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那树》教案(九年级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标签: ]


 《那树》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解树的形象与命运;
2、品读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3、主题探讨,体会作者对传统文化失落的深刻焦虑与忧思。
教学重点: 
品读语言,理解树的形象与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从那树的命运中思考作者对传统文化失落的深刻焦虑与忧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初一时,我们曾经学过张晓风的《行道树》,那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相信行道树默默无闻[注: 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无私奉献的精神会留给人深刻的印象。也有一棵树,它的命运变迁深深触动了作家王鼎钧的心灵。今天,就让我们拜读散文《那树》,我们一起去感受那树的命运吧!
(板书:那树)
(二)感知树的形象:
1、速读课文第1-8段,思考:作者笔下的那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请用“那是一棵          的树,因为课文第    段中这样说“              ”。(或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理由。)句式回答。
2、我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茂盛的树(第2段);坚固稳定的树(第2段);沉默的树(第5段);有奉献精神的树(第3、4、5段)。


我及时做小结:那是一颗古老、坚固、执著、坚韧、茂盛的树。
3、如果学生找到了例1: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
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
我准备指导学生带着舒缓的语气读这句话,重读四个“立”字,读出那树执著、坚韧的品质。
4、如果学生找到了例2: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
我准备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那树忍辱负重[注: 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默默奉献的品质,指导他们用缓慢的语气,重读“仍”“更”,读出那树的深沉。)
5、如果学生找到了例3: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
我准备指导学生读出沉重的语气,重读“暗中”“一厘米一厘米”,读出那树的沉默品质。
6、小结:在此基础上,我进行归结,从对那树的描写中,我们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联系课文标题,加叹词“啊”,朗读指导:“啊!那树!”读出赞美、赞叹之情。
(三)了解树的命运:
1、我先提问:那树的命运怎么样?
学生很快就能回答:被砍了。
我追问:那树到底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被砍了?引导学生细读第9段。
学生会回答:因为一场交通事故,一个喝醉了的驾驶员,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
继续追问:那课文是如何描写那树行刑时的情景? 
2、学生可能会找到例1:
a、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b、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根部锯下去,锯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锯末 。
我准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问学生a句中加点的词语可否被b句中加点的词语替换?指导学生从中体会人类对那树的残忍,感受那树忍辱负重、胸怀豁达的品质。要求用轻声读,读出那树举重若轻[注: 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坦然领死的品质,更读出作者蕴含其中的深层的痛苦之情。
学生可能会找到例2: 
a、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
b、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个长满根须的大树根,人们贴近它做了个陷阱,断了所有的根须 。
我准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问学生b句的用词是否比a句更好?在肯定a句更能体现人类的残忍及作者的愤恨之情后,指导学生用沉重的语气,读出作者的悲愤与痛惜之情。
3、在此基础上,我再次进行归结,联系课文标题,加叹词“唉”,朗读指导:“唉!那树!”读出痛惜、悲愤之情。
(四)主题探讨:
1、出示提问:那树被砍倒了,挖根了,闷死了,从此在人们的视线与生命中消逝了。消逝的仅仅只是一棵树吗?结合课文,思考:随着那树一起消逝的还有什么?
学生能从文中找到:鸟语、孩子的歌唱、乘凉的人们、驻足的情人。
追问:发挥你的想象,消逝的还有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潺潺的流水、青青的远山、人们劳作的身影、归乡的游子……
2、我顺着学生的回答,继续说:随着他们逝去的还有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江南景致,还有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明朗画面,还有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幽静情韵,还有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还有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的游子之思。
我们明白了,随着那树消逝的,不仅仅是这些物、景、人,还有我们的古典情思和文化的根!(板书:根)
3、在此基础上,我出示台湾《国文教学手册》上的一段话,引发学生的思考:
荫庇人类、护卫大地,可其后却被人类基于私利考量,落得砍伐殆尽的下场,表面看来固然是老树一生实际的写照,但响应到人类社会,老树的坚固稳定,何尝不是传统文化根深叶茂[注: 茂:繁茂。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的表征?奈何时移事迁,在西风东渐、国人盲目崇洋的心态下,传统文化亦不免于被折枝刨根、砍伐殆尽的命运。     
(五)布置作业:
德州的山水风韵渐渐消逝了,民俗文化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人们的生活正行走在一片消逝之中……请任选你感受深刻的一个点,写一篇随感。

 

周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