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 >> 写作指导 >> 语文教学 >> 正文
七年级语文(上)古诗文、名篇名段教学设计
   [标签: ]

七年级语文(上)
  古诗文、名篇名段教学设计
  蚌埠七中 杭法刚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2、使学生熟练、准确无误的识记古诗文和精彩语段。
   3、在背诵中欣赏古诗文、名篇、名段的优美意境、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注: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的热爱。
   4、探索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二、教学对象 初一(6)班全体学生。
   三、教学安排:初一(6)班为实验班,其他班级为非实验班。
   四、教学内容:为七年级上册的所有要求背诵的课文。
   五、教学的具体步骤:
  1、向实验班学生宣传“记时”背诵在古诗文学习中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是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各代的文学名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脍炙人口[注: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的文学作品。背诵这些优秀的作品,对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都有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著名作家巴金年轻时就能背诵《红楼梦》的大部分章节。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在青少年时期也能背诵大量的古诗文。新课程标准也对背诵有明确的要求。另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要牢记某一段文字,必须经过七次反复的熟练记忆。即记住以后忘记,然后再去记忆,这样循环往复[注: 周而复始,去而复来。指反复进行,没有止息。]七次,就能把要记的东西记住。怎样才能牢记课文中的名篇、名句呢?“记时背诵”就是一种既容易操作,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2、 教学的具体安排:
   把实验班的学生分成四组:汪洋为第一组组长。
  王保保为第二组组长。 姚梦雅为第三组组长。
  王国良为第四组组长 。
  3、 “记时背诵”的时间确定。
  在教师的指导下,四组组长和部分学生代表,根据学生平时集体背诵,单独背诵的速度,把七年级上册所有要求背诵的课文、语段分成几大块,并且测定“记时”的标准时间。具体测定如下:
  第一单元:《为你打开一扇门》练习四(半分钟),《繁星》第三段(半分钟),冰心诗三首(一分钟),古代寓言二则(一分钟)《古代寓言二则》,古代诗词四首(一分钟),泰戈尔《诗三首》(三分钟)。
  第二单元:《幼时记趣》(两分钟),现代诗二首(一分钟),《生命的意义》中名言(20秒)。
  第三单元:《社戏》(10—13)段(一分半钟)《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一分钟),古代诗词三首(一分钟),对联六副(30秒)。
  第四单元:《春》(三分钟),《三峡》(一分半钟),《济南的冬天》名段(一分钟),古代诗词四首(一分半钟)。
  第五单元:《梦溪笔谈》二则(一分钟),〈论语〉八则(一分钟),《狼》(二分钟)。
  第六单元:《天上的街市》(一分钟),古诗四首(一分半钟)。
   4、“记时背诵”教学的几种方式和具体操作过程:
  要求背诵的课文,确定记时的时间后,按照上述的分组,平时在班上由各组的组长检查。可以分阶段的由教师抽查。也可以在班上进行擂台赛,把一个同学的背诵的时间,确定为一个较难突破的时间,然后同学们自愿上台突破。当课文背到一定的数量后,就可以进行全年级性的综合实验比赛,比赛的内容由教师确定,运用抽签的形式,学生抽到什么内容就背什么内容。随着学习的课文不断地增多,还可以开展一些规模较大的综合背诵比赛。学期结束前,再把实验班和非实验班进行比较。最后总结分析实验的结果。再确定下一阶段的背诵篇目。
  5、 “记时”背诵教学的情况记录。
  ●2003年9月16日,第一单元“记时背诵”情况:
  ①背诵内容:第一单元要求背诵的课文。
  ②测试地点:初一(6)班教室
  ③测试方式:组长分组测试。
  ④测试结果记录:
  
  组别 人数 过关人数 未过关人 测试员
  第一组 14 12 2 汪洋
  第二组 15 11 4 王保保
  第三组 14 12 2 姚梦雅
  第四组 16 14 2 王国良
  ⑤“记时背诵“教学情况分析:
  本次记时背诵,全班出动,人人参加,测试情况较好,除个别同学由于紧张未能在规定的时间背完外,大部分同学都准时背完,有的还比预定的时间提前背完。大部分同学对记时背诵较感兴趣。背诵的积极性较高。因为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实验,在时间安排上还存在不足之处,有的篇目时间有点紧张,有的篇目时间过于宽松。
  ●2003年10月16日记时背诵教学情况记录:
  ①内容:第一、第二单元要求背诵的课文。
  ②检查方式:设擂台赛。
  ③设擂台人:王国良。
  ④擂台人现场背诵时间记录:(记录员 汪洋)
   第一单元〈古代诗词四首〉(32秒)第二单元〈现代诗二首〉(37秒)第二单元〈寓言二则〉(42秒)第二单元〈古代诗词四首〉(41秒)。
   ⑤打擂同学背诵情况记录:
  姓名 背诵内容 背诵时间 记时员 备注
  汪洋 上述内容 2分12秒 宋春蓉 破擂
  王保保 上述内容 2分10秒 尚浩 破擂
  曹微青 上述内容 2分9秒 姚梦雅 破擂
  赵冉 上述内容 2分15秒 关涛 破擂
  代丽君 上述内容 2分25秒 李明月 破擂
  周磊 上述内容 1分56秒 赵倩倩 破擂
  刘文书 上述内容 2分35秒 徐国栋 未破擂
  ⑥打擂情况的分析与总结:
  这次擂台赛,较为成功。擂主王国良创设的2分32秒记时背诵成绩擂台,竟被好几个同学打破。可见,同学们课下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由于时间关系,还有很多同学没有机会上台打擂,个个显露出十分不满的情绪。可见同学们对记时背诵的兴趣是很浓的。很多同学纷纷要求抽时间再举行这样的比赛。通过这次比赛,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一、二两单元要求背诵的课文,在教育教学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 2003年 元月2日蚌埠七中七年级古诗词及课文名篇、名段记时背诵教学情况记录:
  ① 比赛内容:七年级上册(1—6)单元古诗词及课文中的名篇、名段。
  ② 参加比赛的学生:七年级(1—6)班,各班选6人组成代表队和七年级全体学生。
  ③ 比赛方式:比赛分四轮,第一轮是抽签背诵。第二轮是抽签回答问题。第三轮是看画面情景口头赏析名篇、名段。第四轮是风险提速。
  ④ 比赛的裁判安排:语文教研组长、三位语文老师、学生代表三人。
  ⑤ 比赛地点:蚌埠七中多媒体教室。
  ⑥ 比赛时间:2003年元月2日下午,课外活动课。
  ⑦ 比赛过程、结果分析表:
  
   项目
  
  班级 抽签背诵 抽签答题 情景赏析 风险提述 得分
   时间 得分 时间 得分 时间 得分 时间 得分
  一班(非试验) 1分35秒 5分 30秒 6分 30秒 5分 30秒 5分 21分
  二班(非试验) 1分36秒 5分 30秒 5分 30秒 5分 30秒 5分 20分
  三班(非试验)
  
   1分35秒 5分 30秒 6分 30秒 6分 30秒 7分 24分
  四班(非试验) 1分20秒 7分 30秒 6分 30秒 7分 30秒 7分 27分
  五班(非试验) 1分21秒 7分 30秒 7分 30秒 6分 30秒 7分 27分
  六班(试验) 1分 10分 30秒 9分 30秒 10分 30秒 9分 38分
  ⑧ 比赛结果分析:
   这次比赛是一次大型的比赛,整个七年级六个班级全体学生都参加。共六支代表队参加比赛。从比赛的结果来看,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差距较为明显。实验班的学生用的时间少,背诵的熟练、准确。非实验班的学生,用的时间多,背诵的不准确,有的甚至停顿、中段。从比赛的过程来看,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学生心态也不一样:实验班的学生因为平时准备较为充分,答题过程中,充满信心,而且人人急于表现,气氛十分活跃。非实验班的学生较为怯场。从比赛的时间上看,实验班的时间明显少于非实验班的学生。
  ⑨ 比赛后评委点评:
   ⊙语文教研组长赵纪循:试验紧扣新课程的标准,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趣味性等特点。在七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形成一个新的亮点,值得推广。
   ⊙八年级语文教师金慧娟点评:本实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课文中的名篇、名段。
   ⊙七年级语文教师张昶点评:实验解决了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费时又费力且难有效果的难题。也体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原则,在比赛、游戏的互动中学生记住了必须记住的东西。
  六、“记时”背诵教学效果综述:
   朗读和背诵是学习语文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尽管有人曾找出许多背诵的捷径方法。诸如“情景记忆”、“理解记忆”“结构记忆”、“图表记忆法”、“形象记忆法”、“提纲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那也只能适宜短时间的强记。如果想把一篇课文,一首好诗牢牢地记在心中,做到用时脱口而出[注: 不经考虑,随口说出。],随手而写,没有一定时间肯定是不行的。众所周知[注: 大家普遍知道的。],工作量与时间的比就是效率。背诵课文也是如此。一篇课文,用三分钟背完和用一分钟背完,效果肯定不会一样。有的学生自己背能背掉,到讲台上就背不掉;同学检查能背掉,老师检查就背不掉,这就存在背诵熟练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想着背诵,一般只能在大脑保持三天左右的时间,熟练背诵一般能保持一周左右的时间。可见,记时背诵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一学期的“记时”背诵教学,我们获得如下启示:
  促进了师生观念的更新。老师以新的观念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本来就有好奇探究的天性,老师指导得法学生就会形成更强的探究意识,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促进了师生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教育中,老师的角色是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其职责,但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甚至是参与者。作为组织者,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协调各种关系。作为参与者老师不能旁观,要参与探究,但不能越橱代庖,应做好宏观调控。学生则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整个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
  促进师生素质共同提高。老师用新的理念实施教学,吹皱了一池春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学生能力提高的同时,又会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师生共同提高。


  • 上一个写作指导: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08-2013 © 作文大全网(www.25622.com) All rights reserved