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沁园春·雪》导学案7
   [标签: ]

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         姓名        

科目:语文   年级:    主备人:李雪剑   审阅:秦爱琴 李立全    时间:2010-5-20

    题: 沁园春 

学习目标:

1、明确本文的篇章结构,找准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理解诗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体会诗歌丰富的意境,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4、朗读背诵本词。

学习过程:

一、课前热身学案发下来后充分利用热身的时间,做好课前的准备!)

(一)背景及体裁知识复习巩固。

1、背景简介: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2、关于体裁和题目 (以自己以往的知识掌握和本课的学习完成空的填写!)  

词,又称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卜算子》、《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        ;雪,是这首词的        。 

(二)朗读课文,试着朗诵。注意一些词语的音、义。

(三)疏通整首词的大意,解决疑难词语。有时间的同学试收集的中国古代描写雪的诗词名句。

 

 

二、课堂探究

朗诵展示,读出词的意境,诵出作者的感情

(一)自主学习(一定要明确自主学习的意义,在实践中不断增加学习的经验。)

1、这首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但上、下两阕各有侧重,上阕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下阕又侧重于哪两种表达方式?

2、上阕写的什么地什么景?试按对景色的概括写、具体写、想象写的脉络,把它分为三个层次,并谈谈你的理解。
    

3、下阕如何引入对人物的评论,评论了哪些古人?又评论了哪些今人?试按此线索也将它分为三个层次。

 

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句词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5、 “数风流人物[注: 风流:英俊的、杰出的。指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有时也指举止潇洒或惯于调情的人。],还看今朝” 中的“风流人物”指                       

这句话的意思是                                                      

(二)合作探究

组里交流解决自主学习时的疑难问题,真正发挥小组的集体优势。

(三)展示讲解

 由一个组的同学黑板展示并讲解,其他组的同学补充问题,集体解决。

三、巩固提升(既是巩固所学内容,又是考题训练,所以就看你的能力了!)

必做题(下面是必须人人掌握的内容,也是考试检测

[1] [2] [3] 下一页

的重点哦!)

1、给加点字注音                                                       沁(    )园春          分(    )外妖娆(    )      稍逊风骚(    )

竞折(    )腰    成吉思汗(    )  数(    )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            

2、《心园春  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是_______,题目是_ __。上下阕的过渡句是                              。全篇的主旨句是                              。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多种修辞,化静为动的句子是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    )

 

a.望/长城内外  b.数/风流人物

c.山/舞/银蛇  d.欲/与天公试/比高

4、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                       ,句中指       

选做题(加把劲,你会完成得更好!)

5、品读“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注: 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这一句,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词中的美景。

 

 

 

四、课后反思(反思会促进我们每个人的进步!)

以知识、课堂、同学、自己等几方面为对象反思。

 

 

要点点拨:上阕写的是我国北方的壮丽雪景。
     第1层概括写,从开头到“万里雪飘”。开门见山[注: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气势磅礴[注: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千里”“万里”极言地域之广,“冰封”“雪飘”一动一静,极写严寒之烈,描绘出我国北方雄浑壮阔、银妆玉砌的雪景。
     第2层具体写,从“望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是雪中远眺,“望”字领起下文。由“静”到“动”,暗示大地主人的斗争精神。

第3层想象写,从“须晴日”到上阕结束。想象等到放晴的日子,景色就更加妍丽动人了!
    (教师小结:上阕北方写雪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注: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要点点拨:下阕第1层束上启下,“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个“引”字巧妙地由写祖国壮丽河山引出“无数英雄”,过渡到对古今人物的评论。

第2层从“惜秦皇汉武”到“只识弯弓射大雕”。紧扣一个“惜”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所可惜的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文字才华方面稍微差一些,即在文治方面略嫌不足;成吉思汗所可惜的是“只识弯弓射大雕”,即只注重武功,而忽视文治。因此他们都不算真正的英雄人物。这层大意: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他们曾彪炳一时,雄视一代,可惜啊,在文治方面都稍微差一点。至于那天之骄子[注: 骄子:父母溺爱骄纵的儿子。老天爷的宠儿。原指强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为父母溺爱、放肆不受管束的儿子。]元太祖,只知道引满长弓,射落大雕而已。

(这一层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可请学生讲解,教师适当补充。)
     第3层从“俱往矣”到结束。“俱往矣”是对历代帝王的否定。那么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是谁呢?作者庄严宣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就是今天的人民大众才是时代的真正主人。一笔定乾坤,收束全词,此乃点晴之笔。

4、下阕第一层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要点点拨:承上启下[注: 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5、提问: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要点点拨: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三)、局部品读: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1、学生品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句,说出自己的感受。

要点点拨:“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

(1)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

(2)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注: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注: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3)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注: 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的精神。(可说可不说)

2、学生品读“惟余莽莽”和“顿失滔滔”这两句,说出自己的感受。

要点点拨:“惟余莽莽”表现了苍茫的意境,“顿失滔滔”表现严寒之下,黄河突然被冰封住的样子

3、品读“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一句,谈谈你最强烈的感受!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要点点拨:“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教师示范朗读: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注: 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注: 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

4、表现全词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请同学们谈谈理由。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风流人物”的含义)
要点点拨:(1)表现全词主旨的诗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说真正称得上

英雄人物的,是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赞颂无产阶级人民大众,这正是作者写这首词的立意所在。

(2)总结历史的经验,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泽东强调中国的命运必须掌握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手里。所以在词的末尾宣告: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5、学生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

要点点拨: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注: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的伟大气概。

(四)、总结这首词的整体思路: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注: 形容气势浩大。],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注: 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四、朗读点拨:

1、请学生再次齐读这首词,教师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朗读问题。

2、教师点拨:

(1)“北国风光……分外妖娆。”以豪迈的语调来朗读。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要用赞颂、高昂的激情来朗诵。

(3)“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要略转低沉,用稍带批评的口吻来朗诵。

3、教师范读,明确停顿、重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词。

2、依照《沁园春·雪》的格律,你也来填一首《沁园春》吧。

    3、预习《卜算子 咏梅》,并与附录中的陆游的词比较,思考两首词思想内容的不同。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