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陋室铭》一体化学案
   [标签: ]

八年级语文学、教、练一体化学案            设计者:爱你宝贝  

   

《陋室铭》             『学生版』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2、背诵全文。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  

3、理清行文的思路,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1、流利的背诵课文,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铭(    ) 德馨(    ) 案牍(    )  西蜀(    )鸿(    ) 儒(    )苔 (    )痕  

2、《陋室铭》作者            代诗人。以前我们学过他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句“                                                    ”是咏秋的名句。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标记出你暂时不能理解的语句。  

   

   

【资料补充】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刘宾客集》。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 、琴、经、形、亭   韵母是:ing  

3、成语和名句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知识巩固】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有仙则名(   ) 有龙则灵(   ) 斯是陋室(   )(   ) 惟吾(   )德馨(           )  

入帘青(   )   鸿儒(   ) 鸿儒(    ) 白丁(         ) 调素琴(    )素琴(     )阅(   )金经(     ) 丝竹(                ) 案牍(         )劳形(         )诸葛庐(    )劳形(       )  

二、翻译句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用原文语句回答:  

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3、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                                              

4、具有画龙点睛[注: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的作用的句子是:                                               

5、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7、描写陋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9、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                                               

10、文中运用对偶修辞的一句话:                                               

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12、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的句子是:                                               

1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                                               

14、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15、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研读探究】  

1、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              ”,                               。  

②从“         ”到“            ”,                              。  

③从“         ”到最后,                                。  

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开头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4、你认为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5、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7、作者是怎样写“陋室不陋”的?  

   

   

8、“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9、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11、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12、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13、《陋室铭》描写陋室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趣,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14、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拓展延伸】  

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奥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给画线句加上标点。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4.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               的写法  

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7.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                            
  ②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延伸发挥题:  

①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②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③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④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提示:喜欢,可从此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   

   

   

⑤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⑥生活中侧重追求精神,还是物质,或是二者并存,古往今来[注: 从古到今。],都被人们所争议,你认为本文作者追求的是哪方面的?你是否与他的观点一致?  

   

   

参考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只要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苔藓的痕迹铺上台阶一片碧绿,芳草映入门帘郁郁青青。和我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使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云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学生版』  

学习目标:  

⒈朗读《爱莲说》,并把握字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自主学习】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字          ,北宋         2、给2、下列字注音:  

蕃(     )  濯(      )  亵(      )  鲜(       )淤(     )泥  清涟(    )  

不蔓(    )不枝   隐逸(    )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标记出你暂时不能理解的语句。  

【资料补充】  

1、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屋讲学,世称“濂溪先生”宋代理学创始人,著《周元公集》。  

2、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注: 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3、“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知识巩固】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甚蕃 (        ) 独爱莲(    )  不染(          ) 清涟(             )濯(          )不妖(            )  不蔓不枝[注: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益清(           )   亭亭 (         )净植(            ) 亵玩 (           ) 亵玩(           )   谓菊(           )     

君子 (          )鲜有闻(                  )  宜乎众矣(     )  

二、翻译下列句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 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理解性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2、全文的中心句是: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注: 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8、比 喻 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10、总括莲的品格的句子是:                                    
11、比喻君子的特立独行[注: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正直不苟,豁达大度[注: 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的句子是:                                       

12、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的句子是:                                       

【研读探究】  

1、概括1、2两段的主要内容。  

   

   

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几个方面?结合文中句子具体说明一下。  

① 从             方面,写出了莲                                           ;  

② 从             方面,写出了莲                                            ;  

③ 从             方面,写出了莲                                            。  

4、具体分析莲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                                                              

“濯清涟而不妖” 象征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象征                                                          

“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象征                                                          

5、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代表了哪三种不同的处世态度?
(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                        人。  

这种人                                                                       。
(2)菊---“花之隐逸者”                        人。  

这种人                                                                       。
(3)莲---“ 花之 君子者”                        人。  

这种人                                                                        。

  

6、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7、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8、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9、作者“独爱莲”,表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  

   

   

10、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11、课文前面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12、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 喻 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13、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拓展延伸】  

一、默写  

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二、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代道州人,         家.  

2、本文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        ,所言的的志是          

                                                                      。  

3、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                           ,本文写“莲”的品质,用       作正面映衬,用       作反面映衬。  

4、“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              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              

一篇文是              

5、写出你喜欢的一种花,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花名是:                  喜欢的原因是:                                            

6、下列诗句中 咏菊的有                 ,咏莲的有               ,咏牡丹的有          。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d.惟有绿荷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三、课文阅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李唐来(      )  ②不不枝(      )   ③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   

④可爱者甚(     ) ⑤予菊,花之隐逸者也(     )⑥乎众矣(       )  

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3.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4.简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讽刺当时怎样的世态?  

                                                                                   

7.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一个突出特点是:                                               

   


八年级语文学、教、练一体化学案            设计者:爱你宝贝  

   

《陋室铭》             『教师版』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2、背诵全文。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  

3、理清行文的思路,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1、流利的背诵课文,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铭(    ) 德馨(    ) 案牍(    )  西蜀(    )鸿(    ) 儒(    )苔 (    )痕  

2、《陋室铭》作者            代诗人。以前我们学过他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句“                                                    ”是咏秋的名句。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标记出你暂时不能理解的语句。  

   

   

【资料补充】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刘宾客集》。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 、琴、经、形、亭   韵母是:ing  

3、成语和名句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知识巩固】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有仙则名(出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只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大)(读书人)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调弄)(未加装饰的)阅金经(阅览)(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南阳诸葛庐(草庐)  

二、参考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只要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苔藓的痕迹铺上台阶一片碧绿,芳草映入门帘郁郁青青。和我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使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云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用原文语句回答:  

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5、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描写陋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10中运用对偶修辞的一句话: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惟吾德馨  

12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4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研读探究】  

1、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惟吾德馨”,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出自己对高尚品德的追求,点明全文主旨。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反映作者的高雅追求。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运用类比点明“陋室不陋”。  

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以比喻起头,以虚衬实,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3、文章开头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答:用山水作衬托引出“陋室不陋”。这样开头,不落俗套,引人入胜[注: 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起到了创造意境,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4、你认为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由:本文作者要说的是“陋室不陋”,而不陋的原因则是室主人的品德高尚,所以是这个句子  

5、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7、作者是怎样写“陋室不陋”的?  

答: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交往人物—高雅脱俗    日常生活—清雅安适  

8、“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答: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的。表现了室主人清雅安适的情感。  

9、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注: 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淡薄名 利的 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11、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注: 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再次有力的点明主题,同时说明了作者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合。  

12、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13、《陋室铭》描写陋室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趣,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答: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4、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拓展延伸答案】  

一.1.刘禹锡,梦得,唐朝人2.用韵3.对偶二. 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4.有什么简陋的呢?三.e a b b a a a 四.1.,。,。,。:2.d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 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5.c  6. 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7.略  

二、拓展延伸发挥题:  

①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答:开放题,不设答案。  

②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  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 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③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答: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赞同。(再谈一些理由)。  

④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答:(提示:喜欢,可从此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   

⑤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答:(提示: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⑥生活中侧重追求精神,还是物质,或是二者并存,古往今来,都被人们所争议,你认为本文作者追求的是哪方面的?你是否与他的观点一致?  

答:(作者追求精神,一致)。  

《爱莲说》             『教师版』  

学习目标:  

⒈朗读《爱莲说》,并把握字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自主学习】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字          ,北宋         2、给2、下列字注音:  

蕃(     )  濯(      )  亵(      )  鲜(       )淤(     )泥  清涟(    )  

不蔓(    )不枝   隐逸(    )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标记出你暂时不能理解的语句。  

【资料补充】  

1、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屋讲学,世称“濂溪先生”宋代理学创始人,著《周元公集》。  

2、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3、“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知识巩固】  

三、理解性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 花之 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 喻 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 花之 君子者也。
10、总括莲的品格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比喻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2、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的句子是: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研读探究】  

1、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注: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2、①用衬托的手法表现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和对莲花品质的赞美。②揭示自己爱莲的原因。  

3、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几个方面?结合文中句子具体说明一下。  

① 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  

② 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  

③ 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4、具体分析莲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注: 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走。]的品质。  

“濯清涟而不妖” 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注: 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不炫耀自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  

5、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代表了哪三种不同的处世态度?
(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这种人追求富贵名利。
(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注: 趋:奔走;炎: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的隐士。  

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这种人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  

6、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注: 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的态度;  

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7、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8、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9、作者“独爱莲”,表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0、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只要结合莲的特点,言之有理[注: 说的话有道理。]就可,不求统一答案。  

意思对即可)  

11、课文前面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注: 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12、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 喻 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言之成理[注: 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3、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对比 、衬托(正衬、反衬):  

    一是对“莲”的衬托,在反复的衬托之中既突出莲的品格,又表达自己的情怀;  

    二是由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写人,写出人们对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突现自己对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等高洁品德的崇尚。  

②作者好像是在写花,而实际上是托物寄意,弦外有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蕴”。这种写作手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拓展延伸】一.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3.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 莲, 花之 君子者也 6. 莲, 花之 君子者也 二.1.周敦颐北宋 哲学家2.托物言志 莲 既不消极避世,又决不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3.衬托 突出莲的高洁品质   菊花 牡丹四.1、从 ②枝蔓 ③亲近而不庄重 ④多 ⑤认为 ⑥应当 2.d 3.c 4. 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香远益清 5.莲, 花之 君子者也 6鄙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之风7.托物言志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