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新材料作文“贫穷与富有”导练案例
   [标签: ]

新材料作文“贫穷与富有”导练案例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贺克春   213003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13861000529

【作文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天,有个富翁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么生活的。在农场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么样?”“好极了!”“这回你知道穷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了?”言下之意是希望儿子珍惜自家的富裕生活。殊不知,儿子却回答:“我发现咱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4条狗;咱家里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我们的花园里只有几盏灯,可他们却有满天的星星;还有,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可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么大!”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儿子又说:“感谢父亲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目,要求以材料为范围,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作文。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在审题、立意和选择材料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思考。

1.抓住材料的本质内容。写新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知道材料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材料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内容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不偏离题意。一般情况下,可以按这样的思路来思考:材料写的是谁?干了什么?很明显,本材料主要写了富翁与他的儿子对农场最穷的人家生活的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2.紧扣关键词句审题。在材料中,总会有一些提示性的词语或者语句,这就是我们立意的关键词,分析挖掘它所包含的深层意蕴。这则材料关键词是“贫穷”与“富裕”,关键句子是“希望儿子珍惜自家的富裕生活”和“感谢父亲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两句。这就告诉我们要重点分析父子对贫富截然不同[注: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的认识。财富是相对的,在孩子的心中,财富就是拥有大自然;在我们成人的心目中财富又是什么呢?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3.围绕材料中心内容选择角度立意。“侧面”是指材料的内容层次,“角度”是指材料含意的出发点,“角度”包含在“侧面”之中。我们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谁又能说得清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畴或许我们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新材料作文可写的内容和角度是多样的,我们可以从中选定一个来写。本材料作文的立意可以这样思考:材料中可以概括出哪几个意思?原材料作者的本意是什么?怎样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清晰而简洁的观点?通过以上分析这则材料可以从教育子女、精神与物质、心灵与自然等角度来思考。

【佳作展示】

笑著荷衣不叹穷

  孙阳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题记

富人身边是摇尾乞怜[注: 狗摇着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的宠物犬,而穷人充耳都是柴门犬吠;富人能坐拥喷泉池,但且看乡村的小河悠悠流过;富人满屋灯火通明,又怎么比得上满天星光;富人也许退守到自己的豪宅中,但却不知门外的整片土地。

这只是贫富的差距吗?不,其中还有物质与精神的分别。物质是身上的华服,而精神则是一颗心的高度。佛说:唯心而已。一生匆匆,披星戴月[注: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也许能换得金玉满堂[注: 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但换不来嘴边淡淡的微笑。钱为戈,引起这世上所有的烦恼。免去为金钱算计,也许就有时间捧一本好书,品一杯好茶,沐浴一天的阳光,这岂不是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古人正是明白了这点,才会舍了功名,且去低吟浅唱[注: 低吟:低声吟咏。浅唱小声唱歌。形容小声哼着抒情歌曲。也形容小虫在夜里鸣唱。]。人生的价值是不能用财富去衡量的,人生的深度和高度是在纵向拓展的。纵是衣衫褴褛,却来指点江山。便道是: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这只是贫富的差距吗?不,其中还有万里江河只在我心的领会。佛不远人,自心是佛。能舍了家中的池塘去追寻流水的蜿蜒,能撇开家中的如豆灯光去欣赏那满天星辉,能迈出自家的院子,用脚步去丈量天下,这便是一颗心能达到的高度。也许你坐拥天下,你也可能一无所有[注: 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就算你一无所有,你也能够坐拥天下。因为享受从来与拥有无关。“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既然曾经与美丽邂逅,何必要执着于拥有?便道是: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这只是贫富的差距吗?不,其中还有城市与旷野的距离。城市是世界上最大的牢笼,而旷野则是我们几千年前的故乡。千年以前,我们告别了家,建立了第一个市集。千年以后,我们已不知道家在何方,亦不再懂得在旷野中生存。我们,错认他乡是故乡。在城市的小家中,我们高床软卧生活优越,但对旷野的大家,我们却有着一种陌生感。我们背离了家乡,也失去了自己。我们的眼睛仅仅盯住了城市的霓虹闪烁,城市的通讯快捷,却无形中被电网缠住了脖子,被天然气捂住了口鼻,再也无法在没有电没有火的原始环境中生存。好像我们得到了很多,但我们失去的更多。我们失去了心灵的空白。如果回到我的故乡,我说是: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贫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贫富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可惜很多人只看到了前者。笑著荷衣不叹穷,你便已经坐拥天下。

【评析】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词句来自唐朝隐逸之士张志和的《渔歌子》,以“笑著荷衣不叹穷”为题巧妙地把物质的贫乏与精神的富有对照概括出来,并且紧扣住材料的本质内容。对钓鱼翁乐天朴野不畏风寒雪冷,不叹穷的风骨开怀坦然的笑更是衬托出拥有自然的精神富贵者形象。文章开头很简明地对材料进行叙述,大中取小,突出与论点有关的部分。接着中间部分以排比段的形式出现,整齐有节奏,围绕现象材料进行分析“贫富的差距”在于“物质与精神的分别”、生理与心理的拥有、“城市与旷野的距离”等方面,有理有据,联系现实与自身,分析有力。最后得出结论,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观点。结构完整,内容丰实,纵横捭阖[注: 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语言简练优美,文采斐然,显示出小作者充分扎实的语言功底。

物质富裕≠心灵满足

潘雨婷

有个想让儿子珍惜自家生活的富翁带儿子去乡下旅行,结果儿子却觉得自家的生活空间狭隘,农家的生活自由自在[注: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不由地感叹自家生活是多么的“贫困”。

为什么富翁与儿子的感悟截然不同?因为前者只关注了乡间生活的物质匮乏,而后者则看到了农家生活贴近大自然,人的精神上得到了充实与快乐,心灵上自然就会有满足感。由此可见,物质富有并不一定就等于心灵满足,物质简朴贫乏也并不表示心灵就不会得到满足。

物质财富可以简朴,但健康的生活理念却可以给你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最近流行的低碳一族物质生活非常节俭,一张打印纸两面能用,几十块的出租车不打,却去硬挤几毛钱的公交车。试问他们的物质生活如何?简直“抠门”到恨不得天天抓个计算器在手上算钱似的,但他们快乐,他们乐在其中[注: 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以前打车不运动,现在挤车可以健身;以前看过的报纸随手扔掉,现在可以捐出行善……最关键的是一天过去了,算算自己减少排放了多少co2,相当于多种植了几棵树,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注: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这种心灵的满足需要物质提供强有力的坚定保障吗?它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绿色的生活方式,来源于以勤俭节约为荣的价值观,来源于对社会、对地球环境的高度责任感,而这些和物质财富的多少又有多少关系呢?

物质财富可以贫乏,但乐观的生活态度却可以给你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在沙漠中度过。那里贫困的物质基础简直不能用“物质财富”一词衡量,缺水缺电少吃少穿,可她的生命却宛如“万丈黄河中荡出的一抹微笑的井”。那份乐观豁达的知足常乐不就是她最好的宝藏吗?她在异乡收获爱情、友情,笔耕不辍,用美好的文字激励着有志儿女执着追求自己幸福的生活。对比一下,现今丰富的物质生活,我们简直就是在天堂,然而过快的生活节奏与过重的生活压力,让现代人越发疲惫,一味地追求物质的满足,逐渐失去了欣赏与体味的心情,忘记了追求精神的快乐,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长,这不又恰好证明了物质富有并不一定就等于心灵满足了吗?

没有财富,你也可以拥有坐看花开花落的闲适生活;没有财富,你也可以拥有健康明朗的生活理念;没有财富,也阻挡不住你走进大自然去追逐天人合一的快乐;没有财富,也阻挡不住你像富翁儿子口中所说的那样去知足常乐,享受生活。

真正的心灵满足的确与物质财富的多少并不一定成正比关系!

【评析】

本文以不等式为题,内容分析切题,数理分析合题。开头部分入题快,紧扣材料。在简单叙述材料后,围绕自己要表达的观点进行材料分析,适当注意了观点与材料的过渡和照应,衔接自然,论点的得出水到渠成[注: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论证部分从两个层面展开,联系实际选取生活中的几个片段和三毛的事例进行说理分析,有理有据,有例有析,注重了议论段的写作(观点、过渡、事例、分析、结语),思辨色彩较浓。结尾部分在四个整齐的句式组成的排比中巧妙地点扣材料和观点,严密有力。符合材料作文“引、议、联、结”的结构模式,思路开阔,行文大气。语言表达自然流畅,颇有气势。

安贫可以乐道

潘明聪

同样是在乡村,父亲看到的生活不如自己家的富裕,要让儿子感受自己家是多么富裕。而儿子看到的是自己的家的豪华游泳池不如这的清澈小河,自己家的豪庭不如这的大片的农场,自己家的高悬的漂亮灯盏不如这漫天的星辰。父亲本想教育儿子要珍惜当前所拥有的财富,儿子却深感自己家的贫穷。是因为父亲的富有是基于金钱,而儿子的贫穷是基于金钱的富有却失落于精神的贫穷。可见,精神的富有是多么重要。即使物质贫穷,但并不妨碍精神的富有,所以贫穷也可以富有。

古语说:“君子安贫乐道[注: 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这是很高的境界。也是说有见识的人追求的是精神的富有。纵然贫穷我也可以富有,因为我与自己精神的快乐同在。纵观历史,那些流传下来的真正财富,大都是注重精神境界的士人创造的。就说吕不韦和卓王孙,流传下来的只有《吕氏春秋》和《白头吟》。是的,钱财易散,只有精神是永恒。

可是我们现代人有很多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忽视了精神,很贪婪地一路追求财富,一路上也遗失了自己的快乐与自由。等到自己所谓功成名就[注: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再回首时已百年身,精神上惘然若失[注: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象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快乐业丢失在追逐物质财富的路上,压榨在生活的夹缝中。那个富翁爸爸,最终也许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飞机头等舱和五星级酒店之间,而孩子就凭着自己快乐和自由的心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上的快乐。一个人就霸占了天下才华贮备百分之八十的曹植曾感叹:“名秽我身,位累我躬。”以他的地位和境界,大概体会到了真正的精神快乐是不能建立在名位这些稍纵即逝[注: 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的事物上的。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快乐的心态,即使物质上是贫穷的,但精神上也可以使富有的。就如刚刚踏入社会的情侣互赠破烂灯泡,也可以便宜地照亮一方天地!可见,精神的富有是取决于心态,我们不能仅仅追逐物质的富有,而遗失精神的快乐。

倘若把这位富翁爸爸放到乡间生活,他是绝对不会感到快乐的。因为追求太多太久的物质利益使他早已感受不到贴近自然的幸福了。正如这个城市里的千千万万[注: 形容为数极多。]的你我一样,居住于这般的石头森林恐怕也已感受不到自然的气息,况且还有那么多人为可这森林中的一格铁窗奋斗终身。他们是感受不到自由和幸福了。那么走吧,离开喧嚣的繁华的纷扰走进清新广阔的天地,让所有干扰搜蒸发法水汽,象那个孩子一样,成为精神的富翁!即使贫穷也可缠绕成精神的光环!只有当一个人真正用心贴近自然的时候,他也是最贴近自己。当一个在名利场中摸打滚爬的人走在山间明月与清风之间,他是否能轻易地感觉到灵魂游荡于边缘时的孤独呢?可见,精神的富有,还在于用心贴近自然,反省自我,在永恒的自然面前反思自己精神的收获和付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倘若我们保持这样一份宠辱不惊[注: 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呼。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的心态走进最本真的自己,那么即使我们物质上贫穷,我们也可以很富有。追逐名利也许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成就感的喜悦,但只有保持心态的平和和自由,保持最本真的自我,我们会更快乐,精神上更富有。

【评析】

作为考场议论文,语言表达能力强是本文最大的特点。材料叙述、事例选择信手拈来[注: 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阅读面、知识面较为广泛。使用了道理论证、事例论证、假设分析、前后对比论证的方法,使内容丰富翔实,再加上句式的变换、修辞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语言表现力。文章运用“路标指示法”使观点与材料联系极为紧密,观点鲜明突出。在首段对材料分析后直接引出:精神的富有是多么重要。接着紧扣材料从正反对比论证中通过历史文化事例与现实生活实际进一步论证“精神的贫穷比物质的贫乏更为可悲”的道理。巧妙引用名言展开道理论证,内容充实,使文章主题立意更上一层楼[注: 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每个议论段的写作合乎规范。另外,本文语言遣用纯熟老到,明白晓畅,文采飞扬,某些文句颇有意蕴。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