续尾。我给出几个题目,请大家选择。
1.        假设苏比在听了教堂的赞美诗后,重新做人的情况怎样?
2.        苏比的“冬居计划”的六次事件中,假设有一次获得成功了他的情况会如何?
大家还可以选择做课后的练习二。
十板书
                           故事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冬季来临制定      白吃,砸橱窗调戏妇女    和谐氛围,听赞美诗   无端被捕
计划,监狱度日    扰乱治安,偷窃          顿然醒悟             入狱三个月

人物形象:好逸恶劳而又“自尊”的无业游民,迷途知返,而能改过自新的青年。
十作业
(一)速读测试
(1)作者______是美国世纪初期短篇小说作家。他和______是美国共享盛名的幽默作家。
(2)他擅长以______的笔调,______的语言来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所以他被誉为______。
(3)从小说通过流浪汉______的一段“奇特”遭遇揭示了文章的主题:____________。
(4)小说从结构上,可分为几个部分______,写出段意。
(5)苏比在绞尽脑汁[注: 费尽脑筋。]费尽心机[注: 心机: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后,做出了______次恶行,以求落入法网,每次的结果如何?
(6)苏比六次进监不成,每次描写都是尖锐揭露,讨论分析一下揭露了什么?
(7)这篇小说在结尾的安排上,出人意料,新颖别致,有如奇峰突起,和我们学过的哪篇外国短篇小说的结尾方式相似?
(8)苏比由堕落转向新生,重新做个好人的催化剂是______。他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有什么看法?
(9)苏比为什么被捕,判了______月的刑,罪名是什么?
(10)分析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①“一节一节地撑了起来,像木匠在打开一把折尺。”
②“苏比站定了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钮扣直笑。”
③“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打个招呼。
(二)激疑质疑。
(1)苏比为什么不请求慈善机关的布施,而愿意进监狱?
(2)小说在结局安排上的特色?
(3)题目的两个概念,风马牛不相及[注: 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放在一起有什么含意?
(4)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主要特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有人说苏比是个好人,有说苏比原来不是一个好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人物?
答案
1.欧·亨利,马克.吐温(4分)
2.诙谐,幽默俏皮。“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10分)
3.苏比。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反映了下层人民生活的精神痛苦。(10分)
4.三部分。
①冬天来临,苏比想进监狱,取得免费食宿。
②为了进监狱,他一再故意犯罪,但无法落入法网。
③苏比被感化,决心靠劳动生活,反而被捕。(13分)
5.6次恶行。
      苏比的行为愿望或打算结果
      1.走进豪华饭店想白吃之后被关监狱因裤子破被推到人行道上
      2.用石头砸橱窗想借此被捕警察认为他不是肇事者
      3.饱餐一顿不给钱想借此被捕侍者没喊警察把他推到人行道上。
      4.扮演一个小流氓调戏年轻女子反被女子纠缠,他撒腿走开
      5.在剧院门口大吵大闹想以“扰乱罪”被捕警察没有理睬
      6.苏比跨进烟店拿伞要被偷者喊警察捡者把伞让给了他
(15分)
6.
第一次:揭露了美国贫富悬殊,等级森严。
第二次:揭露美国警察武断愚蠢,是非不分。
第三次:揭露美国一般人怕警察给自己招麻烦。
第四次:揭露美国妇女卖身求生的现实。
第五次:揭露“扰乱治安罪”如同虚设。
第六次:揭露了美国盗贼遍地。(15分)
7.《项链》(3分)
8.环境柔和的灯光和音乐。极力宣扬宗教对人的感化力量,作者世界观的局限。(15分)
9.因为“他要把自己拉出泥坑、他要重新做一个好样的人”。
三个月。“莫须有[注: 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的罪名。(6分)
10.①比喻
②双关
③拟人。(9分)
1.苏比宁愿住监狱,也不愿向慈善机关乞求布施,说明了监狱之外是一个悲惨世界,因为那儿没有北风,免于冻死,他才宁愿去住监狱。美国政府设立了慈善机关,正说明美国社会,确实有许多像苏比一样无家可归[注: 没有家可回。指流离失所。]的流浪汉。而慈善机关的一点点施舍,却要以穷人的精神上的屈辱为代价,要折磨灵魂,践踏人格,可见美国慈善机关的伪善面目。作者尖锐的揭露了美国穷人的悲惨命运,以及美国的自由、民主的虚伪性,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合理性。
2.这样的结局安排新颖别致,给人以奇峰突起之感。从故事的结局和情节的发展,显然是相矛盾的,苏比干了许多破坏的勾当,希望落入法网,而警察不理他;在他愿意改邪归正[注: 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时,反倒被警察逮捕,判刑三个月,这“不合常情”的精妙构思,正是作者的成功之笔。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下,美国现实生活里就是这样的颠倒黑白。美国的法律极其虚伪,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黑暗。
3“警察”和“赞美诗”从表面上看是两个不相干的概念,但读过全文后,就不难发现它们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它们在对待苏比时是多么和谐一致。它们在有效地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的安宁。它们一个从肉体上摧残、镇压;一个从精神上毒害、麻醉。它们残害穷人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它们是资本主义社会统治人民的得力工具。
4语言运用上,欧·亨利以幽默著称。他善于用风趣而俏皮的语言。他熟练地运用拟人、比喻、排比、双关等修辞手法,使文字生动、活泼、富于幽默感。
这种讽刺幽默的语言,不仅具有强烈的刺讽作用,也使读者感到主人公遭遇的辛酸,体现了“含泪的微笑”的特色。
5.对苏比这个人物,不能简单的用“好人”或“坏人”的绝对概念来概括他。像苏比这样的人物,他有劳动力,也有就业的机会,但他游手好闲。为了免于挨冻、免费食宿,就不择手段丑化自己的人格。他是一个心理和行为反常的流浪汉。作者塑造这个人物,通过他的思想和行为,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畸形的社会心理,讽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的黑暗现实。我们对这个人物的态度,应该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上一页  [1] [2]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