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送行》教学案
   [标签: ]

送 行  

内容简析  

《送行》幽默风趣,通过对繁文缛节[注: 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的厌倦,表达了对真情的渴望。不只单纯地为幽默而风趣。含蓄地通过对勒罗受雇扮演“送行者”情节,表达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真情实感的观点。  

创意说明  

本文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注: 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难点在于文章主题的理解上。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着重从勒罗的语言和神态上加以仔细的体会分析,并引导学生把两种不同的送行南面加以比较,从而去把握文章的主题。最好能从我国古代送别诗的体会中进行对照,以加深对作者的情感领悟。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文中出现的“不谙世故、凄怆、邂逅”等生字词。  

2、讨论理解文中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散文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的问题。  

3、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过程与方法   

采用活动法,引领学生通过文中两种“送行”场面的比较探究,领悟作者的思想,体会文章的意趣。并能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试着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善于从世间百态中发现美好有趣事物的心态。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 一 课 时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激  

情  

·  

导  

入  

1  

“送别”是文学中的一大主题,古今中外[注: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的诗词歌赋中,你还记得几首写“送别”的诗词吗?  

回忆、背诵  

2  

中国古代一些文人雅士,最兴吟诗作别,折柳相赠,以寄依依惜别之情。今人送别,也会叮咛祝福,相依缓行,不肯留步。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注: 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也许你并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值得玩味或思考的意义。可英国漫画家、作家马克斯•比尔博姆却用漫画眼光将送行活动中的“尴尬”和“精彩”这两种决然不同的境界写得精妙传神,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  

聆听、感悟  

初  

读  

·  

感  

知  

1  

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释①,谁能说你从注释①中搜集到了哪些有关作者的信息?  

                                      名:马克斯·比尔博姆  

地:英国  

作者    时:十九世纪  

评:漫画家、作家  

作:《马克斯·比尔博姆文集》  

   

齐读、交流  

2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全文,边读边完成下列任务:  

①圈划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结合上下文思考其意思。  

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文中都写了哪些人的送别?有什么不同?  

③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并向大家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  

阅读、勾画、讨论、交流  

3  

学习生字  

①不谙(ān)世故:不熟悉人情世故[注: 为人处世的道理。]。  

②凄怆(chuàng):凄凉,悲伤。  

③邂(xiè)逅(hòu):偶然遇见久别的亲人、朋友。  

不可思议[注: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不可想象,不可理解。  

⑤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表情上。  

交流、讨论  

4  

古人说“疑为学之始”。说的是,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的独立学习的开始。同学通过阅读本文,产生了什么疑问,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向全班同学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解决。  

交流  

5  

挑生分段朗读课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把同学提出的问题分类,交给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启发、点拨,引导学生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中寻找依据,解决问题)  

朗读、讨论、明确  

第 二 课 时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精  

读  

·  

理  

解  

1  

散文的题目《送行》,围绕题目,全文都写了谁的送行?送别的对象分别是谁?  

 (我们送行起身前往美国的朋友,勒罗送行来英国旅行不相认识的美 国 小姐)  

讨论、交流  

2  

这两种送行,在送别目的、送行场面、送行效果等方面分别有什么不同?  

   

                                                     

送行  

    

违反人之常情  

却有良好效果  

    

有良好愿望  

事与愿违[注: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局促不安[注: 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我们送行远行的朋友    说多余的话         

  (真 情)              强作欢颜  

   

感人的表情  

勒罗送行陌生的小姐    给予最好的忠告     

(受 雇)              热切地说  

   

讨论、交流、明确  

品  

读  

·  

探  

究  

1  

我的朋友即将起身前往美国,作为朋友,我们心中都充满了恋恋不舍[注: 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的情感,可是在车站给他送行时,为什么显得那么拘谨、尴尬、局促不安,只好强作欢颜,说可有可无[注: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的多余的话?  

讨论、交流  

2  

勒罗给见面不到半小时的来英国旅行的美 国 小姐送行,却显得大方、自然、真诚、神采奕奕[注: 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同学们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讨论、交流  

3  

对于勒罗在给美 国 小姐送行过程中的表现,同学们是怎样评价的?勒罗的眼泪是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看法,并说明的理由。  

(这是开放性的问题问,只要学生的意见观点能言之成理[注: 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言之有据老师都要加以肯定。当学生思路堵塞时,老师可从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中引导学生。)  

【参考观点举例】  

  ①勒罗的眼泪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首先,从课文中描写他送行时行动的语句“热切地说着什么”“他眼里深挚的慈爱实在动人”“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当列车就要开时“双手仍紧抓那个年轻的美国人”“又冲上前去,小声地最后再叮咛几句”“我发现他确实泪水盈盈”可以看出这他真实感情的流露,因为言为心声[注: 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外在行为是感情的自然表露。其次,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我们也强以这么认为,人是最富有同情心。从散文提供的情节中,我们知道,美 国 小姐是一个人到英国旅行的,在英国没有亲人、朋友,勒罗看到美 国 小姐形只孤单,在英国不相认识任何人,想到她在漫漫的旅途中,将孤独寂寞,于是唤起他的同情心。不过,勒罗的眼泪,不是惜别的泪水,而是同情产泪水。  

  ②勒罗的眼泪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理由是:①勒罗只是一名受雇于“英美社交处”的送行员,他给美 国 小姐送行并不是出于友情、亲情,而是为了赚取送行费,一个为了赚钱目的人送行,当然没有真实情感流露了;②勒罗是半小时前才见面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是陌生人,勒罗怎么会对一个陌生人产生真实送别的情感,流下惜别的泪水呢?(我发现他确实泪水盈盈,你认为他流的是什么泪水?)职业性的泪水。  

  ③勒罗的眼泪是演员进入角色后的真实感情的流露。课文中勒罗说他是在演戏,并且说“没有感情演不成戏”。演员也常常说这么一名话“进入角色,出不来”在送行过程中,勒罗已经把自己当 成美国 小姐的父亲或她的亲朋好友来表演,由于“他是优秀演员”,他进入美 国 小姐父亲的角色,他想到女儿即将离自己,非常担忧女儿在外的日子,于是反复叮咛,提出旅途中的最好的忠告,并且恋恋不舍,于是不由自主[注: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地流下了惜别的泪水。当然,这不是现实中勒罗的惜别之泪,而是表演“月台父女送别”这一出戏中的父亲这个角色对戏中女儿的惜别之泪,可以把这种泪水叫做:戏中父亲的角色之泪。  

各抒己见[注: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4  

说说你对本文主题的理解。  

讨论、交流  

赏  

读  

·  

延  

1  

对于文中所写的“送行”一事,一般都觉得不可思议。一则认为出钱请别人为自己送行没有必要;二则认为被雇为别人送行显得无聊。但也有赞成这种做法的。下面是某班学生对于“送行”态度的情况统计。那么你的态度如何呢?  

你愿意出钱请别人为你送行吗?  

你愿意被雇为别人送行吗?  

愿意  

(5%)  

不愿意  

(90%)  

其他  

(5%)  

愿意  

(20%)  

不愿意  

(70%)

其他  

(10%)  

可以显示自己的荣耀,可以使自己不孤独。  

不喜欢与陌生人打交道;花这样的钱不值得;这样做根本没必要。  

如果自己很富有就愿意,否则就不愿意。  

这样可以赚到钱,可以跟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很有趣。  

去扮演那样的角色,很不自在;这种职业显得很卑贱。 要看对象和报酬怎么样。  

  

各抒己见  

   

2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千古传诵的送行诗写得多么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有的直接抒发惜别之情,有的借助景物寄托思念,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送别的佳话。查询资料,积累这样的差别诗,并体会诗中所蕴涵的浓浓情意。  

【示例一】                     送   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子孙归不归?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注: 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却更进一层写希望别后重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注: 高人:比一般人高;筹:筹码。比一般人高出一个筹码。指胜过别人。]。  

【示例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初唐四杰”中的王勃的一首送别名作。此诗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是因为其别具一格[注: 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一反通常的写法。全诗虽是写送别友从,但却无离别之苦,而有高昂向上之感;无“儿女沾巾”的缠绵,而有“丈夫志在四海”的进取。  

【示例三】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注: 比喻友情深厚。]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  

【示例四】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雪雁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慷慨悲歌[注: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是出自肺腑的诗作,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涂上豪放健美的色彩。  

交流、归纳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