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祖国土》教学案例
   [标签: ]

设计指导思想及方法

《祖国土》属第一专题“祖国土”中“颂歌的变奏”板块,本课拟围绕板块标题——“颂歌的变奏”中的“变”字来展开教学过程。

第一,以朗诵为基本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涵咏中寻找作者在遣词用字方面的与众不同[注: 跟大家不一样。],借此体会作者对祖国深沉而复杂、亲切而直接的爱。

第二,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学过程中将指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法来感受此诗“变奏”之“变”。

第三,回归十四行诗的表述特色。外国诗毕竟是外国语言文化的结晶,反映着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特点、诗歌传统、价值观念与审美心理,在诗体形式(此诗使用的是“十四行诗”)上也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运用“知人论世[注: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法来了解诗人为何要选择“变奏型颂歌”来表达对祖国的挚爱。

教材及学情分析

苏教版必修三第一专题“祖国土”从两个方面对祖国这一人文主题进行了梳理:第一板块“江山多娇”重在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滋养,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烈赞颂;第二板块“颂歌的变奏”则要复杂得多,重在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穷、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注: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地捍卫家园,同时也表现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此之谓“颂歌”的“变奏” 。

一、文本分析:

苏联女诗人阿赫马托娃一生命运多舛,因遭受不公正的批判,对民族国家有着深刻而犀利的思考,坎坷命运使得她的诗歌呈现出“浸透了记忆,是心灵的历史”的特点,《祖国土》正是女诗人心灵的独白。

诗人曾提出“用自己的语言写作”,这种文学语言观在《祖国土》这首诗中得到很好的体现。阿赫马托娃抛却常人惯用的对祖国的豪言壮语[注: 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甜言蜜语[注: 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用“类似日记的亲切与直接”(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语)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的爱。“祖国土”这一被无数诗人热情讴歌、被无数海外游子奉若至宝的意象在阿赫马托娃眼里褪去了耀眼的光环,回归到本质,它就是“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甚至是“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但是在诗歌简单朴实的话语中形成一股内在接续的暗流,感情潜藏在她精心构筑的的话语或意象背后,内敛而矜持——“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最后两句表面上呈现出断裂的表征,但其实具有很强的内在一致性。诗的语言产生于同感觉碰撞的一霎那,而不是用积淀下来的具有特殊意蕴的词汇去填补感觉的空白。阿赫玛托娃的诗揭示了人类心灵最隐秘、最容易触动而又似乎无法言尽的那种直觉,读者的情愫不能不为她的诗牵动,并且唤起心中对于神秘的那种永恒的向往。

二、学情分析:

这首诗放在“颂歌的变奏”板块最后一课,继闻一多的《发现》、艾青的《北方》、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后,学生已经对“颂歌的变奏”这一标题的内涵有了一些感受和认识,所以,可以在学习这首诗的同时联系前三首诗歌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以便更好的理解“颂歌的变奏”这一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些环环相扣的问题,所以肯定会碰到“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所以需要教师流畅引导和灵活处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受这一诗歌作为“颂歌”的与众不同。

知人论世,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诗人所处时代的特点,理解诗人为何选择“变奏”这一特别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一、印发资料高尔基《忏悔》节选,以对比阅读。

二、预习《祖国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在第一个专题“祖国土”中,七位作家用不同的文笔、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探讨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教材编写者将后面四首诗歌统一在了“颂歌的变奏”这一板块中,我们已经从闻一多、艾青和舒婷的诗歌中看到了祖国贫穷、落后、悲哀的一面,也看到了诗人们对祖国的不离不弃,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俄罗斯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的诗歌——《祖国土》,再次体会诗人是怎样演绎这不同的奏章的。

 

二、整体感知(幻灯片显示整首诗)

请同学们带着三个问题自由诵读这首诗。

1. 除了板块标题“颂歌的变奏”可以告诉我们这首诗是一首“颂歌”之外,还可以从文本中哪里听出颂歌的音调呢?

2. 我们读这个地方的时候有没有感受到它与别的颂歌(比如印发材料2中高尔基的作品)有一些不同的味道?  

3. “颂歌的变奏”之“变”在这首诗中还表现在哪里?(提示:遣词用字方面)

 

三、文本研习(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带动对课文的解读)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说明补充

师:问题1:除了标题“颂歌的变奏”可以告诉我们这首诗是一首“颂歌”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文本中的什么地方听出颂歌的音调呢?

学生:最后两句。

   师:很好,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两句。

(生齐读)

师:虽然是“颂歌”,但是我们读的时候有没有感受到它与别的颂歌比如材料中高尔基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味道?

生:高尔基在文章中热切地歌颂着祖国大地,很抒情,激情澎湃的感觉。

师:很好,那你能不能为大家激情澎湃的朗读一下。

生:(朗读)大地啊,你是人们进行伟大创造和争取自由斗争的绿色原野,你是人们高举十字架走向真善美的神圣土地……

生:高尔基在文章中把祖国大地看成是“唯一的神”,并说“你是我的上帝”“这就是我的信仰”,感觉高尔基面对祖国像一个虔诚的信徒。

师:这位同学对高尔基的定位——“虔诚的信徒”实在是太到位了。相比于高尔基的激情澎湃,诗人阿赫马托娃则显得……

生:平淡。

生:朴素。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诗人说“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而不是像高尔基一样把它奉为神和上帝。

生:诗人说“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只有对地位相当、关系热别亲密的人我们才可以不拘礼节。

师:对,一切礼节反而是疏远的表现。这样,诗人阿赫马托娃与祖国的关系便显得特别……

生:亲密。

师:诗人对祖国的这一称呼也显得特别的……

生:亲切。

 

总结:我们已经感受到“变奏”之“变”的第一处。这两句不是热情奔放的称颂,而是朴实淳厚的回响。“躺进它的怀里”、“不拘礼节”更能体现作者对土地的亲切感,一切,万千情感都浓缩在一句质朴、亲切的称呼中——自己的土地。

 

师:“颂歌的变奏”之“变”在这首诗中还表现在哪里?(提示:遣词用字方面)

生:我发现高尔基用的是第二人称“你”,而阿赫马托娃师用的第三人称“它”。

师:这位同学读得非常仔细,人称使用的不同也可以看出情感的亲疏。

生:诗人阿赫马托娃把祖国土说成是“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

师:只有这些吗?

生:还有“齑粉”。

师:注意,诗人在这还用了一个破折号……

生:还有“这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

师:这些在诗中寄托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叫做……

生:意象。

师:那阿赫马托娃使用的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生:平凡,普通。

生:渺小。

师:仅这些吗?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多余没用的灰尘……

生:让人厌恶。

生:遭人不屑。

师:哦,原来祖国土在世人眼里就是这样的渺小而卑贱。我们可以再来比较一下。祖国大地在高尔基眼里是什么?

生:“绿色原野”和“神圣土地”。

生:“我看见了大地,她像一只斟满了鲜红、沸腾的人血酒浆的酒杯。”

师:这些意象都呈现什么特点?

生:美好。

生:神圣。

生:独特。

……

师:概括的很到位。我们这个学期学的第一篇课文是黄药眠先生的《祖国山川颂》,其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爱祖国,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接着非常自豪和骄傲地一口气列举了很多自然图景,还有印象吗?

生:“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莽苍苍的黃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注: 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注: 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的黄河,有浩浩荡荡[注: 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的扬子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

师:好,黄药眠先生为什么首先想到了这些图景?

生:因为这些图景“壮丽伟大”。

师:对。如果让同学们来歌颂祖国,歌颂祖国大地,你脑海当中最先浮现的会是什么?

生:黄河长江。

生:五星红旗。

生:母亲。

生:长城。

……

师:大家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生:因为有象征意义。

生:因为崇高伟大。

师:现在我们是不是越发觉得阿赫马托娃所使用的意象平凡而渺小了呢?!

总结:“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和“多余的、哪儿也用不着的灰尘”这几个意象,我们似乎觉得应该是与“祖国”一词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因为它们不仅仅只是平常,而且还遭人不屑、鄙弃甚至憎恶,完全颠覆了“祖国”在我们心中的形象,让我们觉得“祖国”这一形象在诗中变得是那么的微贱。

 

   师:我们再读读找找,看诗中还有没有比较独特的表达?

(范读完后,学生从我的朗读中找到了答案)

生:诗人用了很多否动词。

师:这位同学听得很认真。在“颂歌”中很难听到否定的表达,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到底表达了些什么。

第一句:“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诗人表达了什么意思?

生:我们不用把祖国时刻放在心上。

师:“祖国土”就是祖国的象征,很多要离开祖国的人在临行前都会带上一抔黄土[注: 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比如在肖邦不得不离开故土波兰时,朋友们送给他一个满装着祖国泥土的银杯,勉励他不忘故国。那只装满泥土的银杯,始终伴随了他十九年。并且在他去世后,撒在了他的棺木上。肖邦的这种做法让我们感觉到他对祖国的……

生:眷恋。

生:热爱。

生:尊敬。

师:可阿赫马托娃却说不用这样做。为什么呢?

第二句:“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诗人要表达什么意思?

师:有谁为它哭过?

生:艾青。

师:什么作品?

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师:大家异口同声[注: 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说明我们在学这首诗时被艾青的泪水深深感动,可阿赫马托娃却说不用这样做。

第三、四句:“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它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诗人表达了什么意思?

生:祖国没给我们带来痛苦,也没带来欢乐。

师:那也就是说,祖国对我们来说……

生:可有可无[注: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

生:无关紧要[注: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师:诗人的想法越来越让我们奇怪了。诗人为什么做的梦是苦味的呢?这个问题我们待会儿解决。

第五、六句:“我们心中不知它的价值何在,我们也没想拿它来进行买卖。”诗人表达了什么意思?

生:诗人不知道它的价值,没有想过要利用它来换取利益。

师:别人都把祖国看的无比崇高和神圣,可诗人竟然都不知道它有何价值。诗人越来越让我们不理解了。

第七、八句:“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

师:不但它不是我们的“天国乐土”,而且我们还在上面……

生:受难、遭灾。

师:最后一句话似乎显得更……

生:无情。

生:竟然“从不记起它的存在”。

师:至此,我们应该已经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情感了,这些否定意思的表达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并没把自己的祖国像我们所想的那样时刻放在心上,或是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而是常常被诗人忽略,甚至都记不起它的存在。而且接下来,诗人还使用了我们刚分析过了的“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和“多余的、哪儿也用不着的灰尘”这几个渺小而卑微的意象来强化了这种感觉。

可是,接下来的诗歌的最后两句却来了个陡转,“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这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生:欲扬先抑,前面都是在为后两句作铺垫。

师:很准确。我们的确发现诗歌的前面部分与诗歌的结尾在情感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前面绝大部分在强化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显示出个人对祖国的疏远和怀疑,以及祖国的不足和缺陷,个人与祖国的关系一时显得较为紧张,而到诗末,诗人笔锋陡转,在强烈的反差当中完成了“变奏”的颂歌

 

一起来朗诵全诗。(稍微作些诵读指导)

师:其实这也是诗人所选诗歌体裁的一个特点,大家发现这首诗在“排版”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没有?

生:第九到十二行没有和其它行对齐。

师:“十四行诗”,顾名思义[注: 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是只有十四行的诗,一般将诗体分为三个四行诗节和一个尾对句,由于它很短,押韵又极严格,因此它要求诗人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技巧,一般说来前8行倾向于问题、景况或事件的陈述,中间4句则得出答案,最后的对句常常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莎士比亚在运用这个诗体时,极为得心应手[注: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而其最擅长的是最后两行诗,往往构思奇诡,语出惊人,既是全诗点睛之作,又自成一联警语格言。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注: 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的美称,所以又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师:那诗人是不是为了紧扣诗歌体裁的特点而让诗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在诗歌前面部分用那么多否定词来强化自己与祖国关系的疏远呢?诗人这种独特的情感相比较那些“甜言蜜语”、“豪言壮语”,甚至“挥泪如雨”,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生:平淡。

生:真实。

 

总结:这首诗写出了一种新颖、独特而又真实的祖国和个人的双向关系。在这首诗中,诗人抛弃了甜言蜜语和豪言壮语,不再以一个祖国的化身、一个政治的鼓吹者的口吻说话,而“祖国”的意象也从习见的神圣光环中走了下来。这种平民式的祖国意识,道出了诗人的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也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

师:作者为什么唱出这样的颂歌变奏呢?是什么让作者变得如此冷静理智地思考得出个人与祖国是这样的一种真实而深刻的关系呢?诗人为什么做的是“苦味的梦”?诗人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作者简介:

阿赫玛托娃(1889--1966),是二十世纪屈指可数[注: 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的苏联杰出的女诗人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她的百年华诞之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以纪念这位“把人带进一个美好世界”的“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普希金被称作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阿赫玛托娃则被人比作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然而她在苏联时期几经磨难,是“大清洗”运动的见证人和受害者。因其诗歌的非革命性,被苏共领导人斥为“混合着污秽和祷告的荡妇和修女”,在文坛上屡遭批判,她有将近十五年的时间,被非正式地禁止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作品。婚姻几离几散,前夫无辜因“反革命叛乱罪”被枪决,女诗人几乎终身受株连,儿子两度入狱,这个时期成就了诗人最重要的代表作《安魂曲》。

了解了诗人的经历,再读读诗人的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生:是多舛的命运让诗人有了这种与众不同的情感表达。

生:是磨难让诗人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师:“清醒”用在这很合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在得以平反后写的这首《这就是它,果实累累的秋季……》

(幻灯片显示这首诗,让学生齐读)

师:这首诗同样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你听到了什么?

生:诗人与祖国土来了个亲密接触!

生:诗人是从大地上获得了神秘的力量!

总结:当诗人被迫匍匐在大地,那么近地将大地看了个仔细,她看到的祖国土的的确确就是它的原貌——污泥、沙砾和尘土,不是概念化了的广袤的、肥沃的、覆盖着皑皑冰雪和白桦林的美丽景象,而是哺育了千千万万[注: 形容为数极多。]苦难民众,却又被践踏蹂躏的土地,是那个司空见惯[注: 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的、肮脏的、卑微的,那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最后还要埋于斯的污泥沙砾。所以我们明白作者选取的那些卑贱的意象,突出了灾难中的祖国的现实、真实的面貌,通过使用这些卑贱的意象以小见深地表现出诗人对祖国无比亲切、朴实和深挚的爱。

 

结束语:诗人一生坎坷,但在她的诗中我们听不到怨恨和自怜,这种从苦难中升华出来的对祖国的深沉之爱,使她当之无愧[注: 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地跻身第一流诗人之中。不是“太阳”式的激情火热,而是“月亮”般的寂静柔冷,我想,这也是诗人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的原因吧!

 

(齐读全诗,结束全文)

 

 

学生齐读这两句,主要是为问题2作铺垫。

 

 

 

此问主要理解“不拘礼节”、“自己的土地”的含义,与材料二进行比较,有助于学生把握其特点。

 

 

 

 

 

学生的准确表达让老师吃惊。

 

 

启发学生用一两个词准确地概括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的特点。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感受到“变奏”之“变”的第一点表现:不再是激情澎湃的歌颂,不再是信徒式的狂热,而是亲切而朴实的对话。

 

 

 

 

 

 

 

 

教学过程中紧扣本文的中心和重点。

 

 

 

 

给学生以提示便于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去思考。

 

 

 

 

 

 

 

 

 

 

顺势点出诗歌中常用术语——意象。

 

 

 

 

 

 

 

 

再次对比阅读,师学生印象更为深刻,理解更为透彻。

 

 

 

 

 

 

 

 

  

 联系同属一个专题的已学课文,既丰富课堂内容,又是对已学课文的温习。

 

 

 

 

 

 

 

 

 

 

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水到渠成[注: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顺水推舟[注: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此处有点冷场,我临场发挥,为同学范读了一遍,试图让同学从我的朗读中找到答案。因为重读的往往是重点。

 

 

 

 

 

此处恰到好处[注: 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地例举同一个专题的《肖邦故园》的例子,既是唤醒回忆,又能与阿赫马托娃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学生的好奇,为后面探讨诗人为何采取这种表达方式张本。

 

 

引而不发[注: 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悬而不决,蓄势。

 

再次调动学生回忆和联想,并且又是同属一个专题的作家和作品。因为学过,所以几乎是异口同声。

 

引而不发,悬而不决,蓄势。

 

 

 

 

 

 

 

设置悬念,为后面介绍诗人铺垫。

 

 

 

 

 

 继续激疑。

 

 

 

 

 

 

 

 

 

 

总结,为后面的问题做铺垫。

 

 

 

 

 

 

 

  

 

学生马上回答出来,看来前面的引导有了成效。

 

 

 

紧扣教学中心和重点,呼应开头导语。

 

 

此处诵读即是回顾和总结。

 

 

 

 

诗人所选诗歌体裁是为自己的思想情感服务的。

顺势介绍“十四行诗”的特点。

 

 

 

 

 

 

 

 

 

此问引导学生把握整首诗表达的对个人与祖国的关系的独特理解。

 

 

 

 

 

 

 

 

 

 

 

知人论世,介绍作者。

“苦味的梦”有了着落。

 

 

 

幻灯片展示阿赫马托娃青年、盛年、晚年的黑白照片,显示关键词:阿赫马托娃年  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  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混合着污秽和祷告的荡妇和修女”  《安魂曲》

 

 

 

 

 

 

 

 

 

 

 

结合诗人其它的诗作来理解诗歌内涵,以诗证诗。

 

 

 

 

 

 

 

 

呼应开头。

 

 

 

 

 

 

 

 

结尾让“俄罗斯诗歌的‘月亮’”有了着落,也让学生对诗人的写作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

 

板书设计

               祖 国 土

情感:  亲切   朴实

意象:  渺小   卑微

平民式祖国意识

 

课后作业

    课后搜集阿赫马托娃的其它作品,对阿赫马托娃进行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并与同学交流感想、心得。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市级公开课。以上教学流程是在大家评点过后修改整理完成的。

自己感觉整堂课围绕一“变”字展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还是比较流畅,但也正因为力求流畅,为引导学生朝自己设定的方向走,老师介入得比较多,所以预设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第二,虽然有朗读,但是朗读与文本研习结合不紧密,感觉是为了朗读而朗读,只是为了体现师一堂公开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活动起来,并没有达到通过朗读增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范读时,虽然能让学生把握到重点,但声音不够深沉,没有把诗人的情感很好的体现出来。

附:课前预习资料

第二天早晨,我觉得太阳也似乎与往日不同了。我看见它小心翼翼[注: 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地、温和地融化着黑暗,把黑暗融尽,把大地从黑夜笼罩下解脱出来了。瞧,大地身披绚丽的秋装出现在我的面前。大地啊,你是人们进行伟大创造和争取自由斗争的绿色原野,你是人们高举十字架走向真善美的神圣土地。

我看见了大地,我的母亲,在群星之间,骄傲地用她那大海一样的目光注视着无限深远的天际。我看见了大地,她像一只斟满了鲜红、沸腾的人血酒浆的酒杯,我也看见了她的主宰,那就是无往而不胜、不朽的民众。

民众用伟大的行动和愿望来振奋人世的生活。我于是祷告说:“你是我的上帝,诸神的创造者,天地间所有的神都是你在劳动和永不停息的探寻中用自己精神的美创造出来的!除了你以外世界上没有别的神,因为你是唯一的神,显灵吧!

“这就是我的信仰,这就是我的忏悔!”

(高尔基《忏悔》,孙静云译,选自《海燕》,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

这就是它,果实累累的秋季……

阿赫马托娃

这就是它,果实累累的秋季!
这么晚,才把它领到这里。
足足有十五个美妙的春天,
不许我从大地上爬起。
我那么近地将大地看个仔细,
贴在它身上,搂在怀里,
而它,偷偷地把神秘的力量
灌输给一个命定死亡的躯体。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