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十三岁的际遇》集体备课教案10
   [标签: ]

课题:    十三岁的际遇            (集体备课)

主备人: 汤显翠     备课时间:  20091019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1. 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

2.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 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了解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

 

难点

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步骤

个人创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多角度概括,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多媒体播放《童年》mtv

一首轻松活泼的歌曲,把我们带到了天真烂漫[注: 天真:指心地单纯,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的童年,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透过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领略到鲁迅童年的生活,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他写的小说《社戏》,小说写的人与事不一定都是真人真事,但也能从中看出鲁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二、了解作者,理解课题: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等等。《社戏》收在《呐喊》里。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

     课文中的 “社戏”就是指村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三、整体感悟(听课文  朗读录音),多角度概括

1、读准字音:惮  踱  颇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潺潺  宛转  蕴藻   纠葛   絮叨中学语文在线ywzx8.com

2、教师在学生扫读完课文后,指导学生从“时间”角度,从“事情”角度,从怀念童年的“原因”角度概括全文内容,加以口述。

学生对内容概括:

从“时间”角度:看戏前—看戏一看戏后

从“事情”角度:随母归省一钓虾放牛一戏前波折一夏夜行舟—船上看戏一归航偷豆—六一送豆

从“原因”角度:怀念童年是因为有乐土一美景—趣事一伙伴

3、平桥村之所以“在我是乐土”,是因为(用概括的语言填写),本篇题为“社戏”,为什么要写在平桥村的乐事?:

(1):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

(2):可以免念《诗经》之类难念的书

(3):可以钓虾放牛,体验到许多乡间生活乐趣。

交代看戏的缘由、时间和平桥村的地理环境,小伙伴们的亲密、友好,乡间农民的勤劳、善良,为后文写看戏及偷豆等内容作铺垫。

4、思考:

1)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什么?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写了哪些事情?
      看社戏  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

2)除了看社戏以外,文中还写了其他活动或事件吗?

开头写了随母亲省亲小住平桥村,钓鱼放牛捉虾等有趣的乡间生活。结尾写了六一公公送豆。
    3)哪些事件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详写的是: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 略写的是随母归省、钓虾放牛、六一送豆。因为从题目来看课文主要写看社戏,与此关系紧密的详写,关系不大的略写。这样写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中心意思。我们写作也应该这样围绕中心去选材。 
    4)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三个部分:
    一、(1— 3段)盼看社戏;
    二、(4-30段)去看社戏;
    三、(3—40段)怀念社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品味景物的美,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一、读精段,层级式品析,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1.积累美句。分两步进行:

①朗读“夏夜行舟”和“归航偷豆”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摘出来;②朗读并记诵美句。

学生摘录的美句有∶

所见:①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②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③……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但或者也许是渔火。④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⑤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⑥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所闻:①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③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④……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所嗅: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所感: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②但我却还以为船慢。③……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④回望……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再说回去看。

2.品味美词。学生用“我觉得____(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_____”的形式,对以上摘录的美句中的美词进行品味、讨论、说话。品味前,师作示范品味:我觉得“朦胧”和“皎洁”用得好,好在它们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师指导学生从色彩、气味、声音、心情、动态方面品味美词。

[1] [2] [3] 下一页

生对下列美词进行了品味:

“碧绿”“淡黑”“红霞”分别写出了豆麦、连山、灯光的色彩美;

“缥缈”“仙山楼阁”写出了戏台的神奇美;

“清香”写出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美;

“潺潺”写出了水声美,“宛转、悠扬”写出了笛声美;

“轻松”“舒展”表现了“我”心旷神怡[注: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之情。“船慢”表现了“我”的迫切之情。“沉静”表现了“我”由焦急而平静之情。“自失、弥散”表现了“我”的陶醉之情。“回望”表现了“我”的依依之情。

“起伏、踊跃”写出了连山的动态美。“蹿”“喝彩”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船行的轻快美。ywzx8.com

3、体悟自然环境描写对作品主题的表达的作用?

⑴、衬托人物心情:写“两岸连山向船尾跑去了”,从写连山的向后跑表现出船前进之快,“但我还以为船慢”,表现了急欲看到演戏的心情。写途中的“松柏林”误认为赵庄,一是把“渔火”误以为戏台上的灯火。心急才产生误认,写这两点,既构成情节的曲折,又进一步表现“我”急欲去赵庄看戏的心情。
   ⑵、渲染环境气氛:看戏归来小朋友一面议论戏子,或骂,或笑,一面摇得那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表现了对看戏仍然兴趣很浓,愉快兴奋。这里有 精妙的比喻:“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着喝起彩来。”“回望戏台……满被红霞罩着了。”这些比喻,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更流露了作者内心难以抑制的兴奋

二、评人物,简笔式速写

课文塑造了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指导学生运用“我喜欢文中的_____(人物),因为他(他们)______(评价其性格、品质),比如_____(单人物表现)”的句式,写三言两语[注: 几句话。形容话很少。],简笔勾勒人物形象。

学生写话,评价人物句子如下:

①我喜欢文中的双喜。因为他胆大心细[注: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聪明伶俐[注: 聪明:智力发达,天资高。伶俐:灵活、乖巧。形容小孩头脑机灵,活泼且乖巧。],比如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计上心来[注: 计:计策、计谋。心里突然有了计策。],解决“大船”的问题,而且“打包票”保证“我”的安全,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因为他像个小领袖,敢于负责,比如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

②我喜欢文中的阿发。因为他纯洁无私,比如午夜归航时,阿发以“我们的(豆)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

③我喜欢文中的一群小伙伴。因为他们友爱热情,比如“我”是“远客”,他们得到父母许可,“伴我来游戏”;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船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因为他们聪明活泼,比如对付细心的八公公,他们议论之后,想出要八公公归还枯柏树,当面叫他八癞子”的办法。因为他们很能干,比如他们驾船技术高超,水性很好。

④我喜欢文中的六一公公。因为他淳朴厚道,热情好客。比如,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轻加责备,听说摘豆的是为了请客,马上说是“应该的”;亲自送豆给“我”吃,“我”夸他的豆“好吃”,他“竟非常感激起来”。

小结:通过教师对同学们阅读小说方法的指导,我们明确了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说情节,多角度概括;读精段,层级式晶析;评人物,简笔式速写。这三步,头绪简化,结构优化,整体美化,对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品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进行了训练,相信对大家阅读能力的提高会有所帮助。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理解主题,链接生活

一、抓文眼,明主旨

1、本文主要是写看社戏,那么我们来看戏好看么?(播放船头看戏及一段越剧)

生思考后交流:不好看

2、请结合课文内容来谈谈为什么不好看?

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没翻。

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

最怕看“老旦”,她还是不停地唱着。

3、这些都是正面表现戏不好看,还有从侧面表现戏不好看的吗 ?

有,男孩子的“喃喃的骂”、“不停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神态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4体验与反思:

去看戏,不尽兴,在船上吃的豆也是生长在田里的普通豆,但文章结尾“我”却说“直到现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这看似矛盾的结尾,你是如何理解的 ?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小组讨论一下

①这个“好”,我的理解是有双喜、阿发这样的好朋友陪我,使我难忘。

②这个“好”我认为是农村美好的景色,使我流留年忘返。

③这个好,是国为我们偷了六一公公的豆,他没骂我们,还送豆给我,表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

师小结:正如你们所说,“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老人、孩子那份朴实、真挚的感情和那独特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深情回忆,表达了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好,我们一齐把最后一部分读一下,感受一下这份人间真情。

二、体验迁移

1、你的身边也有文中这样的朋友和长者吗?你有过类似的体验么?

可能有的答案:

⑴:我有个这样的朋友,他和我外婆在一个村。去年夏天,我在外婆家过暑假,他看我闲着没事,就约我去小河游泳,炎炎烈日下,我们在一个小沟里捉鱼,我还亲手抓到一只鲫鱼呢,我感觉那段时间很快乐。

⑵:我的老家在农村,每年暑假我都要回老家去过一段时间,那里有好几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伙伴。每次我们去钓鱼,如果我钓不到,他们总要把鱼分一部分给我,还把他们家地里长的香瓜偷偷摘给我吃,我觉得他们就像阿发一样,对我很友好。

⑶:我们家的对门是位退休的老奶奶,我父母有时出差,她就让我去她家吃饭,好几次,我父母送东西给她,她都不要,我觉得她就像文中的六一公公,有一颗慈爱的心。

2、你希望你的家乡有怎样的“民风”?事实上怎样?请小组合作讨论一下,选一个代表做发言人。(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回答)

⑴、如果哪一天,我不小心丢了钥匙什么的,我希望拾到的人应及时归还给我,也就是说,我希望人与人之间要互爱互助。

⑵:我希望每家的大门像农村一样能敞开着,这样相互之间能方便地串串门,聊聊天,不要一进家门就紧闭大门,防贼似的,这样隔绝了别人,也隔绝了自己。

师小结:你们的希望正如鲁迅一样,他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就是一种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这种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值得我们去用心体味,愿我们每位同学能像作品中的阿发、双喜、六一公公一样,有一颗善良、友爱、无私的心!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三、课外完成下列作业(自选一题):

1、请通过想象将去看戏和归途中所描绘的生动画面用画笔画出来,体会一下人在画中游的感觉。ywzx8.com

2、你是否也有过一次愉快的旅行或难忘的探亲故事?写下来给大家看看。

3、利用在线资源(互联网)收集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情趣,网址:

 

https://202.130.245.40/chinese/rs/82234.htm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教学反思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