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人教版语文必修二
   [标签: ]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 必修2

第一单元

一、学习目标

1、感受文章意境,体会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2、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品味文中精彩语句,领略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3、背诵名篇名段,积累语言材料。

二、要点解读

1、《荷塘月色》写景状物精彩,意境优美。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多层次描写荷叶荷花的安谧、恬静,以此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将难以描摹的月色写得充盈饱满、具体可感。

2、《故都的秋》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写中,寄予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作者善于捕捉自然界的韵律,并且借用诗歌的声韵和节奏,表现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3、《囚绿记》作者从不同角度对绿枝条进行了绘形绘色的描写。有粗线条的勾勒,有精细的刻画,还有对枝条变化过程的描写,这些是课文“出彩”之处。物我互现的手法赋予绿枝条以性灵,使景物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作者借绿枝条非常隐蔽的表现了富有正义感的青年面对国难所表现出的那种愤怒、忧愁以及坚贞不屈[注: 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的浩然正气。

三、学法指导

1、分析写景

在写景抒情散文中,景物描写能充分的显示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力和语言才华。品味景物描写是解读这类散文首先要学会的方法。在不同作者笔下,景物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色彩、趣味,所以不仅要认真细致的品味每一篇文章,最好还要比较分析、综合评判不同文章,以获得更为广阔的视野。

2、体会情感

写景状物散文都是抒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为情而设,所以要特别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感情线索、感情的发展变化等。

3、课文朗读

朗读,一是为了体会情感,二是为了品味语言。运用反复诵读的方法品味语言的色彩、音韵、节奏,品味不同作者的不同风格的语言,获得美的熏陶。

4、读写结合

要将写作与散文学习结合起来,既有助于提高散文鉴赏水平,又有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可以鉴赏散文作品的写作技法,将其借鉴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或者学习课文后趁热打铁[注: 铁要趁烧红的时候打。比喻要抓紧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去做。],写点片段或小文章;挑出课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行仿写;仿照名家作品写点赏析文章。

第二单元

一、学习目标

1、感受诗歌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2、、背诵名篇名句,品味诗歌语言,积累语言素材。

二、要点解读

1、《氓》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一段婚恋悲剧。这首诗运用直觉(独特心境)表现的手法,再现了女主人公催人泪下[注: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的悲怆呼声和她哀伤坚贞的感人形象。潜在意识的顺次涌现,感情节奏的自然起伏,衍成了诗歌跌宕回旋的布局。全诗使用鲜明强烈的对比手法:男子婚前婚后态度的变化、女子婚前婚后遭遇与心情的对比,有力的表现了男子凶暴负心的性格和女子善良温厚的品质。

2、《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诗,它因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强烈的情感、自成一格的写法,形成了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魅力,让无数的灵魂为之倾倒。它塑造了具有崇高品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祖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注: 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的一种诗歌形式。由于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离骚》,所以后世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诗经》《楚辞》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后人常常将其并称为“风骚”,它们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3、《孔雀东南飞》的民歌风味是最具代表性的。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以美禽比拟夫妻的手法,是民歌里常见的。多处铺陈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与情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善用比喻,特别是两次关于“磐石”与“蒲苇”的比喻,十分巧妙,对人物性格的表现,有很大的作用。

4、《短歌行》充分体现了“烈士多悲心”的情怀。诗人生逢乱世,渴望建立功业而未得,这就不能不产生苦闷和感慨。这种苦闷和感慨,正是英雄人物的一种悲心,自有它的积极意义。在艺术上,这首诗也很有特色。首先是抒情和言志的完美结合。其次,语言简约而含蓄,大量运用典故极大地丰富了诗的思想内容,使得诗作更加精炼含蓄。此外,大量反诘句的运用充分地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使诗味更加蕴藉。

5、《归园田居》(其一)

陶潜的“误”“返”二字简洁地概括了自己的一生。前半生是误入污秽官场,后半生是有幸重返自然。这“误”“返”二字,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为官生活的厌恶和对自然的真切热爱,也充分应证了“性本爱丘山”的心性。本诗描绘的是常景,茅舍草屋、榆柳桃李、南山原野、犬吠鸡鸣。抒发的是真情,作者的感情执着、浑厚、广阔、专注。阐释的是至理,他耿直、不孤介;他随和、不趋俗,他从不炫耀,也无需掩饰。辞官场不慕清高,本“性”难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枯燥的数字一经他化入诗中,就被赋予无限的生命力。常景、真情、至理,这就是陶潜的艺术情趣,这就是他一生的艺术写照。

三、学法指导

1、朗读背诵

朗读时,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并领会不同节奏产生的不同情味。注意培养古诗文的语感,带动古诗文的欣赏水平的提高。对一些经典名篇或精彩语段要背诵下来,为自己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语言能力。

2、积累语言知识

分清《诗经》《楚辞》所特有的语气词。《诗经》《离骚》里,生僻字及意义特殊的词语出现的频率高,给疏通诗意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学习时要对照课文注释理解诗意,并把这些字词的读音和意义记住。古诗中有许多特殊句式和特殊手法,它们的使用,使得诗章具有了特别的韵味。如《诗经》的重章叠句,《离骚》的对偶句式及善鸟香草的比兴手法,《孔雀东南飞》的铺排手法,《涉江采芙蓉》的虚拟手法,《短歌行》的用典等的使用,都值得我们认真的揣摩与体会。

3、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及人物形象,并做出自己的评判

要善于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出发,立足文本,深入理解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寄托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不能凭主观随意揣测甚至歪曲。要善于发掘并吸取诗文里积极的、优秀的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三单元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一些文言句式。

2、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3、了解写景记游散文融记事、描写、抒情、说理于一体的特点。

4、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理解作品中对人生、宇宙的哲学思考和作者由此产生的丰富情感。

二、要点解读

1、《兰亭集序》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文士,为人率直、洒脱。他虽出生名门,却淡薄宦情,好隐居,与清谈名士交游,以山水吟咏为乐。《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名士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文中所表现的强烈的生命意识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赤壁赋》的文体特点及文化价值

《前赤壁赋》是一篇散体文赋。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它融诗、赋、文为一体,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各因其情理所宜而运用自如[注: 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叙事,则简括清晰,历历在目[注: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写景则景物清爽,令人神往[注: 使人很向往。];抒情则情思幽眇,淋漓尽致[注: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议论则即景生论,寓说理于景物描写之中,赋予抽象道理以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我国文人受儒学和道教学说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是孔子积极入世的主张,另一方面是道家的清静无为的主张,这两种人生态度,使得后世的知识分子在入世与出世的两难选择中作痛苦的挣扎。苏轼《赤壁赋》的主客对话,生动的再现了心灵的这种两难痛苦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篇赋的文化价值和典型意义也就不言自喻了。

3、《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治学的道理。文思开阔,具有峭刻幽远、雄健刚直、简丽自然的独特风格。

三、学法指导

学习本单元时应该有意识地培养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反复诵读

诵读是理解文章的前提,应该学会反复诵读来感受文意,以便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另外,本单元的选文都是传诵千古的记游名篇,语言或清新俊朗,或平实朴拙,或铺排繁复,各具其妙。学习时只有经过反复诵读,才能品味到语言的妙处,提高文化修养。

2、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养成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逐字逐句理解内容的习惯,学习时要联系以往的知识,用做卡片、标注、旁批等方法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3、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本单元的文言文中,有许多句子涉及到一些典型的文言词法和文言句式,体现了文言句子的经典性,这

[1] [2] 下一页

些句子对于练习文言翻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简单的说,翻译原则指译文要做到“信”“达”“雅”,即准确、通畅、有文采。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方法主要有“留”“换”“补”“删”“调”“并”。另外,翻译时要重视文言现象,准确判断句子中存在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修辞手法、用典等,并掌握这些文言现象的翻译技巧。

4、体会写景记游散文丰富的思想情感,培养对自然美的感受力

本单元文章以写景记游为主,但抒发情感、讲述道理也是其重要内容。《游褒禅山记》《兰亭集序》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描写风物特色的同时,抒发达观超然的情绪。学习时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准确把握其情感倾向。

第四单元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基本特点。

2、体会本单元课文独特的情感力量,领略作者的人格感召力量。

3、了解演讲词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将演讲的鼓动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二、要点解读

演讲词具有针对性强,逻辑性强,说理深刻透彻的特点,并且讲究内容的鼓动性和表达的综合性。从内容上来说,本单元三篇演讲词各有侧重。《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蔡元培先生上任之初对青年学子的谆谆教诲,意在为北大树立新的学风、校风。《我有一个梦想》是马丁在 25 万人的盛大集会上的著名演说,他围绕着黑人在美国社会处处受歧视、受压迫的苦难处境,提出自己内心的梦想,表达出广大黑人的共同心声,意在为黑人同胞争取自由与民主的权利。《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篇悼词,是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意在追述马克思的一生以及他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表达自己和全世界无产者的沉痛悼念之情。几篇演说词,题材广泛,富有代表性。从风格上来讲,三篇演说词各具特色。《就任》篇心平气和[注: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诚挚恳切;《梦想》篇慷慨激昂[注: 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奔放热烈;《墓前》篇高屋建瓴[注: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深刻透彻。但无论哪种风格,都与他们各自的内容水乳交融[注: 交融:融合在一起。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三、学法指导

1、整体感知

首先要抓住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其次阅读主体部分时,要关注演讲的层次。再次要体会演讲词的情感力量。

2、读写结合

学习本单元,要注重读写结合。加强朗读和口语训练,在实际的朗读演说中,体会演讲词的特点和魅力,揣摩其中深刻的思想和斐然的文采,学会在公共场合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

表达交流部分是散文写作和演讲指导,散文写作描写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注意主观和客观的结合;抒情要情感真实,有寄托,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加强抒情效果;虚构要求想象大胆又符合事理。

梳理探究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成语:中华民族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寻根与文化源流》。《成语:中华民族的微缩景观》介绍了成语的来源和结构,要求我们正确理解并熟练运用成语,理解成语中反映出来的民族精神、古人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民情、古代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修辞无处不在》介绍了修辞的有关知识,修辞的本质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调整和组合,指导我们从语音、词语、句子三个层面深入理解修辞格与修辞手段,培养修辞意识,树立“大修辞”观。《姓氏寻根与文化源流》指导我们比较风俗民情、人种及民族等的差异,并探寻产生差异的文化根源。

名著导读部分介绍了《家》和《巴黎圣母院》

上一页  [1] [2]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