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故乡》教学设计19
   [标签: ]

 故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2.学习小说采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加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多元化链接,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教学重点“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难点“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与感受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不能随口就涌出几个写“故乡”的诗词名句来?
(学生发言)
    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播放朗读课件)
    同学们,阅读一篇小说,就如同认识一个人一样,只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你才能与他相知交流。从这篇小说中,你读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总结:
1、感知人物
人物: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我”
问题设计:
在众多人物中,谁是小说主人公?
众说纷纭[注: 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预计会落在“我”和“闰土”上,让学生展开辩论)
教师总结:
    判断小说主人公要看人物在小说中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主题思想”。这篇小说中闰土处在小说的中心地位,对表现小说的主题起决定作用,因此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而“我”只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闰土是旧中国尚未觉醒的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作者满怀深情地刻画他,写他的种种不幸,正是在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的社会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的路。作者深刻地揭示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改变农民命运,必须改变整个腐朽的社会制度。

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的作用,一是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闰土的善良、朴实。二是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杨二嫂是个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通过这一形象,人们可以看到随着农村经济的破产,小市民阶层也日益贫困化的现实。
2、感知情节
线索: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给学生创造自由发表观点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三部分——回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

 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注: 一下子便扫除干净。比喻彻底清除。]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旧时代中国农民的悲惨生活和精神痛苦。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念。)

3、感知主题
问题设计:
此次回故乡,“我”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围绕“沉重、失望”,并自圆其说[注: 圆:圆满,周全。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即可。)
教师总结:
    阔别故乡二十余年,重履故土,内心应是按捺不住[注: 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燥,克制不住。]的欣喜与激动,而“我”却以沉重的心情感叹物是人非[注: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在离开故乡时,发自内心的呼喊:渴望人与人的沟通,渴望新生活。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一在故乡一离故乡”的顺序安排情节,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巨大变化,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动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二、剖析人物

《故乡》,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乡给“我”的印象?(生答:变)
问题:那么,究竟故乡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人变(以闰土为例课件展示)
对比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

      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红肿,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注: 不经考虑,随口说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说话吞吞吐吐[注: 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注: 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把希望寄托在神灵上。

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②景变(课件展示)
二十年前: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一个五彩缤纷[注: 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的世界。(美丽)作者用这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烘托,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十年后: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阴晦) 勾画了一幅萧条、荒寂的现实的故乡冬景图,初步表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状况,为闰土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的环境,烘托了闰土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悲凉心情。

问题: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真的不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纷纷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
    其实,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罢了,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

问题:然而是什么原因让 “我”觉得记忆中的故乡如此美丽,而现实中的故乡却如此让人失望呢?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心情在作怪。而心情的沉重主要来自于人的变化:儿时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注: 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的“悲哀”。

问题:在表现人物二十年前的关系变化时,你觉得哪些情节最能触动你的灵魂?
(学生发言)
分析示例:
一声“老爷”呼出了小说的主题
    儿时亲密无间[注: 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的伙伴,二十多年后的聚首,一声悲惨而又冰冷的“老爷”生生把两个本该是“西窗剪烛[注: 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夜话巴山”的朋友隔成了两个迥异的世界。这中间,隔着的应该是推不倒的大山,填不尽的汪洋,即使是愚公、精卫也奈何不了的。这也带给作者深深的思考:
齐读“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三、品味句子含义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引导:“我”否定了三种人的生活,寄托了“我”下一代有过上新的美好的生活的殷切希望。三个“辛苦”的内容——“我”: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忙碌;闰土:贫穷窘迫、愚昧麻木;杨二嫂:生活每况愈下[注: 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而变得尖酸刻薄[注: 说话带刺,待人冷酷。]、自私势利、处心积虑[注: 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老虎。形容蓄谋已久。]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引导: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有了希望不去实践,也就无所谓有;只有勇于实践,希望才能成为现实。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四、拓展延伸

1.与闰土对话

小说中的闰土,是旧中国千千万万[注: 形容为数极多。]农民的代表;小说中的故乡,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村的代表。生活在农村的我们,生长在农民家庭的我们,感受着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此时此刻,你想对闰土说些什么?
师生畅谈新农村:
⑴我家昨天领到一笔数目可观的独生子女费,全家可高兴了。
⑵我家生活比较困难,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为我解除了后顾之忧[注: 顾:回头看。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
⑶我家领到了一大笔种粮补助款。
⑷邻居女儿上大学,申请了助学贷款,是无息的。
……
2.与先生对话
    同学们,从阴晦的《故乡》中走出来,让我们畅然的呼吸新时代的空气。忽然有所感悟:鲁迅先生之于“希望”的阐述,不正是今天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吗?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美好的图画与“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又是何等相似啊!先生若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于人间了!
请以“鲁迅先生,让我告诉您”为题,谈谈你身边的和谐社会。
3.让想象飞起来
    假如时间可以压缩,21世纪的今天,“我”、“闰土”、“杨二嫂”、“宏儿”和“水生”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能不能让“我”再回一次故乡?
    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变化,深入理解我国人口政策、土地政策、“两免一补”等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意在引发学生对新旧社会人际关系的认识,深刻理解“构建和谐社会”与鲁迅先生心声的共鸣。
五、作业
    闰土到你的家乡来做客?请展开合理的想象,表现一定的主题,编写一个故事。所编故事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附:板书设计 

课后记:

本文是一篇传统的教材篇目,也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如果教学中再走“介绍背景、分段、逐段分析、概括中心思想”的老路子,那就辜负了新课改教材选入此文的美意了。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 遵循作者写作思路,走进作者心境,把握小说主题,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作品。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而感悟文章主题;然后采用探究方式,对有关问题进行研讨。这样使学生对作品的认识由浅入深[注: 从浅到深。]循序渐进[注: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掌握情况很好。

二. 加强作品与现实社会的链接,为作品注入时代的活力。

鲁迅作品中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不仅仅作用于小说所属的年代,而应是永久性的。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作品与现实的链接,由作品中的“新生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由闰土“多子”的事实到今天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心[注: 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由旧中国农民问题到今天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生活,与闰土做个对比,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这些教学环节使学生思维敏捷,情绪高涨,教学效果甚好。
三. 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中我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辩论、讨论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另外我还设计了“再回故乡”等一系列说话题目,让学生尽情想象,感受作品,感受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发现和创新的热情。
总之,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我也坚信鲁迅先生之于“希望”的阐释,教改之路是靠千千万万的实践者走出来的。只要我们满怀信心地走下去,定会踏出一条光明之路来!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