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核舟记》教学设计13
   [标签: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理解课文的一些句子中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词序特点,了解文章语言的准确、简明。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总-分-总),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4.学习本文按照事物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说明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读想法、发现法、探究法、点评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我国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注: 指人的智慧和才能。]和卓越技艺。
2.收集我国民间艺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注: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重点难点】
1.体会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注: 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永垂不朽[注: 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注: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的有那源远流长[注: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注: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注: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展示。
2.记:古代的一种文体。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3.核舟究竟有多大?
我国古代历来有“累黍定尺”的做法,清代以前是横向累黍百粒为一尺,而清代则是纵向累黍百粒为一尺。有人曾做过实验,黍子横排一百粒约合23厘米,纵排一百粒则为32厘米。也就是,清代以前一尺长约23厘米,清代一尺长约32厘米。一九七五年,我国天文史学家伊世同先生,从元代制造的铜圭残件上发现了当时量天尺的刻度,通过考定,一尺长24.5厘米(《文物》1978年2期《量天尺考》)。
《核舟记》一文的作者魏学洢及核舟的雕刻者王叔远均为明代人。明代的度量衡基本延用了元代的标准。我们姑且以元代的一尺长24.5厘米即一分等于0.245厘米来推算核舟的长度和高度,那大约是1.96厘米长,0.49厘米高。
4.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敏而好学,善为文,一生没有做过官。他父亲魏大中因弹劾权宦魏忠贤而遭诬害,他自己也因受阉党威逼悲愤而死。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人教七下20.明·林嗣环《口技》就出自《虞初新志》。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膝(xī)褶(zhě)髻(jì)倚(yǐ)戌(xū)篆(zhuàn)
八分有(yòu)奇(jī)诎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4.重点词
为:做  罔不:无不,都  尝:曾经  贻:赠  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
许:上下,光景  启:打开  比:靠近  不属(zhǔ):不相关连
了了:清清楚楚  曾:尚,还  简:挑选  修狭:长而窄  灵怪:奇妙
5.通假字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同“屈”,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横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同“拣”,挑选)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同“父”,男子的美称)
6.一词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奇特)长约八分有奇(jī零数,余数)
有:明有奇巧人(动词,表存在)长约八分有奇(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木:能以径寸之木(木头,木材)以至鸟兽、木石(树木)
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做)文曰“初平山人”(是)
以:能以径寸之木()以至鸟兽、木石()
可:高可二黍许(大约)珠可历历数(可以)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制,做)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
为人五;为窗八(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制,做)
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示并列)启窗而观(表示修饰)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示转折)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事物的一方(或一头))其人视端容寂(端正)
云: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气词)此中人语云(说)
7.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
        “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语后置“其两膝相比者”,定语“相比”在中心词“两膝”之后,“者”,标志定语后置。
带双宾语的句子:“尝贻余核舟一。”双宾语是“余、核舟一”。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细致地介绍核舟的形状,描述舟中人物的情态,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说明的对象是核舟,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
“奇巧、灵怪”一词。对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工艺精细,题材生动,构思巧妙。
2.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概貌),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介绍船背(顶部)--题名、篆章。
3.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1)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极广,可见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第二部分(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第一层(2-4)介绍舟的正面,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
  第2段: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其中,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中”“左”“右”,三个方位词分别交代船头的人物及他们的位置,突出苏东坡的主人地位,紧扣第1段中点出的“大苏泛赤壁”的主题。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而外,还着意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山光水色[注: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这是何等豁达、放旷的胸襟!至于佛印的“矫首昂视”,则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这就自然成为苏、黄二人神情的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神情与苏、黄不属”句,概括说明三人的神情、气质、风度各不相同。前二人是士大夫兼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束缚,后者是僧人,不受世俗的礼法拘束。同时,物以类聚[注: 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佛印的形象对苏东坡的性格与精神倾向也是一种暗示。
  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
两个舟子的神情也“不属”:一个“若啸呼状”(动),很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静),是很专注的样子。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第二层(5-5)介绍舟的顶部。
这一层是略写,只介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题名用黑色,篆章用红色,对照鲜明,于此可见雕刻家的细心。
第三部分(6-6)最后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收束全文,点明中心。
4.文章细致地说明了“核舟”构思巧妙,雕刻精细的特点,赞美了艺人的高超技艺,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四、质疑探究
1.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
苏轼是主角,但也有同游者。前后两篇《赤壁赋》中都提到有“客”相从,只是没有指名。雕刻家便由此想到苏轼在黄州生活时期的好友佛印和黄鲁直。苏轼的“峨冠多髯”,史书上有记载,容易表现出来;佛印是僧人,也不难刻画出他的外形特征。这就进一步形成了以苏轼居中,鲁直、佛印分居左右的设想,再以“苏、黄共阅一手卷”表现二人的闲适心情,以佛印的洒脱神态作衬托,又将三人置于船头的显著地位,画面的主体部分就突出了。
2.这的确是一次水上游览活动(即“泛舟”)。
为了给观赏者造成一个江上泛舟的实感,雕刻家精心地设计了一个“舟尾横卧一楫”的细节,又有舟子二人分居左右,一人“倚一衡木”而坐,一人烧茶,都是很悠闲的样子,跟苏轼《后赤壁赋》里“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的意境暗暗相合,使人觉得静中有动。
3.“泛舟”的地点是赤壁,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雕刻家巧妙地借助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文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注: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这是雕刻家的一个大胆的艺术创造,实际上是通过观赏者的文字想像能力来表现生活中的实在图景,是一种“移植”的手法。
4.本文的主体部分即中间四段,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试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
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注: 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注: 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5.文言文使用数量词的方法和现代汉语不尽相同。
①苏、黄共阅一手卷。译:苏(东坡)、黄(鲁直)共同观看一轴手卷。
②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译:拉开屏风一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把抚尺而已。
③又用篆章一。译:还刻着一个篆书的图章。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译: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
“一手卷”“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一舟”,文言文中数词和名词直接组合;现代汉语一般要在数词和名词之间加上相应的量词,如把“一手卷”译成现代汉语,应该是“一轴手卷”。
“篆章一”“人五”“窗八”,文言文中数词可放在名词后面,现代汉语一般没有这样的语序。
6.本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读罢令人有如同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
五、总结全文:
1.全篇仅400余字,却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观赏核舟,恍惚间已经与苏轼一起泛舟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注: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羽化而登仙。作者把上面雕刻的复杂琐细的物态述说得精细详尽,匠心布局、唯妙唯肖、栩栩如生[注: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形神兼备,各具特色,意趣盎然。使人一目了然[注: 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不仅完美地再现了“核舟”的形象,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获得以美的享受,而且有力地表现出雕刻家王叔远的聪明才智,绝妙技艺,表达了作者对他及其作品的赞美之情,足见文章结构的严谨、精巧和语言的准确、精练,不愧是古代说明文的精品。
我们不能不赞叹:正是: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2.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核工记  [清]宋起凤 
季弟(1)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2)历历可数[注: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城颠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3)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4)。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耳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5),负卷帙(6)踉跄行,若如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7),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8)七级,距滩半黍(9)。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舟(10)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11),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12)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13)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意(14),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
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15)!”
注:(1)季弟:最小的弟弟。(2)雉(zhì):城墙垛子。(3)桴(fú):鼓槌。(4)章:棵。(5)衲(nà):和尚穿的衣服,这里借代和尚。(6)卷帙(zhì):书卷,这里指佛经。(7)小陀(tuó):小和尚。(8)浮屠:宝塔。(9)半黍:半分长。(10)舣(yì):船靠岸。(11)半规:半圆。(12)招提:佛寺。(13)隐:凭、靠。(14)各殊致意:情态各不相同。(15)殆谓是欤: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 下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