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标签: ]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的常用手法和常见题型。

2、掌握表达技巧类诗歌鉴赏的答题步骤。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的常用手法和常见题型。

2、表达技巧类诗歌鉴赏的答题步骤。

三、教学过程

【自学质疑】【精讲点拨】

表达技巧分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结构技巧:

见《步步高》第147页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 “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或:该句(联、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鉴赏·修辞

【自学质疑】【精讲点拨】

【例题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浮云”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注: 做种种坏事。];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的忧国忧君忧民之情。(步骤三)

请概括答题步骤: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交流展示】【精讲点拨】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 (2009重庆卷)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答案】(1)借代,反问

【解析】“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箫声,均属借代;“何处笙箫?”自然是反问。“粉黛”在课文中有注释“借指歌伎”,即使没看课文注释也应该知道属借代,因为在所学过的文言课文中出现类似的情况还不在少数,与“粉黛”类似的有《柳毅传》“娥眉不舒”中的“娥眉”,课文也有注释,代指漂亮女子,其它有“红颜、倾国”等都是代美女。与“笙箫”类似的有“丝竹、胡琴、羌笛”大诗句中常代音乐。

【矫正反馈】

鉴赏·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自学质疑】【精讲点拨】

【例题分析】: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

技巧题答题模式: ①技巧+赏析+表达作用 (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交流展示】【精讲点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2009宁夏、海南卷)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

【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矫正反馈】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2008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注: 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即可)

【矫正反馈】

鉴赏·景和情、动和静

【自学质疑】【精讲点拨】

【例题分析】: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07全国1)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案:“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

请概括答题步骤:

【交流展示】【精讲点拨】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8江西卷】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

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

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注: 感慨:因有所感触而慨叹;万端:极多而纷繁。因深有感触而有许多慨叹。],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矫正反馈】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