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石壕吏》教学案
   [标签: ]

《石壕吏》教学案

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    许金峰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诗人忧国忧民[注: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的思想情感。

2、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设计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情境创设,朗读疏通,整体感知,心理模拟,短剧表演”由浅入深[注: 从浅到深。]、层层深入地体味诗歌,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未成曲调先有情。

1、导入。

古今中外[注: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的一场场战争,都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请看一组来自伊拉克的照片。

公元758年,中国大地上狼烟四起[注: 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正爆发着安史之乱,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强行抓人当兵。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他“史诗”一样的笔触描绘战争中了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今天,我们就借他的一首《石壕吏》,走近杜甫,共同感受他忧国忧民的真情脉动。

2、展示作者的有关资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3、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玩味品读,整体感知。中学语文在线ywzx8.com

1、教师范读全诗,让学生把握节奏、重音,体味作者强烈的感情。

2、同桌互相听读,互相评点,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3、指名读,让同学读准生字词。

吏,逾,邺,戍,咽,妪,泣

4、整体感知。

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这首诗写了件什么事?

5、玩味品读。

刚才我们了解到这首诗写的是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和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大家认为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读?(语调要低沉;悲愤沉郁。)齐读这首诗。

6、找学生倾注自己的感情,读感受深的句子,师生点评。

三、自主质疑,探究学习。

进入下一个精彩单元,自主质疑,探究学习!

这节课我们对诗歌的探究赏析,主动权完全交给同学们,全靠大家的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

1、自主质疑,探究学习!

(1)通读全诗,就思想情感,表达手法,语言锤炼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同学解答

(2)把学习、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提出来,向大家质疑,集体解决

2、合作探究比比看!

以四人小组交流,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质量高、数量多

3、成果展示想一想!

集体质疑,共同研讨。

4、情景预测举例,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积极引导,使诗歌学习更加深入。

(1)老妇人致词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文中展示了百姓的那些苦?

围绕“苦”字来写的。

三男二死,人生最苦的是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他们苦。

生活条件苦。出入无完裙,衣不蔽体[注: 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食不果腹[注: 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晚上不能睡觉,说明他们惶惶不可终日[注: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2)为什么是夜捉人?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老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注: 原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现多比喻突然加于别人的行动使人感到意外而难应付。],凶狠残酷。

(3)怎样理解“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句话。

“呼”、“怒”,表现吏之愤怒与凶狠残酷。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注: 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态。],“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

(4)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杜甫自己是一个小官;同时那时也是按户抓丁的,杜甫只是在此投宿。

(5)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注: 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指责官吏吗?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我想,这是因为他除了沉默以外很难有别的选择。一味同情民间疾苦反对抓壮丁吗?这时刚刚兵败邺城,如果再吃败仗,国家的前途将不堪设想[注: 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所以非补充兵源不可,哪怕是多一个炊事老太也是好的。

那么就拥护“吏夜捉人”吗?作者也不忍,人民群众已经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怎么好再来抓人?他是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的人,郭沫若曾评价他的诗“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是一个忠君爱国的诗人,平生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是另一方面,杜甫又深深地同情人民大众,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君与民这两头他都要同时顾及,这就是所谓忧国忧民,当着这样二者难以兼顾的时候,诗人的内心是极其痛苦的,于是他就在这巨大的痛苦中无可奈何[注: 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地沉默了。

(6)诗歌题目是《石壕吏》,为什么内容写老太太的多,而写当差的少呢?

古体诗跳跃性很大,给人留下许多空白,这种手法在文言文中经常见到,叫:“藏问于答”。文中没写“吏”的话语,但并不代表他们不说话。请根据妇人的“致词”推断“吏”言,可加入神情与动作。

由上面

[1] [2] 下一页

的分析看来,而内容写老太太的多,但无一处不在写官吏的凶狠野蛮。

四、课外拓展,编演短剧。

把《石壕吏》改成一幕短剧。

1、出示要求:

①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

②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2、首先让同学分清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短剧,(悲剧、喜剧、正剧)

演员要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其他同学要进行换位思考,想一想如果自己是老妇人一家心情是怎样的?带着悲愤的情绪欣赏,以免因为有些同学的表演夸张或诙谐而使大家哄笑。

[课堂小结]ywzx8.com

通过刚才的表演,我们真切地看到了战乱中百姓悲惨的命运,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用诗歌唱出了反对战争的最强音!在局部冲突不断的今天,时刻警示着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课堂作业]

石壕古道遗迹位于河南省陕县硖石乡石壕村,距三门峡约36公里,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如今的石壕村,人民安居乐业[注: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多元,正在轰轰烈烈[注: 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看到这些变化你想对老妇人一家或诗人说些什么呢?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